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建构研究
2019-02-23余飞跃
余飞跃
一、引言
社会保障学是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公共管理类其它专业的专业必(选)修课程之一。课程开设的目标多样,如掌握社会保障基本知识、运用社会保障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事社会保障实务与管理的技能。其中,掌握基本知识是最基础的目标。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知识由哪些内容构成呢?有没有选择的准则?我们可以参考成熟自然科学学科的知识结构。自然科学研究物的运行规律包括两个最基本的问题:物的本质是什么,物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对某个领域的研究对象的本质与运行规律进行总结,作为一个基础性的知识体系并供后来人学习,我们称之为某一学科,如力学、光学、声学等。教材正是以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体系为主要内容,兼顾学习者的层次、特点以及学习的规律,组合学科知识的主要承载体。
同理,社会科学研究各类社会现象的运行规律,实质是组成各类社会现象背后的人的行为规律。其中,社会保障学研究作为人类社会一项制度安排的社会保障的运行规律。因此,社会保障学课程基本知识的核心内容应回答两个问题:社会保障是什么?社会保障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什么?社会保障学课程基本知识是由若干知识点以及点与点关联构成的体系。由于对上述两个核心问题的回答只有真伪之分,因此,我们认为社会保障知识体系的授课内容适用于所有学习社会保障的对象。
现有高校社会保障学课程知识编排是以各校自编或知名学校编著的教材来具体呈现,因此我们对各校社会保障学授课知识体系的分析可以参照现有社会保障学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的体系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呈现了全部的知识点,二是知识点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现有社会保障学知识点已经十分丰富。例如,描述社会保障制度内容,构建为什么要社会保障的理论,探索社会保障制度与外部环境的关联,如社会保障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结构领域的关系。然而,社会保障内部知识点与点之间的逻辑并没有清晰呈现,类似一个黑箱。本文试图探寻弥补这一缺憾的思路,最终服务于知识点之间关联体系的建立。
二、《社会保障学》知识点结构模式综述
假定各校社会保障学授课内容以出版的教材为蓝本。通过学校图书馆的读秀搜索软件,辅以百度搜索,分别以“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概论” “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教材内容与社会保障有别,但本文选取其与社会保障内容重合的部分)为关键词,搜索到39本教材。这些教材所属类别丰富,既有普通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也有公共管理类、经济管理类、财政与税收类、人力资源管理类的系列教材,另外还有应用特色类的教材。
现有教材在知识点的排列上,一般遵循“总论-分论”的模式。总论中概述的知识点主要有:风险与社会风险、社会保障定义、社会保障发展历史、社会保障思想渊源、社会保障理论流派(新自由主义、马列主义、改良主义、福利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国家干预理论”等)、社会保障理论分析、社会保障体制、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模式、社会保障愿景、社会保障环境、社会保障功能、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等。这些知识点在我们收集的39本教材中分布见表1。
表1 社会保障教材总论知识点分布
资源来源:作者收集整理。
“分论”部分一般都按项目分类,详细描述项目的结构与内容。现有教材对制度项目按两种方式来分类。一是按资源来源与保障对象来分类,将社会保障项目分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补充保障项目。其中,对社会保险的划分一般按保障项目背后的福利需求分类,分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二是按保障项目背后的福利需求分类,包括养老保障、健康保障、工伤保障、失业保障(有教材将工伤与失业保障合并为劳动保障)、住房保障、军人保障、补充保障等。还有一些将补充保障进一步细分为教育保障、贫穷保障、灾害保障、法律保障等。
