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2019-02-22余卓钰龙岳林
余卓钰 龙岳林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1 洞庭湖区产业发展概况
洞庭湖是湖南省的“母亲湖”,同时也是中国耕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1]。由于洞庭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洞庭湖区既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经济区,也是湖南省内最有活力的发展地区之一,由最初的单纯的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方向靠拢,经济效益明显,为湖南省整体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虽然现在湖区依然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淡水鱼、棉、麻生产基地及最大的水稻种植区,但为了保障以后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湖区发展之间的平衡需得到重视,使洞庭湖区“鱼米之乡”的美誉继续流芳百世。
2 洞庭湖区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2.1 洞庭湖区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多功能农业,指的是农业能提供相关农业产物来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有生态旅游、农事体验等获得的经济效益,关注当地农业文化传承与发展而获得的文化效益,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及当地农田景观保护而获得的生态效益,以及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农民生活等而获得的社会效益。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洞庭湖区发展绿色的、可持续的多功能农业十分必要,也是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保障。参考全球多功能农业的发展策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需要以发展多功能农业为重心,选择以环境保护农业、休闲体验农业、文化感知农业、循环能源农业和创意创新农业为主题的发展模式[3]。休闲体验农业、文化感知农业及创意创新农业重在体验与感受。不管是以渔民生活为契机打造农渔生活体验及相关美食体验特色农产品体验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品牌,还是深挖洞庭湖区人文历史文化和湿地文化来打造唤起湖区人民共鸣甚至引起全国人民关注的活动,都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意,这对于洞庭湖区的未来发展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发展多功能农业,是洞庭湖区生态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
2.2 以发展旅游为出发点的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洞庭湖区旅游业发展形势不佳,政府各部门、地方各企业都不重视发展旅游业,这样导致洞庭湖区旅游活动体验零散、服务体验不足以及生态环境被破坏严重。未来的洞庭湖区建设,应以发展旅游业为出发点,加强各产业的融合发展,互补成长。首先是高新技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其次是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如文化产业、农业生产产业等的融合,最后是旅游产业内部的合作共生。在如今现代化和信息化时代,各种新科技层出不穷,政府及湖区人民应适度了解相关网络信息,通过网络提升洞庭湖区知名度;同时,洞庭湖区服务业应更多地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延伸,做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4];旅游业内部各种小产业应互帮互助,形成一套完整的旅游体系。总之,洞庭湖区的旅游资源值得深挖,如何把握住这块旅游宝地,是政府及湖区人民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3 洞庭湖区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展望
3.1 洞庭湖区特色旅游产业的下一步细化设计有待研究
当前,关于洞庭湖区旅游产业的研究大都只停留在产业阶段,对于产业如何选择、各产业如何融合已经有了十分详细的论述。整个湖区旅游产业的设计方向也有了大致清晰的方向,但如何进行下一步更细致的设计有待研究。比如,前文讲到的以渔民生活为契机打造农渔生活体验及相关美食体验特色农产品体验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品牌的问题。洞庭湖区的渔村应如何在原有已建成的村落基础上重新打造,渔民生活是否会被旅游游客而打乱,如何在设计中使得渔民在保持自己原有生活节奏的同时游客有较好的休闲体验,可设计哪些体验活动并让这些活动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有故事性的,这些都是在明确洞庭湖区旅游产业发展大方向之后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5]。
3.2 基于乡土价值观及以人为本理念进行特色旅游产业规划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在进行洞庭湖区特色产业规划设计时,应把注意力回归到人本身。一个好的设计,是设计师、政府、企业、当地人民共同合作的产物。现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存在青壮年人口流失的问题,如何重塑湖区人民的乡土价值观,是设计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政府及相关组织可以选择性开展景观论坛和座谈会等,向湖区人民普及关于洞庭湖区历史背景和未来建设发展的相关知识,让他们对于自己的家乡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和信心[6]。其次是建设者应考虑长期生活甚至永久生活在洞庭湖区人民的需求,不要一味地开发建设。基于乡土价值观及以人为本理念进行特色旅游产业规划设计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有人情味的设计是非常吸引人的,游客更看重的是一个地方的风土民情。
4 结语
在进行洞庭湖区特色旅游产业设计之前,应对这个地方相关产业、文化背景、自然地貌等进行深入的调研,不要只停留在图纸的表达上。图纸表达背后对于问题解决措施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