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2019-02-22景星维吴满意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网民思政理念

景星维, 吴满意

(1.西南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2.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731)

自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习近平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后,我国一直致力于构建共生、共建、共享、有序的网络空间。对于接近9亿的中国网民来说,网络空间使他们凝聚为了利益的共同体、风险的共同体、认识的共同体、价值的共同体。他们也将逐渐与国际网民构建起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共同体。在此时代背景之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亟需丰富创新,以回应现实的需求。马克思主义对于“理念”的理解从多个角度展开,包含价值、理想、思维、存在和发展等,涉及诸多人类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人”这一主体。理念属于理论思维的范畴,人的各种实践活动是网络思政产生各种理念的源泉,体现出人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从功能上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包含着对教育活动的价值解读、认识方式、实践指向和本质呈现,在教育活动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已成为一种时代特征和必然趋势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也需要随之革新,来更好地解释教育活动的本质、目标、精神、价值等问题,并用以指导教育过程,强化教育的实效性,为建立互联互通、交流互鉴、共同繁荣、有序发展、公平正义的网络空间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功能作用。据此,本文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包括了技术理念、共在理念、共建理念、共享理念。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理念

技术存在于任何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在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要有工具类和方法类两种技术介入方式。前者是指教育者以科学技术为工具,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后者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手段、途径等。随着人的网络实践活动愈发深入,技术影响着网民的日常生活,塑造着其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网络之于个体的人、之于社会、之于思想政治教育都不再只局限于作为一个简单的辅助工具而存在。将互联网等科学技术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构成,能够帮助我们明晰网络思政的技术性本质,从而正确指导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开展。所以,在网络思政的语境下,技术理念并不单纯指利用技术开展教育活动,更重要的是将技术视为网络思政的一种存在和运动的状态。

1.教育环境的技术营造理念

教育环境是一种客观存在。社会中的一切教育参与者都是在一定教育环境中,对自身或他人展开教育活动,培育和发展其思想政治品质的。我们可以将教育环境理解为一切影响这一过程的外部因素的组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本身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状态下凸显出不同的特征,学界对其有不同的认识。黄永宜等学者认为,网络思政环境的基础是网络技术架构。在这一基础上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并不仅限于教育领域,还涉及社会、文化以及媒介等多个方面;吴满意等学者则将网络思政的环境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是指一切教育过程中的客观的物质性因素,例如图像、文字、工具等。这些因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客观存在的,能够直接被人所触及感知。后者更多的指一些无形因素,例如教育参与者的主观态度,以及现有的网络精神文化氛围等。[1]可见,技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既有自然层面,也有社会层面。在自然维度,人类通过技术架构起了计算机网络空间,为网络思政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网络是以技术形态存在的物质领域,人在网络中进行的现实活动,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的物质依托和前提条件。网络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量技术性教育资源、平台、手段等,还拓展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所涉范围,使教育活动成为了开放的互动过程。网络技术早已与众多网民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帮助网民构建起了与现实生活高度融合的网络化社会关系。在网络思政活动中,我们需要正视:网络社会的规则和边界,是基于技术来建立的;技术又使网民的线上和线下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网络思政活动的教育环境,需要以技术为基础进行营造。

