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世界《道德经》译名变化探究

2019-02-22涛,

关键词:二十世纪道德经书名

王 涛, 孙 刚

(1.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00; 2.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2308)

《道德经》是我国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道德经》篇幅仅有五千余字,但以其高度凝练的诗性语言与深邃的哲学思想吸引了无数中西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诠释,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老学热”。依据世界图书馆系统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道德经》共有50多种语言的译本,各类版本累计达到1500多个。[1]

一、《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一般而言,译介学视域中的“英语世界”可分为三个层面,即英语为母语、英语为通用语及英语为外国语。[2]英语为母语的“英语世界”局限于英国;英语为通用语的“英语世界”泛指英国的殖民地或前殖民地;而英语为外国语的“英语世界”则为英语语言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如今几乎蔓延到了东西半球所有国家。

英语世界《道德经》的第一个英译本是英籍传教士湛约翰翻译的《老子玄学:政治与道德的思辨》(TheSpeculationsonMetaphysics,PolityandMoralityof“TheOldPhilosopher”,Lau-Tsze),由伦敦图伯纳出版社于1868年出版。[3]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道德经》在英语世界里出现了近两百个译本。

二、英语世界《道德经》译名的变化与发展

(一)《道德经》英译的多样性

书名是书的标志,不仅给读者传达书本主要内容,还为吸引广大读者注意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梁启超曾说过:“翻译之事,遣词既不易,定名尤最难。”[4]因此,对于翻译者而言,书名翻译极为复杂和重要。

《道德经》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因译者不同文化背景、地域环境、个人经历、受教育程度、兴趣爱好等的影响,使其不同的译本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道德经》由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构成,其中,“道”在三十七个章节中共出现了七十四次,“德”在十六个章节中共出现了四十一次,“道”“德”成为核心概念,也构成《道德经》书名的关键词。“道”“德”两字虽看起来简单明了,却包揽万象,是对天人合一的诗意生存境界的理性表达,想要真正理解其内涵并译出却绝非易事,必须要对其背后的深厚文化有着相当的了解。不同译者对《道德经》的理解程度和深度不尽相同,译文也就差别很大。比如,对《道德经》中“道”的翻译就存在着诸多不同的译法:G.G.Alexander将“道”比附成西方的“上帝”,译为“God”;Archie J. Bahm则从自然的角度出发,译为“Nature”,Witter Bynner的翻译就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译为“Existence(存在)”;当然也有一些译文直接采用音译法,如Ellen.M.Chen直接译为“Tao”。

另外,从过程来看,《道德经》的翻译史其实就是一部阐释的历史,每位译者都是首先在理解《道德经》的基础上,再通过目的语传达给读者。解释学观点认为,人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解存在时间距离且因此造成理解差异。这一点也解释了《道德经》不同译本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传播经历了三次大的高潮,受不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翻译策略和目的等方面的影响,《道德经》的译名也各不相同。[5]同样为《道德经》书名的翻译,John Chalmers译为TheSpeculationsonMetaphysics,PolityandMoralityof“TheOldPhilosopher”,Lau-Tsze; Walter Gorn Old译为TheBookofthePathofVirtue; T.Maclnnes则译为TheTeachingsoftheOldBoy;John Blofeld译成Taoism:TheRoadtoImmortality。差别之大显而易见,甚至仅从译名很难判断原著是同一本书。

(二)《道德经》在不同阶段的译名变化

自1868年《道德经》第一个英译本出现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英语世界里老学研究内容多且不断出新,《道德经》的翻译也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风格迥异的译本,其译名也各不相同。

《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主要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这一阶段的《道德经》主要是由西方的传教士解读,带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他们从自身的文化观点出发,结合时代的要求,大多采用解释性翻译手段来译介《道德经》的书名,将《道德经》与基督教进行比附,认为《道德经》所阐述的思想就是西方基督教所传达出来的精神。第二个阶段大致是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五六十年代,不同于上阶段的宗教性解释,这一阶段的《道德经》翻译主要目的在于对西方思想进行批判,同时开始借鉴老子思想智慧。这一时期的《道德经》译名宗教色彩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是轻化了很多,有些学者已经开始采用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法翻译书名。此间,一批海外华人学者,为了向外推介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经》书名的翻译主要采取音译法来处理。第三个阶段主要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对《道德经》的多元化解读,这一阶段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西方学者本着文化交流的态度去阐释《道德经》,这段时期音译法成为《道德经》书名翻译的主流策略,但也有一些带有目的性的阐释性翻译。

