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珍:做好一名职业农民
2019-02-22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要让农民来做主角;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是农民,建设主体也理应是农民;乡村振兴还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就眼下实际情况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化日益加剧,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谁来坚守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传承农村农业农民等“三农”事业创新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三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应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乡村振兴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来支撑
要利用好精准扶贫工作相关政策,着力从贫困人口中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依靠各地根据自身农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推行诸如农民田间学校培育模式、现场传导型培育模式、典型示范型培育模式、项目推动型培育模式等,根据产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创新适合当地特点的教育培训模式,包括大力推行农技推广面对面等培训模式;探索“互联网+培训”模式,实现在线学习、在线技术咨询、共享教学资源信息等等,培养造就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使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
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不真刀真枪地干,不真金白银地投,是喊不出来的,是干不出名堂的。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强化乡村振兴制度供给,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让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让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汇聚起来,才能真正让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乡村振兴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来支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抓好培训教育的同时,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还要确立好培育对象,做到有的放矢、以点带面。现阶段,农业生产企业带头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驻村第一书记及大学生村官、种植养殖大户等具备成为职业农民的潜质,可通过对这一群体的先培训、先引导,实现示范带动,推广普及,逐步建立起一支稳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最终抵达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的理想境地。
(游德福)
王吉珍出身贫困家庭,父亲一生以放羊为生。他从小就对农家活感兴趣。高中毕业后返乡,他当过司机、干过装卸工、做过修理工。后来,一心想创业的他还成立了家装公司,但仅仅一年就以失败告终。再三反思,“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触动了他。2010年,他报上农业大学网络院太原生态工程学院学习,采取干中学、学中干,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之路如何起步?资金如何解决?选择什么产业?经过反复思考论证,王吉珍最后决定从适合市场经济前景的做起,从适合本土资源的做起,靠科技引领干现代农业,干绿色农业,干生态农业,干休闲农业。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岔口乡是绿色生态乡,很适合种植养殖。王吉珍所住的新房村更是水源充足,土层深厚,日照充分,无霜期为130天,是马铃薯生长的“天堂”。王吉珍流转了一部分土地,开始种植脱毒马铃薯,结果形势喜人,平均亩产达到2000千克,比传统的品种亩产量提高1000千克。此后,他又大胆流转200亩土地,并创办了富兴农家庭种植养殖场,以职业农民的身份走上创业之路。
王吉珍的探索之路引起农业部门的关注。脱毒马铃薯专家田肉虎通过实地考察,决定提供重点技术支持。2012年起,王吉珍引进了新品种试验种植。经过两年的试验筛选,他筛选出来适合当地种植的脱毒马铃薯的优良品种,亩产3250千克,比传统的马铃薯产量提高60%。从此,王吉珍的马铃薯种植之路一发不可收拾。2015年,他承担古交市“一村一品”专业村脱毒马铃薯繁育项目的实施工作,繁育原种7.5万千克以及一级种薯12.5万千克,被农业部门确认为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
王吉珍致富不忘农民,积极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王吉珍用短短几年时间就交出了沉甸甸的成绩单:2014年,他带领全村52户农民组建了古交市吉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把自己几十万固定资产的种植养殖场纳入其中,实现资源共享;2015年,他承担“一村一品”专业村项目繁育的20千克种薯,第二年全部发放给214户村民种植,解决了大家的种子问题;他组建了鑫方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以成本价服务本村村民。经过几年的努力,合作社实现总收入120万元,社员人均收入增加20%。
“如何做好一名时代新人?不仅要自己做好一名职业农民,更要用我的‘职业’去帮助身边人,带动农民一起致富。让大家致富,我会一直努力!”王吉珍说。
(白 伟)
新型职业农民“掘金”绿色田野
浙江省慈溪市“玫瑰半岛”农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室外,“80后”农场主陈速超精心照料着种在花盆里的月季花;室内,他的妻子王雪维在网上耐心处理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这家主打进口月季花销售的农场在线上线下齐发力,销售额近180万元。近年来,一批像陈速超、王雪维这样有想法、善经营的慈溪职业农民在转型升级浪潮中抢抓先机,走出一条新型农业发展之路。
