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时代产业工人劳动价值观的塑造

2019-02-22

山东工会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工人阶级产业工人劳模

陈 晓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天津 300380)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提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1](p7)。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到,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业工人迎来了迸发活力、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笔者认为,“懂技术会创新”是对产业工人劳动效果的要求,“敢担当讲奉献”是对产业工人劳动精神的追求。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产业工人创造价值的根本活动。因此,新时代产业工人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产业工人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意义

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庞大。一线产业工人、知识分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都是工人阶级的一员。其中一线产业工人占比22.6%,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主要力量[2]。

传统意义的产业工人是指在现代工厂、矿山、交通运输等企业中从事集体生产劳动,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工人。在新时期,我国产业工人主要是指在第一产业的农场、林场,第二产业的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电力、热气、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中从事集体生产劳动,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工人[1](p25)。目前,我国产业工人在2亿左右,其中超过八成集中在第二产业,近八成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产业工人有三成比例是农民工。

《改革方案》强调,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1](p6)。产业工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保持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基础,是实现民族产业振兴的需要,是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目标,也是促进产业工人自身发展的前提。

(一)保持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基础

工人阶级是最庞大的劳动者队伍。我国工人阶级通过劳动创造了共和国发展的奇迹,用劳动支撑改革开放宏伟蓝图的实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工人阶级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3]。其中,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根本来源;代表先进文化,是其先进性的思想来源。劳动是始终与工人阶级身份相一致的根本活动,无论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还是代表先进文化,都与劳动本身密切相关。通过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工人阶级才会在生产中投入更大的热情和精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工人阶级才能更加深刻、自觉地领悟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始终与先进文化理念结合在一起。

产业工人是整个工人阶级的主力和骨干,他们具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性,是最能代表工人阶级特性的群体之一[4](p12)。可以说,产业工人的形象就是工人阶级的形象。产业工人如何看待劳动,如何看待劳动创造的价值,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关系到工人阶级先进性的保持。在思想意识多元化的今天,只有用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引领产业工人,产业工人阶级才能有先进的价值理念,才能更自觉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与先进文化理念相结合,保持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二)实现民族产业振兴的需要

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更是工人阶级的庄严使命。毫无疑问,产业工人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制造业强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劳动,更离不开近2亿产业工人的辛苦奋斗。因此,引导产业工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发挥价值观念的积极动力作用,才能使产业工人自觉将个人劳动与民族产业振兴结合起来,用辛勤劳动助力民族产业振兴,“以劳动托起中国梦”[5]。

(三)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目标

从两代“铁人”王进喜、王启明到“蓝领专家”孔祥瑞、全总兼职副主席巨晓林,产业工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涌现出了具有优秀品格的劳模。时代需要劳模,需要劳模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而正确地认识劳动、看待劳动,正是我们认识、学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基础,也是我们弘扬这些精神的目标之一。产业工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才能真正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落地生根,出现更多的劳模和大国工匠。

(四)产业工人自身发展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由之路”[6]。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引领,可以使产业工人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与意义,提升精神境界,从而提供前进的动力。这与产业工人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一致的。劳动不仅可以创造物质财富,还可以实现人生理想和个人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的基础,是产业工人自身发展的前提。产业工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才能在劳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自觉将个人理想的实现与中国梦的实现结合起来,才能不会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想大潮中迷失方向。中国梦的实现过程,是产业工人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过程,也是产业工人个人理想和价值实现的过程。

二、新时代产业工人劳动价值观的核心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的一种主观价值认识,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主体和客体属性关系的现实反映[7](p7)。因此它受到人的主观意识影响,会因人的经济、社会地位不同而不同,不同阶层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形成了劳动价值观,它包括人们对劳动目的、价值、意义和态度的看法等内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8]。

劳动的价值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9]。劳动价值的客观性是指任何社会和人都离不开劳动创造的物质生活资料,这是客观事实。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10](p289)而劳动价值的主观性是指劳动对人的价值受社会制度的影响而不完全相同。马克思曾指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时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为尺度的。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所以它们是相对的。”[11](p350)基于对劳动价值的看法,人们的劳动会带有目的性。对劳动价值的看法从根本上影响着劳动价值观的塑造。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具有实然价值和应然价值。实然价值包括维生价值和区别价值,维生价值是指劳动为人类提供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材料;区别价值是指劳动使人区别于动物。应然价值是一种理想性价值,是劳动具有超越谋生之外的人文社会价值[9]。思想支配行动,人们的劳动价值观影响劳动的过程,进而影响劳动者的生产效率[8]。劳动内在、外在的统一从根本上推动了劳动生产力的提升[12]。