2.教育内容的技术承载理念

在通常意义上,网络思政的教育内容,包括了自然物质、社会事物、精神产品三种类型。这些教育内容以技术的模式设置,藉由技术的框架表达,借助技术的手段传播。所以,技术承载理念体现为教育内容设置、教育内容表达和教育内容传播三个层面中的技术理念。一是教育内容设置的技术理念。网络思政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通过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的价值意义与网民的网络生活的融合,实现对网民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内容设置的过程必须以思政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为原则,并且遵循人类的网络化生存活动方式。由于教育参与者的行为方式和心理活动也具有技术性特征,当前网络社会的客观实际情况也是内容设置需要依据的标准。因而,依靠技术而建立起来的网络社会关系、受到技术所影响的教育参与者以及技术化的网络实践互动,三者构成了设置教育内容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嵌入了技术理念的教育内容能真正契合网民的认知需求,融入网民的实践过程,符合网民的认知规律。二是教育内容表达的技术理念。教育内容的表达以网络为载体,教育内容的表达方式受网络技术所规定。网络技术为教育活动提供承载,教育内容的表达过程就是教育参与者们在技术框架下进行的各种互动行为的发生过程,它规定了教育内容以何种形式、何种形态进行表达。从本质上看,教育内容的表达也属于网络信息的生产过程,这个过程由网民信息消费需要为牵引,利用技术的手段来生产符合网民和网络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政产品。三是教育内容传播的技术理念。在信息时代,教育活动信息内容的传播超越了传统的物质载体,在网络媒介这一技术产物的帮助下,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形式进行传播。 “数字式语言已经在改变现存的传播媒介形式。”[2]技术理念在教育内容的传播这里,不是仅仅意味着数字化、网络化传播形式的革新,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技术将教育内容同网民的日常网络生存活动相融合,使网民在网络实践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依次历经接触教育内容、接收教育内容、认知教育内容、认同教育内容之后,与教育内容所传达的思想政治观念达成共识。

3.教育评价的技术依托理念

进行教育效果的评价是网络思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思政教育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考察教育目标的达成度,从而对教育过程进行改善,强化教育效果。由于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各要素是技术的支撑下彼此协同,相互作用的,我们在评价教育过程时,也不可避免地使用到技术。因此,教育评价活动的指导与实施需要以技术为依托,即在教育鉴定、教育激励、教育控制三个方面均要紧扣技术理念。一是教育鉴定的技术理念。网络思政的教育鉴定,需要判断和认定评价对象的功效、能力、价值等属性,同时还要通过技术处理、分层、分类等技术手段获取必要的评价信息,进而完成对教育活动的激励和过程控制。因此,在教育鉴定中,需要完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过程,对教育评价对象外在的属性、特征、表现等进行审查和分析,并进一步对其内在的能力、层次、效果、价值等抽象属性进行把握。在教育鉴定过程中,首先要承认,网民具有技术性本质,网络思政活动属于技术性活动。在具体的教育鉴定中,技术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大数据技术能够“从各种类型的海量数据中,利用智能化统计手段,高效、快速获得对某一领域有价值信息”[3],帮助我们把握教育对象思想状况的变化趋势,由此进行教育效果评估分析,全面鉴定教育效果。二是教育激励的技术理念。教育激励能够调动评价对象的潜力,激发评价对象的内在动力,在网络思政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所以能有效被网民所理解、接收和认同,教育者依据鉴定评估结果所采取的激励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激励要以教育鉴定的分级和分类为基础进行建立,并且紧扣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心理状况、所处社会关系以及实践活动方式等关键要素。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网民的网络化生存活动方式——例如技术性的认识状况、心理状态、价值趋向等成为教育者进行网络思政教育激励的依据。要在网络思政活动中建立起完善的教育激励机制,就需要以网民技术化生存为状态为依据,通过技术手段,以教育目标为导向,将对网民思想的引导植入网络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多点作用开展激励活动。三是教育控制的技术理念。从本质上看,教育控制就是围绕教育目标的达成所采用的一种过程控制技术,用以实现对教育参与者的约束及引导。技术营造的网络虚拟空间构成教育管理的对象环境,在网络空间中利用技术进行实践活动的网民属于对象主体,确保网络思政教育过程的推进的有序和有效,是教育控制的目的所在。对网络思政活动的过程控制,离不开技术思维和技术手段。网络思政发生于网络空间,发展于网络社会。通过前沿技术对教育过程进行动态把握,再通过技术的手段对教育过程进行调控,这种教育控制的技术理念,不仅是教育技术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客观要求,更是教育参与者的网络化生存状态对网络思政活动提出的本质规定。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在理念