除了上述主流的“总论-分论”排列之外,也有学者将社会保障知识体系划分为:总论、制度以及制度实施(包括社会保障管理、经办、法制建设等)。由此,我们可将现有教材知识点结构归为三类,如表2所示。
表2 社会保障知识排列结构分布
现有种类繁多的教材在我国社会保障学科发展史上,凝结了学者们开拓性探索的勇气与智慧,顺应了社会保障实践发展的需要,极大地推动了学科从无到有并不断走向成熟。这些丰富的知识也为我们的后续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然而,由于社会保障学科建立时间短,而学术研究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现有知识结构亟待解决两大问题。第一大问题是教材的内容,这些知识点如何组合回答社会保障是什么以及社会保障运行的动力机制这两个学科基础问题;第二大问题是教材的结构,“总论”中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总论”与“分论”之间的内部联系是什么?这两大问题也可以表述为,有无一个自洽的逻辑可将上述所有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一个科学的知识体系?所谓自洽的逻辑是指有一个公设的起点,从起点推理到结论没有漏洞。所谓科学的知识体系是指回答了构建学科的两个基本问题:社会保障是什么以及社会保障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因此,严格意义上说,现有教材呈现的社会保障学知识并未体系化,只能算作社会保障学有关现象的描述与归纳。我们试图在前人的智慧与探索的基础上,运用一种科学的方法来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社会保障知识体系化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三、《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化的基点:社会保障是什么
回答“社会保障是什么”是知识点体系化的起点。上述每一本教材都呈现了编者对社会保障是什么的归纳性定义,并且一般将定义置于教材或授课的开篇。我们认为这种定义的方式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人们认知都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定义或概念恰恰是对大量具体或特殊的现象的一般性抽象。因此,对定义或概念的理解需要遵循科学的路径:基于大量现象的观察。社会保障是什么也需从大量具体现象的观察中归纳。这种从现象出发的归纳方式可本着开放式的态度允许学生共同讨论。
诚然,观察总是涉及观察者的立场,一旦带入立场我们就难以不偏不倚。社会保障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有:出资者(如纳税人)、获益者(被保障者)、以及政府。当我们站在出资者的角度看社会保障,我们认为社会保障是对收入高者的剥夺,是非正义的,是对创造财富者的负向激励。当我们站在被保障者的角度看社会保障,我们认为其是社会的责任,是正义的体现,是对穷人尊严与就业的正向激励。当我们站在政府的角度看社会保障,我们认为政府增加福利的行为体现了对弱者的关怀与帮助,政府削减福利的行为是为了维护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或经济的发展。
持有上述任何一方立场,我们作为研究者就会置身其中,去揣测利益相关者的意图与动机,从而获得一个对社会保障的价值判断a所谓价值判断即行为的利己性判断,对我有利即为好,有损我利即为坏。。这种价值判断会阻碍我们客观全面地审视社会保障现象,最终将我们带入偏见。
如何保持观察的客观性呢?自然科学的研究可以给我们提供观察的思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物”,由于不会涉身其中,研究者总能更好地保持不带偏见。那么,社会科学如何做到不涉身其中呢?当我们无偏见地观察地球上社会保障中三类对象的行为时,才更容易避免上述立场本身中的价值判断。由于动机与意图无从观察与验证,我们唯一倚靠的只能是可观察的行为本身,因此现象的观察只需要描述现象所涉的人的行为本身。社会保障现象的描述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仅仅呈现社会保障作为制度设计行为的结果本身;二是同时还呈现制度设计行为的过程。前者是制度现象本身,后者是制度的发生机制(即来龙去脉)的演化过程。当我们试图归纳社会保障的动力机制(即社会保障为什么会产生,推动其发展的动力是什么,最终走到哪里去)时,后者是核心素材。
