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天津的护理教育*
2019-02-25刘倩影黄小丽赵晨晓李晓红
胡 燕 刘倩影 黄小丽 陈 丽 赵晨晓 李晓红
中国护理教育的发展已走过了百年历程,纵观这沧海浮沉的百年之路,不难发现其与中国社会的动荡变迁紧密相连。护理作为西医的一个分支,在近代伴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在中国一个个城市里落地生根,而这些城市几乎都刻着近代思想文化及经济形态较早开化的烙印,天津就是这些城市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天津,是我国最早一批开埠的沿海城市之一,作为我国早期重要的通商口岸城市和洋务运动的主要阵地,天津在欧风美雨的洗礼之下近代文明逐渐被开启,经济空前繁荣,各类职业教育和西医教育亦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包括护理教育。这里既有当时盛行的教会附属下的护士学校,更诞生了中国第一所公办的护士学校。天津护理教育在近代天津繁荣的经济文化的带动之下,其规模与质量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卫生事业方针政策的调整,天津护理教育经历了整合与转型,走上了统一规划的发展之路。
1 近代天津护理教育的产生背景
中国近代护理教育的兴起,南始上海,北至天津。1887年,美国护士伊丽莎白·麦克奇尼在上海妇孺医院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护士训练班,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护理教育的开端,伊丽莎白·麦克奇尼也被誉为“中国近代护理的先驱”;而真正由国人自己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公立护士学校则出现在近代的天津。护理教育在天津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历史根源。
1.1 西方医学的传播
近代的天津护理是随着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而兴起的。借助晚清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国门打开,西方文明涌入中华大地,西医以其立竿见影的治疗优势在中国民众心中逐渐确立了地位;加之中国在中外战争中的惨败、清王朝的覆灭、辛亥革命的爆发、“五四”运动的开展等一系列风起云涌的社会动荡,使“科学”与“民主”,“传统”与“现代”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国人越发重视科学,崇尚西医,有力地推动了西医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随着教会文化的传入,西医借助宗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而深远地传播[1],大量教会医院建立,大批国外传教士医生来中国借医传教。在当时的天津,也涌现出了相当数量的西医院,其中比较有名的有1861年由英国人创办的军医院,后于1868年改建为英国伦敦会施诊所,后又更名为天津马大夫纪念医院(1951年改为市立人民医院,即现天津市肿瘤医院前身);1873年由基督教卫理公会开办的妇婴医院、1902年由袁世凯创办的天津女医院等。
近代医疗的发展改变了民众对就医的理念,为护士培养提供了可能和机会,为护理职业的诞生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二战后,由于人们对保健需求的增加,护士急剧短缺,在新中国建立前,中国5.4亿人口中只有32 800名护士[2]336。在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之下,天津的近代护理也随之产生。
1.2 女子教育的兴起
传统社会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根深蒂固。在行医领域,很多男医生在医治中不与女病患接触,女患者不能接受男医生治疗,特别是一些难以启齿的妇科病症,甚至出现“宁死不就男医”的状况,延误女患者的治疗;同时,女子不能求学,更不用说自谋职业、经济独立。1865年,清政府于同文馆设立科学系,“这是中国有新医学教育的开始”。这里所说的“新医学教育”即指西方医学教育,但此时生源仅限男子[3]。
但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带来了人们思想意识上的巨大转变,“民主”、“天赋人权”、“男女平等”的言论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并动摇着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礼教大防”,社会风气逐渐开化,女性走出家门、求学艺、自谋职业开始成为现实,一时涌现出了多种适合于女性的职业教育。加之西医的发展,西医院的建立,迫切需要女医生、女护士来医治女患者、辅佐医生工作。这一切,为女性接受护士教育,接受护士职业奠定了基础。
早期留学国外习医的一些中国女学生与天津有着不解之缘,如金韵梅(所有文献中记载为“金雅梅”、“金雅妹”,均为同一人),钟茂芳等。金韵梅成为我国第一所国办护士学校——北洋女医学堂校长[4]; 而钟茂芳则是北洋女医学堂的学生,并留学英国,成为将“nurse”正式命名为“护士”的第一人[5]。她们都是学成归国,投身国内医学事业,推动了天津乃至中国的护理教育发展。
2 天津近代护理教育发展概况