习近平总书记自2013年至2016年每年五一劳动节之际均发表重要讲话。同时,与劳动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重要论断也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更是极大鼓舞了广大职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13],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传承与发展,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更为新时代产业工人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劳动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14]这一论断指出,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劳动都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存在的方式和最基本条件。他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这告诉我们,劳动不光创造物质财富,也是创造精神财富的途径。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社会,也给人类带来了幸福的可能。而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才能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同时,劳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新时代产业工人不能只把劳动看做谋生的手段,而要将其与实现个人价值、个人幸福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工作中自觉劳动、主动劳动,不会因一时的困难和得失丧失劳动和奋斗的热情。

(二)劳动的性质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5]这为劳动的性质指明了方向。辛勤劳动是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前提和基础,诚实劳动是劳动的内在要求,创造性劳动是劳动的本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勤于劳动的民族。我们用劳动创造了历史的辉煌,也必将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开创美好的未来。对于产业工人而言,劳动要付出时间和汗水,劳动要坚守品质,劳动还要有创新和创造。这是我们走向制造业强国所必须付出的努力,也是对每个产业工人劳动的必然要求。

(三)劳动的目的

2015年,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号召。党的十九大为我们描绘了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是工人阶级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中国梦的实现,将凝聚几代中国人的努力,与每一位中国人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息息相关。要注意到,我们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先进的精神指引。产业工人肩负着振兴民族产业的重任,是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主体力量。产业工人要将自身劳动与中国梦的实现联系起来,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16]

(四)劳动的地位

劳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力量。没有劳动,人类社会必然会灭亡。劳动推动了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创造了人类的历史。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决定了劳动具有无上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这是对劳动者的肯定,是对劳动地位的定格。只有尊重劳动,才能让劳动的重要性深入人心,让劳动者感受到劳动过程的愉悦;只有尊重劳动者,才能调动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新时代,产业工人应从这一论断中获得自我认同,为自己是伟大的劳动者中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三、产业工人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制约因素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党的十九大报告都有关于劳动精神的论述。这些实践层面的变革与理论层面的指导,都为产业工人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供了积极因素。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制约因素的存在并正确面对。

(一)社会思想的多元化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加快了全球化的进程,社会思想出现多元化,西方个人主义思想及金钱至上的观念也不可避免地传入我国。一些人放弃了诚实劳动、勤劳致富的朴素思想,转而追求一夜暴富或狂热追逐资本运作,从而使社会中出现了浮躁的气息。在产业工人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年轻的产业工人认为做技术没有出路,即使是高级技师收入也不及某些行业的一般员工收入多,因此跳槽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人甚至看不起产业工人的辛勤劳动,“重白领轻蓝领”。很多年轻人受此影响不愿意沉下心来当工人。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对产业工人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了阻碍。

(二)产业工人地位的弱化

我国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是由宪法确定的。但作为工人阶级主体力量的产业工人,其地位却出现了弱化,主要表现在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上。

1.政治地位体现不够明显

以党代会为例,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中工人党员的比例分别为2.3%、7.4%、8.7%[17]。虽然比例在不断增加,但代表数量并不多。在党政机关和企业中,一些主要负责人没有认识到工人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性;有些基层企业没有工人参与民主管理的操作办法,以至职代会职工代表中管理人员超过了半数。政治地位的弱化,使产业工人的意见无法充分表达。

2.经济地位有所下降

据统计,2015年产业工人的年平均收入为57135元,低于国民经济全行业62029元的平均水平[18]。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制造业、建筑业职工占总人数的76%以上。在整个国民经济行业中,这两个行业职工的年均收入水平排位靠后,使得产业工人的总体收入水平偏低。以2017年为例,在整个国民经济19个行业中,制造业、建筑业职工的年均收入分别排在第14位和第15位,收入分别为平均水平的86.7%和74.8%,拉低了产业工人的整体收入水平[19]。产业工人工资收入与医疗、教育、住房等消费支出存在很大差距。另外,一些产业工人还受到下岗、缺乏社会保障等问题的困扰。这造成产业工人整体经济地位不高。

(三)劳动精神宣传渠道单一

目前企业通常借助劳模表彰会、劳模事迹报告的形式宣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虽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力度不够,宣传渠道仍显单一。有些企业对劳模的慰问只是停留在表面,对劳模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未能及时解决,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让部分工人对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未能做到“入脑入心”。

四、多措并举,助力产业工人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产业工人劳动价值观的塑造是一个多方协作配合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我们应通过提升产业工人的待遇和地位,来提高社会对产业工人劳动的认同感和产业工人的自我认同感;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宣传劳动精神、搭建职工文化建设平台,来打造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人文环境。

(一)提升产业工人的待遇和地位

产业工人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首先要提升社会对产业工人劳动的认同感。这关键在于提升产业工人的待遇和地位。

