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忘忧草 万家喜眉梢
2019-02-22
入冬后的第一场雪飘进黄花地里,忙碌一年的农民撂下锄头进入了“冬歇期”,但对于大同市云州区“黄花办”主任安一平来说,还远没有到休息的时候,培训农户、规划产业、协调资金……安一平已经在为2019年区里黄花产业的发展做打算。
云州区过去叫大同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这里气候严寒、十年九旱、土地贫瘠,是典型的贫困县。近年来,区里决定以黄花为主导产业,带动百姓脱贫致富,为此还专门成立了黄花产业发展办公室。
唐家堡村支部书记张顺宝是全区规模种植黄花的第一人。说起黄花他如数家珍,黄花又名忘忧草、金针菜,它与蘑菇、木耳并称为“素食三珍”,自古有“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的赞美诗句。张顺宝介绍说,黄花干菜目前市场上能卖到每千克50多块钱,是当地其他作物收入的几十倍。
云州区农民种植黄花的传统由来已久,但以前并未形成规模。据当地人介绍,过去种黄花有“四难”:一是收益难,黄花的成熟周期长达3年;二是采摘难,一亩黄花一个农民要摘一个多月;三是晾晒难,需要大量空闲场地;四是浇水难,种植黄花必须要有水浇地。
乡镇干部第一次找到张顺宝要他带头大规模种植黄花时,被张顺宝给顶了回去:“是不是在忽悠我?”但听完政府给出的条件后,张顺宝决心试一试。
当时,云州区举全区之力发展黄花产业,为农户出台了一系列奖补政策:每栽种一亩黄花补贴500元;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黄花地全部配套水电路;政府出面在全国招聘采摘工;全区中小学操场、有硬化场地的单位暑期为黄花晾晒腾地让路……
2013年,张顺宝流转来村里的300亩地种起了黄花,在政府的扶持下,他顺利挺过了最初两年的幼苗生长期,迎来了黄花的盛产期,如今300亩黄花每年能给他带来100多万元的收入,“黄花大王张百万”的名号也传扬开来。
在张顺宝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农民开始种植黄花,当地的黄花产业渐成规模。数据显示,2010年以前,全区黄花种植面积不足1.6万亩,而如今已经达到了15万亩,全区156个村几乎村村都种上了黄花。
黄花多了,“黄花办”主任也火了。安一平说,这几年“黄花办”对种植户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农民缺资金,他们就与银行协调推出“黄花贷款”;农民怕风险,他们就向保险公司争取“黄花保险”;农民愁销路,他们就引进黄花加工企业。
“农户人人都有我的电话,问政策时他们喊我‘安主任’,要贷款时他们叫我‘安经理’,请教技术时又称我‘安工’。”安一平说,农民只要有问题就会来找他,农忙时候他的电话天天都被“打爆”。
“能种的都种过了,能养的也都养过了,没想到最后靠黄花发了家。”唐家堡村农民唐万过去是一名贫困户,在政府的支持下他种了40亩黄花,没想到不但脱了贫,而且靠着种黄花的收入供三个孩子上了大学,还给儿子娶了媳妇。
“在我们村,有一批这样的‘黄花大学生’‘黄花媳妇’‘黄花小汽车’‘黄花新房’。”唐万说,黄花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让他们不再为贫困而忧愁。
2018年夏天,云州区举办了首届黄花丰收活动月,一片片黄花吸引了上万名游客前来观赏、采摘。瓜园村园沃黄花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成说,随着黄花产业的不断升级,他们也在探索研发黄花草编、黄花宴等相关产品,帮助更多农民就业增收。
云州区委书记王凤瑞说,目前全区15万亩黄花中已有5万亩进入盛产期,总产值达到3.5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在黄花产业带动下,全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0.57%下降到了2017年底的12.55%,剩余贫困人口在2018年内全部实现脱贫。
(中 新)
长治扶贫干部马继红:
自创扶贫歌曲走红“朋友圈”
近日,在革命老区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内,一首由扶贫干部创作的歌曲《守望》,一时间广为流传,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首歌曲,出自中共长治市委政研室驻壶关县龙泉镇清流村扶贫工作队长马继红,一名奔波在一线的70后扶贫干部。
“我看着昏黄的斜晖,映亮了亲切的路,我看着斑驳的树枝,迎着那久违的寒……”朴实的歌词、悠扬的旋律,深远的意境,抒情而又细腻地表达了扶贫干部的所思所想,所念所望。“这首歌曲表达的是我的真实感受,我希望这首歌能成为广大扶贫干部的心声流露,成为扎根基层的扶贫干部,对党中央精准脱贫英明决策的响应和反馈。”马继红说。
2017年4月,按照组织要求,马继红踏上了扶贫征程,他同派驻到村的第一书记、扶贫队员们一起,从村上最穷苦的贫困户开始,挨个入户走访,切身了解贫困户吃啥住啥,家里几口人,谁生病了,小孩子上学有什么困难,务工情况如何,通过实地察看和同贫困户的谈心交流,很快掌握了全村贫困户的困难状况。之后,他们因户施策,根据贫困户的诉求和期盼,把党的扶贫政策用活用足,为贫困户解决老无所养、住不起医院、教育补贴未落实、外出务工讨不回薪等实际困难。通过一件又一件的实事,马继红同贫困户拉近了距离,感情越来越深厚,贫困户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个性特点,一点一滴地烙在了他的脑海里,成为他歌曲创作的源泉。
