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秽素理论(Ⅰ)
2019-02-25图门吉日嘎勒
图门吉日嘎勒
(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 通辽028000)
阿育吠陀(Ayurveda)或称生命科学,源于久远的印度最古老文献《吠陀(Vedas)》(3080B.C.)。直到今天,印度次大陆和斯里兰卡绝大多数人依然应用阿育吠陀进行自我保健。然而,阿育吠陀从它诞生的那个时代直到今天,尽管其理论假设经历了众多演变,但其基本治疗模式却始终保持不变。事实上,阿育吠陀治疗模式是建立在三秽素理论(tridoshatatwa),也称三体液理论(ThreeHumourTheory)基本框架之上精心创造的医疗体系。从词源学的角度讲,派生于梵语的tridosha词汇由tri和dosha构成,tri意指“三”,dosha表示“污秽物质(pollutant)或缺陷因素(vitiated factor)”,tridosha则是指“三秽素”;梵语词汇tatwa含义与英语theory(理论)同义。在本质上,三秽素在维持健康与防治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概括而言,若三秽素相互协调共生,就能维持健康;若三者相互不协调,或者以一种异常方式运转,则会产生无序状态而导致疾病。暗藏于阿育吠陀治疗模式之下的最初理念,就是基于维系疾病与环境之间的某种联系而形成的一种基本理念。在这一基本理念指导下的治疗模式,能够使三秽素相互之间保持协调平衡,或者防止其偏离正常秩序,进而保持三者之间的和谐运转,最终达到疾病康复。数千年的医疗实践证明,阿育吠陀治疗模式的基本理论是非常成功的,即使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阿育吠陀医学的临床成就也令当今世界深感震惊。
1 三秽素理论的形成和演变
生命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与快乐、痛苦紧密相连,快乐与痛苦既像孪生兄弟,又像光和影子,形影不离。即便如此,快乐与痛苦的界线却很难划分清楚,二者之间经常发生漂移。生命总是以某种方式试图摆脱痛苦走向快乐的自由王国;事实上,生命从痛苦状态转变至愉悦状态,存在着一种固有驱动力,健康喻示着摆脱了疾病后的愉悦状态,而疾病却意味着痛苦状态。假如一个人受到某种因素的干扰发生疾病,生命固有驱力就会成为启动和恢复健康状态的“万能钥匙”,病人依赖这种内在的万能钥匙可能重回健康状态。
古代印度的先贤们探究痛苦的含义,按照他们的理解,尽管导致最初痛苦的原因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痛苦所引发的恐惧却会长久存在。这些关于痛苦的理解使大师们感悟到,解决病痛不仅要设计治疗方法,而且要构建根植于这种治疗方法的完整理论。
当代医学史先驱HENRY E.SIGERIST博士认为:“即使在纯粹的宗教著作——Vedic Samhita中,也发现了运用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理论的记载。这些理论与方法既不是魔术,也无关宗教,而是众所周知的天然疗法。”
按照印度经典Atharva Veda,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三种生理因素的功能紊乱造成的。这三种生理因素被称作sushka、sikta、sanchari,分别对应于干燥、潮湿、弥散(permeating)。随着历史的发展,干燥、潮湿、弥散概念逐渐与三秽素——vata、pitta、kapha发生了联系。
古代印度先贤们是自然现象的热心观察者,他们试图发现自然现象的真相,在探索真相的实践中,他们依靠批判性分析、解释和观察,逐渐发展出一个假设——三秽素理论(The
Tridosha Theory),并由印度著名学者ACHAYA SAYAN经过深思熟虑后公之于众,载入阿育吠陀医学典籍。他们观察发现,一切生物都需要维持生命所需的气态(空气)、液态(水)和固态(食物);极热与极寒对生命是致命的,液态物质对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必需的,血液与生命及死亡有神秘的联系。