1.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对《道德经》的宗教性阐释

1868年英籍传教士湛约翰英译出英语世界《道德经》的第一个译本——TheSpeculationsonMetaphysics,PolityandMoralityof“TheOldPhilosopher”,Lau-Tsze。以此为起点,到二十世纪初是英语世界老学发展的起步阶段。

据考证,英语世界《道德经》的早期(1868—1905)英译本共有14个,其中有8个是从基督教立场去解读《道德经》,另外6个译本亦能从有些章节中看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子。[6]因此,这一时期英语世界老学的典型特征是以基督教的观点解读《道德经》。这段时期的《道德经》译名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方式上主要以解释性的翻译为主。例如,Chalmers所翻译的:TheSpeculationsonMetaphysics,PolityandMoralityof“TheOldPhilosopher”,Lau-Tsze。Frederick Henry Balfour翻译的:TaoistTexts,Ethical,PoliticalandSpeculative。Walter Gorn Old翻译的:TheBookofthePathofVirtue等。

二是内容上从基督教的观点来解读,宗教色彩浓厚,译者通常选择用基督教的概念和词汇来翻译“道德”一词。例如:1895年,传教士George Gardiner Alexander出版了《道德经》的英文译本,Lao-Tsze:TheGreatThinkerwithATranslationofHisThoughtsontheNatureandManifestationofGod。译名中,Alexander将“道”译为“God”,即基督教所信仰的上帝。他实际上是在用西方传统文化的概念来解释中国道家思想所言之道,将老子之“道”影射为基督文化中创造万物的造物主,并用“his”这个人称代词所有格来指代,告诉人们“神”无处不在,通过这种意象的转换来使西方读者得以接受。1894年Walter Gorn Old的译本TheBookofthePathofVirtue,1898年Paul Carus出版的名为Lao-tze’sTao-teh-king:TheCanonofReasonandNature的《道德经》译本,都是从西方本土基督教的角度阐释圣经。1905年,C.Spurgeon Medhurst更是直接将译名立为:TheTaoTehKing:AShortStudyinComparativeReligion,直接从宗教的角度去阐释《道德经》。

这一阶段《道德经》英译本之所以带有这么浓重宗教色彩,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并开始研究中国文化典籍,寻找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精神相一致之处,以期更加顺利地在中国传教,获得更多的信众支持。这些以传教的政治使命为目的的传教士并未能完全理解《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价值,通常只将《道德经》和《圣经》对照,翻译中带有鲜明的基督教色彩。同时一些非传教士的《道德经》研究者,其《道德经》翻译也未脱离基督教色彩,而这些对《道德经》书名的翻译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尽管其中也有译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较为深入,采用了音译的方法来表述“道”,但就整体而言,这一时期还是解释性翻译为主。

2.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五六十年代对《道德经》的智慧借鉴

据笔者统计,《道德经》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五六十年代大约有三十余种译本产生。通过对这些译本的对比研究发现,这一阶段的《道德经》译名与前一阶段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从方式上来看,这一阶段翻译方式不再是以解释型为主,而是解释性翻译与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法并存。例如:1936年A.L.Kitselman II出版了TaoTehKing(TheWayofPeace)ofLaoTzu;1938年Dwight Goddard出版了“Tao-Teh-King,”ABuddhistBible;1942年Ernest R.Hughes出版了TaoTeChing;1946年Hermon Ould出版了ThewayofAcceptance:ANewVersionofLaoTse’sTaoTeChing等。

第二,从内容上看宗教色彩明显减少,而是表现出对老子智慧的探求与借鉴,尤其是对“道”的理解。这一阶段《道德经》的翻译更加趋于理性化。1934年,东方学家Arthur David Waley将其英译为TheWayandItsPower:AStudyoftheTaoTeChingandItsPlaceinChineseThought,该译本在英语世界影响较大。译名中, Waley将“道”译为“way”,体现出了作者对《道德经》原意的探讨,这在英语世界老学中颇具特色,而事实上,Waley自己也明确指出,翻译《道德经》的目的就是为了从细节入手准确地再现源文本的语义。[7]

Waley《道德经》译本的出版启发了很多学者,开启了以“道”为主线的《道德经》翻译,其后出现了很多此类译本,如TheWayofLifeaccordingtoLaoTzu(Witter Bynner,1944),TaoTeChing:TheBookoftheWayandItsVirtue(J.J.L.Duyvendak,1954),TheWayofLife(R.B.Blakney,1955),Taoism:ThePartingoftheWay(Welch Holmes,1957),TaoTehKing:InterpretedasNatureandIntelligence(Archie,1958)等。这些译本的译名与上一阶段的相差甚远,体现了译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幸福的追求、对安宁的向往和老子的生命智慧的追求。

这般变化绝非出于偶然。对于英语世界而言,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得宗教组织瘫痪,西方学者对其文化重新审视,开始研究东方文化,试图从老学中寻找寄托和“解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研究《道德经》并渴求寻找到解决社会生活和精神现实问题的方法,《道德经》再次获得关注。这是二十世纪中期英语世界老学的主要特征。[8]

此外,这一阶段中国学者(或华裔学者)的《道德经》英译本为英语世界老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胡子霖1936年用英文翻译了名为LaoTzu,TaoTehChing的《道德经》译本;1937年,初大告出版了TaoTeChing;林语堂所译的TheWisdomofLaoTzu.

