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田化学除草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9-02-24段小贺韩建国巴金磊张莹莹温耀廷

园艺与种苗 2019年8期
关键词:草害玉米田悬浮剂

段小贺 ,韩建国 ,巴金磊 ,石 佳 ,张莹莹 ,康 亮 ,温耀廷

(1.承德市农林科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2.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玉米(Zea mays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有棒子、苞米、珍珠米等别名。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居于第3位,仅次于小麦和水稻。玉米在世界的主要产区有南美(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等)、北美(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等)、亚洲(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非洲、澳大利亚、欧盟。玉米原产于墨西哥,明末清初从美洲传入欧洲再传入中国,目前我国玉米种植划分为6个区域: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夏播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玉米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利肝胆、延缓衰老等功能。玉米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用于食物、医药、化工、饲料等,是重要的战略性物资,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是玉米栽培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事关能否生产出安全环保的高品质玉米。笔者对玉米田常见杂草的种类、危害和防治现状,以及常用化学除草剂的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玉米化学除草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为玉米田安全高效除草提供参考。

1 玉米田常见杂草、危害和防治现状

1.1 玉米田杂草种类

在田间所有对人类无用而生长并有着野生性质的植物统称为农田杂草。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农田杂草有8 200多种,危害农作物的有近300种,其中对农作物危害严重的有近100种[1]。杂草与农作物争夺生长资源,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杂草主要为草本植物,也包括部分的蕨类及小灌木等,其生物学特征为:与其他农作物相比生长快且生长周期短,光合作用效率高,传播方式众多[2]。杂草的适应性很强,极其容易适应当地气候因素、耕作条件、土壤影响等外界条件而生存下来,是农业生态体系中不可忽视的成员。

农田杂草的种类众多,一般为了进行有效防治,习惯性将其分为5类:1年生杂草,每年开花结实1次;越冬杂草,秋天发芽,次年夏天生长、繁殖;2年生杂草,生活周期为双生长季;多年生杂草,一般能生长3年或更长时间;寄生性杂草,主要寄生于寄主身上,并在其身上生长、繁殖。

玉米草害发生在全国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并且杂草种类众多,主要以1年生杂草为主。由于玉米生长周期较长,在其生长的过程中主要有早春性杂草、晚春性杂草生长及多年生草害的发生,这3类杂草给玉米的产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3]。由于全国各地的地理环境及气候影响差异较大,所以玉米田间杂草的种类及分布也是不同的,在相关报道中,我国的玉米田草害被划分为6个区域[4]: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长江流域玉米区、华南玉米区、云贵川玉米区、西北玉米区。

1.2 杂草危害

玉米田杂草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杂草会跟玉米争夺各种资源,在地上争夺光合资源,并且影响通风,在地下与玉米争夺水分和肥料,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杂草是一些病虫害的传播媒介,易诱发虫害。玉米田草害严重时,虫害也往往伴随发生[5]。草害的发生会影响灌溉等农事操作,农民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及财力进行除草活动,造成劳动力的浪费。由于杂草的存在,也极大影响着灌溉的效率[6-7]。

1.3 杂草防治现状

1949年建国以来,农田杂草防治主要通过人力铲除。后期由于农村种植产业链的调整,结构日趋完善,单一类型除草剂的长期滥用,造成了草害种群快速演变,结构加速变化,一些次要杂草慢慢演变为玉米优势杂草,还有一些多年生草害在玉米田中发生越发频繁,抗性杂草也随之出现。加上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缺失,导致玉米田管理逐渐放松,一些地区田间草害已呈加重趋势[2,8-9]。

2 玉米田常用化学除草剂及防治方法

2.1 常用化学除草剂

目前玉米田主要的除草剂品种有酰胺类、磺酰脲类、磺酰胺类、脲类、苯氧羧酸类、苯甲酸类、有机膦类、氰类和有机杂环类等[10-11]。

玉米田杂草防治方法主要有土壤封闭(播后苗前)和苗后茎叶处理。玉米播后苗前除草常用药剂有(38%、50%、560 g/L)莠去津悬浮剂、(50%、90%)乙草胺乳油、50%异丙草胺乳油、72%异丙甲草胺乳油、乙草胺+莠去津悬浮剂、异丙草胺+莠去津悬浮剂、丁草胺+莠去津悬浮剂、甲草胺+乙草胺+莠去津悬浮剂等。苗后茎叶处理常用药剂有烟嘧磺隆悬浮剂、烟嘧磺隆悬浮剂+莠去津悬浮剂、2,4-D丁酯+烟嘧磺隆+莠去津悬浮剂等。