在那个哲学流派盛行的时代,三秽素理论成为了解释生命与自然现象真相的主流理论。真相隐含在持续变化的自然现象之中,而类似的真相也同样存在于人的生命现象之中。古代印度大师们坚持认为,一个在本质上完全相同的实体,无处不在地充斥、弥漫于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宇宙间。他们认为,太阳、月亮和空气是宇宙运动的原始动力,宇宙运动是太阳之炎热、月亮之寒冷、空气之运动影响的结果。因此,他们认为人类生命的发育受到了空气(anila)、火(agni)和水(apa)的影响,空气、火、水也决定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与病人内心活动相关联。随着阐释生命与自然现象的理论不断进化,自然界三种原始力量——空气、火、水分别与人体三秽素——vata、pitta、kapha发生了紧密联系。
2 三秽素理论内涵
古代阿育吠陀大师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五种基本物质(panchamahabhuta)——土(kshiti,earth)、水(apa,water)、能量(tej,energy)、气(marut,air)、空(byom,space)组成的,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以及我们摄取的食物也都是由土、水、能量、气、空五种元素的不同排列组合而构成的,人类是消化吸收食物形成的产物。食物的消化,广义上转化为两个部分——精华物质(ahara-prosad,essentialportion)和非精华物质(kitta,nonessentialportion)。
精华物质渐次转化为七种要素(dhatu,elements)——乳糜(rasa,chyle)、血液(rakta,blood)、蛋白(mamsa,protein)或肌肉[1]、脂肪(meda,fat)、骨骼(ashthi,bone)、骨髓(majja,marrow)、生殖要素(sukra,reproductiveelements)。这七种要素为人体生长发育提供了营养支持,被称为七种支持物。在人类胚胎发育直至死亡的完整过程中,七种要素是按照乳糜→血液→蛋白(肌肉)→脂肪→骨骼→骨髓→生殖要素的顺序依次相继形成和转化的。
非精华物质的形成与精华物质的形成同步发生。在七种要素依次形成过程中,人体非必需物质也依次降解为废物被排泄,并称其为“衍生于支持物的废物(dhatu-mala)”,并最终形成了肉眼可见的粪便、尿液、汗液、毛发、指甲与肉眼不可见的细微废物——vata、pitta、kapha。
Vata、pitta、kapha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双重作用,三者若以理想的数量组合或运行方式存在,就会对身体提供重要支持且维持健康状态。因此,vata、pitta、kapha也可被视作生命支持性废物(mala-dhatu)。由于vata、pitta和kapha本身不能提供任何营养,故还将其称作非营养性支持性废物。三者若以非理想的数量组合或运行方式存在,就会有条件地污染七种要素,成为疾病之首要致病因素。因此,这三者也被描述为三种致污因素(vitiating factors)或污秽物质(pollutants,tridosha),简称三秽素,它们是三秽素理论的最基本概念。
尽管vata、pitta和kapha分别位于心脏与脐之间的上、中、下区域,但它们循行和弥散于全身各处。SUSRUTA(妙闻)[1]认为,vata主要占据盆腔、肛门与髋关节之间的腔隙;pitta位于心脏与脐之间的中部区域;而肠道是kapha的特异场所。但CARAKA(阇罗迦)[1]认为,pitta占据着心脏以上的区域。妙闻和阇罗迦都认为vata、pitta和kapha在幼年、中年和老年阶段,在白昼和黑夜的首时、午时、末时阶段,在摄入三餐后的初期、中期、晚期阶段均发生周期性变动。例如,进食后,他们发现胃内消化初始时段kapha偏盛,中间时段pitta偏盛,最后时段vata偏盛。同样,在幼年阶段kapha偏盛,中年阶段pitta偏盛,老年阶段vata偏盛。
3 三秽素功能与分类
关于vata、pitta和kapha本质、功能与分类的观点,是通过观察三秽素在健康与疾病环境中的临床表现而提出的。
三秽素平衡未受干扰时,vata维持着呼吸功能和思维能力,并发出力量、语言表达和排泄粪便等活动;pitta负责维持正常消化功能和体温调节功能以及保持良好视力、皮肤光泽、情绪愉悦和头脑聪明等;kapha维系着关节运动功能,并保持潜能(男性性交能力)、力量、勇气,维持身体的稳定性。