我们可以将 “共在”简单的理解为一种存在状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是“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的统一过程,人与他人协同开展改造世界的活动。海德格尔提到:“‘他人’并不等于说在我之外的全体余数……他人倒是我们本身多半与之无别、我们也在其中的那些人。这个‘共同’是一种此在式的共同。”[4]人类共在的实践活动构建了世界的整体性,也使人的社会关系呈现出共在的状态。互联网汇聚了世界各地的人群,营造出松散的、去中心化的网络社会关系,间接强化了共在性。在网络思政活动中,教育参与者们从自身扮演的不同共在角色中走出,在互为主体的人际互动中搭建起共在的关系,通过共在的教育过程,达成共在的教育目标。建立起共在的理念,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网络思政活动对“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命题的有力回应。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共在理念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有参与教育活动的人之间构成的关系,呈现出共在的状态。网民可以借助互联网为其提供的虚拟空间,一定程度上摆脱物理时空的限制和社会身份的束缚,独立自主地开展网络实践活动。在这种背景下,“共在”成为“自在”的前提,每个人都是网络社会整体系统的有机构成要素。网络一定程度上消解着现实社会的权力结构。网络思政活动中的参与者之间不再是单纯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是各种网络社会身份协同作用下形成的共在关系。正是互联网提供了推动社会关系变革的物质力量,才使得网络思政教育活动参与者的主体间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彰显。每一位教育参与者,都是正在进行网络实践活动的网民,也是教育关系中的主体。关系共在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尊重个体特质、鼓励个体成长、强调个体获得的理念思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学生扮演着接受老师灌输知识、引导思想的客体,教育理念过于强调主体单向影响客体。在关系共在的理念指导下,教育过程中无论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教育主体,他们都是以生命共同存在状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平等对话互动的网民。每个教育参与者都在教育活动中影响着他人,作用于他人。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网络思政活动就成为了在互动中提升,在提升中互动的活动。其本质就是教育参与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创造、协同发展,最终达成一致性认同的教育过程。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身份共在理念

作为网络思政教育对象的每个网民,都存在着线上的、线下的复杂社会身份。网民在进行人际互动交往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以同源性、普遍性、系统性、主体间性为代表的共生特征。[5]承认网民身份的多元性、引导网民对自我身份的正确认识和定位,是网络思政不可回避的话题。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参与者为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满足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在扮演不同角色的时候,有着不同的价值诉求。因此,受到其扮演的共在角色影响,教育对象对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意识形态等的认识和理解长期处于动态变化中。具体来讲,网络思政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他们既有在网络社区和社群中扮演的虚拟身份,也自有现实社会中的民族、宗教、国家公民等较为稳定的身份,同时还有职业、兴趣等因素影响下的其他身份。这些因素都是高度共在的,在不同层面影响着同一个体的思想状况,导致网络思政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因此,网络思政活动需要尊重网民身份共在的事实,并围绕其不同的社会身份,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只有当思想政治教育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在内容、载体、传播等各层面与网民实际扮演的身份结合,才能够真正融入到网民的自我身份定位,使网民能够在自身社会身份的价值考量的过程中,从根本上认可、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所传达的思想政治观念,进而转化为行为,有效达成教育目标。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建理念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不仅对网络空间硬件设施层面的共建提出了要求,也包括了精神文化层面的共建。作为一个有机构成的系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生成、发展、变化的过程,也是教育活动本身由无序到有序、低层到高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了系统的自组织性特征,即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协同共建,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也表现出了系统的开放性特征,即教育系统中的要素,也在和外部社会要素之间协同共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共建理念带来的对网络思政的本质解读和实践指向来看,共建理念又可分为场域共建和价值共建两个方面。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共建理念

