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疼痛生物医学实验室建设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意义

2019-02-25王晓亮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2期
关键词:仪器研究生设施

孙 薇,王晓亮,王 燕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38)

国家卫生部于2007年下发227号文件批准在二级以上医院增设“疼痛科”,开展临床研究和诊疗服务。然而目前缺少疼痛医学的专业培训,专科人才的需求量大,因此我国的许多高校逐步设立了疼痛医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1]。然而,目前疼痛医学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仍在探索之中,国内外缺少成功范例以供参考。作为国内率先呼吁并设立疼痛医学研究生培养的高校单位,如何建立系统的疼痛医学高级人才培养体系则显得尤为重要。在研究生专业教育中,实验室学习几乎贯穿全程。建立一个规范化的疼痛生物医学实验室不仅有利于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也为探索疼痛专业的未知领域奠定基础。

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疼痛医学高等人才教育的单位之一,十年来我们不断在疼痛生物医学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资源开放与共享、研究生的教学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 实践表明其效果显著,圆满完成各项科研任务的同时,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验证,现将其进行总结如下:

1 明确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与理念

将疼痛生物医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培养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2]。其基本理念是:基本实验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根据实验技术提出实验问题→设计实验→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我们借鉴此项计划,结合医学研究的实际情况,鼓励研究生加入各个实验小组,边学习边思考,在探索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并自己动手设计解决。疼痛生物医学实验室教学人员建立各种项目不同水平的质控图,进行试验中的失控处理、明确失控原因、纠正失控、判断结果报告,从而为研究生提供一个安全标准的实验环境。整个实验过程能够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科研创新能力。

2 建立开放共享型实验室

2.1 根据科研方向和教学任务,完善实验室硬件配置

疼痛生物医学的基础研究方向大部分源于神经科学,伴随着疼痛专科的发展,临床中的疑难问题也逐步融入到基础研究中。因此,实验室的硬件配置不仅包括实验室常规使用的仪器设施,还要结合学科特色、研究方向配置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特有的仪器,以及用于临床转化研究所用的特殊设施。基于实验室的主要科研方向和实际情况,我们吸取国内外先进实验室布局方式,从而完成各项任务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已建立: ①4~8箱动物行为学视频记录试验场与评价系统;②具有神经系统跨突触、跨膜、胞内信号单药靶或多药靶药物筛选系统;③高压液相分析与半制备系统;④具有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的百级净化(SPF)动物饲养设施; ⑤细胞与组织培养单元;⑥动物灌流手术室;⑦药物提取、分离及合成单元;⑧较完善的多参数药效-多参数药代动力学实验模型与评价系统等。

2.2 加强实验室开放, 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

实验室空间分布和设备的合理化布局是有效进行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学的基础[3]。为鼓励支持人员积极主动探索发现,给予科研人员参与、实践、创新的机会和条件,我们进行了大胆摸索,尽可能完善实验间的设备配置,以便发挥更高效率,并成立了单独的试剂药品储藏区、试剂药品配制区、各个实验模块分区以及独立的SPF级实验动物管理区,可同时容纳多人进行多项实验,在互不干扰的前提下便于互相交流。

2.3 加强管理制度的规范和人员管理

制订“实验室教学人员管理规定”“实验室研究生管理规定”“实验室外来人员管理规定”“实验室卫生制度”“实验室试剂药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入科室实验人员均需要学习以上规章制度,登记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及所涉及的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可在专人指导下逐步转换为独立完成[4]。规章制度的完善对保障实验室安全、规范、高效运转起到重要作用。实验室24小时开放,并对研究生和外来人员实行预约开放制度,使实验室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协调化。

2.4 加强药品和仪器设备的科学化管理

实验室资源共享资源主要包括仪器设备和试剂药品耗材,引进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管理[5],主要采用预约、统筹安排的方式进行仪器设备的共享,对试剂药品,我们建立专人负责贵重药品、普通试剂,仪器分管制度,更对实验人员,尤其是研究生的试剂种类及存量进行两日一次的登记统计,再根据实验内容提出合理化建议,安排试剂药品的使用,做到统筹兼顾,心中有数。研究生毕业之前统一上交多余的药品试剂,以备他用,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3 建设规范化疼痛生物医学实验室

我们将企业管理中应用广泛、有效的“6S”管理理念引进实验室管理中,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规范(原译为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和安全(SECURITY)六个方面[6],将这六个方面与实验室的实际工作相融合、改良。

3.1 加强实验室环境监管,提高软硬件的标准化管理

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自觉自律。在人员清理、整顿方面,根据各平台设备管理工作的特点、范围和工作量,确定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权力,使各项管理职能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上,尽量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在实验室的清理整顿中,不同项目平台的仪器和物品不混用。实验室内必须配备通风橱、防尘罩、排气管道及消防灭火器材等安全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以保证随时可供使用,对实验室内物品进行分类,可根据在用、闲置、报废等情况进行标记及登记,仪器等实验物品摆放井然有序,与实验无关的物品一律清除出实验室。

