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并发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2-22杨少妮

医药前沿 2019年1期
关键词:米沙坦左房阵发性

杨少妮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医医院 陕西 宝鸡 721100)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血管阻塞,造成心肌出现缺血、坏死和缺氧的心脏病症状[1]。冠心病的发作和季节变化、情绪变化、体力活动增加、饮食习惯和大量饮酒抽烟有很大的关系,临床以持续性胸痛,多伴恶心、发热、血压下降和出汗为特征。而阵发性房颤是冠心病中常见的并发症症状,发病突然,患者一般表现为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和忧虑不安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和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次研究在冠心病并发阵发性房颤的治疗中应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并分析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于我院诊治的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1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8例,男37例,女31例,年龄50~87岁,平均年龄(68.3±2.5)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0.7)年,合并存在高血压40例,糖尿病28例;对照组67例,男35例,女32例,年龄51~88岁,平均年龄(69.1±2.3)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4.8±1.1)年,合并存在高血压36例,糖尿病31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抗血小板和调脂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胺碘酮治疗,方法为:首次使用剂量为0.2g/次,3次/d,服用7d后,药物剂量不变,将使用次数调整为2次/d,而后再治疗7d,将使用次数维持在1次/d,以4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替米沙坦,方法为:初始剂量调整为40mg/次,1次/d,如果治疗7d后未达到理想效果可增加剂量至80mg/次,1次/d,以4个月为一个疗程(调整剂量时需注意血压变化),两组同时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定期使用心电监护仪对患者用药前后的房颤发作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房颤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并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记录患者左房内径。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房颤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都有明显的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房颤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房内径都有明显增大(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房内径增大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房颤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左房内径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房颤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左房内径指标对比(±s)

注:*表示和治疗前对比P<0.05;#表示和对照组对比P<0.05。

左房内径(mm)观察组 68 治疗前 22.4±5.6 11.5±3.4 35.2±3.1治疗后 10.3±3.7*# 4.6±1.1*# 36.4±1.5*#对照组 67 治疗前 22.5±5.4 11.2±3.2 35.5±2.8治疗后 16.1±4.3* 7.5±2.1* 40.8±2.5*组别 n 房颤发作次数(次/年)发作持续时间(h)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几率逐渐上升。据数据统计[3],我国冠心病城市发病率为1.57%~3.21%,农村发病率为0.47%~1.11%,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美国和许多发达国家冠心病的死亡几率一直排在第一位,随着医学的进步发展,临床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降低了冠心病患者的死亡几率,而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合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以及个人不良生活习惯,包括长期抽烟、酗酒,不合理饮食和缺少体力活动等,所以控制冠心病的发病情况必须从以上致病因素进行改进。阵发性房颤是冠心病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发病机制复杂。有研究显示,我国阵发性房颤的发病几率大约在0.4%~0.9%,患者一旦出现发病会导致机体心房肌细胞不应期进行性缩短,导致心房重构。有大量研究证实,房颤的持续和由阵发性向慢性转化的过程与信访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依赖性的心房肌细胞内钙超载以及心房肌的纤维化有密切的关系。为此,临床治疗中,干预这类生理情况可以减少房颤的发生几率。

本次研究发现,单纯使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远不如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好。其中,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轻度非竞争性的α和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延长心脏纤维动作电位Ⅲ相时程以减少钾内流,抑制非竞争性α和β的肾上腺能,减慢窦房、房内和结区传导以及减慢房室旁路的传导并延长其不应期来达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此外,使用静脉注射还有轻度负性肌力作用,且不会抑制左室功能。而替米沙坦是一种新型的降血压药物,属于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亚型呈现一种高亲和性结合,可以有效地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压升高,并且抑制时间长,一般在48h之内可测,使用替米沙坦不会抑制人全血浆肾素,也不会阻断离子通道,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可以降解缓激肽,根据替米沙坦不会影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特性,可以减少缓激肽作用增强而出现的不良反应。本次研究证实,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并发阵发性房颤可以有效地抑制患者的心房重构、减少心房的扩建速度。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冠心病患者都合并存在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而替米沙坦在降血压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左心房的压力,以此抑制心房肌的解剖重构。

综上所述,将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应用于冠心病并发阵发性房颤中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猜你喜欢

米沙坦左房阵发性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左房功能的超声评价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替米沙坦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BMP-7的影响
替米沙坦和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最小成本分析
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分析
替米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1例左房粘液瘤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