三秽素平衡受到扰动时,受扰vata的症状、体征以出现器官的松动感、脱位感、延伸感、收缩感、膨胀感及忧郁、悲伤、口渴、出汗、浑身疼痛、周身微红、皮肤粗燥、器官僵硬、瘫痪、不愿行动、生物碱味觉等为主;受扰pitta的症状、体征以出现器官的烧灼感、温暖感及深部伤口流淌分泌物、皮肤变红等为主,当观察到上述症状、体征时,医生应立即推测出是pitta功能异常引发了疾病;受扰kapha的症状、体征以出现器官的寒冷感、瘦身感(senseofthinness)、沉重感、无价值感、拖延行为感及甜味味觉、油腻感、皮肤白色调着色等为主,当观察到上述症状、体征时,医生应推测出是kapha功能异常引发了疾病。
阇罗迦提出了vata的5种亚型,与AtharvaVeda中的记载相同:①乌达那瓦塔[2]或上升之气[1](Udanavata)——存在于声带空间,主司发音、美声等,当它紊乱时,引起咽部及以上部位的疾病;②帕瑞那瓦塔[2]或生命之气[1](Prana vata)——存在并盛行于心腔内引起口腔呼气,当它紊乱时,引起呃逆、哮喘等疾病;③萨玛瓦塔[2]或调火之气[3](Sama vata)——作用于胃肠内食物的消化,并使已消化食物降解为食糜、粪便和尿液等成分;④阿帕那瓦塔[2]或下降之气[1](Apana vata)——推动排泄粪便、尿液、精液和月经,促使胚胎降至盆腔内,当它紊乱时,引起生殖器官及泌尿膀胱的疾病;⑤维安那瓦塔[2]或行布全身之气[1](Vyana vata)——遍及全身,它分解体内液体成分,导致出汗,主司包括眼睛闭合在内的全身各类运动。
阇罗迦在pitta和kapha的亚型分类上未作出贡献。然而,妙闻观察到了pitta和kapha分别存在5种不同亚型:①帕其可皮塔[2](Pachaka pitta)——盛行于胃肠,消化生成乳糜(annarasa),主司粪便和尿液排泄,当它紊乱时,就会导致消化不良、胃酸过多、咽部烧灼感;②瑞其可皮塔[2](Ranjaka pitta)——对脾胃代谢出的乳糜着色,并将其转化为血液。当它紊乱时,就会导致咯血及肝脾疾病;③萨达可皮塔[2](Sadhaka pitta)——盛行于心脏,帮助视力、记忆力和理解力,当它紊乱时,就会导致丧失思考能力,自感无能为力,出现癫痫发作,无论在何处提及,heart(心脏)这个概念既代表心脏,也代表脑组织;④阿里其可皮塔[2](Alochoka pitta)——盛行于眼内,产生视力,当它紊乱时,就会丧失视力;⑤巴其可皮塔[2](Bhrajaka pitta)——存在于皮肤中,使皮肤有光泽,皮肤油脂也能被它吸收,当它紊乱时,就会出现皮肤病和皮肤褪色。
妙闻对5种kapha亚型的描述:①可列狄卡卡法[2](Kledaka kapha)——湿润胃内食物,润滑身体任何部位,当它紊乱时,就会丧失食欲,进而出现面色苍白、尿液变白;②阿瓦伦贝卡卡法[2](Abalambaka kapha)——存在于心脏,维持器官的坚固性,当它紊乱时,就会导致器官松动;③巴达卡卡法[2](Bodhaka kapha)——引导味觉,当它紊乱时,舌的味觉功能就会受到影响;④塔尔皮卡卡法[2](Tarpaka kapha)——位于脑部,它使各种意识器官保持润滑与运动,当它紊乱时,就会导致记忆衰退,智力与意识发生异常;⑤斯拉西卡卡法[2](Sleshmaka kapha)——保障关节移动性,当它紊乱时,关节开始僵硬,丧失移动性。
4 关于身与心
前述关于三秽素功能与分类的讨论中,不难发现:身与心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事实上,在 Vedanta中,“心(mind)”被构想成为体内的物质存在,即“心”是由被消化食物衍生的精细成分而构成的物质。许多阿育吠陀学者认为,食物消化的最终成分不是物质代谢过程中的第七个支持物(sukra),而是另有第八个支持物——Oja(蒙医学称Ogi
Shime)[4],它以肉眼观察不到的超细微形式巡行于全身。根据这一观点,人体内存在一种对抗疾病的“内力(internal
forces)”。阇罗迦对Oja进行了比喻性描述:当蜜蜂在花丛中采蜜时,采集到的就是衍生于花卉之七种要素之精华部分的Oja。就人体而言,Oja最有可能对大脑中图像的生成(genesis of
phenomenon)产生影响,即通常所谓的“心”。Oja可能在身与心的联系方面扮演着桥梁和纽带的角色。