19世纪下半叶天津已有外籍护士出现[5]。1861年英军在天津紫竹林一带(今大沽路87号)设随军诊疗所,因护士短缺,便招少数中国人做助手,从事清洁卫生,兼护理病人[6]458。当时招来的护士在入院前未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多以学徒方式边干边学。这是护士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在天津的肇始,也是天津护理教育的最初萌芽[7]3。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天津的护理教育在学校数量、规模、课程设置等方面不断壮大、进步,逐渐形成了自身特点。
2.1 学校建设
解放前护士教育是与助产士教育一并发展的。1908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天津先后办有公私立护校、助产学校13所(解放时仅存8所),其规模小,共培养828名护士、助产士[6]460。20世纪30年代以来,天津的公办护校与私立、教会办护校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2.1.1 公立学校
(1)天津公立女医局附设女医学堂(天津水阁医院护校前身,曾用名北洋女医局、天津女医局、天津女医院)。清政府长芦盐运使司1908年8月创办,位于水阁大街24号,是中国最早的公办护士学校。1908 年,时任北洋女医院院长的金韵梅女士为了培养医护人员,利用袁世凯拨银两万两修建新校舍[8],标志着天津第一所护士学校——北洋女医学堂正式成立,亦是中国第一所公立护士学校。护校附属于北洋女医院,初名北洋女医学堂[4],由金韵梅任堂长兼总教习,钟茂芳任看护教习。学堂拟定修业年限三年,实则为两年,设产科、看护两科,学生学习生产科、看护科及通用药理、卫生、种痘等科学[3]。一年级半工半读,二年级白天工作夜晚上课。至1949年天津解放前,共毕业12班151人(助产士50人,护士101人),1950年12月年并入天津市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天津市护士学校前身)[6]593。
(2)天津市立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前身是天津市立医院附属女子助产看护学校,是天津市由市政府直接拨款的专门培养助产士和护士的学校。招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1930年9月1日开课,设有医学类学科及各科临床实习等。首任校长是戴静林。校址海河北岸金汤桥右。1932年迁至河北区三马路曹家花园。1937年,学校由天津市第一医院接办,改为天津市第一医院附设高级护士助产士学校,校长由医院院长李允恪兼任,学制三年。1945年天津市卫生局接收医院及附设护士学校,佘韫珠为校长。1947年由市卫生局直接领导,改名为天津市立医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并拨给经费,配备专职教学和管理人员。该校从1930年建校至1948年共培养中级卫生技术人员180人。1949年1月由天津市军管会卫生局接办,定名为天津市立高级护士职业学校[9]216。
(3)天津市立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后命名为天津市高级护士助产职业学校)。该校由国民党天津市政府于1946年8月1日创办。1951年志生助产学校(天津市第二助产学校)并入该校,卫生局曾拨校舍,增添教学设备,配备专职职工人员,1954年8月该校并入天津市护士学校。1946年~1954年共毕业340人[9]287。
(4)中央医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47年7月由国民党政府卫生部天津中央医院创办,时名为卫生部天津中央医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校长先后是包艾靖、陈路得。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1949年天津解放后,学校改为天津市立总医院附设高级护士学校。1950年7月并入天津市护士学校(时为天津市立高级护士职业学校)。两年内共招生3个班,第一班17名毕业生,后两个班归到天津市护士学校[10]。
2.1.2 教会学校
(1)天津美以美会妇婴医院护士学校。1914年由美国基督教传教士顾瑞德创办,1937年5月改为天津市益世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学制四年。1937年~1945年停办,1946年4月复校后改为三年制,招生对象均为高中毕业生。办学33年共29届毕业生,培养护士167人[7]6。1951年3月改为天津市儿童医院附设护士学校,1952年9月并入天津市护士学校。
(2)马大夫纪念医院附设护士学校。1930年英国基督教传教士步乐仁创办,首任校长英国人满南溪。由于当时的马大夫纪念医院大楼新建,急需大批护理专业人员而成立护校,学制四年,招收初中毕业的男生。1933年始招女生,迫于封建思想影响仅有3名女性报考。1937年7月26日改名为天津市私立济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51年随着马大夫医院更名亦改为天津市人民医院附设护士学校。1953年2月并入天津市护士学校,该校前后办学23年,共毕业22班,毕业生230人,其中男护士55人[6]594。
(3)私立仁爱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43年波兰天主教传教士海伦琴纳尔创办,1951年改为中国红十字会天津市分会附属护士学校,1952年5月并入天津第一护士学校(天津市护士学校)[7]13。
2.1.3 私立学校
包括:(1)天津市私立达生助产学校。1926年由私立达生医院院长孙毅桓创办,后停办。(2)私立丽云护士学校。1932年由私立天津女医院院长丁懋英创办,后停办。(3)天津市私立志生高级助产学校。1935年由邓志恩、张春生夫妇创办,主要为助产科。1951年5月由天津市卫生局接管,更名天津市第二助产学校,后并入天津市立助产学校。(4)天津私立天和医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46年天和医院董事会创办,后归并市立助产学校。
