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效果分析

2019-02-22田云

医药前沿 2019年1期
关键词:噻托溴铵肺部

田云

(什邡市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可简称为慢阻肺,此类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很高,以浓痰,咳血,肺部感染和肺功能下降为主要表现[1],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对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带来严重影响。目前西医治疗是此类病症的最常用治疗方法,但是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选用不同药物时,疗效和不良反应差距较大[2]。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究分析具体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院选取了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对照研究,使用噻托溴铵与常规疗法进行比较,现将报道整理如下。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情况 (±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情况 (±s)

分组 FEV1(L) FVC(L) FEV1/FVC IC(mm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37±0.65 2.17±0.49 0.91±0.27 1.43±0.52 54.26±5.15 55.31±5.19 1.54±0.48 2.06±0.63观察组 1.34±0.45 3.02±0.53 0.96±0.22 2.09±0.55 52.91±6.47 62.6±6.71 1.49±0.52 3.04±0.84 t 0.208 6.450 0.786 4.776 0.894 4.707 0.387 5.11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 (±s)

表2 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 (±s)

分组 咳嗽 气促 肺部啰音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21±0.54 2.21±0.43 2.32±0.76 2.32±0.54 1.32±0.98 1.32±0.43观察组 2.21±0.65 1.43±0.65 2.32±0.98 1.87±0.98 1.43±0.65 0.87±0.21 t 0.346 5.482 0.486 2.203 0.512 5.151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病例数为60例。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4例,年龄范围在45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7±5.43)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15例,年龄范围在43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15±5.12)岁。组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将选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使用硫酸丁胺醇吸入雾化剂进行治疗,每日3次,每次需喷3~4回;而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生产厂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德国);H20140933),同样雾化吸入,每日1次,每次18μg。两组患者均需连续用药3个月,3个月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

(1)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使用肺功能仪对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的项目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深吸气量(IC)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同时还要详细记录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2)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包括:①咳嗽,无=0分,间断=1分,经常=2分,剧烈=3分;②气促,无=0分,上楼时气促=1分,走平路时气促=2分,平静时气促=3分;③肺部啰音,无=0分,少=1分,一般=2分,多=3分。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接受t检验,计数资料率接受χ2检验,在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都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2 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

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咳嗽、气促、肺部啰音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早期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会在日常活动中出现气急和气促的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越来越重,逐步发展到在平静状态下也会气急气促,严重时甚至神志恍惚,对生命造成直接的威胁。噻托溴铵是一种新型支气管扩张剂,主要作用于人体的M1和M2受体,通过降低胆碱能神经的张力缓解静息气道阻力,长期使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另外由于胆碱能神经张力受到抑制,此药物还可以减少周围腺体黏液分泌,增强通气功能。苏海兵等人的研究指出[3],噻托溴铵可以限制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包括支气管收缩,瞳孔散大和唾液分泌等,同时也有人报道称噻托溴铵能有效抑制炎性细胞的生长,改善患者气道重塑,逐步减缓肺功能恶化症状。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咳嗽、气促、肺部啰音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证实了噻托溴铵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并且两组治疗期间都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采取噻托溴铵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显著改善肺功能,还利于各项身体机能的恢复,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常规治疗方式有了不小的提升,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噻托溴铵肺部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期抑制咳嗽反应的效果比较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