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药酒涂擦结合神经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I期疗效观察

2019-02-23黄雯葛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治疗师手部上肢

黄雯葛芳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为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综合征(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主要表现为偏瘫侧上肢肩和手的关节出现浮肿、疼痛及肩关节脱位,肩部运动功能障碍,后期可出现肌肉萎缩,肩关节挛缩,活动困难等症状[1]。引发肩手综合征的原因有很多,而脑卒中就是其中一个,多数在发病后的1~3个月,发生率为12.5%~70%[2],临床上将肩手综合征分为三期[3],如不及时治疗,则严重影响康复进程,最终可能会导致冻结肩和手永久性变形,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思想负担,而且增加了疾病治疗的经济负担[4-5]。本研究采用中药药酒涂擦结合神经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杭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伴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诊断标准 脑卒中诊断标准: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其中一种,我国《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6]中对脑卒中的诊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脑卒中的诊断技术包括神经学检查、头颅CT或MRI检查,全脑血管造影等。肩手综合征I期诊断标准:根据《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与康复》[7]中的肩-手综合征的确认标准和不同时期的判定标准:(1)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患者偏瘫手部浮肿,出现同侧上肢关节疼痛现象,有脑血管疾病史;手指不能自由活动,手皮温上升,手的颜色逐渐发生变化;局部无外伤、感染的症状,也无周围神经血管疾病。(2)Ⅰ期标准:肩部疼痛并有活动受限,同侧手关节肿大,可出现皮肤潮红、肤温升高等血管运动性改变,手指多呈伸直位,被动弯曲会使患者疼痛加剧。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脑卒中和肩手综合征I期的诊断标准[8];(2)病程在 6 个月以内;(3)年龄在35~85岁之间;(4)局部无外伤、感染的证据,也无周围血管病的证据;(5)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不伴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能配合检查及治疗;(6)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2)所有纳入实验研究对象的患者既有肩周炎或其它肩痛病史;(3)意识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失用及失语症患者;(4)并发心肌梗塞或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严重的糖尿病等不适合进行本研究者;(5)伴重度抑郁、焦虑的患者;(6)不配合治疗,依从性差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之外,还进行神经促通技术治疗,其训练方法为:(1)良肢位摆放:当患者仰卧位时,在其肩部下方垫一个枕头,使其处于前伸位,让患者能够尽可能地做一些简单的关节运动,如: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和手指伸展,患侧卧位肘,患侧肩前伸,前屈伸肘,前臂旋后,注意纠正肩胛骨的下沉,后缩及肱骨的内旋、内收,以减轻肩带肌的痉挛。翻身时严禁牵拉患肢。(2)Bobath握手上举训练:患者既可以平坐,也可以平躺,在肩关节无痛范围内尽量双上肢伸直上举。(3)肩胛肌群抗阻训练:首先,使患者仰卧位,对患者患侧肩胛周围肌肉进行按摩,其次,康复治疗师一手要握住患者的患手,并且与患者手部相对,另一手放于患肢的肘部,嘱患者配合治疗师的工作使保持伸肘上推治疗师的手,同时治疗师施以适当阻力,在上推力相对较弱时,施以肘部上提的帮助性用力,在这过程中让患者用心感受手部的用力,才能收获良好的治疗效果。(4)被动-主动活动肩胛骨:康复治疗师全程帮助患者完成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患者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5)肩关节屈曲、外展运动及手关节的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6)肩、手痉挛抑制训练。每个患者都有专门的康复治疗师进行训练,以上训练每天1次,每次45min,1周5次,休息2天,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患者接受对照组患者的所有治疗内容外,再运用中药药酒涂擦技术治疗。中药药酒药物组成:红花 10g,川芎 90g,桂枝 10g,伸筋草 30g,透骨草20g,赤芍30g,路路通10g等(杭州华东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将中药放在特制的容器中,加入用60度素庄大高粱白酒(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三塘酒厂生产)与灭菌蒸馏水勾兑成的浓度为20度的白酒中,使白酒没过药材,密封浸泡1~2周,泡至呈琥铂色,去渣使用。涂擦时充分暴露皮肤,在患侧肩下垫一次性治疗巾,然后用药液浸湿大棉棒反复涂擦患肢肿胀部位,避开皮肤破损,每天2次,每次涂15min,4周为1个疗程;并指导患者康复训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均在治疗后4周进行评定。