“场域”时物理学上的一个重要名词,后来被社会学借来表示空间关系,是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个重要模式。皮埃尔·布迪厄对于场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场域是)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并且,“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大量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6]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其自身的场域,教育活动是在其场域之中展开,教育过程在场域中推进。这就要求我们在理念上需要重视教育场域、建设教育场域。这种建设的过程,是需要共同建设来达成的。一是网民的共同参与建设。网络思政的场域通过网民的实践活动形成,以网民的社会关系为表现。显然,网络思政的场域不仅需要教师、学生、管理者等教育参与者共同参与建设,更重要的是需要动员网络社会中的大部分网民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建设。二是线上和线下的场域共建。网络的强大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迅速发生变化,生活在线下场域中的人们受线上场域的人们的影响不断加深。在此背景下,网络思政的场域范围得到扩大,线上生活以及受到影响的线下生活都包含在内。因此,网络思政的场域不仅需要建设线上的教育场域,还需要协同建设线下的教育场域。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共建理念

探讨网络思政蕴含的价值,是需要与人的本质、客观需要和发展路径相结合的。网络思政的价值定位的关键,在于对网民这一价值主体的确认,以及对网民发展需要的正确认识。这反映出,网络思政的价值实现,既要对作为价值主体的网民个体和网络社会的需要进行确证,又要能够提供主体所需要的对象。网络思政的价值共建理念,对教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价值追求提出了共同建设、共同实现的要求。一是网络思政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共建。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作为外在价值构成部分的工具价值,往往是教育活动中首先需要实现的价值。而内在价值的实现,通常是将课时、学分等量化的教育指标达到后,通过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深层自我吸收和转化来实现。网络的匿名性、分散性、自由性等特征,使网民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解放。网民在网络中不再受制于传统思政课堂中的规则和边界约束。区别于传统思政教育活动中“教师围绕教材主导教育过程,学生外部动力强于内部动力”的模式,网民参与网络思政活动的动因,首先是基于其自身的客观需要,其后才会考虑到网络思政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这就为满足价值主体需要的内在价值,能够与强调价值客体功用的工具价值协同共建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同时也提出了主观的要求。二是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的共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呈现,最终会落到人的理想、人格、品质的塑造上。这些效果的达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代表着理想价值的实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之一,理想价值也是教育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在网络中,网民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伴随着网络实践活动的展开而推进的。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网络活动,往往会形成不同形态、不同层次的理想。思政教育的理想价值对教育对象行为的影响和引导能力被网络削弱,这就需要在网络思政中,解读社会的现实问题,解决网民的现实困境,满足网民的现实需求,从而在实现网络思政的现实价值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网民的思想观念,以达到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的统一。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共享理念

共享互联网的发展成果,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资源与价值的共享,又可以促进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壮大。以共享为目标是互联网发展的原初性精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充分的网络人际互动为发展之基,因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共享理念就是建立在网民个体与群体身心共在的基础之上、旨在消除信息鸿沟和促成文化交流互鉴的核心理念,关键点是教育参与者共同的资源分享、情感认同和思想内化。马克思的社会共享的思想是我们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理念的基础,他围绕社会的人、社会有机体、社会活动、社会享受之间的关系分析道:“(人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7]一些研究者指出,马克思社会共享思想的核心要义在于: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享受,都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共享是人类追求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的阶段目标,社会共享的达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较高级的阶段。[8]我们从中可以进一步地看到,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动态发展,社会的网络化的使得人的生存不断从对现实空间的依赖中解放出来,促使个体通过群体性网络社会实践活动分享到人们改造世界的丰富成果。因此,网络社会的共享是其自身的系统性、有机性、交互性的一种集合,进而汇聚到网民之中,通过网民共同的网络实践活动和对实践活动结果的分享不断推动共享型网络社会形成与发展。在此基础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必然要求相应的共享理念的树立与贯通,从其内容而言,就包括教育资源和成果的双重共享。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共享理念