2.2 2种常用杂草防治方法

2种除草方法相比,土壤封闭剂是传统的玉米田除草药剂,优点是对作物安全性高,对玉米无选择性差异,应用封闭除草剂,对杀虫剂的再使用没有要求,对使用过程中的附加要求少。缺点是使用时期短,要求玉米播后苗前使用,夏玉米播种后几天就会出苗,天气较热时,夏玉米及杂草生长较快,杂草出土后防效下降;对土壤墒情要求高,土壤墒情好或下雨后施药,药效发挥好,干旱条件下效果往往受较大影响;由于耕作制度的转变,机械化收割,田间茬高,封闭施药时,药液很难达到土壤表面,封闭施药受限,影响封闭效果;对田间日趋严重的恶性杂草如香附子、田旋花等无效或效果差,导致田间杂草群落发生变化,整体防效降低;长期使用苗前封闭除草剂杂草抗性增强,有些杂草在常规剂量下防效下降或不佳,高抗性杂草群落已开始出现;对大草效果差,杂草生长旺盛,防效差等,发现封闭不好时,杂草已长大,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对田间遗留的大草基本无效。

苗后茎叶处理剂的优点是能够实现见草施药,有针对性的施药,可根据田间杂草状况采用相应的除草剂及除草方法;使用时期长;对天气土壤墒情要求相对较小,见草施药,不必等雨,干旱条件下仍能较好地发挥药效;杂草茎叶处理,夏玉米的高茬对除草效果影响较小;能有效防治田间恶性杂草;对较大的杂草也有效,但要适当增加药量。缺点是对玉米品种选择性严格,适用于马齿型、半马齿型和硬玉米,对甜玉米、黏玉米等敏感,不能使用;施药技术要求高,玉米3~5叶期最安全,玉米形成喇叭口时,切勿喷入喇叭口内,否则会出现药害;对有机磷农药使用要求严格,在施用一般苗后茎叶处理剂时,前后一周内不要施用有机磷农药,否则会出现药害;使用时必须严格把握使用时期及使用技术,否则易出现药害。

3 玉米化学除草发展趋势

3.1 科学使用除草剂

科学使用玉米田除草剂仍是今后玉米田除草的主要方向。科学使用除草剂一是正确选择除草剂,根据作物及其田间杂草正确选择除草剂。二是混合、交替使用除草剂。同种除草剂连续多年使用,易导致杂草产生抗药性,因此除草剂只有混合使用和年度间交替使用才能达到长期控制草害的目的。三是提高施药和药剂配制技术。可湿性粉剂对水施用时,可先用少量水把预先称好的药剂调成糊状,然后倒入喷雾器内,再加入需加的水量充分搅拌。四是掌握好用药适期。玉米田化学除草虽已经普及,但存在诸多技术问题,为使该技术不断提高和持久运用,须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用药技术,以期达到应有效果。

3.2 加大力度进行玉米田新型化学除草剂的研究与开发

长期使用一种除草剂会产生抗性杂草,最终导致该除草剂防治效果差甚至无效。苗前除草剂是传统的防治方法,同时施药本身带有一定盲目性,苗前除草剂优点少缺点多,且易受环境影响,因此,发展苗后茎叶处理型除草剂是一个方向,特别是苗后处理除草混剂,但目前苗后茎叶除草剂对玉米品种要求高,使用技术要求高,所以应尽快研究出对玉米品种要求小、操作简便的新型苗后茎叶除草剂。

猜你喜欢

草害玉米田悬浮剂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天津地区早春麦田虫害和草害防治技术
芝麻栽培中灾害防御措施
新疆甜菜病虫草害种类及防治技术探讨
黑龙江省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研究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
高温干旱下的夏播玉米田害虫防治?
玉米田不同控释肥料效用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