APP下载

山羊保育技术要点

2019-02-25徐怡虎

养殖与饲料 2019年8期
关键词:兽疫驱虫羔羊

徐怡虎

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畜牧兽医站,江苏海安226600

1 阶段性保育饲养

山羊保育技术是指在山羊断奶后,进入保育舍内的饲养管理技术。山羊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保育期的发病率最高,同时保育期内山羊机体内各项器官与骨骼迅速发育。为了有效提高山羊保育期内的养殖效率,可以将保育区划分为2 个阶段,分别为保育前期以及保育后期。根据羊只实际日龄进行详细划分,经过分期后,可以明确羊只在各个阶段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饲养效率。

1.1 保育前期

山羊在保育前期,由于断奶、长途运输或者转舍等情况容易造成羊只发生应激反应,同时该阶段山羊瘤胃迅速发育。为了让羊只能够尽快地适应饲料,并对粗饲料进行初步消化吸收,该阶段饲料应该更具有营养性,且易消化,有助于羊只应激反应后的调理。部分羊只在进入保育舍后不能正常采食,可以使用保育前期调理料进行饲喂,针对极个别不采食的羊只可以使用乳粉代替,15 d 后更改饲喂保育料,这种饲喂方式不仅可以有效保证羊只发育,更可以在促进生长的同时降低饲料成本,达到最佳经济效益[1]。

1.2 保育后期

山羊进入保育后期,羊只的骨骼开始发育,所以在饲料搭配的过程中应当在帮助羊只瘤胃发育的同时,兼顾到羊脂骨骼的发育。保育后期是保育舍的最后阶段,即将进入育肥期,所以日粮也应该考虑到饲料的转化率,保证羊只充分吸收,为羊只有效增重和育肥期做好铺垫。

2 预防应激措施

山羊在进入保育舍后会断奶,同时因为长途运输、分群或者转舍等情况造成羊只发生应激反应。环境的突发性改变,会造成羔羊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神经分泌系统活跃性增强;保育羊因饥饿脱水,造成羊只体内酸碱平衡失衡、水盐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羔羊机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以及渗透性脱水;若经过长途运输,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或经过颠簸路段,极易造成羊群发生挤压现象,若运输过程中密度过大,会造成车辆内部与外界有明显温差,车内形成高温度、高湿度的相对独立环境,极易引发羔羊脱水、肺水肿、消化机能减退以及心力衰竭等应激反应。为有效调理保育羊应激反应的影响,入舍后使用抗应激药物,连续使用1 周,不能够独立采食的需要人工饲喂奶粉,逐步过渡到独自采食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在羔羊进入保育舍前,养殖人员需针对羔羊进行一对一的详细检查,若发现身体健康不佳的羔羊,需要第一时间进行针对性治疗。若进入保育舍前发生过分群、运输等情况,需要对羊只进行定期观察,避免疫病的相互传染。

3 保育期综合疾病防控

山羊在整个生长的过程中,保育期的发病率最高,为了有效提高保育期内山羊的健康情况,降低保育期的发病率,可以根据养殖场内自身情况,制定综合免疫程序。在制定综合免疫程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养殖场内的山羊品种、养殖场周边疾病史以及疫苗间的相互影响等情况,从而确保综合免疫程序可以应对各种疾病,尤其需要注意的疾病有口蹄疫、羊肠毒血症、羊小反刍兽疫、羊快疫、羊猝死以及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这几类疾病是山羊保育期的常见传染性疫病,能够增加保育羊的死亡率,直接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3.1 口蹄疫的防控

山羊口蹄疫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在患病后经过1~7 d 的潜伏期后迅速发病。首次接种羊口蹄疫疫苗应该在羔羊入舍后的3~4 周,间隔1 个月以后进行第2 次免疫,山羊口蹄疫的免疫密度要求达到100%,并且要进行定期的抗体监测,保证监测合格率达到80%以上[2]。

