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长江与川底村

2019-02-22马红星

文史月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互助组生产农业

马红星

在1952年3月21日、22日的《人民日報》第二版连载了关于平顺县一个小山庄“川底村”的文章《川底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作者是大名鼎鼎的《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川底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范长江在《人民日报》社社长任上唯一的一篇新闻作品。

新闻大咖范长江

范长江,四川人,是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社会活动家,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时任新华总社总编辑的范长江带领一批新闻人进驻北平,奉命接管国民党在北平的各新闻单位,组建北平解放后的第一张党报——《人民日报·北平版》。1950年1月,范长江被任命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社长。

范长江作为记者,成名很早。1936年8月,27岁的范长江出版了《中国的西北角》一书。这本书是他历时10个月,行程6000余里,向西深入到敦煌、玉门、西宁,向北到临河、五原、包头等地进行采访,写下的大量通讯报道。这些通讯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与中国各族人民水深火热之中的生活。更为可贵的是,该书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后,出现了读者抢购潮,“未及一月,初版数千部已售罄,而续购者仍极踊跃。”接着数月内,此书又连出了七版,一时风行全国,洛阳纸贵。范长江写过大量出色的新闻报道,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为全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贡献。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该奖项于2005年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社长的范长江又是如何与一个偏僻贫困的太行山山区小山庄——川底村结缘的呢?

模范村川底

川底村,出平顺城南八华里即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尽管这个村不足百户,却赫赫有名,它的新闻隔三岔五地出现在《人民日报》上。缘由是因为这个村里出了一个能人、名人——郭玉恩。郭玉恩本来很穷,1942年减租时才买了四亩八分地。1943年,受邻村西沟的模范人物李顺达组织互助组的影响,郭玉恩也响应政府组织起来生产的号召,联系了五户村民组织起了川底村的第一个互助组,积极劳动,设法渡荒。郭玉恩按照党的政策,以郭保华用打拨工的办法修地六亩的事实教育大家,坚定了组员们办组的信心和决心,并规定了变工找补的办法:劳力工每工2斤米,1.5个劳动工顶一个畜力工。

1943年闹灾荒,每亩地只收七八斗秕粮。但郭玉恩领导全组采集野菜,订出节约用粮计划,集体开了三亩多荒地。1944年除在上年已开好的荒地上种上早熟作物外,还新开荒地14亩,全部种成山药蛋,秋后挖了150多布袋,郭怀有又借出3斗粮,互助互济,全组顺利地渡过了灾荒。互助组给组员们的实际利益,铺平了互助组发展的道路。这年秋后,郭玉恩被评为全县劳动英雄,并光荣地出席了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奖给他8只羊,他将这8只羊分给了组员们。因为他的互助组办得很出色,第二年他就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他的互助组也由5户增为13户。加之,当时战勤任务繁重,三区又发生了蝗虫灾害,外调劳力多,使大家更感到大有组织互助组的必要,争先恐后参加互助组,使全村迅速组织起七八个互助组,入组户数占到全村总数的90%。在他的带动鼓励下,全村都组织起来了。1946年10月25日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第三版曾刊发记者林华的文章《川底的今昔》,展示了川底村的新变化。1946年底他又参加了太行区第二届群英会。1951年3月下旬,中共长治地委根据山西省委的意见和老区干部群众的要求,召开了全区互助组代表会议,围绕如何巩固提高互助组,试办不试办农业社的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争论,得到统一认识,一致同意试办农业社。专区为了稳妥起见,没有一哄而上大办农业社,而是经过认真研究、对比、选择,在要求试办农业合作社的25个互助组的代表中确定了十个村庄试办初级农业社,这便是长治地区的十个老社。川底村为这十个村庄之一,川底村农业生产合作社便是十个老社之一。西沟村由李顺达领导的互助组,当时也积极要求试办初级农业社。但是地委考虑到“西沟知名度高,影响大,还要更慎重些好。加之西沟刚向全国发了开展爱国丰产竞赛倡议,不要再因试办农业社分心”,没有批准他们试办。所以长治地委对试办初级社的态度,是既积极坚定,又慎之又慎。