2.2 观察指标

2.2.1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9]患者治疗前,通过自我评估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方法是使用一长10cm的标尺,“0”表示无痛,“10”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痛。让患者将自己的疼痛感觉值在标尺上标出。

2.2.2 患侧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10]患者治疗前康复治疗师对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进行FMA评分。总分为66分,其评分内容包括33项,每一小项分值为0、1、2分,分数与上肢功能状况成正比。

2.2.3 手部水肿分级评分[11]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手部水肿评分,0~6分,0分代表无水肿,6分代表水肿严重。

2.2.4 疗效标准 参照《脑卒中的康复医学》[12]标准。显效:关节疼痛、肿胀改善明显,活动功能无明显受限,无痛感。有效:关节疼痛稍好转,仍有少许肿胀,关节活动略有受限。无效:关节疼痛、肿胀症状无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同治疗前。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SPSS16.0,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

3 结果

3.1 两组脑卒中伴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2~80)岁,平均(61.07±8.48)岁,平均病程(28.90±5.28)天。对照组男15例,女 15例;年龄(56~74)岁,平均(64.33±4.31)岁,平均病程(30.30±4.74)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 两组脑卒中伴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伴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分,±s)

表1 两组脑卒中伴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神经促通技术治疗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30 30治疗前5.10±0.89 5.20±0.89治疗后2.57±1.68*3.70±1.77*△

3.3 两组脑卒中伴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上肢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均增加(P<0.05),治疗组患者上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脑卒中伴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治疗前后FMA 评分(分,±s)

表2 两组脑卒中伴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治疗前后FMA 评分(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神经促通技术治疗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30 30治疗前20.40±10.98 19.63±8.54治疗后36.17±12.82*△28.13±19.91*

3.4 两组脑卒中伴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治疗前后手部水肿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手部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手部水肿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手部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脑卒中伴有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治疗前后手部水肿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脑卒中伴有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治疗前后手部水肿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神经促通技术治疗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30 30治疗前4.47±1.46 4.13±1.04治疗后1.00±1.15*△2.33±0.92*

3.5 两组脑卒中伴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的有效率66.67%,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一个常见临床症状。促通技术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较为常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脑卒中患者的潜能,使其恢复一定的身体机能。促通技术是根据人体的神经结构和神经发展规律,对人体中枢功能进行重组[13]。在患者患病初期介入促通技术,构建良好的运动模式,可使得神经功能重组与再现,继而逐步恢复自理功能。本研究中对照组经过神经促通技术4周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上肢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手部水肿评分有所降低(P<0.05),证明神经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的康复有效。

肩手综合征属于中风后“痹证”范畴。中医认为其病机主要因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瘀阻,不通则痛。“血不利则为水”,认为会出现水肿症状。因此,在治疗上宜益气行血,温经通络,消肿止痛为主。

目前,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病率很高,主要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法,包括各种物理康复治疗、口服药物治疗、交感神经阻滞及交感神经切除术、封闭治疗、中药及针灸治疗等[14]。中药药酒涂擦疗法是传统中医疗法中的外治法之一,它是将中药直接涂于患处,并通过按摩促进药物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按摩可刺激体表,加快气血运行;另外摩擦生热可加快气血流动,从而促进药物吸收[15]。治疗组运用中药药酒涂擦结合神经促通技术治疗,疗效明显高于仅采用神经促通技术的对照组。

猜你喜欢

治疗师手部上肢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失眠男女]
[失眠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