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分叉角同颈内动脉起始处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2019-02-24孙万京仲玲珊李春阳刘凤杰王胜林通讯作者
孙万京,仲玲珊,李春阳,刘凤杰,王胜林(通讯作者)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河北 承德 067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了2016年10月—2018年6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男性、女性不同年龄组正常管腔与粥样硬化管腔病例。总共随机抽取360侧颈内动脉。
1.2 检查及测量方法
将东芝320排螺旋CT机扫描的头颈部主动脉弓CTA原始图像传输到GE ADW4.5工作站,用CT Volume Rendering软件包进行分析。测量颈动脉分叉角α(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中线之间的夹角)[4]。扫描参数及成像方法: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至颅顶。扫描参数:管电压100kV,管电流250mA,螺距0.984,层厚1.00mm。根据阈值触发启动CT血管造影扫描,将CT机扫描的头颈部主动脉弓CTA原像传输到相应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通过软件分析、测量颈动脉分叉角α(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中线之间的夹角)[3]。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男性25~44岁组中管腔正常、管腔粥样硬化的α值分别为44.88±8.00、44.88±8.00,t值-2.684,P值0.009。女性25-44岁组中管腔正常、管腔粥样硬化的α分别为43.90±7.93、49.66±9.28,t值-2.587,P值0.012。男性45-64岁组中管腔正常、管腔粥样硬化的α分别为50.39±6.81、57.29±9.21,t值-3.304,P值0.002。女性45-64岁组中管腔正常、管腔粥样硬化的α分别为49.42±9.16、64.41±13.17,t值 -5.115,P值 0.000。男性65岁以上组中管腔正常、管腔粥样硬化的α分别为61.69±14.61、69.30±12.54,t值-2.164,P值0.035。女性65岁以上组中管腔正常、管腔粥样硬化的α分别为63.90±13.66、74.03±14.45,t值-2.791,P值0.007。正常组α小于粥样硬化组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我国每年将近200万人罹患脑卒中,其中70%~80%病人由于各种后遗症、并发症导致生活质量大大下降[1]。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灌注减少,继发性血栓形成和栓塞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2]。因此,研究颈内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在脑血管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颈动脉分叉角α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1)颈动脉分叉平面的血管形态突然从单个管腔变为分叉,血流路径和流动方向突然改变。不仅血流方向在该部位发生变化,而且血流速度减慢,并且可能发生复杂的涡流或湍流[4]。这会使血液成分与管壁内膜的接触时间延长,有助于血小板聚集和激活,易致血液内脂质成分渗透并积累于内膜下,使脂质更易在该处沉积[5]。(2)该处管壁切应力低,Malek[6]等提出当切应力小于0.4Pa时,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低管壁切应力可致血管内皮凋亡,从而促进粥样斑块形成[7]。(3)血管壁受到血流的冲击损害,内皮受到损伤继而引起血小板及胶原蛋白的聚集,来自脂质氧化的炎性刺激诱导内皮细胞摄取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进而导致硬化斑块的形成。总之,颈动脉分叉角的增加同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该研究的结论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必要在未来的多中心临床实验中验证这一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