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教学活动,让汉字教学“欣然怒放”
2019-02-22季从晓
字既是语言的根基,更是文化的沉淀,它不仅是实现交流的工具,更是記录历史的一把刻刀。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甲骨文到现在的简体汉字,经历了漫漫五千年,它的构造、字形、字音、字音以及书写都有着内在的规律,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在识记教学中,遵循汉字内在规律是有效记忆与灵活掌握的核心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前提,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认得一个字,知道它怎么读,怎么写,而要让学生们在识字的基础上,能够掌握自主识字的技能,感受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明白汉字的起源,对这些跳动在教材中的汉字,产生特殊的情感,或许是喜欢,或者是敬畏……可惜的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在识字教学时,过分讲究“快”,集中呈现汉字,教师单一的教学、认真的范写,学生机械的、反复的抄写,字的音形义,在“快餐式”的认读、组词与书写中,草草收尾,学生们记得不深刻,写得也不理想。这该怎么办?我以为,识字教学,遵循规律,方能遇见精彩。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我们要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从其本源出发,就汉字的音、形、义进行深入的探索,以规律指明学习的方向,点明识字的技巧,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迹可循。此外,我们还要遵循学生们的认知水平与记忆特征,如小学生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的思维习惯、儿童“先快后慢”的记忆特征、儿童注意力保持时间短等,创造性地设计识字教学活动,让识字教学有条不紊地展开,让汉字在语文课堂中“欣然怒放”,大放异彩。
一、遵循构字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汉字是中华民族发展的脉络,它就像手中的掌纹,或深或浅,或纵深,或交错,真实存在,不可磨灭,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记录一代又一代人的长吁短叹。每个汉字都有着它的起源,它的故事,它构成的方法,或象形,或指事,或形声,或会意,或转注,或假借,了解汉字的字源,是帮助学生们识字汉字,提高学生们自主识字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无需系统地去讲解这厚重的汉字起源史,只不过在识字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以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字为例,以微课、选择题、汉字小故事等形式,进行拓展延伸,帮助学生们建立字源与现代汉字之间的关系,拓展学生们的汉字文化视野,让他们由此及彼,从这个字,联想到更多字,认识到更多字,并有意识地将他们归类到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一改“授——受”的教学模式,以问题情境、微课教学等形式,引导学生们自主去发现,自主去学习,先让他们去大胆猜测、探寻规律,再对学生们的发现与观点,进行分析与总结,实现以学促教。如在教学人教版《花的骨气》这一课时,我在预习检测活动中设计了一个“词语闯关”的探究任务。在这个探究任务中,我就挑选了课文中“泛滥”这个重点词汇,并从“滥”字的起源深入,设计了一下问题:
请问“泛滥”的“滥”字可能跟以下哪方面有关?(A)
A.流水 B.监 C. 器皿 D.房子
在这个问题的剖析中,我在字形的基础上,渗透了字源,出示了“滥”字的篆书书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个字。为此,我做了这样的讲解:一般的字啊,左边是看字形,右边是看字音,“滥”是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这是滥字的篆书写法,我们很明显地可以看到容器里头的水已经往外溢出。老师去查了一下字典是这样子的:滥:流水漫溢;泛滥:江、湖水溢出,淹没土地。所以,根据字理塑源,查工具书,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在这个识字教学中,我不仅考察了学生们对本课生字、词组的认读情况,还适当地挑选一二,结合当前的考试题型,渗透汉字文化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拓展学生们的汉字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二、开展趣味游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倘若在识字教学中,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挑战性的、互动性的游戏活动,是不是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在满足的心理环境下,遇见汉字、认识汉字、与汉字交朋友,做游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我们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满足了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稳定、持久、集中。为此,在识记教学中,我经常会利用电子白板,开展一些趣味识记游戏,如“生字加减法”“读词赏画”“送字回家”“叫字排队”“生字拼图”“小姐妹大聚会”“拆生字”等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人教版数字校园系统,以人机互动,将识字游戏引向高潮,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的热情。