我们如何获知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演化的历史资料?学界前辈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细致的社会保障历史和现状的梳理。例如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梳理的丛书、对一国某一社会保障项目的精细梳理的史论以及引入他国学者描述与分析其本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译著,这些为我们观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制度的发展一般都不会赁空诞生或完全推翻重建,作为延续性的制度,如何选取代表性的现象来观察即我们的解决方案是:选取公认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史上的标志性现象并且按照项目出现的历史顺序来观察,即1601年到19世纪中期的英国济贫法、19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保险法、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保障法、20世纪40年代英国福利国家的建成、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英国为首的福利国家的改革与现状。通过对这些标志性事件细节的梳理与呈现,从中归纳出社会保障的本质是收入再分配或称为强制性收入转移(下文中简称为分配)。分配是强制性的政府行为,这种强制性就将社会保障与自愿性的收入转移即慈善区别开来了。分配概念的核心内涵为:谁出资、谁获益、分配的准则是什么。这是我们从上述标志性现象中归纳出来的有待证明的假设。
从今天学界多数观点来看,人们更多视社会保险为一种风险管理手段,人们较难理解并接受的是,社会保险也是分配。然而,从历史现象看,19世纪80年代德国三大社会保险法的对象都是强制低收入者必须参保;养老与医疗保险中,政府都是出资的主体。对德国当时社会保险法的分配属性界定已经是学界的共识。a(德)何梦笔主编,董靖等译:《秩序自由主义——德国秩序政策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93-427页。
然而,各国在引入德国社会保险制度时,都进行了制度改良,并更多描述为一种“风险应对的方案”。我们能够观察到在一个职域或地域的群体内部,养老保险是对长寿风险的部分转移,医疗保险是对疾病财务风险的转移,工伤保险是对职业伤害风险的转移。那么,社会保险核心职能到底是为了应对风险还是实行分配?因此,当我们在后面的制度安排论证时,我们重点要解决的也是这个问题。
从社会保障本质是分配的内涵出发,需要追问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有人需要社会保障?回到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细节现场(现象)中,17世纪到19世纪济贫法的对象主要是贫困流民,19世纪中叶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对象主要是贫困劳工,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保障法的对象是失业后陷入贫困的劳工、老弱病残者,20世纪中叶英国建立一揽子福利计划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无法覆盖并保障贫困人口。由此,我们从现象中归纳出,有人落入贫困需要社会保障。贫困即收入(满足基本所需的收入)不足的状态。因此,我们认为社会保障是为了解决收入不足即贫困问题而出现的。b我们认为社会保障是为应对社会风险而出现的观点值得商榷。原因有二:一是贫困的致因中,风险只是其一,还有其他三项,即资产匮乏、资产使用的自由受限、权益受损后得不到法律救济;二是风险管理手段远早于现行的社会保障(险)制度安排就已出现,并且在社会保障(险)制度安排出现之后也一直与之并存。什么是贫困?贫困如何测量?为什么这些人会落入贫困?为什么落入贫困后一定需要社会保障?这是作为课堂设计的教学内容。
其二,赁什么政府会保障这些贫困者?靠政府的同情与慈悲?靠他们作为公民的“社会权利”?c马歇尔在回顾英国公民权演化的基础上,提出社会权、民事权、政治权一起构成公民权利。参见(英)T. H. 马歇尔著,刘继同译:《公民权与社会阶级》,《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靠“无知之幕”后面的社会契约?d罗尔斯在《正义论》这本巨著中,提出了正义的差别原则。他建构了无知之幕,在无知之幕后人们会达成同意差别原则的共同契约。参见(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靠“穷人使用一元钱的效用大于富人”?e福利经济学认为从富人向穷人进行收入转移的依据是穷人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用。参见(英)A. C. 庇古著,朱泱等译:《福利经济学(上下卷)》,商务印书馆,2011年。我们回到社会保障历史现象中,济贫法时代英国贫困的流民为了生存会运用暴力(抢、偷、起义、非法罢工),德国低收入的劳工会在社会民主党的组织下起义、罢工,大萧条时代美国的贫困人口在法律界定范围内运用了权利进行游行示威,而二战后的英国国民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备战,运用选票抛弃了“人民英雄”邱吉尔,选择《让我们面向未来》的艾德礼。
