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的高中物理教学探索

2019-02-23张金涛王小红

考试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探索高中物理教学

张金涛 王小红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机制的不断改革,学校的教学机制和方法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老师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学生的角度和实际情况出发,并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来开展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高物理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水平。本文主要探索和研究以人为本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物理教学知识和内容。

关键词:以人文本;高中物理;教学;探索

近些年来,在国家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的教学模式和机制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要围绕学生来开展和创新,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 以人为本的高中物理教学意义

以人为本的高中物理教学能够按照我国不断改革的教育体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课程和知识,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物理课程教学。高中物理知识很多具有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会感觉困难,逐渐失去对学习物理知识的信心。而运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现状来创新和改革,激发学习兴趣,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活化物理课堂的教学气氛,从而逐步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二、 以人为本的高中物理教学方略

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和内容。下面对以人为本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在国家教育机制不断改革与创新的背景下,高中物理老师在物理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学习现状和个性化特点出发,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更加有动力地去学习物理知识。与此同时,老师要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方法或者方式进行积极的指导,纠正学生无效或者低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渐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效率和质量。

(二) 强化学生学习的实践环节

高中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老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就要不断强化高中物理知识的实践性,引导和帮助学生将物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因此,老师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知识和奥秘的兴趣和激情。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课程当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砂、弹珠、秒表等,让学生自主进行事物的自由落体实验,分别验证不同物质的自由落体情况,从而让学生充分掌握自由落体运动随着时间以及位移等的变化,物体发生的变化。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来学习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这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物理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 运用分组教学法来活化物理课堂的教学氛围

目前,很多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氛围都不是十分的活跃,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而分組教学法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对于活化物理课堂的教学氛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物理课程教学活动中,单个同学是很难根据物体受力、物体质量以及加速度来推出牛顿第二定律的。而通过分组教学,让学生自由分成小组,并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牛顿第二定律相关知识和内容的讨论,各抒己见,并不断进行推导和实验,汇聚小组全员的意见和智慧,这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去思考问题,讨论和运用物理知识推导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自信心,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四) 创设多样化、趣味性、开放性的教学情境

高中物理课程抽象性很强,老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将一些抽象化的物理知识直观化和简单化,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提高物理课程的教学水平。例如在讲授高中物理《路程和位移》的知识时,老师可以举一些开放性的例子,让学生们清晰明了、简单易懂地理解位移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如在“两岸三通”之前,从福州到高雄要经过香港中转:福州到香港的位移加上香港到高雄的位移,等于福州到高雄的位移,即现在福州直航高雄。说明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知识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存在一些困难。高中老师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研究和创新出更多高效率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升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温世勇.让情境教学走进课堂[J].物理教学设计,2016.03(12):63-64.

[2]马思思.高中物理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调查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5.5.

[3]郭欢.分层作业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张金涛,王小红,湖北省京山市,湖北省京山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探索高中物理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