如在教学人教版《乌鸦喝水》这一课时,在让孩子区别“喝”和“渴”两个字时,我就开展了趣味顺口溜的小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我引导到学生们以手势+顺口溜的形式,寻找这两个字之间的差异和内在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我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引入了时下非常流行的抖音,将出彩的顺口溜,录制成充满趣味的抖音小视频。如,有一个学生这样编“渴了要喝水,喝水要张嘴”,另一个学生又编道“渴了请来三点水,想喝张开大口嘴”,这个时候,我便顺势引出选字填空,从字回归到我们的文本,“一只乌鸦口( )了,到处找水( )。”在这个趣味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在动手以及动口的过程中,对“渴”和“喝”两个字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丰富写字活动,启发学生识写结合
写字,是识字与应用字的关键,它对于帮助学生们理解字义,记忆字形,感受字的形体美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将识字与写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写字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写字的指导,更要讲究方法,引导学生们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让字跃然纸上,走进心里。首先,在动笔写之前,我们要开展“观察活动”,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字的形体美、线条美,在观察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主动去发现字的结构、比例、占格,为准确的书写最好铺垫。在书写过程中,还要渗透正确的姿势教学,并分享学生们写的成果,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审美性的交流讨论。
如在教学人教版《四个太阳》这课的识字教学时,我在教学“园、因”这两个全新的全包围结构的字时,我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笔画的顺序上。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指导学生们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设计了“找找我的家”的小游戏,让学生尚未动笔,就能够准确地抓准字的位置、结构。随后,我播放了课前设计的微课视频,对这个全新的全包围结构进行了特别的讲解,让学生们脑洞大开,由“园、因”这两个字,想到更多相同结构的字,强化他们对全包围结构的认识。随后,以微课进行书写指导,重点放在学生先把里面的字写完然后再封口,还特地设计了“写字歌”,“身要坐直,纸要放正。拿稳笔杆,不紧不松。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里面后封口。”
四、生活识字探究,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识字不仅要识得字的音、形、义,学会书写汉字,还要在识记与书写的基础上,学会“用”——也就是将汉字得体、合宜、自如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识字教学中,“用”这个环节往往止步于组词、造句,或者是一些填空、选择习题,全然偏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学生们一离开课堂对“字”就不夠敏感,无法留心生活中的“字”,如爸爸妈妈在超市或银行收到的存根中“一、二、三……”的大写书写,大街上形形色色招牌或广告上的趣味标题,影视剧中的历史知识等等,当学生们不会“用”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去发现,对字的学习也就仅仅停留于课文、习题或者是书籍。这就告诉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字规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创造识字教学的“第二课堂”,以探究性的生活任务,落实识字教学,提高学生们的自主识字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会设计以“识字”为目的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如“我认识街上的每一个广告”“个性门牌”“趣味动画配音”等等,让学生们充分利用课后时间,留心生活中出现的字,自主识字,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人教版识字二围绕学生们的课外活动展开讨论,如下象棋、拉二胡、弹钢琴、踢毽子等等,在这个识字教学后,我就鼓励学生们利用课后时间,将自己喜欢的课后活动,制作成卡片,并以穿孔的方式,将卡片变成一个小册子,并以翻牌子的方式,开展互动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寻求家人的帮助,制作得最精美、丰富的小组,将获得老师精心准备的小吊坠,挂在小册子上。小册子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书写能力,还考验了学生的审美与动手实践水平,完成的小册子,还可以作为我们巩固词组、强化记忆的教具,现做现用。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我们“要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识字”。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一改“老派”“沉闷”的识字教学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在遵循规律的同时,激发兴趣,鼓励发现,培养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应该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习惯与心理特征,有条理、有目的、有创造性地设计识字活动,让汉字由内而外地散发魅力,让汉字教学“欣然怒放”。
季从晓,山东省临沂市洗砚池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