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漫形式在英语专业知识学习中所起到的加强作用
2019-02-22姜一凡
摘要:随着数码时代的来临,与传统英语学习模式相比,当代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英语课程学习主要是通过教师现面对面用母语解读以及在黑板上写板书的形式传授英文知识,学生们靠重复诵读来记忆,形式较为单一平乏,很难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非英语母语学习环境中,学生们对英语知识的使用频率较低,使用范围狭窄,无法形成聽、说、读、写的系统性叠加记忆效果,因此学生们英文成绩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线,学习积极性也同样面临困境。而当代的英语学习环境与传统英语学习环境相比较,在自主学习方法和教师授课形式上越来越趋向于使用各种多媒体设备来辅助学习。例如教师在英语课上为学生们播放一些和课程相关联的卡通剧情影片来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这种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兴起在保持学生们高度学习热情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英语成绩,甚至将英语学习环境从课堂延伸至日常生活,间接提升了英文知识的使用频率,对英语知识也形成了长期惯性记忆效果。接下来本文将对生物学英语专业术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进行分析,然后将动漫引入到疑难生物学词汇的记忆过程中并配合小范围的调研数据做系统性分析,最后总结英语课程学习中有机结合多媒体动漫形式对于英文专业疑难知识点的掌握所起到的加强作用的论点。
关键词:英语专业术语 多媒体动漫 有机结合 英语专业词汇
英语语言学是青少年学生一踏入校园便开始接触到的一门陌生的语言类学科。在非英语母语环境中,一门外来语言以及陌生的复杂文字系统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世界各国语言间都有着某些逻辑上的关联性,所以掌握好一门外来语言的前提是要熟练掌握自己的母语。儿时看着中文动漫长大的青少年学生无疑对动漫这种轻松活泼并且可以有机结合语言学习的形式有着更为亲切的感觉,而这种主动性关注最大化地激发了学习的热情,这对外来语言的学习掌握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英语专业术语的记忆过程中引入动漫展示对于词汇记忆作用的实践分析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经过英语初级学习阶段后,便开始逐渐接触到一些专业英语知识,其间大量复杂晦涩的专业英语词汇往往对学生造成较大记忆压力,例如生物学课程中的专业英语生物学词汇,靠传统重复硬背的方法收效甚微,单词记忆效率水平较低。
利用以上的信息,从高中课程还未接触的生物英文词汇中选出一些难度较高的词汇来作为此次研究的素材,以下为10个生物学英文词汇,根据难易度进行了分布排列,分别作了中文名称标注,实际专业应用中很多会直接采用英文原词。
根据研究方向,在高三年级征集到10名学生来配合完成本次研究的实践数据搜集。10名学生将分成两组,其中一组5人通过观看动漫影片来记忆10个英文单词,作为对照组另一组5人采用传统记忆方法来记忆单词,时间周期为10天,每隔两天进行一次单词拼写测验,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经过为期10日,分5次测试得出数据如下:
从分析图表中很容易看出两组实验对象最后成绩的明显差异,传统记忆组在第三次测试后,单词正确率大幅下滑,到第10日时平均只能回忆出1.5个单词,作为对照组的动漫辅助记忆组的成绩实际相对比较平稳,甚至在第4次和第三次的测试结果基本持平,也就意味着相隔两天后所能回忆起的单数量一样,在第10日,动漫辅助组平均还能回忆出4个单词。
根据以上的试验测试结果不难看出,采用学生易于接受并能很好的延展到日常生活的学习方式的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对于传统的学习模式而言,英语教师在英语课程讲授中更多的是使用板书教学方法,将所有将要传授的知识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自觉去做笔记。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要学习的知识要点无法产生互动以及必要的理解,很多情况下会将不明白的英文知识累加在一起,从而导致失去学习新语言的兴趣。首先从动漫形式上来分析,目前的国际学校常采用的有如下几种模式:
1.直接购买专业制片公司出品的专业动画漫画等教材。
2.学校和教师自己准备的课件,利用简单的动画制作软件,例如PPT的动画效果,有机地将自己的课件融入到PPT展示中。
3.学生各自通过日常途径搜集和学习有关的动画作品,自发组织动画学习交流组,在老师指导下相互进行交流学习。
动漫内容以及风格上可以不拘一格,平面动画、三维动画、静态漫画、卡通道具、木偶表演、戏剧表演、游戏竞争、VR虚拟动画、自拍小品等等。展示内容的电子设备可以充分利用大银幕电视、投影机、虚拟VR眼镜、互动平板电脑等等新型展示设备。
二、论点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非母语的英语语言学习而言,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面对复杂难以记忆的英语专业术语时,高涨的学习热情是攻克这些疑难知识点的利器法宝,而作为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动漫显然可以成为学生最为友好的伙伴,就像梦幻王国迪士尼的影片《幻想曲2000》影片展现的那样,用无限的想象力来俘获知识。
以上调查数据分析是基于小范围取样展开的,所得结果不足以覆盖各个地区和环境的学习模式。当具备足够的资源,可以展开大范围取样分析,获取更加客观详实的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麦基恩.高中生物英文课本(中文注释)[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
[2]牛津英语词典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M].
[3]蒋悟生.生物专业英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王莉晖,刘志辉.高中英语词汇测试的设计与评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5).
[5]候广旭,秦嘉,金夏,李莉,顾丽娜,王琳琳.用Readability Analyzer 1.0分析《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课文难度的循序渐进性[J].考试周刊,2009,(41).
[6]陈会军.词汇密度与难易度感知——科学论文及其摘要的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4).
(作者简介:姜一凡,单位:烟台三中,学历:高中,研究方向:英语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