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新探
2019-02-23王武群
摘 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需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教学效率。文章先分析了造成小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三个原因,再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体育教学的探索性;发挥学生主体选择权力;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体育;兴趣;培养;途径;方法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同时也是激發和保持其行为稳定性和动力的最好老师。《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通过激发和保持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指向和强化体育活动参与的基本动力,增强自身体质。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可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和健康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每个体育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 小学生体育兴趣缺乏的原因分析
(一) 缺乏对体育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和学生普遍缺乏对体育教学的正确认识,觉得体育活动只不过是玩玩而已,不去上课也没关系,甚至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会浪费学习时间。有了这种想法,体育课堂上学生难以对各种活动内容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此外,很多家长认为体育教师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帮助,反而会影响学习。正因为家长的这种思想模式灌输,造成了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严重打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 教学内容陈旧和形式过于单一
根据体育课程的特点,不能只注重运动参与而忽视运动技能的训练。目前很多的体育课内容都是以教师的主观欲望制定的教学设计,然后按部就班地开展,缺乏一定的自主选择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另外,不乏一些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刻板,对于教材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事先并没有构思好自己的教学方法设计,也没有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所以,教态千篇一律,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 忽略体育教学中的个体差异性
学生的基础素质差异较大,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状态容易表现出参差不齐。如:有些学生体质弱、运动基础差,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缺乏合理性的评价,将会使其产生自卑心理,同时对自己失去信心。如果不亡羊补牢,会使学生彻底丧失体育学习的兴趣。用统一的考核标准和要求对待基础体育素质存在差异的学生,会很快涌现出一部分体育素质较好的学生,但过于统一的标准又使他们轻易达到要求,时间长了他们同样会失去学习体育的动力和兴趣。
二、 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讲,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几个因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教师的主导作用、体育活动本身的趣味性等。体育教师要力争将教学中讲述的知识融于具体活动之中,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一) 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自始至终都穿插在教学的各个阶段。体育教师在课堂内外都应主动与学生接触,熟悉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在教学时能做到因人而异,必要时实施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异常的学生,更需要教师关注,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并在此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线体育教师的认真负责和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更能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质。
(二) 增强体育教学的探索性
探索性是学生喜欢体育课的根本前提,是他们最初参与学习、锻炼的动力,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从内容到方法都充满探索性,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其中。因此,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体育教学过程内容、形式多样化,通过具体的情节和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的强化指导,取得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便不再是难事。例如,放手让学生自编活动内容,从玩的心态逐渐向有意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主动锻炼的心态转化,提高了学生实践水平。
(三) 发挥学生主体选择权力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已经普遍实行选修制,这样可以发展个性,使之深入掌握某一技能并受益终身。小学体育教育阶段可以借鉴这种自主式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发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运动项目,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性质的体育项目和游戏。教师简单的讲解和示范各种游戏和项目,把自主选择活动的权利让给学生,从以往的全盘控制慢慢转化成现在的细心观察,对学生及时引导、帮助他们了解相关体育知识,熟练掌握动作技巧,从而达到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教育目的。
(四) 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创设情境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学生喜欢上体育活动时,才会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感,投入体育活动中。趣味性的教学情境,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既能够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又可以提升相关的运动技巧。特别是如果器材短缺,开展趣味体育游戏就可以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例如,在“趣味体操棒”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猴王巡山”的故事,以孙悟空向唐僧请一天假回花果山看望它的猴子猴孙们的故事为情境展开组织教学。课的开始,孙悟空回花果山(组织学生慢跑),一回到花果山,猴子猴孙们集体向大圣展示了他们最近刚学的“棍棒操”(热身操),后面是猴子猴孙们接受大圣的考验(三人一组立棒比赛),考验结束后,花果山上的西瓜大丰收,猴子猴孙们运西瓜比赛,下课之前是放松式的音乐和舞蹈。整个游戏和故事情境中,学生发挥了学习的主人公作用,体育活动过程中达成师生互动其乐融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使其乐学、好学。
着力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参与兴趣,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因此,体育教师应在对小学生心理特点和体育授课内容认真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在各体育教学环节中融入趣味、情感,使教学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引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宋静慧.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5(29).
[2]王岩.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策略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6(2).
[3]袁美忠.如何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3).
作者简介:
王武群,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铜陵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