一个新生事物,地方上试水,如履薄冰,所以慎之又慎。在党内高层也是意见纷纭,1951年4月,围绕是否通过农业互助组织将农民引导到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问题,党内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来取代农业私有制和家庭经营是错误的;另一种意见认为依靠农业合作社统一经营也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并取代农民的家庭经营。1951年9月,中央批转《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该决议将农业生产互助组织作为中国农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形式,又提出要注意保护农民从事家庭生产经营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发展农业互助合作的高级形式——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定要视条件是否成熟而定。就是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范长江敏锐意识到试办农业社这一问题的重大意义,放下一社之长的繁重工作,于1951年11月到12月亲赴基层调研两个月,最终在山西省平顺县川底村写出1万多字调查报告《川底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连载于1952年3月21日至22日的《人民日报》。这篇调查报告于1952年7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面向全国发行。

川底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1年3月,长治专区在全国领先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有平顺县川底村郭玉恩社、武乡县窑上沟村王锦云社、长治县南天河村曹林水社、屯留县东坡村王成喜社、武乡县枣烟村魏名标社、襄垣县长畛(南峨)村陈二明社、黎城县王家庄董桃气社、壶关县翠谷村冯海科社、武乡县东监漳暴银锁社和西监漳崔五林社等十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被称为长治区十个农业老社。办社的原则是:1.人社必须自觉自愿,并保证社员退社自由;2.采取按土地和劳力两个标准进行分配;3.实行按劳分红为主,兼顾土地分红的原则;4.社内实行民主集中制。办社的条件是:1.政治条件,必须是党的基础好,党员觉悟高;2.互助组的基础好;3.有较好的自然条件;4.距离领导机关较近,以便帮助。中共平顺县委对川底村试办初级农业社的工作非常重视,由时任县委书记李先唐挂帅,并派县农业科领导陈杰、王经伟深入川底村进行具体帮助。郭玉恩在专区开完会回村后,召开村上党支部会,研究试办初级社的问题。会议决定,初级社在全村办得最好的郭玉恩、郭小有两个互助组的基础上试办。这两个互助组共26户,经过各家自报,支部审定最后确定了18户,大家又选郭玉恩当社长。于1951年4月10日正式成立了川底村郭玉恩农业社。这18户共有土地152.7亩,自留地45.7亩,人社土地107亩。入社人口76人,男劳力21个,妇女劳力16个。尽管建社初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在县委的重视和指导帮助下,一个个问题都用经营管理的办法解决了,使农业社试办得非常成功。从4月10日正式成立,到年终结账分红,获得了比互助组更为巨大的成绩。1.农业生产:每亩秋田平均产粮484斤(合三石零二升六),比上年增产119斤(合七斗四升六),提高32.7%,超过战前116%,超过全村最好的郭海北互助组9.4%,超过生产最强的单干户郭天福44%;2.副业生产:7个月共赚粗粮1025听,比上年两个互助组加起来多赚8150斤,提高3.8倍,占全社总收入的28%。分配办法以劳为主。全社按劳力占52%、土地占40%,公积金占8%的比例分配的结果。18户均超过上年的实际收入,其中最多的郭永福超过1倍,最少的郭计好超过18%,全社18户就有17户有余粮(上年余粮户只有3户)。社员对农业社非常满意。川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试办成功后,中共平顺县委又作出新计划,决定1952年在平顺县再试办10个农业社。

