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劳模”香取茂男的安徽情缘
2019-02-25范兆清
文/范兆清
我做引智工作十多年,经历过许多难忘的人和事,至少有几十位专家令我终生难忘,香取茂男先生是其中一位。他虽然和我年龄相仿,但我一直尊其为“先生”。
先生是日本花甲协会专家、日本千叶县农林水产部首席指导员、千叶县农业事务所副所长,日本著名果蔬专家、安徽省特聘外国专家、安徽省“黄山友谊奖”和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曾20多次来皖技术指导,被誉为“洋劳模”。
先生留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最年轻的日本花甲协会专家——为了方便来华工作,四十来岁就志愿加入了日本花甲协会。来皖次数最多的日本花甲协会专家——从2004年至今,除患病的一年外,每年来皖1—2次。他在果树、蔬菜品种的培育、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均是行家里手,仅水果方面,就对苹果、梨子、草莓、蓝莓、柑橘、无花果等进行过技术指导。指导项目单位最多的专家——合肥、淮北、宿州、淮南、芜湖、安庆、黄山等城市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先后到几十个单位技术指导。培育皖地人才最多的专家——每次来皖技术指导、示范都有几十人甚至几百人观摩学习,还登上过“海外名师大讲堂”和大学讲台开展学术技术交流。成果最显著的专家——指导的蓝莓、西红柿和日本丰水梨等项目得到大面积推广,形成了大产业。意志品质最顽强的专家——战胜癌症,并在重病未痊愈的情况下来皖技术指导。结交安徽朋友最多的专家——他的朋友既有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也有项目单位的负责人;既有专业技术人员,也有普通农民,还有翻译同志。
先生是企业家的好朋友。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樊基胜提起先生,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徽王蓝莓公司从2004年小规模试种蓝莓,几年下来,长势不尽如人意。2009年,先生来皖执行其他项目,顺便去看蓝莓,提出中肯的意见。樊总与先生一见如故,从此每年都邀请先生来技术指导,每次来都始终陪同,他自己也变成了蓝莓专家。每次来皖指导,先生都会仔细查看蓝莓的生长情况,手把手指导技术人员如何修剪,专家对技术上的要求十分严格,有时候会因为几厘米的长度反复强调,使我们的技术人员深受教育。徽王蓝莓公司在先生的指导下,也培养出自己的技术团队。近10年来,先生帮助解决蓝莓品种选育、扦插育苗、修剪技术、标准化种植及有机栽培技术等相关核心技术问题,引进和培育蓝莓新品种10余个,指导公司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9项,制定地方标准4项,制订了蓝莓果园管理和生产等多项技术操作规程(长江流域蓝莓标准化种植技术方案,不同品种、不同树龄的蓝莓修剪、嫁接技术标准,长江流域蓝莓病虫草害防治可行性方案,攻克了蓝莓水肥一体化管理关键技术,徽王蓝莓专用水溶肥),克服蓝莓对气候、土壤等生长条件要求比较苛刻、江淮地区规模化种植尚无成功经验可资借鉴等困难。还帮助企业转变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推广农业引智成果。有了技术保障,公司逐步发展壮大。现在蓝莓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实现了优质产业化,带动农户3000余户。公司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名牌产品”“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荣誉,产品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及“绿色食品”认证。
先生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好朋友。淮南市有机农业协会首席专家、中安科技研究院负责人卢苏提起与先生的交往,也是满怀深情。他说:淮南市的农业引智工作取得明显成绩,多彩圣女果丰富多彩、多彩无花果硕果累累、中安植艺创意独特、集成化项目形成竞争力……这些都与先生的功劳分不开。先生任研究院高级顾问期间,组建了国际化专家团队。近年来取得一系列成果:培育了5个新品种(系),其中“思何一号”(皖品鉴字200605001)为中国首个有机栽培专用何首乌品种;制定了10个种植技术标准,其中《何首乌有机种植技术规程(DB/T809—2008)》已由政府颁布;引进了100个国外蔬菜花卉新品种,其中先生带来了50个,多彩圣女果、抗病毒四季番茄等已成为打造集成化科研项目的重要品种资源。先生提供的新技术有:四季番茄品种及种植技术,抗病毒番茄种苗繁殖技术,节约生态型大棚(包括日光温室)设计与建造,多彩圣女果生态种植技术,无花果种苗节本繁殖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运用大大缩短了技术推广和产业化进程,如无花果早选枝、早定枝、深修剪、侧枝拓展、提高主干与保温技术的运用,大大缩短了我们摸索的过程。先生还介绍了许多新理念。
2018年5月安徽省外国专家局在怀宁县蓝莓基地举办“海外名师大讲堂”,香取茂男现场培训农技人员
安庆市怀宁县副县长胡勇与先生因蓝莓而结缘。多年前,作为技术人员的胡勇,在安徽最早引种蓝莓,蓝莓园就在怀宁县,先生当年来此进行技术指导。现在,怀宁县蓝莓发展到两万多亩,拟在黄墩镇打造全国蓝莓第一镇。先生对此十分高兴。胡县长再次邀请先生来怀宁。2018年5月4日,安徽省第二期“海外名师大讲堂——蓝莓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在怀宁县举行。先生既登台讲学,又下田示范。省蓝莓协会会员等100余位学员参加学习。胡县长表示,要与先生长期保持联系,尤其是蓝莓后期加工和产业化要听取先生的意见和建议。
先生是引智工作人员的好朋友。
毛传芳退休前任宿州市政府菜篮子工程办公室主任,与先生接触最多,除了组织宿州市的农业引智项目外,还20多次任先生的翻译。毛主任既是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日语又好,先生最希望他当翻译。毛主任常提起一段令人动容的往事:2011年,先生癌症未及痊愈,为赶时令,抱羸弱之躯来皖指导,示范剪枝时虚汗淋漓。毛主任着实不忍,就说:“您拿个树枝比画,我仔细讲解,由在场的技术人员来剪。”但先生仍坚持剪枝示范,令在场的技术人员和果农十分感动。
先生2004年第一次来皖就是到淮南市,从此与市外国专家局局长陆明成为好朋友,两个人在长期工作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十几年来,每次先生来淮南,陆局长都担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程陪同,精心实施项目;也要求项目单位把先生当朋友看待。陆局长先后将先生推荐给合肥和宿州等市进行技术指导。淮南市外国专家局联合有关市外国专家局积极为先生申报“黄山友谊奖”和中国政府友谊奖。
安徽省外国专家局的历任领导也是先生的好朋友。葛余清局长、刘光明局长多次会见先生,对先生的健康十分关心。潘亚群局长多次会见先生,并向先生颁发“安徽省特聘外国专家”证书。
先生还是一个很顾家的人,很顾及太太的感受。因为是在职人员,大都是牺牲休息时间来皖技术指导,太太多少有些不理解。每次来皖先生都为太太带回她喜欢喝的那种茶。先生说,2017年,他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太太随他参加了颁奖活动,之后便慢慢理解他,认为他在中国的事业很有意义。这使先生很欣慰。
先生的行程都排得很满,经常从机场直奔指导地点,结束一站直接到下一站,行李随身携带。虽然来过安徽20多次,但是鲜有机会去看一看周边的景点。我们盼望先生退休后更多地来安徽,时间上安排得从容些。
先生!我们的老朋友,江淮山水、皖风徽韵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