对仪器设备平台的管理上,精密仪器不得与化学分析仪器混放,以避免仪器受潮以及酸碱等化学品腐蚀;仪器使用随用随登记,定期对仪器设备校准与检定,及时标记在用、保修、闲置、报废仪器设备。实验区域与办公区域适当分开,设置门禁制度,对进入具有限制性的功能区域进行控制,配备良好的内务管理,保持实验室的清洁、整齐,截然有序的运行。

3.3 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养和大局观

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培训,对所有实验人员每两周有一次实验新技术的报告,对教学人员每周开总结会议,并由各实验组长进行提炼,对研究生每周开展读书报告会,交流国内外最新科研动态。而研究生的实验进展则采用季度汇报的形式,将一个季度研究工作系统总结, 以精练的多媒体幻灯形式进行汇报, 目的是总结阶段性实验数据, 有所新的发现, 或调整研究计划。并关注其他研究生不同方向和领域的进展,学习他人的经验,少走弯路。对于实验室技术人员来说,也便于掌握实验室的近期研究方向,合理进行实验技术的指导。营造出“人人积极参与,事事符合规则”的良好工作氛围。

3.4 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工作建设

实验室编制了生物安全手册,以方便各类人员参考使用。实验室做好各种标识的说明宣传工作,并定期检查是否规范清晰,以保证其时效性和警示作用。特殊场所张贴事故处理流程,提供负责人的联系电话。建立门禁制度,无关人员不准随意进出实验室。加强生物安全具体操作的技术培训工作,避免如皮肤切割、针刺,动物抓、咬等导致的实验室感染[7]。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实验室各个实验平台负责人要做好日常监督,完善各种记录报告制度。在实验中如需使用危险性物质,必须三级签字后才能到负责人处领取,登记标明用量和用途,由使用人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按规定办理领用手续;并对配制好的剧毒药品的使用进行跟踪,做好领用记录。易挥发易燃烧液体应瓶装密封。剧毒品必须在专用保险柜内存放,严格领用管理,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实验室内使用的病毒、试药,产生的废液、废气及其它有害物质应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和回收渠道,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具有放射性的实验物质,在设有必要屏蔽设施和测量装置中存放,并应建立严格的管用制度。定期检查各种实验药品的质量,如发现变质或污染迹象时,应立即丢弃以免发生误用。

4 引入互联网平台,建立现代化资源共享的实验室

4.1 加强实验室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建设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共享资源平台就是一个通过网络可以方便访问学校教学资源和信息并进行教学、学习、使用的工具[8]。依托高校已有的网络教学主平台,分支建设本学科教学平台,集中收集、制作、上传各种数字化图书资料、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教案、试题、授课录像等教学资源。同时设立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评价模块,以便对共享资源以及使用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定期汇总反馈的评估信息来不断改善和更新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改革创新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在高等教育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中,网络实验室建设是目前高校实验室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不受时间、空间及教学人员的限制,对研究生的培养有诸多优点。研究生可以通过网上仿真实验初步掌握一些贵重仪器的使用、维护及操作工作,在真正实验中减少了消耗,节约了教学和实验成本。网络实验室教学方式灵活,既可将文本、动画、图像、影像等集成在一起[9],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又可进行远程教学,解放教学人员和研究生的时间,提高效率。研究生可以通过网络有针对地选择感兴趣或者相关的实验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进行多种尝试和构想,在增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作用明显。在立足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引入网络化实验室,也给研究生提供了适于终生学习的方法,在学习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得到学习,研学合一,致用终身。

4.2 加强科研设施共享的信息化平台建设

科研设施与仪器重复建设和购置、闲置浪费现象,以及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等问题一直在各大高校及研究院所普遍存在,且被认为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10]。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加速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开放共享,能推动科研设施与仪器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和支撑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建成覆盖各类科研设施与仪器,规范化、功能强大的专业科研设施管理系统迫在眉睫。

我们将所有符合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纳入互联网平台进行管理。明确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形成跨领域、多层次的网络服务体系,网络管理平台上发布符合开放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清单和开放信息。建立高效、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保证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良性运行。管理平台包括注册登录板块、设备信息查询板块、设备预约板块、易耗物品信息查询板块、物品借用、损耗信息查询板块、实验标准及流程学习板块以及留言信息板块。该平台为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沟通渠道,使用者可查询实验室所拥有的设备、实验标准等资源的信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网上科研设施的预约,管理员根据预约申请,安排合适的使用时间。同时,使用者借用实验室的一些工具、试验消耗品都可以在网页上公布,以便提醒使用者及时归还,提高使用效率。因此科研设施共享平台的建设有利于将科研仪器纳入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目前,一些改革的作用已经得到证实和肯定。在建设多功能开放性实验室的同时,我们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尝试与实际情况结合。让实验室活起来动起来,和研究生有效配合,使其在实际实验室中完成多项实验,同时兼顾安全工作,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可能,使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互动延伸到课外,使我们实验室的有益改革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猜你喜欢

仪器研究生设施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民生设施非“摆设”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星敏感器用仪器星等的确定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