当贫困者运用暴力或权利危及到他人的安全、财富以及社会、政权的稳定时,政府一开始会运用更高级别的暴力对暴力或运用权利的行为进行压制与疏解。英国济贫法颁布之前,都铎王朝(1485—1603年)制定一系列镇压式的法令,用暴力禁止农民流浪。直到1596—1598年的歉收和随之而来的饥荒使得贫困与流浪成为一个社会事件,福利交换暴力才成为普遍性现实。德国19世纪80年代社会保险制度建立之前,为了对抗社会民主党的崛起和工人运动的抗争,俾斯麦于1878 年颁布《镇压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 《非常法》) ,直到1890 年才废除。只有当以暴抗暴的成本过高(危及统治和社会稳定)时,政府才考虑用福利交换暴力。政府不是基于同情与慈悲、社会契约、穷人使用钱的效用更大等这些建构的理由或理论来保障贫困者。我们从历史现象中归纳出,社会保障的动力机制是福利交换暴力。
当暴力被法定为平等权利代表的选票时,运用暴力去获取所需转变为运用选票去争取所需,老年人运用手中的选票要求更丰厚的养老金,年经人运用手中的选票要求更全面的失业保障与就业支持,有小孩的家庭运用手中的选票要求广泛的儿童教育、保健等项目……能够纠集多数选票的需求就更容易被权力的代理人关注而置顶。这样,福利交换暴力转变为福利交换选票。什么是暴力?什么是权利?什么是选票?暴力如何法定为权利?权利如何通过选票来实现?这些都是我们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此,我们从社会保障标志性现象中归纳出基础性的假设命题。社会保障是什么?社会保障是收入再分配(简称分配)。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人收入低(贫困)?分析贫困的四大致因,即人们因为资产匮乏、使用资产的自由受限、剔除损人利己行为的法制不彰,以及穷人面临风险时获取救助的权利更弱。为什么贫困需要社会保障?因为会落入贫困陷阱。在此基础上追问,赁什么政府保障贫困者?福利交换暴力(选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提出社会保障三大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原理一:社会保障是收入再分配或称为强制性收入转移;原理二:人们是因为收入低(贫困)而需要社会保障;原理三:政府提供福利的动力机制是福利交换暴力(选票)。三大原理回答了社会保障是什么以及社会保障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图1 社会保障三原理的层次图
四、《社会保障学》三大原理性假设的演绎逻辑
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有两类方法:一是从公认的常识出发,加入限制条件,推理出与现象相符或相背的结论,这个推理过程即解释的过程,遵循演绎的逻辑;二是从不带偏见的客观现象出发,经过对代表性样本(或全体样本)的细致观察,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与观点,遵循归纳的逻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我们将社会保障现象嵌入工业社会生活,再微缩到个人的行为分析之中,试图建构一个对社会保障这一分配行为的演绎解释逻辑。
在工业社会这个人与人结成的关系网络中,我们能够观察到网络中人们最常见的行为是交换。我们以最常见的铅笔交换为例。一个人用1毛钱就可以交换到一支穷其一生都不一定能够制造出来的铅笔。其背后是“成千上万的人卷入了生产铅笔的过程中……这些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讲着不同的语言,信奉着不同的宗教,甚至可能彼此憎恶,——然而,所有这些差异,并没有妨碍他们合作生产一支铅笔。”“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工作仅仅看作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一种办法,而我们生产这些商品和服务,则是为了获得我们要用的铅笔。每次我们到商店购买一支铅笔,我们都是用我们的一丁点劳务,来换取投入到铅笔生产过程中的成千上万人中的每个人提供的极小量的一些劳务。” 这是1958年伦纳德·里德(Leonard E. Read)的《铅笔的故事》中脍炙人口的内容。a罗卫东:《经济学基础文献选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7-103页。