3.2 羊小反刍兽疫的防控

羊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在山羊养殖中较为高发,一旦发病会有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患病动物及其分泌物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健康羊只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该病的发病率可达60%,死亡率高达50%以上,羊小反刍兽疫的预防以免疫接种为主,通过对羊小反刍兽疫疫苗的免疫持续期试验,按照免疫程序和操作规程,在羔羊入舍后8 d 接种疫苗。同时,要加强对保育羊的饲养管理与流通管理。

3.3 其他疫病综合防控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肠毒血症等疫病也是危害养殖场的主要传染病。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也叫做羊支原体性肺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体为支原体,患病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胸和胸膜处有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病变。该病的死亡率较高,对于3 岁以下的山羊发病率较高。羊肠毒血症的病原体是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梭菌D 型),致病菌感染后在羊只肠道内大量繁殖,此过程会产生毒素,从而引起羊只患病,病症呈急性,短时间内会发生死亡。对于以上几种疾病的预防,可参考以下免疫接种程序:在羔羊入舍1 周时接种1 头份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肠毒血症四联干粉灭活疫苗;在羔羊入舍2 周时接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1 mL,并保证规模养殖场的免疫密度达到100%。

3.4 驱虫措施

羊体外寄生虫疾病也是养殖过程中的高发疾病,应采取有效的驱虫措施进行预防,目前推广的驱虫措施主要有2 种,其一是使用药物进行拌料饲喂,达到驱虫的目的,此种驱虫方式通常在羊入舍的4 周进行,连续驱虫1 周。其二是注射驱虫药物,驱虫时间也是羊入舍4 周时。采取药物拌料的方式操作较为简单,适宜规模化养殖场,对养殖人员的技术要求不会很高,并且不会因为注射给羔羊造成不良的刺激,对于保育期的羔羊,在其50日龄时进行第1 次驱虫,90日龄时进行第2 次驱虫,能够获得良好的驱虫效果。丙硫咪唑片和阿维菌素搭配使用,驱虫效果较好。

4 生物饲料的应用

保育期的山羊瘤胃在逐渐发育,同时也处于快速生长时期,此阶段羔羊抵抗力较低,容易遭受病原体的侵袭,从而患病。为了降低保育期山羊的患病率,早期许多养殖场会使用抗生素与预防类药物添加至山羊的日粮中,提高山羊的免疫力。但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与预防类药物,会造成山羊体内有大量药物残留,并且始终处于亚健康状态[3]。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生物饲料,所谓生物饲料是通过基因工程、发酵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等高新技术所开发的新型饲料。其中大部分的生物饲料是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原料,如秸秆、麦麸等,通过特定的益生菌群,在合理的环境下生产的饲料。生物饲料中含有大量的优势益生菌种,可以在保育羊的肠道内定殖,帮助其建立微生态平衡,同时益生菌附着在肠粘膜上,可以提高肠粘膜内巨噬细胞活性,促进淋巴细胞分泌保护性抗体,进一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现阶段最常见的益生菌有乳酸菌、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等,益生菌在进入羊只肠道内后,会形成屏障壁阻止病原入侵。能够降低抗生素与预防类药物的使用剂量,防止耐药性的发生。保育羊的瘤胃发育不健全,缺乏消化酶,使用生物饲料能够为其提供各种消化酶以及多功能肽,可以直接促进物体内源性消化酶分泌,可以极大地提高饲料利用率,饲料吸收率可以提高5%~10%,降低了羊只养殖过程的饲料费用。生物饲料富含大量维生素,并具有良好的适口性,羊只采食量也随之提升,能够有效提高保育羊的生长性能。益生菌附着在肠道后,有效地调节了肠道内pH 酸碱平衡,增加胃肠蠕动,促进对饲料中钙、铁、磷、钾等矿物质元素以及蛋白质吸收,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羊只肠道内有害菌群的减少,降低了养殖排泄物的污染程度,将畜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尽可能降到最低,从而实现可循环性绿色畜牧养殖。

猜你喜欢

兽疫驱虫羔羊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香榧驱虫述古今
北票市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治疗防控措施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
致羔羊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小反刍兽疫病毒化学合成表位多肽对小鼠的免疫效果研究
猪寄生虫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