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背景下超声造影对肝内微小结节的诊断价值

2019-02-24王金惠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良性原发性造影

王金惠

(重庆市彭水县中医院 重庆 409600)

临床中,肝硬化疾病早就屡见不鲜,是一种常发疾病,该病也有较大的概率引发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肝硬化患者早患病早期就可以检查出存在原发性肝癌,临床中,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防止肝癌病变为后期,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的意义在临床中就显得十分重要,随着现代科技的逐渐发展,医疗事业也变得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科学,而超声诊断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产物,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表明,超声诊断的准确率较高,操作简单方便,正在逐渐代替传统的诊断方法[1],本次研究,笔者随机对我院在2016年5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50例已经确诊的肝硬化患者,通过超声造影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进行比较,将诊断准确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16年5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5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所有患者在通过超声诊断之前,均进行确诊,确认为肝硬化,其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2例,最小年龄的患者为50岁,最大年龄的患者为64岁,平均年龄为(55.28±1.15)岁,最小的结节直径为0.91cm,最大的结节直径为3.20cm,平均结节直径为(1.26±0.20)cm,所有患者均同意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并且在同意书上署名,此次研究并得到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然后才开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我们采用专门的超声诊断仪器对患者进行诊断,将造影双幅灰阶模式开启,将SF6微气泡混悬液通过静脉注射到患者的肘部外周,注射之后,使用5ml的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对超声造影结果进行观察,持续观察5分钟左右,将动态图像进行详细描绘并将其储存。

1.3 观察指标

对超声诊断后的肝内微小结节数目进行记录,记录是否为良性,以及良性病灶的种类,将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卡方S”的形式表示测量数据,然后通过T值对其进行测试,并用表格号表示计数数据。通过χ2来检验,将P<0.05的情况当成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超声造影诊断,发现有48例患者为肝硬化,诊断准确率为96.0%(48/50),通过超声造影检查,发现肝内微小结节共有56个,所有的肝内微小结节中表现为良性病灶的有34个,余下的22个均为肝细胞癌,34例表现为良性病灶中,肝硬化再生结节有28个,炎性假瘤有2个,血管瘤有3个,陈旧性血吸虫结节有1例。

3 讨论

近年来,肝硬化患者的数量在不断提升,而肝硬化有较大的可能病变为原发性肝癌,所以,在肝硬化早期应该进行检查,对患者的肝内微小结节数量以及是否良性进行确认,从而确认是否发生原发性肝癌,如果经过检查,非良性,患者就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免除生命威胁,所以,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就十分重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医疗事业也在不断的进步,超声检查技术在临床中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且也拥有较高的准确率,操作也简单、方便,将超声造影技术应用到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中,可以准确诊断出肝内微小结节的数量以及是否良性,对肝内微小结节的直径也可以准确测量,从而提高了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率[2],本次研究,笔者通过超声造影技术对已经确诊的患者进行诊断,诊断准确率为96.0%,准确率极高,而经过检查得知,所有患者中良性微小结节的数量高于肝细胞癌的数量,所以,在诊断之后,医生应该根据诊断结果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及时确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进行保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另外,通过超声造影技术,还能够对患者体内病理的变化情况进行把控,避免一些突发情况[3]。

综上所述,通过超声造影技术对肝硬化患者的肝内微小结节数量、直径、是否良性进行检查,检查准确率极高,直径准确,病理情况详细,临床诊断价值极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猜你喜欢

良性原发性造影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