从技术性视角而言,网络思政的教育资源包括了有形的资源和无形的资源,即物质基础与思想环境的综合体,通常有形的资源是指开展教育活动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无形的资源是指教育活动管理、教育环境营造、教育效果评估等。由于两者的内涵与管理思维具有显著的差异,因而网络思政的资源共享理念可以据此区分为有形与无形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一是教育的有形资源共享理念。一直以来,时间、空间、社会关系等都是限制有形教育资源的主要因素,使得教育资源往往只能在某些局部和某个阶段得以传播交流,具有不确定性,资源的效用范围和程度有限。对此,网络思政的共享理念就是要充分彰显网络的超时空价值,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高度开放与共享。而共享达成的前提,是基于对有形资源的积极共建。在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意识地通过直接、间接、综合等多重方式参与到资源共建共享之中。经过不同层面的共建活动,网络思政实质上也在构造着新的网络社会关系,从而使得整个人类社会有可能进入到更为多样、包容、和谐的时代。我们推进有形资源的共享理念,就是要积极促进教育实践活动对网络的应用融合,通过观念更新,达成理念共识,从而建立促进有形资源共享良性循环的规则制度,构建加强教育活动有效性的长效机制。二是教育的无形资源共享理念。在硬件和技术层面之上,是网络共识和文化共享共治,其中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交互、环境营造、实践互动等方面的内容就构成了无形资源的共享,是知识、思想、文化层面上的共享。每位网民个体和各个网络群体都在网络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话语、图片、视频等痕迹,这些碎片化的内容直接附属在原初的教育作品之上,或者通过网络社会交往的规则被再次加工处理,不断赋予最初的教育作品以新的内涵,转化为不同的形式,传播和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向着知识充分共享的目标和状态发展。在活动过程中,共享既包括了网民个体之间、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共享,还包括着个体与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共享,这些知识性、思想性的共享大多时候是具有偶然性和不均衡。这就表明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促进无形资源的共享,至关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平台建设、环境营造、规则优化、内容甄别、知识进阶等方式方法,增强共享的稳定性,提高共享的精神价值,从而提升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时代感。这其中尤其需要关注教育活动环境的共享性建设问题,因为文化层面的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是网络思政活动的宗旨和发展方向,要坚持将共享的理念融入到网络人际交往实践之中,持续地为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发展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共享理念

教育成果的共享,是指通过网络思政带来的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有益变化,回馈于社会中,使社会的各方面得到普遍受益,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线上和线下社会环境。在教育学领域,斯派迪(William G. Spady)所提出的“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强调聚焦成果、向下设计教学、高度期许学生和拓展教育机会的教育方式,在工程、医学、管理等多学科的教育中取得了较大成效。[9]将教育成果共享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不仅有助于网络思政的教育过程更有效推进,还能够使教育效果更具实效性。具体来讲,包括了成果共享期许理念和成果共享实现理念。一是网络思政的成果共享期许理念。任何教育过程的推进,都必然需要教育目标的牵引。在网络思政中,教育者基于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主客观条件,借助数据进行合理的预测,从而以教育活动的各种形式来完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这是我们教育目标设定的出发点。在成果共享期许理念下,目标的科学预测与预期设定需要将网民自身的发展特质和社会的整体需要相结合来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尊重网民的个性和网络社会运行的规律,深度挖掘社会的需要,并围绕社会需要来设定网络思政的教育目标,制定教育计划,推进教育过程。二是网络思政的成果共享实现理念。人们总是通过实践得到认识的,再在实践中运用新的认识,往复循环;而教育的效果,是需要由内化到外化,在网民的实际行为中兑现的。人是社会有机体的构成要素,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改造着自身,同时也改造着社会。在教育过程中,引导网民将其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育而成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应用于网络实践活动之中,影响和感染其他网民,以此来构建更加良好的社会关系。所以,在成果共享实现理念中,将教育成果共享于线上与线下的社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和引领纷纭复杂的网络意识形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成与转化相统一的规律性要求,也是新时代网络社会朝着和谐美好方向发展,最终建立起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诉求。

将技术化作为教育活动的基本运行方式,建立教育参与者的共在关系,尊重其共在身份,联合社会各层面共建教育的场域与价值,从而共享教育的资源和成果。技术理念、共在理念、共建理念、共享理念,这四种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仅从观念体系层面解读了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价值诉求、认识方式和实践指向,更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需求作出的回应。

猜你喜欢

网民思政理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