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陈勇毅治疗眩晕用药规律分析*
2019-02-23陈勇毅
王 翰 陈勇毅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1 研究方法
1.1 处方来源:选取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陈勇毅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门诊眩晕处方135例。
1.2 分析软件: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发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软件作为分析工具。
1.3 处方录入:将135个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进行数据挖掘分析。
2 数据分析
2.1 提取数据源:在“中医疾病”项输入“眩晕”,提取出“眩晕”的全部处方。
2.2 频数分析:将眩晕处方中的每味药物按照出现频次进行降序排列,并将“频次统计”结果导出。
2.3 组方统计分析:支持度个数(表示药物组合在处方中同时出现的次数)=方剂数量×支持度。支持度参数默认为20%。本研究中支持度个数=135×20%=27,置信度:本研究置信度设为0.8,按照药物组合出现频次进行降序排列,“规则分析”分析所得的规则。网络展示:可直观展示药物间的关系,提出核心药物组成。点击软件界面的“网络展示”可查看分析结果[1]。
2.4 新方分析:基于“熵聚类”和“改进的互信息法”进行数据分析。相关度:是熵聚类算法一个重要参数。惩罚度:是为了减少负面数据信息干扰的参数。本系统默认设置相关度参数为5,惩罚度参数为2[1]。
3 结果
3.1 患者信息统计:男性患者51名,女性患者84名。患者年龄分布在30~90岁,55岁以上有90名。其中,高血压患者为94名,占眩晕总人数70%。
3.2 用药频次分析:收集到治疗眩晕处方135个,涉及中药共有196味,四气频率分布从高到低,分别是:温、寒、凉、热。五味频率分布从高到低分别是:甘、苦、辛、酸(涩)、咸。药物归经排名前7类的是肝、脾、胃、心、肺、肾。治疗眩晕的药物,频次从高到低排列,使用频次在30以上的药物有21味(见表1)。
表1 治疗眩晕处方中频次30次以上的药物
3.3 药物组方关联度分析:按照药物组合出现的频次进行降序排列,前11位分别是“天麻-牛膝”“天麻-葛根”“黄芪-熟地黄”“天麻-姜半夏”“熟地黄-山萸肉”“天麻-丹参”“天麻-甘草”“天麻-钩藤”“天麻-熟地黄”“天麻-黄芪”“黄芪-葛根”。分析药对的用药规则(见表2),并进行关联规则网络展示(见图1)。
表2 眩晕处方中药物组合关联规则(置信度=0.8)
图1 支持度20%,置信度0.8的药物网络展示图
3.4 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依据方剂数量,结合经验判断和不同参数提取数据的预读,进行聚类分析,见表3、表4。
表3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
表4 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
4 讨论
陈氏认为,老年患者眩晕多发,呈现本虚标实之特点。治从益气滋肾,化痰平眩立法,自拟“芪地平眩汤”。指出老年眩晕多由五脏亏虚而起,起病缓慢,病势渐进,刚药见效不显著,主张用药平和,缓图其功,平素药味以温平甘苦多见,药味一般不超过15味,剂量轻巧,最大剂量不超过20g。陈氏十分推崇岳美中老先生的“治疗急性病有胆有识,治疗慢性病有方有守”,在识别疾病本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需要注重证不变守法守方,临证中往往会取得意外的良效。
根据药物组方关联度分析得出的常见用药组合显示,陈氏治疗眩晕喜用“天麻”。《本草经解》载其“主诸风湿痹……为治风木之上药”,《本草新编》曰“天麻最能祛外来之邪,逐内闭之痰”。陈氏认为,天麻平肝通络,息风止痛,可用于肝风、阳亢、阴虚、痰浊、瘀血、气逆诸眩晕。关联度较高的药对中,与天麻搭配者居多。如天麻配牛膝,张锡纯认为牛膝善引上部之血热下行,为治标之主药[2]。二药合用,祛痰化瘀,并利于补肝肾,乃止眩之要药;天麻配葛根,既可调节肝脾气机,又可引诸药上达头面,升清利窍平眩;天麻配姜半夏,姜半夏功擅祛湿豁痰,与天麻同用能化痰熄风治眩;天麻配丹参,能化痰息风、祛瘀通络,治诸标实而宁眩;天麻配钩藤,可使平肝息风之力倍增;天麻配熟地黄,能起到滋水涵木,息风定眩的作用;天麻配黄芪,黄芪补益气血,推动瘀血以行,二者相伍,既可益气升清,又能息风化痰,达到标本同治而消眩。
本软件显示的药物关联规则网络展示图与陈氏治疗眩晕的经验方“芪地平眩汤”的药物组成完全一致。该方由生黄芪、熟地黄、山萸肉、姜半夏、陈皮、丹参、牛膝、天麻、生白芍、葛根、桑寄生、炙甘草等组成,具有益气滋肾,化痰活血,柔肝息风的功效。主治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舌红或舌淡,脉细[3]。本方补泻同施,标本同治,配伍合理,从而使肝肾得补,脑窍得利,气血升降复常,则眩晕诸症自除。
通过“熵聚类”和“改进的互信息法”数据分析技术,经过演化得出陈氏治疗眩晕处方的核心组合。核心组成以滋补肝肾,化痰活血,调肝安神等药物为主,与陈氏益气滋肾,化痰平眩立法基本一致。从4个新处方中可以看出:1号新方,四药滋补肝肾,可用于肝肾阴虚型眩晕;2号新方中,当归、丹参养血活血,桑枝、桂枝通经活络,瓜蒌皮宽胸散结,清化热痰,可用于胸阳不振,痰瘀痹阻型眩晕;3号新方中,姜半夏、夏枯草清热化痰,交通阴阳而安神,茯苓祛脾湿、泽泻化肾浊、牡丹皮清肝火,共为“三泻”,石决明平肝息风,诸药可祛风、痰、湿之实邪。由于眩晕病机为本虚标实,故组方中应适当配伍滋阴肝肾、养血安神之品,以标本兼顾增强疗效。4号新方中,夜交藤、酸枣仁、百合,滋养肝血,养心安神,陈皮健脾理气,诸药合用有柔肝安神、调和气机之效,可治虚烦不眠者。临证中,眩晕常伴有虚烦不眠之证,故柔肝安神法亦是眩晕的重要治则。以上核心组合和新处方尚未在临证中得到验证,需在未来中进一步研究探讨。
5 参考文献
[1]杨洪军,唐仕欢,卢朋.中国传承辅助平台的开发和应用[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5,47-49.
[2]方松春,黄素英.海上名医用药经验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25.
[3]陈扬波,陈勇毅.陈勇毅论治老年高血压病眩晕经验[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10):719-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