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轮伐期巨尾桉合理主伐期研究
2019-02-23腾晶晶
腾晶晶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广西 南宁 530001)
1 引言
巨尾桉作为短周期纸浆林和人造纤维主要工业原料林树种,以其生长迅速、产量大、纤维含量高的优良特性在我国南方速生丰产林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2]。当前巨尾桉是广西高峰林场森林经营培育的主要桉树树种,确定其合理的(轮伐期)经营周期对经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卢婵江等对短(7 a)、中(13 a)、长周期(21 a)的巨尾桉人工林进行研究分析认为不同轮伐期巨尾桉人工林的林木胸径、树高和蓄积量均随轮伐期的延长而显著增加[3]。实际经营中,受到经营成本、林地使用期限等影响,林场主要培育短周期巨尾桉,一般将轮伐期定为5 a,近2年起提出适当延长轮伐期至6 a。本研究主要对生长年限为5 a、6 a、7 a巨尾桉的蓄积量、出材量、营林成本、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短周期巨尾桉的合理轮伐期,以寻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为林场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林地概况
林地位于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容县造林部容县石寨镇独石村(22°47′30″ N,110°34′47″E),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区域内太阳辐射强烈,是广西太阳辐射高值区之一,年均日照时数为1634~1729 h。年平均气温为21.3 ℃,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为28.2 ℃,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12.2 ℃。年均降雨量1698.9 mm,年均无霜期335 d以上。属于丘陵地貌,海拔100~300 m,土壤均属赤红壤,成土母岩为花岗岩,土壤厚度100 cm以上,属厚层土壤,土壤含砾量10%~15%。
2.2 研究地设置
容县石寨镇独石村20 hm2。2011年6月穴口营造巨尾桉DH3229,造林密度为1665株/hm2,种植穴的规格为:面宽60 cm×50 cm,深35 cm,底部50 cm×40 cm,株行距为2 m×3 m,种植前每穴施500 g基肥。林木定植2个月后施桉树专用肥250 g/株,造林当年实施两次除草抚育,将林地内杂草杂灌清理干净。造林第2、3、4 a各进行一次抚育,使用除草剂除草,施桉树专用肥400 g/株。
2.3 蓄积量和出材量调查设计
2016、2017、2018年6月分别对独石村20 hm25 a、6 a、7 a林木的蓄积量、出材量调查。设置12个50 m×10 m样带,样带面积0.6 hm2,为总面积的3%,样带内进行每木检尺,检尺时按径阶记录检尺株数;根据径阶分布情况用测高仪测量作业区的径阶样木的树高,中央径阶选测3株,相邻径阶选测2株,其他径阶各测1株。以样木的胸径和树高绘制树高曲线,从树高曲线上查得种径阶平均高。然后使用《广西速丰桉二元材积表》计算桉树的蓄积量,使用《广西巨尾桉经济材长、出材率表》计算桉树的出材量(表1)。
表1 不同林龄巨尾桉的林木胸径、树高、蓄积量和出材量
2.4 营林成本计算
营林成本含造林成本和木材生产成本,造林成本见表2,其他费用包括管理费、地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费用。木材生产成本见表3。
2.5 销售收入计算
以近3年当地木材平均单价为标准,6 cm及以下原木价格550元/m3,8 cm及以上原木价格750元/m3,薪材价格325元/t。薪材一般按出材量的10%计算,6 cm、8 cm比例定为2∶8(表4)。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林龄林分蓄积量比较
5 a、6 a、7 a林木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随着轮伐期的延长增大。林分立木蓄积量是林木胸径、树高和林分密度等因子的综合反映,在林分密度基本一致时,则取决于胸径和树高生长量的大小[4],蓄积量随轮伐期的延长而增加,5 a林分的蓄积量为104.3 m3/hm2,6 a林分的蓄积量为136.7 m3/hm2,增长了1.3倍,7 a林分的蓄积量则达到了168.8 m3/hm2,比5 a林分的蓄积量增长了61%,比6 a林分的蓄积量增长了23%。
表2 不同林龄造林成本统计 元
表3 不同林龄木材生产成本统计 元
表4 不同林龄销售收入情况 元
3.2 不同林龄林分出材量比较
出材量是指实际采伐林分中生产的原条、原木、小规格材和薪材的数量,出材率是指出材量与蓄积量的比率。随着轮伐期的延长,出材量会随着胸径、树高和蓄积量增加。同时出材径阶占比也发生变化, 12 cm以上比例增多,10 cm以下比例减少,出材率相对提高。5 a林分的出材量为78.3 m3/hm2,6 a林分的出材量为105.6 m3/hm2,增长34%,7 a林分的出材量为133.4 m3/hm2,比5 a林分的出材量增长70%,比6 a林分的出材量增长26%。5 a至7 a的出材率分别为75%、77%、79%,逐年提高。
3.3 营林成本比较
因前4 a需要进行造林、施肥抚育等工序,营林投资较大,第5 a起无需实施管护,只需支出地租等其他费用,因此5 a、6 a、7 a林造林投资成本呈小幅度增长,木材采伐成本因轮伐期的延长,出材量增加,木材生产成本也略有增长。营林成本6 a比5 a、7 a比6 a均增加16%。
3.4 经济效益比较
木材纯收入=销售收入-营林生产成本,利用木材纯收入与营林成本的比值计算营林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率见表5。随着林龄的增加,纯收入明显增加,5 a的纯收入为8643.85元m3/hm2,6 a的为20590.825元m3/hm2,比上年增长2.3倍,7 a的为32238.525元m3/hm2,比6 a增长1.5倍。5 a、6 a、7 a投资收益率为17.46%、35.77%、48.28%, 7 a的收益率最高,见表5。
表5 不同林龄收益情况
4 结论与讨论
对5 a、6 a、7 a轮伐期的巨尾桉人工林的蓄积量、出材量、营林成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轮伐期的延长,蓄积量和出材量仍可增长,且不需要大幅增加营林投资,由于蓄积量和出材量的持续增长可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其中以7 a林收益率最高。因此,在实际生产经营中,林场适当延长巨尾桉人工林轮伐期,将主伐期定为6 a或7 a,以便进一步发掘林木增产潜力,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