川底村的初级农业社试办获得了成功,自然也就吸引了急需获得从基层反映上来的真实的试办初级社资料的范长江,于是他来到太行山区的平顺县川底村。范长江在县委书记李先唐、县委秘书李玉贤陪同下于1951年12月11日一到川底村,就召集郭玉恩等村党支部成员、党员骨干召开座谈会。这些支部成员、党员骨干基本上都是农业社的社长、组长,对农业社多半年的发展情况了如指掌。然后,又召集全体社员参加座谈,听取农业社社员的情况反映。在了解清楚农业社的基本情况后,又召集没有参加农业社的八个互助组组长和代表座谈,充分了解农业社外的互助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各自的优缺点。在了解完互助组情况后,又召集过去和农业社社员共同在互助组中,但是对农业社持怀疑态度没人社的8户农民座谈。经过多半年的农业社运作,通过和这没入社的8户农民座谈,了解到农民对于农业社的真实感受。为了全面了解农业社,照顾到老人、妇女、儿童的情况,范长江还专门约谈了五名社员中的妇女代表。范长江吃在川底,住在川底,经过几天在川底村的座谈、走访,结合他这一个多月时间在农村的调研,一个非常完美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调查报告已经出现在他的脑中。12月16日,坐在川底村的土炕上,他一气呵成,《川底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完美出炉。在《川底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为了研究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个新问题,我于1951年12月11日到山西平顺县的川底村,调查这个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参加这次调查的,有中共平顺县縣委书记李先唐、县委秘书李玉贤等……”文章最后写有“1951年12月16日于山西平顺”。从范长江抵达川底村到成稿历时六天,时任平顺县县委书记、县委秘书等人也参与此次调查。文章得出结论,川底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生产上获得了远超过互助组的巨大成绩,体现在农业、副业、扩大生产投资三个方面。并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进行了论述。文章还提到,社员生活显著提高,社内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也显著增加。文章还指出,“入社出社应是自愿的;社内应有充分的民主。只有人社出社自愿,才能免除社员们对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根本性质的顾虑。强迫命令和关门主义,对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都是极端不利的。”

关于范长江这一次到平顺川底村的调查研究,一般都说是用了11月、12月两个月时间。但按文章所反映的事实应是从开始调研到报告出炉只有6天时间,这也是符合事实的。范长江作为一个资深记者,他一定用这两个月时间走过了许多地方,考察了许多农村存在的生产方式,把整个农村现状了然于胸,然后才到了川底村。所以短短6天时间,一篇万余字的调查报告横空出世,成为了互助组向农业社发展的一篇标杆指向性文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土地又下放到了农民个人。今天,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已成为过往历史,但范长江却忠实地为我们留下一页宝贵的历史资料,这不仅是他在社长任上唯一的一篇,也是他写的最后一篇新闻作品。

川底村与《人民日报》

解放前,无论是在1946年创刊的晋冀鲁豫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上,还是在1948年正式创刊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上,川底村作为太行山上老根据地的一个模范村,它的新闻都经常出现。初步统计,1949年10月1日以前,《人民日报》关于川底村的文章有8篇到10篇之多。

1946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第三版曾刊发记者林华的文章《川底的今昔》,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美丽的川底村:

“从平顺出城正南八里地,紧靠着河西山脚的一个小村,便是平顺模范村之一的川底。该村背面靠着绿衣丰满的青山,这青山的下半,已在大生产运动中开为可耕的沃田;前面临着通林县的大道……川底已变穷困为富裕了。过去全村没吃的户,就占半数以上,现在全村已做到耕三余一,经组织起来生产上升的有九十三户。赤贫升贫农的四户,贫农升新中农的六十一户,新中农升富裕中农的二十一户,中农升富裕中农的七户。一个老汉很兴奋地说:‘现在是“三翻身”:庄稼一年比一年长得好——庄稼翻身;地一年比一年作造得好——地翻身;人的时光一年比一年过得好——人翻身。世道就是变好了。”

世道确实是变好了,真心祝愿川底村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互助组生产农业
柳青的创业史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祖孙“互助组”创业温暖人生路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国际小母牛项目实施中农业综合服务探讨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食品与水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