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2019-02-22周伯平

祖国 2019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改革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互联网+”更是以几何级的速度融合渗透到所有领域,这无一例外的也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机遇和挑战并存,互联网虽是一把双刃剑,但互联网毕竟是工具,只要把互联网这个工具用好,让其发挥最大的效用,便会帮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分析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借此来探讨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结合。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改革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冲击传统的思政教育课堂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固定的空间和时间,这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来接收信息,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所以学生在课堂就有了更多的事情可做。当前大学生在课堂玩手机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他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较强。再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理论性强、比较抽象,所以对学生来说相对枯燥,课堂上用手机聊天、玩游戏、听音乐和看电影的学生不在少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度。互联网给移动网络带来的便携性,加上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所以课堂学习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

(二)增加了教育者的工作难度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是老师讲学生听单向度的灌输,整个课堂教师可很好的掌控,因教师有着很大的权威性,所以老师怎样说学生会照样做。而今,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得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学生有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在百度上寻求答案,主动问老师的很少,所以,教师的知识权威在快速的降低,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与交流也很少。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的这种新常态,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它虽然能够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资料和信息,但其中也存在着各种诱惑,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思想也会通过网络载体传递给学生。错误的信息很容易给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冲击。大学生正处于健全三观的重要时期,由于缺少对社会的了解,再加上自身的辨别能力相对较低,往往出于好奇去尝试新鲜的事物,盲从错误的思潮与观点,这样就会进一步降低其辨别能力,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机遇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互联网+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育形式更加多元。而且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更为多样,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学生会更加主动的去表现自己和查找问题的答案。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互联网+给大学生的学习体验提供了较好的机会,而且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与时俱进,引入了互联网相关技术,并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

(二)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获得教学资源的渠道较为有限,而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有着广泛的学习资料,学生能够从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而且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寻求相关的音乐、图片和视频等丰富课堂学习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课堂学习之后,学生能够十分方便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重复性学习或补充,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三)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需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当前教育更致力于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而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大学生往往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他们对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大学生有了更为开放的平台,他们不再局限于枯燥的课堂学习,把网络作为另一个补充自己和学习知识的途径。同时,他们也通过网络加快自己和社会的融合,即可满足交友需求,也可通过网络对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利于提高社交和思维能力。再加上资源选择的便捷性,学生就能够更为自主的选择网络课程,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三、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转变教学理念

高校教育始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当前的大学生来看,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体现出时代的特色。对于教师而言,除要增加课堂教学的内涵外,还要熟悉并掌握网络技术,在课堂上引入可以和学生找到共同话题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课前,可让学生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然后课堂集中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发表观点,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还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不言而喻。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答题的方式来解答学生的疑惑,教学考核也可以引入网络在线的方式,不仅会方便教学的开展,还能极大的提升教学质量。

(二)扩展教学载体

凭借网络平台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设计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等,让学生通过手机便捷的獲取信息,这样就能够不收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实地的学习和阅读完成作业,并在无形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还可以建立官方网站,给学生提供一个师生交流和讨论的平台,方便给学生解答问题,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三)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结合当前的时代特点及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互联网引入到教学方法中。从大学生本身的特点来看,他们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这时就可以利用教学方法的创新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例如学生签到,可以采用二维码的形式,答题和讨论可以用线上等形式来实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正确的使用手机,教学形式学生喜欢,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还可以增加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有利于增加师生感情,提高教学质量。另外,为了方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以通过微信讨论组和QQ群等进行交流,给学生搭建一个开放式的平台,纠正学生的偏激观点,在对比中使其形成正确的看法或观点。还可以把不同的教学内容按小组分配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寻找资源和讲课,这有利于锻炼学生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会更加平等,学生也会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对“互联网+”时代的多数人而言,既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需要在转型中苦练内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要面对机遇和挑战,做出自身的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网络虽然是一把双刃剑,但是,只要把互联网这个工具用好,让其发挥最大的效用,便会帮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高校思政理论教育融入互联网+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所以各高校都要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尽快建立起与之相应的创新制度。

参考文献:

[1]刘维民.“互联网+”条件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路径探索——教师形象视域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5):13-14.

[2]王思捷.“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创新研究——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8,(04):115.

[3]张乐乐.“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新模式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8(01):48-53+109.

[4]原亚纳.“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7,4(41):44-45.

[5]薛亚婧.“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7.

(作者简介:周伯平,讲师,硕士,单位: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互联网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