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高校参与非遗文化产业的路径探索
2019-02-22张静嘉
张静嘉
(阜阳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安徽 阜阳 236041)
1.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参与非遗文化产业的可行性
而高校作为一个地区的最高学府,拥有网络、智力和人才资源,正是网络时代下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具体来说,首先,高校师生可以有效利用网络资源。高校师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主力军,对各种资源和技术的运用都是十分娴熟的,可以充分运用于非遗文化产业的学习、研究和推广中。其次,高校师生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近年来,非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人才的困境。急需一大批具有网络、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而多数高校的专业设置都是较为齐全的,如音乐、美术、设计专业等,都与非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且师生们也一直都在网络时代的前沿,正是不二的人选。再次,年轻的非遗文化产业,是需要新思路、新技术的,否则非遗文化产业将仍然是“我卖你买”旧模式的简单放大。而从目前来看,高校师生和互联网,正是最佳的新思路和新技术,可以真正获得创新发展效果。所以说,网络时代下,高校师生全面参与到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中来,不仅是可行的,更是必要的,能够获得多方共赢的积极效益。
2.网络时代下高校参与非遗文化产业的路径
2.1 高校师生利用网络学习非遗文化产业
非遗历史悠久,类型丰富,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将非遗引入到校园中,根据专业情况开设了非遗类课程。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课程开设情况却不理想,表现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师资水平有限等。对此应对教学过程进行完善和变革,其中一个有效的渠道就是网络资源和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在目前没有专门教材的情况下,可以也应该积极开展网上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以笔者所在的皖北地区为例,皖北地区的音乐类非遗文化是十分丰富的,近年来,各种非遗类专项演出层出不穷,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为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在校内就学习和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是十分必要的。对此可以开发专门的手机APP 和公众号,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某一种音乐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现状,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第二是教师或民间艺人演唱或演奏的示范,以视频公开课的形式进行详细讲述和示范;第三是学习论坛,由教师或民间艺人编写 “微教材”,供学生查阅或下载使用。第四是交流园地。教师可以与学生就学习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且这种探讨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有效提升了学习效率。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课程资讯等。可以看出,与传统的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通过手机、电脑等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充分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可以获得对非遗文化产业的直观认识,并学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随时随地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拉进了学生和非遗文化产业之间的距离,也为他们全面参与到非遗文化产业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高校师生利用网络研究非遗文化产业
科研是高校三大责任和使命之一。作为一个地区科研和人才资源的集中地,高校在为地方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责无旁贷的。对此要在网络资源和技术的帮助下,为非遗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添砖加瓦。
如皖北的宿州学院,为推动皖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受皖北文化研究中心的委托,曾对皖北非遗使用和推广途径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是皖北非遗使用和推广的主阵地。对此图书馆决定建立皖北非遗专题数据库。先是全面采集皖北非遗资源,然后进行系统化、数字化建设,启动了高校和地方图书馆联盟共建项目,整合了下属县市区的图书馆资源,产生了协同放大效应。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前期的调查、还是中期的数据库建设,再到后期的宣传和推广,都是在网络资源和技术的帮助下实现的,通过该数据库,不仅让在校师生,也让广大民众和皖北非遗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为非遗产业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如近年来皖北多家高校进行的皖北非遗产业课题的研究,针对皖北非遗的发展方向、存在问题、解决路径等,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研究成果都被保存到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可以随时随地提供查阅和下载服务。可以看出,多数高校都真正认识到了自身所肩负的科研和服务责任,并充分借助网络的力量,在地方非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中,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今后,高校仍将是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智囊库,继续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2.3 高校师生利用网络推广非遗文化产业
非遗文化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的宣传和推广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也有很多高校师生结合自己专业优势,在互联网上对非遗文化产业进行了强有力的宣传。
如河北传媒学院广播电视专业,该专业的毕业要求是拍摄一部小型纪录片,以身边的人物和故事为主。2017年学生的34 项作品中,以非遗为主题的就有20 部,占整体比例的百分之七十。内容涵盖井陉拉花、保定年画、蔚县剪纸和打铁花等。在学生看来,非遗文化产业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学生们纷纷被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所感染。拍摄完毕后,很多学生都将作品上传到了优酷、哔哩哔哩等视频网站,点击量轻松破万。还有的学生将一些拍摄素材以片段形式上传到了抖音、火山等APP 中,同样获得了高度关注。又如上海师范大学的师生,曾于2017年在校内举办了“海派非遗记忆”互联网众筹项目,以“团购+预购”的形式募集资金,消费者可以获得自己心仪非遗的产品。在为期五天的众筹期中,有1300 多位师生参与,筹款总额突破了四万元,随后师生们则拿到了精美的面塑、绒绣、古船模型等非遗产品。特别是很多非遗项目,都根据师生的审美需要进行了适当的创新,更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可。可以看出,在非遗文化产业的宣传和推广过程中,网络无疑是一个主阵地,而高校师生则是最佳的代言人。师生们对非遗文化产业的关注和参与,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营造出了一个重视非遗文化的氛围,让人们感到非遗并不是古老陈旧的,不是仅存于博物馆的,而是就在身边。这种群众基础对于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来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而且很多学生在校内期间,就接触和参与非遗文化产业,也自然会将其作为就业方向之一,从而使非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人才困境得到有效缓解。
2.4 高校师生利用网络创新非遗文化产业
非遗文化虽然历史悠久,类型丰厚,但是受到历史等原因的影响,彼此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多采用传统的内容和形式,这就使得当下的非遗文化产业,只能按照固有形态单线发展。而当下,高校师生们则利用互联网,对非遗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将多种非遗文化融合为一种新文化进行推出,并初步走上了产业化发展道路,使非遗产业得到了丰富和扩展,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出了新的渠道。
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对苏州的苏绣、制扇、昆曲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分类与整合,并积极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在学校和企业的协助下,注册了苏州非遗文化产业公众号,对展示内容和方式都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在展示内容上,将多种非遗融合为一个整体,比如以昆区、苏州评弹为背景音乐,对苏绣、纸扇的制作过程进行展示,带给了观众全新的审美体验。在展示方式上,则主要通过直播进行,由一些具有一定制作技艺水平的学生担任主播,观众对出现在屏幕中的任何一项非遗产品,都可以在线购买。动漫专业的学生则将多项苏州非遗融入了互联网游戏,观众可以利用VR 技术收集苏州非遗元素,制作非遗手工艺,试穿苏州刺绣服饰等,这种形式上的创新,在年轻人面前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再如朱仙镇木板年画,虽然近年来也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但是产品和销售形式都是较为单一的,所以规模相对较小。最近两年来,在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师生的探索下开辟出了一条新的路径。具体方式是先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除了常规产品外,网店还接受个性化定制,只要是个人喜欢的图案,都可以用木板年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很多消费者看到自己心仪的图案可以用年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兴趣倍增,网点访问量和成交量一路攀升。可以看出,面对年轻的非遗文化产业,是需要新思路、新技术的,而从目前来看,高校师生和互联网,正是最佳的新思路和新技术,真正获得了创新发展效果。
综上所述,在非遗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互联网和高校是两个关键因素,如何使这两个关键因素有机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出合力,正是一个新的探索方向。对此需要高校师生充分认识到自身在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责任,善于利用互联网研究、学习、展示和创新非遗,在互联网这一利器的帮助下,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相信非遗文化产业,一定会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和高校师生的努力下,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