古代阿育吠陀学者认为,“心”有satwa、raja、tama三个维度,且在这三个维度上表现出自身功能。这三个维度也是“心”的固有属性,每个又被称作guna(attribute),三者被统称为triguna(tri-attributes)。从惯性理论(notionofinertia)角度理解,“心”的行为既可以流动,又可以静止。一般而言,有些人的“心”总是倾向于永不停歇或永不宁静状态,因而始终追求着某种事业,这种倾向称之为“心”的运动惯性属性(rajaguna)。相反,有些人的“心”则总是倾向于静止或懒惰的状态,这种倾向称之为“心”的静止惯性属性(tama guna)。一个天生倾向运动惯性的人,除非某些意外事件阻止其行动,否则,无论在任何时候他都会为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而永不停歇地行动;而一个天生倾向静止惯性的人,除非鼓励他去行动,否则,无论在任何时候他都不会为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而主动地行动。然而,在现实中有些人的“心”既不倾向于运动惯性,也不倾向于静止惯性,这种天生本质(intrinsicnature)倾向称之为“心”的双重惯性属性(satwaguna)。双重惯性属性在调节“心”的运动惯性与静止惯性之间发挥着自动调节因素(auto-regulatoryelement)的作用。因此,“心”能够调节运动惯性与静止惯性趋于平衡;而raja和tama分别代表了“心”的动态因素和静态因素;当“心”的运动惯性强势时,任何拥有这种惯性属性的人会出现贪心、野心、私心、暴力、残忍、傲慢、憎恨等倾向。通过观察也发现,当“心”的静止惯性强势时,就会出现愚昧、弱智、迟钝、懒惰、悲伤、忧虑等倾向。然而,一个人如果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保持平静而健康的心态,他应该既不会感受过渡运动压力,也不会处于无休止的懒惰压力之中。要保持两种惯性属性的平衡状态,就需要保持自动调节因素的介入。只有在强势的自动调节因素调控之下,“心”才能保持两种惯性之间的理想平衡状态,进而实现一个人心智健全的健康状态。相反,如果“心”的两种惯性之间的平衡受到某种干扰,他就会放松自己对内心急切欲望或冲动的控制,从而导致精神疾病。所以,有必要尽力实现运动惯性与静止惯性之间的平衡,做到两者兼顾。
有证据表明,vata的主要功能具有精神动力学(dynamism)特征。Vata的功效是通过像胆量、热情等意识活动而折射出来的。因此,可以观察到由vata支配的各种生命活动与运动惯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基本联系。Kapha的功效是通过防御原则表现出来的。因此,kapha强势者的性格倾向在于实现某种稳定状态。通过观察也发现,在由kapha支配的各种生命活动与静止惯性之间,清晰地存在着一种基本联系。Pitta具有协调平衡vata与kapha的功效。Pitta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转化、调节或平衡体内各种代谢活动完成生物效应。所以,可以观察到在pitta的主要功能与自动调节因素之间存在一种基本联系。
5 疾病及其转归
显而易见,身与心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阿育吠陀学者认为,“心”保持了身体这个机器的运转活力。疾病的特征是感觉痛苦,健康的特征是感觉愉悦。术语dis-ease(疾病)仅仅意味着舒适(ease or comfort)的消失,并不意味着此种消失的影响。由此可见,对疾病的当代定义是不全面的。相反,阿育吠陀给出了对疾病的完整定义。阿育吠陀医学术语roga相当于英语术语disease;但是,roga意指任何疼痛;也就是说,无病状态可以被理解为是身体的任何部位没有遭受到任何强度的疼痛的状态。妙闻对于疾病的定义是“身体不适、疼痛或者痛苦,以及包括突发的极度嫉妒、恐惧、愤怒、憎恨、激情、贪婪等精神折磨”。
依据病源、疼痛或痛苦所在部位,在上述疾病定义之下,疾病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即外源性疾病(agantuja,external or exogenous origin)、生理源性疾病(sharirik,physical origin)、精神源性疾病(manasika,mental origin)、自然源性疾病(swabhavika,natural origin)。外源性疾病主要包括意外事故、刀伤、烧伤、蚊虫叮咬、动物螫伤、损伤等偶发性疾病(agantuja—adventitious diseases);生理源性疾病主要包括源于营养缺乏和代谢紊乱、生长发育障碍、炎症、组织变性等病因导致的内脏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等。