成千上万的物品满足着我们一生所需,正是交换的互利性,人们自愿结成一个关系网络――社会,而不是在一生当中自给自足。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社会视为人们通过交换合作获得物品的一种方式,“社会的形成与演化就是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b(英)哈耶克著,冯克利等译:《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7页。。在这幅壮丽的宏大交换合作图景之中,一方面通过交换带来财富的大量聚积,一方面人们也因此深深嵌入社会之中,依赖交换维生。当有人因各种原因(例如禀赋不足、遭遇意外等)而无法通过交换获取所需时,我们称其落入贫困。
落入贫困的人会坐以待毙吗?在社会保障历史现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贫困者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会通过盗窃、抢劫、罢工、起义、示威和游行等动用暴力或权利的方式来获取生存所需。我们将这种动用暴力或权利而不是通过自愿互利来获取所得,称为损人利己的或强制他人的交换方式。落入贫困后为什么不会坐以待毙?为什么会并且能够使用暴力?我们需要从演化史上寻找线索。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如同所有生物,个人生理、心理以及行为演化遵循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而生存与繁衍。男性为了在竞争中争夺到资源(生存的资源即食物与繁衍的资源即配偶),依据食物猎取难易程度结成对应的团体,团体内部合作,团体外部运用侵略与杀害等暴力手段来更经济地获取食物与配偶。因此,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男性顺利发展出一切有利于暴力生成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在生理上,男性有可以转动的肩关节、长手臂、可以握成球状的拳头,进入青春期后男性上半身肌肉增加,肩部软骨与肌肉改变以形成宽阔肩膀。在心理上,男性天然有促成动用暴力决策的情绪基础——骄傲。男性天然是等级动物,会运用暴力以获取更高的等级地位。a(美)理查·蓝翰,林秀梅译:《雄性的暴力》,中国台湾胡桃木出版社,2007年,第24页。
团体内部合作的规模与生产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生产技术带来了大规模的团体合作。在这种大型社会组织中,彼此互利交换是获取个人生存与繁衍资源的主要方式。然而,当无法通过互利的方式来获取生存所需时,人们并不会坐以待毙,而是会运用暴力去强制“交换”自己所需。如何钳制人们使用暴力,保障其他人的安全与财富?高于个人暴力的第三方国家暴力就成为了必需。
国家的起源有不同的解释,但以下观点经得起逻辑推敲:国家源起于暴力的垄断过程b(德)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三联出版社,1998年,第55页。。国家司法起源于不允许个人私自运用暴力或个人以暴制暴,而是通过第三方暴力来威慑或裁决。c辉格:《群居的艺术》,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81-89页。国家垄断暴力后,暴力集团内部实行等级制以防止内部使用暴力。d(美)道格拉斯·C.诺思等著,杭行等译:《暴力与社会秩序》,格致出版社,2013年,第70页。
因此,当落入贫困者运用暴力以强制“交换”生存所需时,国家暴力系统会以暴制暴。当然,以暴制暴是有代价的,其成本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其一,穷人暴力总量。暴力总量等于单位暴力量乘以暴力发生次数;其二,政府暴力使用成本。政府暴力使用成本大小依赖于政府暴力存量大小、启动暴力的难易程度、以及以暴制暴时暴力消耗量;其三,暴力对抗对社会财富的破坏程度。暴力对抗的规模越大、时间越长,社会财富损耗越大。社会财富多数掌握在收入高者手中,暴力的扩展会大量侵犯有产者的财富。因此,当上述三个方面总计的成本过高时,政府会采用福利交换暴力。福利的多寡同样取决于以下因素:低收入者暴力的总量、政府抗暴的成本大小以及暴力导致的社会影响。
在社会保障发展史上,以暴抗暴或者优先于福利交换暴力,或者两者并存。当然,随着民权运动的发展,政府暴力使用范围限制日益严格,而民权的领域不断扩大,福利交换暴力才走向普遍。一国民主普及后,用选票交换福利才成为常态。究其原因,民主本身就是一个均分暴力的机制。
暴力是一种以损人利己的方式带来所需的有价值资产。如果拥有不均,那么拥有暴力多的人就会运用暴力挟迫、强制较少者,形成不平等。只要一方拥有的暴力比另一方少,一方的暴力在与另一方竞夺资源时就毫无价值。为了防止暴力带来的损人利己结果,对暴力进行平均瓜分,使任何人不得拥有超过别人的暴力以要挟别人,以保证所有人自由。民主实质上是将暴力平均瓜分后,以选票的方式等分给每个人。每个人手中拥有同等的暴力,即选票。选票一方面是放弃使用暴力的承诺,另一方面是有价值的资产(代表暴力的价值),每个人拥有同等的资产去争取自己的所需,即用选票交换福利。因此,民主条件下福利交换暴力演变为福利交换选票。
