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髋关节融合术治疗晚期髋关节结核的疗效分析

2019-02-22兰香谋

医药前沿 2019年1期
关键词:融合术克氏结核

兰香谋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5)

髋关节结核多发于青壮年群体,发病病因为肺结核发展所致。消瘦、髋部疼痛、轻微跛行等[1]。早期髋关节结核症状不典型,因此临床在诊断时有一定难度,大部分患者被诊断出疾病已到中晚期。晚期髋关节结核症状有消瘦、髋部疼痛、跛行、骨质严重受损等,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其正常生活[2]。临床对于髋关节结核治疗手段主要有髋关节融合术,但对于克氏针固定及钢板内固定的效果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髋关节结核患者分别实施克氏针及钢板内固定两种治疗手段,旨在找出最佳治疗方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髋关节结核患者,均经CT、MRI确诊。随机分组,观察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23~49岁,平均年龄(35.26±3.08)岁,平均病程(5.16±1.04)年。对照组37例,男27例,女10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5.82±3.15)岁,平均病程(5.17±1.13)年。临床表现:均存在不同程度髋关节疼痛、肿胀现象,活动受限,少数患者有窦道形成。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待临床症状缓解后进行髋关节融合术。取侧卧位,经Gibson入路,将髋关节面、股骨上段及充分暴露,对股骨头及软骨面进行修整,并修去硬化或坏死的骨质,暴露血流运行良好的松质骨,并将瘸变组织及关节囊完全清除。对照组采用钢板于髋骨处固定,并加压处理,将外侧固定于粗隆部,体部固定于股骨上段位置。观察组使用克氏针固定,朝髓臼上深刺髋骨,再使用两枚克氏针交叉插入髓臼前后处。术后使用支具行辅助固定,并将松质骨植入缺损严重的股骨头部。术后卧床休息,并给予两组患者抗结核治疗,于术后1个月指导进行直腿抬高等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恢复时间(月)观察组 38 92.5±9.2 332.6±80.9 213.4±42.8 3.1±1.8对照组 37 110.3±16.4 514.8±114.7 270.8±52.7 4.7±2.7 t 5.817 7.967 5.184 3.027 P 0.000 0.000 0.000 0.003分组 n 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术后引流量(ml)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率为2.63%,低于对照组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3.讨论

髋关节结核主要为肺结核发展导致,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被确诊时已成中晚期。晚期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髋关节软骨损伤、疼痛、肿胀、跛行等。由于髋关节周边出现大量增生组织,形成关节骨强直性,引发疼痛、屈曲畸形、功能障碍等症状[3]。严重者可形成窦道,并长期出现流脓现象,给患者带来痛苦,对其正常生活及工作带来重大负担,导致生活质量下滑。髋关节融合术为临床常用的治疗髋关节结核传统方法,患者术后会出现髋关节活动度受限的情况,但对基本生活无太大影响,且经过后期治疗及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髋关节活动度,可继续工作,减轻患者生活负担,提升其生活质量。髋关节融合术主要有石膏、克氏针、钢板内、外支架等固定方式。临床对于选择何种固定方式仍存在争议。克氏针具有经济实惠,安全性高的特点,适用于经济负担中病情较差的髋关节结核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因此对髋关节结核患者实施髋关节融合术时使用克氏针固定处理效果比较显著,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髋关节融合术治疗髋关节结核患者效果显著,术中使用克氏针固定效果比钢板内固定更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融合术克氏结核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疣状皮肤结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