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视角下物联网产业高素质人才协同培养研究

2019-02-22范结兵

生产力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联网协同人才

范结兵

(南京邮电大学 学工处,江苏 南京 210023)

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也是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效的首要因素。近年来,中央多次提出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和带动作用[1],代表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2]。如何培养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亟需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物联网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代表了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已被确定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以来,国家相继出台系列政策加快物联网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十三五”期间,国家再次提出要大力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提出到2020年要推进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和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达到更高水平,而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物联网人才。

当前,我国物联网协同创新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步阶段,尤其是在物联网技术突破、管理创新、市场推广等领域迫切需要既懂物联网工程技术、又有物联网产业背景以及相关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我国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用度”指标中,仅排名第46位。报告预计,美国81%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立刻胜任工作,印度有25%的毕业生能做到这一点,而中国的比例只有10%,数据反映了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与世界的差距明显[3]。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强调以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加快人才与基地、平台、资本、信息、成果、仪器设备等创新要素的整合,形成协同创新的最大优势[4]。同时,国家出台的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也指出,要支持高校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项目为依托带动人才培养,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共建研发组织,创新平台和战略联盟,加强人才协同培养。

一、协同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协同培养是国家新兴产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选择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协同创新,鼓励行业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等共建研发组织,搭建创新平台和战略联盟,强化人才协同培养[5]。物联网作为国家层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选择,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其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协同培养应是物联网人才培养改革的战略选择。

(二)协同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的创新模式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强调通过学科交融,产学研紧密合作等协同培养途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6]。教育部近年来公布了我国首份工程教育“体检报告”,《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明确指出,工程教育还没有与产业界真正有效联动,行业企业参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协同培养体制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7]。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需要改革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8]。

(三)协同培养是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提高的根本举措

放眼全球,法国、德国、美国等高等教育比较成熟的国家,越来越更加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9]。物联网领域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需着力构筑学科交叉融合、校企导师协作、科教资源共享的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体系,应积极组织学生以研究项目为导向,对物联网企业急需产业发展的相关技术进行协同学习、协同研究、协同攻关[10],以有效提高学生与物联网产业环境相匹配的研究能力、交流技能和经验水平。

二、强化“五位一体”全面协同,构建高校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体系

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需有效整合物联网产业利益链上的协同创新主体包括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和中介组织的优势资源,构建包括学术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校企指导力量、科教资源共享、质量评价体系“五位一体”的协同培养体系,真正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的统一,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强化学术科研创新的协同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强调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鼓励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共性问题,依托高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重点学科,与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研发应用共享平台,形成有利于人才协同培养的创新机制[11]。高校科研创新与国家重大急需、与产业创新急需,与企业发展急需的目标一致,任务协同是加强人才协同培养、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

一方面,要真正改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封闭、单一的局面,增强与物联网行业、产业界的实质性互动,将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主动对接物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更加注重物联网应用研究,以联合承担物联网重大产业工程、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为导向,依托物联网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和共享平台,通过“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程专业认证”等项目的实施,逐步建立校校、校所、校企(行业)、校地(区域)以及国际合作的开放、高效的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体系。如近年来南京邮电大学依托其牵头承担的“江苏973计划”——“下一代网络前瞻技术”、物联网重点示范工程“智能节能环保”等项目,在联合相关高校、物联网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逐步构建人才协同培养体系。

另一方面,要改变高校内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活动主要以学院、课题组、导师为主的模式,推动物联网学术科研创新、物联网人才培养。首先在高校内部跨学院、跨学科、跨导师的开放流动,形成创新要素和资源充分整合的集聚态势,实现以学术科研协同创新带动人才协同培养的目标。

(二)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协同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培养方案虽然也包含了部分校内外实践性环节,但与区域人才需求和行业产业要求相比紧密度还不高,与解决产业企业重大急需问题仍有不少差距。建立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体系,需要从制定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方案入手。

首先,明确人才协同培养目标。应准确把握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和知识能力获取渠道多元化的实际,切实了解物联网行业企业对物联网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从学生进校开始,加强与物联网行业企业、物联网科研机构等多方沟通合作,以协同培养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了解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律,同时还应以对物联网企业经营、管理有必备知识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其次,突出人才协同培养内容。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方案应根据协同培养目标,遵循高校人才培养规律,在制定课程体系时,着重突出物联网相关领域工程应用和技术开发的实践性环节,强化学生围绕物联网产业企业创新工程需求的应用开发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进入物联网企业的快速适应能力。

再次,制定人才协同培养措施。高校应根据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依托高校与物联网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国际创新资源之间已形成的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等载体,采取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导师互聘、科研互动以及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等多种形式,推动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的具体落实。

(三)强化校企指导力量的协同

提高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质量,需积极促进物联网人才培养的校内外导师力量的有效协同。