3.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对《道德经》的多元化阐释

英语世界《道德经》翻译的第三个阶段始于1972年,冯家福与Jane English出版了名为Tao Te Ching的英译本。《道德经》的研究在这一阶段有较大进展,掀起了新一轮翻译热潮。据笔者统计,自1972年以来,英语世界《道德经》的译本及专著出现了近百余种,解读角度也不尽相同。这一阶段的《道德经》书名翻译方式主要采取音译法来处理,内容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这一阶段,不少学者基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道德经》和湖北郭店出土的竹简《道德经》重新翻译探讨《道德经》。例如:1989年,Robert G.Henricks根据马王堆帛书《道德经》资料,翻译出版了LaoTzuTe-taoChing:ANewTranslationBasedontheRecentlyDiscoveredMa-Wang-TuiTexts;2000年, 韩禄伯参照郭店新出土的资料,将《道德经》重新翻译为LaoTzu’sTaoTeChing:ATranslationoftheStartlingNewDocumentsFoundatGuodian.

这种多元化的特点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如:1981年,美国畅销书作家Benjamin Hoff翻译了TheWaytoLifeattheHeartoftheTaoTeChing,以“生命之道”为线寻找了身达命的生活智慧。1985年,John Heider在美国纽约出版了TheTaoofLeadership,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在《道德经》中挖取领导智慧,该书一经出版,深受美国管理界的欢迎。1986年,Herrymon Maurer翻译了《道德经》,译名为Tao:TheWayoftheWays.Maurer认为《道德经》之“道”正是可以化解人们的内心膨胀之“道”。1986年,Archie J.Bahn翻译出版了TaoTheKing,InterpretedasNatureandIntelligence,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更加辩证的分析。此外还有诸多译本:TaoTeChing:TheClassicBookofIntegrityandtheWay,TheTaoofSailing:LaoTzu’sTaoTeChingAdaptedforaNewAge,TheContemporaryTaoofPeaceandHarmony,TheNewLaoTzu:AContemporaryTaoTeChing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汲取老子智慧。

此外,还有一些译本是直接采取音译法翻译《道德经》,例如:1981年Tarn C.Gibbs翻译出版的译本Lao-tzu;1985年Jacob Trapp的译本TaoTehChing;1989年Robert G.Henricks的译本LaoTzu:Te-TaoChing;1989年Ellen Marie Chen出版的TheTaoTeChing,1999年Derek Bryce翻译的Tao-Te-Ching等,这些译名都是直接采用最贴近原文的方式翻译。

这一阶段《道德经》音译法得以广泛运用,译名出现多元化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一是国际社会处于朝着多极化发展的新时代,“地球村”逐渐显现,西方各领域的学者研究东方老学,探索本领域“道”的启示。[9]二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自身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交流水平明显提高,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三是英语世界汉学研究空前发展,专门研究汉学和培养对中华文化感兴趣学生的机构日益增多,他们从中西文化、中西哲学比较的视角对老子思想进行阐发,将英语世界老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三、结语

《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翻译是一个跨时代的文化活动,历经了不同的阶段,其中“道”与“德”绝非其字面意义那么简单,两个字蕴含着内涵丰富的道家思想,在英语中难以找到相对应的表达,因此,《道德经》书名的翻译就成了译者自主性的选择,而事实上这不仅仅是译者自主性的选择,更是中西方文化相碰撞的结果。

理解是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内在的互动,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与价值观念对文本进行的创造性发挥。[10]英语世界《道德经》的译名正是在不同阶段译者的理解中不断被创造的,并且每个阶段相差甚远,翻译方法也各具阶段特征。而在这个变化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是译者自身的因素,与其自身的文化传统、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文化态度等都有着紧密的关联。《道德经》英译的发展体现了中国思想、中国智慧不仅哺育和滋养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二十世纪道德经书名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密码破译
二十世纪美术钩沉·吴嘉行
浅谈二十世纪新具象艺术与洛佩斯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第十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获奖名单
二十世纪之散曲创作与研究
The Book of Why: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中译书名《为什么》)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完整的书名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