尽管感染通常来自于身体外部,但是感染性疾病事实上是由于体内正常防卫功能衰弱或丧失所致。因此,感染性疾病没有被划入外源性疾病,而是归类至生理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也被称作体内因素导致的疾病(nija);精神源性疾病包括源于诸如傲慢、自负、愤怒、激惹、恐惧、残忍、焦虑、懒惰、悲伤、忧伤等心理状态下引发的痛苦,显然与当代精神疾病略有不同;自然源性疾病涵盖了在满足出生、衰老、死亡以及饥渴或睡眠等先天本能欲望时,肉体和精神上遭受或感受的极度痛苦。阿育吠陀学者认为,恐惧会将一个人与疼痛或痛苦联系在一起。因此,在现实中就把人们对尚未出现的疾病的恐惧,或者对他人所患认知与行为疾病的恐惧,也视作众多疾病的主要促成病因(primarycontributorycause)。
健康的定义暗指一种“自我实现(One’sselfinoneself)”的感觉概念。当兼备“心”、精神或意识的身体伴随完全相互协调而以一种舒适的感觉状态去完成感觉器官、精神或意识各自功能时,这个个体就被认为是“健康的”(swastha,healthy)。或者说,健康就是在愉悦中感觉到了“他的自我实现(hisselfinhimself)”。
显而易见,处于各自协调平衡功能理想状态的vata、pitta、kapha对于健康的维持和促进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平衡状态下的三秽素就是三种支持性因素(supportive factors),并被称作tridhatu。阿育吠陀学者将tridhatu比作支撑身体“宫殿”的三座“顶梁柱”。假如三秽素的理想平衡状态发生异变,身体宫殿就会发生移位。此时,三秽素就会转变成为致病因素(causativefactors)。
阿育吠陀学者认为,同质物质、同质功能和同质属性在任何时候都会聚合在一起,促使体液、组织和排泄物增盛;非同质物质、非同质功能及非同质属性在任何时候也都会聚合在一起,促使秽物、组织和排泄物衰减。秽物、组织和排泄物是食物消化的形成物。所以,食物是疾病或健康的根本。阇罗迦观察到,人体依靠饮食滋养自身生长发育,而疾病产生于有缺陷的营养。
由于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vata、pitta、kapha会发生异变,这种异变可能会发生在身体的不同部分,某种秽物的轻微增减不会导致疾病。妙闻认为,疾病的发生、转归、痊愈过程需要经历五个不同阶段或连续步骤。一般而言,在最初的阶段(chhaya),秽物发生聚集或凝聚反应;在第二阶段(prakop),发生聚集的秽物开始累及身体机能;在第三阶段(prosar),当某种发酵发生时,在vata的推动下,秽物在体内流动。完成发酵之后,聚集的秽物既可单独也可俩俩混合还可三者混合在一起,以生物复合物形式遍及全身;在第四阶段(purbarupa),疾病的症状则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依次逐一出现;在最后阶段(rupa),可以观察到疾病的特殊症状。还可以依据vata、pitta、kapha受污损的程度分类疾病,例如,由vata受到严重污损而发生的疾病即为vataja疾病;由pitta受到严重污损而发生的疾病即为pittaja疾病;由kapha受到严重污损而发生的疾病即为kaphaja疾病。
妙闻认为,假如三秽素与新陈代谢物之间保持动态平衡,或者假如这种平衡虽然受到干扰,但是还可以恢复至正常状态,或者假如行为与其自身欲望相互一致,能够满足自身本能欲望且“心”、精神或意识都处于相互协调的舒适状态时,这个人就被认为是健康的人。根据阿育吠陀治疗模式,疾病的转归本质上与一种“内在冲动(inherent urge)”或倾向相关联,包括三秽素的自稳态调节倾向。
阿育吠陀医学关于药物的概念是指任何能够消除疼痛和痛苦的、没有副作用的物质,同时它又能够修复或恢复受损的、失衡的三秽素达到自稳态状态。阿育吠陀学者认为,全力摆脱痛苦与压抑并倾向于喜好快乐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事实上,生命摆脱痛苦与折磨的自愈能力是人类先天固有的力量,它不断地修复三秽素的不协调或失衡状态,进而预防疾病的发生。自愈能力的持续存在是治愈任何痛苦和疾病的基本机制。
注:本篇根据印度学术刊物《Ancient Science of Life》上发表的“The Tridosha Theory”一文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