2018年,慈溪重点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以及农产品加工人才、现代青年农场主三类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了培训。目前,该市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032人。
邱杰波是慈溪的“新农人创业之星”。大学毕业后,他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了一名职业农民。经过多年发展,邱杰波在横河镇承包的土地总面积已超过200亩,组建了一支包括大型收割机、无人植保飞机的“农机大军”。在他的水稻种植基地,播种、收割、加工等环节已全部实现机械化操作。“我准备为加工的大米注册商标,打造一个让消费者信赖的农产品品牌。”邱杰波说。
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创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平台。2018年年初以来,慈溪市现代农业开发区先后建成杭州湾现代农业研究院、国际食品研发中心、沧海慈湖农创客基地一期等三大科技创新与技术示范平台。其中,沧海慈湖农创客基地已建成3.6万平方米设施大棚和600亩田间实训基地。2018年,该开发区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00人次,带动36个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农业创新创业,孵化优秀农创客项目6个。
(陈章升 陆燕青 陆媛媛)
山西晋中寻找“新型青年职业农民先锋”
为助推山西省晋中市争创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市,尽快为晋中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挖掘培育出一批高素质的新型青年职业农民,共青团晋中市委、晋中市农委、晋中市青年农民联合会等联合开展寻找“新型青年职业农民先锋”活动,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本次活动以“新型青年职业农民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在晋中市范围内挖掘40周岁以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职业青年,宣传先进典型在技能提升、诚实劳动、创业致富过程中的奋斗精神,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农业生产经营实践,活动时间从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
据了解,晋中市青年农民联合会成立于2018年8月。成立初期,在晋中团市委的推动下,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人才纷纷加入组织,晋中市8个县52名青年农民成为首批会员。他们经营的范围涉及干果水果种植业、养殖畜牧业、设施蔬菜业、休闲观光业、立体循环农业、渔业水利业、农产品加工业等。
“晋中市青年农民联合会旨在加强对青年农民的引导培育,为晋中青年农民搭建创新、创业、合作、交流的平台,为晋中农业发展储备青年骨干力量,推动晋中农业向环境友好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晋中市青年农民联合会会长程子昂说。
(王 皓)
新春“科技礼包”送农家
“梨树花量大,结果能力强,一定要在早春萌芽前及时浇水施肥,以满足梨树抽枝、展叶、开花营养消耗,提高坐果率。花芽能明显辨认后,进行花前复剪。……”
1月23日,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泓芝驿镇北店镇举办的新型职业农业培育梨树培训班上,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的讲师高黎明为广大梨农深入浅出地讲解梨树的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之后,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的另一位老师燕克昌则为大家介绍了当前梨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为大家推广了目前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在上午3个多小时的培训中,台上的老师讲的投入明白,台下的梨农听得认真,记得仔细。
“梨木虱 用什么方法防治效果好?”
“梨园用除草剂对梨树有危害吗?”
“有哪些品种生产中不用套袋?”
在培训课上,老师的授课时不时被梨农的提问打断,当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得到一一解答后,大家对老师报以热烈的掌声。在课堂上,靳满屯最活跃,他的提问最多。对此靳满屯颇有感慨:“咱参加这样的技术培训,除了要跟着老师学技术以外,还要解决咱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卫希能在听课中做了20多页的课堂笔记,对老师讲的技术要领一字不落的都做了记录。她兴奋的对笔者说“梨树管理离不了新技术,回到家后,不能只忙着购买年货,我要把这些技术要领弄通搞懂,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高根农在村里是梨树种植的老把式,他告诉笔者,还有好多人没能来参加学习,自己要把老师讲的技术要领带回去,利用春节聚会的时间,传授给大家,改变他们管理梨树靠“土经验”的观念。
课堂培训结束以后,老师们又到大家的梨园问诊把脉,解决大家冬季修剪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修剪时不要完全受枝组的约束,不同的树势按不同的方法修剪,对于生长健壮的发育枝、中庸枝,可以不短截,不回缩,缓放一年,让它来年结果……”
在田间,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钟学智老师一边为大家讲解,一边实地操作,把大家在修剪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讲清,讲透,让大家弄懂弄透,融会贯通。
运城市盐湖区农委主任杜登科表示,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让愿意留在农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那些回到乡村创业的人更有信心,让那些懂技术,善经营得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新创客都能在农村振兴伟业中精彩绽放,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李富辉 郑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