诚然,在现实世界中,分配最终表现为一个政治过程(即利益各方在政治市场上角力的过程)。选票不是其中唯一的影响因素,影响政治过程的一切因素都会影响分配,如媒体的舆论作用、对选举代理人进行资助的力量等。这一切致使怎样分配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然而,这些并没有改变选票成为影响分配的主要因素。能够获得福利的大小取决于政治市场上力量的斗争与对比,即一方暴力威胁有多大,另一方能有多大的支付能力,这两个方面最后是通过双方谈判来达成妥协与一致。哈耶克在观察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后曾对其中政治角力过程作了精辟的描述:“不是由作为多数的施与者决定应当给予作为少数的不幸者何种东西,而是由作为多数的接受者决定他们将从作为少数的较富裕者那里取走什么东西。”a(英)哈耶克著,杨玉生译:《自由宪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50页。当暴力被平均瓜分后,福利交换暴力就转变为福利交换选票。如图2所示。
图2 社会保障的本质与动力机制演绎图
五、《社会保障学》知识点体系化的实证逻辑
社会保障三原理起始于对社会保障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从对该问题答案的追问可得第二和第三原理。因此,本研究接下来仅试图运用归纳逻辑来检验“社会保障是收入再分配”这个从少量具体现象中归纳出来的公理性假设。
对所有社会保障项目进行分类,既可以按项目的目标群体分类为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三大类,也可以按不同的福利需求分为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工伤保障、失业保障等。我们选择后者的分类方式,并对每个项目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视角进行论证。社会保障项目作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的制度安排,往往是一系列制度或政策的有机部分。因此,在纵向方面,我们将该项目安排植入社会问题及其解决制度安排的演化过程中,看清其在一个系列制度或政策组合中的位置、作用方式、本质与边界。在横向方面,我们将单一项目根据国别差异进行模式划分,每个模式选取一个代表性国家,对该国该项目的设计细节进行描述,试图展现该项目的分配属性,即谁获益、谁出资、分配的准则是什么,以及引用学界研究成果,试图测量该项目的分配力度。
按不同的福利需求来划分保障项目时,都从上述逻辑来安排章节。我们以养老保障为例来做示范。首先,通过分析养老问题及其制度安排的历史嬗变过程,看清社会养老保障这一制度安排的形成机制,试图从制度的演化视角看为什么社会养老保障(含社会养老保险)是收入再分配。其次,我们以社会养老保障为收入再分配的起点,确立分配问题的分析框架,即谁出资,谁获益,分配的准则是什么。从出资主体不同来将各国的制度模式划分为养老社会保险型、养老社会救助型以及养老社会普惠型。a不少社会保障学教材将养老保障与社会养老保障混淆。我们认为,养老保障从核心的资金来源看,分为家庭养老保障,个人自保和社会养老保障。其中,个人自保可以采用养儿防老、商业保险、以房养老、储蓄养老等方式。而社会养老保障的方式可以分为社会保险模式、社会救助模式、社会福利模式。再次,我们从三种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类型中各选择一个代表性国家,分析具体制度设计下谁出资,谁获益,分配的准则是什么,以此获得该制度的再分配规模与方向。最后,我们将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作为案例,重点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规模与方向。授课章节分布如表3所示。这一分析的过程与步骤同样适用于医疗(生育)保障、失业保障、工伤保障等社会保障项目。
表3 养老保障课程内容框架
六、结论:一个社会保障知识体系建构
我们从经典的社会保障现象入手,归纳出三个公理性的假设命题:社会保障就是收入再分配,人们因为收入不足而需要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发展的动力机制是福利交换暴力(选票)。我们将社会保障现象嵌入人类社会生活之中,从社会运行结构入手,演绎出社会保障中政府、被分配者、被保障者三方行为规律,由此推演出三个命题。然后,回到社会保障制度现象,将社会保障项目按福利需求分类抽样,首先从制度的历史变迁中推理该制度的本质是收入再分配,其次运用分配问题的分析框架,分析样本国该项目谁出资、谁获益,分配的准则是什么,最后以中国为经验样本,分析中国该项目的再分配规模与方向。这可将社会保障知识授课体系化如表4。
表4 社会保障知识体系化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