2.2 课程设置
2.2.1 20世纪30年代之前
1921年,《护士季报》刊出了中国护士会制定的设立护士学校的基本条件与课程设置,但是国内按照其课程设置的护士学校只有49所[2]85,其他护士学校仍只是根据医院或者学校的条件自行训练护士,天津的护士学校大多也属于后者。如天津市立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医学类课程有“解剖学大意、生理学大意、病理学大意、细菌学大意、药理学大意、绷带学、助产学、看护学、妇儿常识、内科常识、眼科常识、耳鼻喉科常识、手术准备实习、看护实习、调剂实习”等;北洋女医堂则为学生教授生产科、看护科及通用药理卫生、种痘等科学,金韵梅又将《牛津看护手册》译成中文并将其作为护理通用教材使用[4]。
2.2.2 20世纪30年代之后
一批毕业于教会医院附设护士学校并留学欧美的护士系统地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护理教育后陆续回国,并先后在较具规模的护士学校专职或兼任护理教师。这些拥有先进护理理念的护士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天津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使之朝着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的方向前进。1947年我国护士学校的课程包括两大类,一是基本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药物学、病理学、内外科、妇儿科等;二是人文社科、理论类课程,如护理学、护理教育学、心理学等。天津各护校虽然课程科目设置并不统一,但基本能够符合两大类课程的设置。
2.3 护理相关法规的制定
护理教育地位的提升有赖于从政策法规层面给与规范化、合法化,这一点在近代天津的护理事业中亦有所体现。1908年~1948年,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四十年里共出台3个重要护理法规:1928年卫生部公布的《助产士条例》、1936年卫生署公布的《护士暂行条例》、1943年民国政府公布的《助产士法》。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保障了天津近代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3 近代天津护理教育的特点
袁艺菊、贾怀珍在《天津护理教育沿革》里对当时的学校这样描述——“解放前天津市的护理教育是十分薄弱的。几十年来,并没有大型的独立护校,经教育部门备案批准的专门培养护士和助产士的学校共有九所,多半属于私立或附设在公、私立医院内,仅少数是公立的。学校规模小,不正规,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更谈不上教学设备。学校各自为政,自成系统,管理极不统一,招生标准也不一致”,“在校学生学习护理理论课少,实习时间长”[11]。
整体来看,天津近代的护理教育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教育体系不完善,表现为课程设置不统一;招生或培训对象从小学到高中不等;护校多为私立学校,且多以医院附设形式举办,为医院定向培养;授课少于实践,护士工作多为体力劳动,半工半读的模式并不能让学生掌握医学知识;护理处于医疗的从属地位[12];采用西方教学方式,缺少本土化特点。
虽然近代天津的护理教育水平较之今日而言是落后的,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天津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了,而且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护理前辈,如钟茂芳、佘韫珠等,正是有了她们的辛勤耕耘,才使得天津的护理事业在艰难中不断向前。
4 结语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卫生事业方针政策的调整,天津政府重新整合护理教育资源,将已有的不同性质的护士、助产学校先后并入天津市护士学校,自此天津的护理教育开始走上转型、再发展的全新历程[13]。
有这样一句话——“五千年中国看西安,一千年中国看北京,一百年中国看天津”。天津,这座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经历了耻辱、繁荣、炮火、和平、振兴的传奇城市,留下了护理教育事业曾经辉煌灿烂的足迹,这些镌刻着无数护理前辈伟大而平凡一生的历史宝藏尘封在岁月的记忆里,等待后人去挖掘、欣赏、品味、学习。作为21世纪的护理人,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不能忘记护理前辈为今天的护理事业洒下的心血与汗水。历史,就像一弯涓涓的溪流,静静地穿过时光的缝隙,浸润到我们的心田,润泽我们的灵魂,和我们的血液融在一起,终将成为每一位护理人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转化成我们的职业精神和动力,将救死扶伤、博爱人道的护理信仰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致谢:向对本文提出指导意见的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慧教授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