大约一个月前,马继红在入户走访中,触景生情,突发灵感,在结束了紧张的一天工作之余,夜里他一个人静静的回想着清流村的山沟清泉、院舍树木,回想着同贫困户沟通时种种难以忘怀的场景,他思如泉涌,下笔如注,很快便把歌词写成了。随后,他自掏腰包,又托关系找人找设备,专门花了几天功夫在清流村录制MV视频。后来,他又自己上阵演唱,并专门为清流村写了一篇写景写史的感怀文章,最后他把这些全部放到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发了出来。不曾想!平时订阅关注量只有几十个的公众号,突然点击量爆增,很快成为壶关干部群众朋友圈中的“网红”。认识他的人纷纷给他打电话、发微信询问情况,不认识他的人也通过各种途径联系他,表示对他的支持。
“这首歌曲我听了好几遍,非常触动内心,唱出了我们扶贫干部的心声。尤其是歌曲中‘哪一张笑脸不知愁,哪一句问候贴心窝,哪一家有难真情诉,哪一刻驻足双泪流’的歌词,让人听后内心充满了力量,激发了大家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情。”扶贫干部马振国说。
歌曲同样感动了不少贫困户。“我在朋友圈看到的,内心充满温暖,觉得我们正是有了这么一群真正扎根农村,深入百姓生活中的扶贫干部,生活才会越来越甜美,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清流村贫困户苗雪忠说。
(贾晓琼 秦风明)
“麦苗一斤能卖65元左右?假的吧?麦苗榨汁能喝、能卖钱?假的吧?”当地老百姓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而这几年刘加勋改变了大家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深入探索“三有一网”的扶贫模式,依托县级电商产业园,通过电商服务站点到村全覆盖,推进农产品向农商品转变,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2018年实现农产品线上交易3.63亿元。五河县电商扶贫通过实施“电商培训+政策激励”措施促农上网,使小麦苗的清香随着网线的连接飘荡在刘加勋的脱贫致富路上。
安徽五河:
麦苗香飘脱贫路
这个榨汁的小麦苗就是东刘集传统粮食作物,提起怎么卖,还有个小来源。他脱贫那年冬天,一位教授到他家调研网销产品的生产环境,惊讶的发现并说:“你们这遍地都是黄金啊!在京沪江浙地区,小麦苗榨汁的附加值高,是属于较好的一项网销产品。”通过这位教授的介绍知道了小麦苗的广阔前景,而东刘集镇属于平原,非常适宜种植小麦。
虽然前景广阔,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不少难题。麦苗在地里种植容易有化肥农药等污染,且不适宜榨汁。而室内培育虽适宜榨汁又有用土以及种植场地等各项新挑战。刘加勋有困难更有不少热心人帮忙,有帮助检测药物残留和有解答问题的相关专家,更有宣传并帮助申请各项政策的帮扶责任人等。正是这些人的帮助,才有这家专售小麦苗的老网店。才有贫困户刘家勋通过网店销售脱贫致富,年销售额超500万元,年收入达30余万元,带动3户贫困户每户年增收2万余元。
五河县大力推广“三有一网”点位扶贫、“三业一岗”就业扶贫、“一自三合”扶贫小额信贷等模式,2018年投入产业扶贫专项资金4222万元,实施到村项目201个,到户项目10659个,累计到户产业覆盖率达99%,促使更多像刘加勋这样脱贫致富的贫困户不断涌现。
(焦 洋)
河南正阳:
花生壳种菇圆了富民梦
“这些用来生产香菇的菌棒原料一半是花生壳,每100千克花生壳,能产鲜菇100千克,现在杨岗村已有80户贫困户通过花生壳生产香菇脱了贫。”元月初,在河南省正阳县汝南埠镇杨岗村香菇大棚里,种植户张扬拿起一支小菌棒对笔者说。
据了解,正阳县是个农业大县,常年种植花生面积达172万亩,全县每年产生的花生壳超过了3000吨。以前农民把这些花生壳要么当柴烧,要么当废料倒掉,既污染了空气又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成为让人头痛的农业废弃物。为解决废弃花生壳污染环境问题,也为农业资源找出路,正阳县积极出台扶持鼓励政策,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张扬是一名返乡创业的退伍军人,回乡后担任杨岗村村支部书记,为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带动村民发家致富,张扬将目标锁定在花生壳的循环利用上,积极探索利用花生壳生产香菇的种植技术,并于2016年投资40万元,购买了花生脱壳机,建起了20个香菇温室大棚发展食用菌产业。他在从事食用菌研究的战友的帮助下,与正阳县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农企对接,通过“社社联盟、技术共享、风险共担”的办法,达成了购买引进菌棒、菌种,并全程跟踪技术指导的合作协议。
花生壳种植的香菇不仅产量高,味道尤为鲜美,投入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他建设的20个香菇棚共栽培香菇20多万袋,年产值达60余万元,与以往用木屑种菇相比,效益增加10万元。
(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