1.提高产业工人收入待遇

体面劳动首先应该体现在工资收入上,这是绝大多数一线工人的共识。物价上涨、劳动力贬值等因素,使得工资每年上涨的意义被削弱,购买力甚至还可能有所下降。这会使一线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受到挫伤。反观制造业强国德国,他们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产业工人队伍,而德国产业工人的高工资也是世界各国有目共睹的。因此,应提高产业工人收入待遇,改革收入分配方式,例如应推动职工创新成果和技能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2018年3月,国家及时出台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这是建立技术工人待遇提升机制的积极举措。另外,还要完善产业工人的社会保障救济制度,尽力解决产业工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后顾之忧。

2.提升产业工人政治社会地位

随着人们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产业工人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和利益,参与企业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大多数产业工人有较强的意愿参加本单位的民主监督、民主选举及民主管理。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提到要注重发展产业工人党员,提高工人党员比例。因此,要努力提高产业工人在党代会、群团组织中参政议政的比例。同时制度设计要先行,通过制度让产业工人广泛参与本单位的民主管理、社会活动等,提升产业工人的政治社会地位。

(二)普遍开展劳动教育

在现实中,很多人看不起产业工人的劳动,认为是没文化、考不上大学的人才会当工人。有些人甚至从小被教育长大不要当工人。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足,一些人缺乏基本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情怀,劳动价值观有偏差。社会风气的影响造成了社会对产业工人劳动的认同度不高,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有所下降。因此,要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劳动教育,通过宣传产业工人的劳动价值、劳动意义和劳动精神,使人们走近产业工人。央视的宣传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匠心筑梦的故事,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劳动教育还要从青少年抓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20](p33)了解劳动者的甘苦,才能产生更多的劳动情怀,从而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例如,可以号召大学生深入车间进行假期调研,在青少年中间宣传产业工人的光辉形象等。提升产业工人劳动的自我认同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多种形式宣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

传统上,宣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采用劳模表彰会、劳模事迹报告会等形式,这些形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这些形式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劳模的故事难以更广泛地宣传和被接受。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APP等新媒体已融入日常生活,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宣传完全可以借助新媒体更广泛地开展。可以借助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推出劳模和普通产业工人的故事,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产业工人的劳动、劳模的创新故事就在身边,生活中的许多进步和便利都离不开他们的奉献和付出,从而凸显产业工人的社会贡献和价值,以及在改革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另外,视觉化、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21],在城市的主要街道或公共交通场所宣传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

(四)打造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职工文化

与企业文化相比,职工文化是劳动者的文化,是职工对自身日常行为的内在要求。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职工文化建设,可以极大地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应搭建职工文化建设的平台,提升产业工人的劳动情怀,形成对劳动价值观的一致认可。

1.加强民族产业发展史的学习

新时代,千百万产业工人的劳动支撑中国逐步走向世界制造业强国。民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工人的奉献。可以说,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史是一部以产业工人劳动和奋斗为主的历史。工会应努力搭建产业工人学习本产业发展史的学习平台,让产业工人通过对历史的深入了解,自觉将个人的劳动与国家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由衷地产生自我身份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产业工人的阶级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坚定劳动创造一切的信念。

2.在职工文化活动中融入劳动价值观内涵

工会开展的职工文化活动应以中心促内涵,避免职工文化活动娱乐化。通过活动平台,工会要广泛宣传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财富的主流价值观念,促进新时代产业工人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同时,工会要通过活动深入挖掘产业工人对劳动价值观的理解和劳动热情,及时掌握产业工人的思想动态,增强产业工人的思想教育。

3.加强中国工人运动时代主题的宣传教育

工会要主动引导产业工人深入领会这一主题的时代背景和意义,把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方向,牢记新时代的光荣使命和任务,将自身劳动与中国梦的实现相结合,从而使产业工人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的意义和目标,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华美篇章。

五、结语

我国拥有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是中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希望。产业工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保持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基础,是实现民族产业振兴的需要,是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目标之一,也是促进产业工人自身发展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产业工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供了理论指导。当前,社会思想的多元化、产业工人地位弱化、劳动精神宣传渠道单一等,对产业工人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带来了不利影响。我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为指导,不断提升产业工人的待遇和地位,通过普遍开展劳动教育来提升产业工人劳动的自我认同感;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来凸显产业工人的贡献。工会也应积极搭建职工文化建设平台,打造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职工文化,使产业工人形成对劳动价值观的一致认可。

猜你喜欢

工人阶级产业工人劳模
为高精尖产业工人插上腾飞“翅膀”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组织推动 凝心聚力
——湖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周年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产业工人新时代
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农民工许纪平:做一名有本领的新时代产业工人
论马尔库塞的阶级一体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