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场强MR与CT对于急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9-02-24龚新占
龚新占
河南省信阳市中医院 464000
MR与CT是影像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两种诊断方法,通过MR与CT检查可以完成临床多种疾病的准确诊断,保证患者能尽早接受有效治疗[1]。急性脑出血发病较急,病情变化迅速,对患者生命安全形成直接威胁,为此及时的诊断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具体分析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诊断中应用高场强MR与CT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急性脑出血患者50例,包括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8.28±7.36)岁,年龄40~68岁。患者发病到入院的间隔时间为(10.23±2.28)h。以往病史:8例有冠心病,17例有糖尿病,25例有高血压。患者均出现程度不一的突发性失语、肢体无力、意识不清。
1.2 诊断方法 全部患者均经我院影像科高资历医师进行高场强MR与CT诊断,其中MR诊断选择飞利浦核磁共振1.5T超导型磁共振作为诊断仪器,CT诊断选择Siemens 螺旋CT机作为诊断仪器。实施T2×WI、T1WI、T2WI系列扫描,T2×WI梯度回波(GRE)序列:层间距0.5mm,矩阵256× 224,NEX:3,FOV 14cm×14cm,层厚3mm,TR:350ms。T2WI快速反应自旋回波(FSE)序列:矩阵320×224,TR 400ms,层间距0.5mm,TE:102ms,层厚3mm,FOV 14cm×14cm,NEX:3。T1WI自旋回波(SE)序列扫描参数设置:FOV 14cm×14cm,层间距0.5mm,矩阵256×192,层厚3mm,TE:10ms,TR:380ms,NEX:3。两项检查均详细观察患者脑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临近情况等,准确测量患者血肿量。
2 结果
2.1 诊断符合度 CT诊断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符合率为100%(50/50),MR诊断中T1WI、T2WI、T2×WI不同序列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2%(36/50)、76%(38/50)、100%(50/50),CT、MR T2×WI诊断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
2.2 血肿量 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接受CT诊断测定显示的血肿量为(31.29±3.25)ml,MR诊断中T1WI序列测定的血肿量为(29.18±5.44)ml,T2WI序列测定的血肿量为(27.13±4.85)ml,T2×WI序列测定的血肿量为(32.04±3.95)ml,CT、MR T2×WI序列测定的血肿量明显多于MR T1WI、T2WI序列(P<0.05),CT、MR T2×WI序列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
3 讨论
当前由于医学技术的进步,CT、MR影像学方法在临床多种疾病诊断中都发挥出重要价值,通过诊断确定疾病及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保证患者尽早获得准确治疗,对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急性脑出血病情危重,会引发心肌梗死或者心肌缺血表现,要求必须实施尽早的治疗,而早期诊断是早期治疗实施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检查确定患者病灶出现的部位、形态、大小、临近具体情况,辅助进行治疗方案的确定,能够提升治疗准确性,获得更高治疗效果[4-5]。从本文结果可以得知,急性脑出血利用高场强CT、MR 序列T2×WI进行诊断的准确性良好,均达到100%。T2×WI在MR诊断中属于磁敏感的加权序列,不仅组织本身自旋的相互作用会对成像造成影响,同时外磁场不均匀性也会影响其成像[6]。本文高场强CT、MR 序列T2×WI测定得到的血肿量结果差异不大(P>0.05),均明显高于MR诊断的T1WI、T2WI序列(P<0.05)。利用高场强CT、MR 序列T2×WI诊断能够发现血肿部位边界清晰,有明显高信号,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脑出血发生时,血液会先流出血管,接着进入组织中的红细胞,细胞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在红细胞膜早期没有破裂情况下,会逐渐向去氧血红蛋白发生转变,存在的顺磁性效应会使得外磁场逐渐变得不均匀,这就是梯度回波T2×WI检查急性期或者超急性期脑内血肿患者能够获得满意的成像的原因[7]。本文MR T2×WI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诊断的符合率为100%,证实上述结论。本文MR T2×WI和CT测定的血肿量差异不明显,而有其他研究报道MR T2×WI测定得到的脑血肿体积要大于CT,分析是由于T2×WI的成像除了有脑血肿较高信号,还有血肿收缩后遗留在临近的血清、组织液,相比之下,CT仅仅可以将血肿部位显示出来[8]。
综上所述,高场强MR中T2×WI序列与CT用于诊断急性脑出血均有良好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