第一,注重高校内部人才培养指导力量的协同。应针对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目标,创设高校导师团队协作、学科交叉指导的研究环境,构建导师团队合作资源的平台,在导师团队统一指导下,促进物联网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协同学习、协同研究、协同攻关。

第二,注重高校与校外人才培养指导力量的协同。一是积极推行校企、校所“双导师制”。一方面,鼓励高校物联网领域的专家学者到企业、科研院所任职或兼职,把握物联网产业、企业的重大急需和前沿技术;另一方面,选聘优秀科技企业家、物联网工程师、高级研究员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兼职教授和校外导师”,并依托开展的物联网研发项目和重大工程,协同高校指导物联网人才培养工作。二是有效利用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的课题组长、研究组长(PI)团队指导力量,以卓越工程教育为目标,组织研究生、本科生进入PI团队,对企业急需、产业需求的相关技术进行协同学习和协同研发,提高实际研究能力。

第三,注重高校与国(境)外创新资源指导力量的协同。以物联网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为依托,选拔优秀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赴境外高水平大学访学,接受国际级名师指导;或聘请海外学者来校讲学、组织国际学术会议等,拓展学生参与国际科技协同、竞争共赢的能力,提高物联网人才培养质量的国际化水平。

(四)强化科教资源共享的协同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提出要加快人才与基地、平台、仪器设备等创新要素的整合,形成协同创新的最大优势。依托物联网协同创新平台加强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需充分挖掘各创新主体既有的研发教育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发挥资源在育人方面的最大效益。

一方面,应提高高校自有资源使用效率。推进高校物联网领域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和仪器设备、科技文献、数据资源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的开放共享,以促进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质量为导向统筹高校科技资源配置。如南京邮电大学近年来抢抓物联网发展的契机,围绕物联网在教学、科研、产业方面的科学布局,充分融合物联网领域的学科链、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相继建立、建成了物联网学院、物联网研究院、“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物联网教育部工程中心、物联网国家大学科技园、物联网国家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物联网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物联网产业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为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创设了良好环境。

另一方面,建立高校与科技园区、科研院所、物联网企业等创新主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机制。以江苏为例,近年来,全省围绕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要求已布局建设物联网科技园、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及产业研究院、企业研究院和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各类科技基础设施和载体,基本涵盖了物联网的各个创新与服务环节,高校应充分利用上述科技资源,协同培养物联网高素质人才。

此外,还应积极推进物联网国际科教资源共享协同。利用高校建立的国际性科技合作基地、中外合作实验室、海外合作办学平台等,组织学生参与物联网国际项目研究,或选派学生赴境外高校物联网领域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交流研学,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国际级水平的科技资源和实验平台,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合作能力。

(五)强化质量评价体系的协同

质量评价标准是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强化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需由人才培养主体单位—高校、用人单位—物联网企业、以及人才培养的支持单位—政府机构、中介组织等协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首先,从顶层设计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予以导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作为当代高校办学职能,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强调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需从宏观层面对高校办学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如近年来江苏省科技厅、人才办与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台了《在宁高校与南京互动发展评估指标体系(试行)》,该体系包含了人才服务、科技服务、载体建设以及公共认可度等评价指标,其宗旨是促进高校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南京地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切实将学校的教育优势转化为学校和区域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这就意味着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能够适应地方、本区域的发展需求。

其次,以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素质要求作为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质量总体标准。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在国际竞争中抢得一席之地,高素质人才是关键。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质量要以得到学校、企业、行业、社会以及国际认同为目标,在改变单一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的同时,将与物联网行业产业环境相匹配的研究能力、管理能力、商业推广能力以及合作互助能力作为评价标准。同时,探索建立市场、用户和专家等第三方评价制度,着重评价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的适配性和发展性。

三、完善物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协同培养的保障机制

物联网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协同培养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和多组织,必须健全相关保障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涉及到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和国际创新组织等多个协同创新主体和多个环节,需要依托物联网协同创新平台成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人才协同培养工作中各主体的职责、承担部门和负责人,针对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的需求,加强沟通协调,研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提高协同效率和协同水平,努力形成协同育人的联动效应。

二是加强政策保障。人才协同培养作为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任务之一,应获得更大力度的政策保障支持。对人才协同培养过程中涉及到指导教师和学生相关的人才聘用、职称待遇、评优奖励,创业就业、学业评价、国际合作、留学研修和权益分配等方面应先行先试,可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三是加强经费保障。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经费来源可实行多元定向投入机制:一方面,在国家、省市立项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的拨款经费中列出人才协同培养经费予以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高校、行业部门、物联网企业和地方政府等协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给予人才协同培养工作相应的专项资金支持,完善物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协同培养多元投入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联网协同人才
人才云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抢占物联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