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02-21彭旵生中共桐城市委办公室
文/彭旵生(中共桐城市委办公室)
近年来,桐城市积极抢抓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战略机遇,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有力催生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极大地推动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桐城市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省知识产权强县(市)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一、桐城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情况
1.强化领导组织推进,开展创新型县(市)建设
启动桐城创新型县(市)建设,按照“强领导、强投入、强考核”要求,制定创建工作方案,严格加以实施,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引擎、主动力,摆上全市工作核心位置,常态化加以推进。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多部门协调联动的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完善各镇(街道)科技副镇长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重点推进科技项目、培训和统计等工作,科技创新纵向组织体系进一步明晰。同时将科技创新与项目建设等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每年年初多部门联合下发镇(街道)年度科技创新工作指标任务,并从全年百分考核中拿出4分进行“科技创新”绩效考核。每月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通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科技创新指标完成情况,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有部署、快落实、出成效。
2.完善政策体制机制,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积极做好与省级、安庆市级科技奖补政策的衔接,在确保省市政策全面落实的基础上,结合桐城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桐城市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桐城市促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每年设立专项资金2000万元,综合运用“拨、补、奖”等手段,围绕研发平台建设、科技项目实施、产学研合作对接等方面,引导企业提高科技创新投入,走创新转型发展之路。2017年全市累计兑现省、安庆市自主创新政策项目46项,争取奖补资金1400余万元,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共计1.46亿元,有效提升了政府资金使用效益,充分调动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2017年,全市科技研发经费投入达3.2亿元,企业自主申报省重大专项10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2项。
3.加强科技企业培育,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围绕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两大首位产业,新材料、汽车部件等优势产业,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储备和认定,2018年以来,全市共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为产业转型升级夯实量变基础。通过本地传统企业改造升级和外地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培育等途径,持续培育壮大桐城市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截至2018年10月,全市共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3家,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企业138家。2018年1—10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32.6亿元,增幅28.7%,增幅居安庆7县首位。全市以新材料、先进智造与自动化、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正逐步形成。盛运、嘉联获批省2018年度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微威、中建材获2018年省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支持;金亿新材料公司荣获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企业成长组三等奖。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18年10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9家,其中新材料产业28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16家、节能环保产业9家。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现税收达4.35亿元。
4.打造科技创新平台,集聚科技创新资源
鼓励引导企业科技研发平台建设,立足桐城市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企业,组织创建国家级研究中心1家、院士工作站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博士后工作站3家、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家、企业独立技术研究院3家,引荐各类专家(团队)40余人次,有效促进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企业科技成果研发与应用。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倾力打造国家高分子质检中心、桐城经开区“双创园”“青桐”众创空间等科技服务平台,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规上企业”的发展模式,累计建成并投入运营科技型企业孵化器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牯牛背农业-农村创业服务中心”通过国家“星创天地”备案。
5.着力政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研发
全面提高产学研合作层次,坚持以智能制造、节能环保首位产业为主导,围绕汽车部件、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与成果需求深耕细作,与中国智慧城市产业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共建“桐城市先进技术与产业创新研究院”,服务首位产业发展。先后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组建“校市科技合作战略联盟”,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达成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桐城创新中心;围绕塑料包装印刷产业,成功组建“双港镇-江南大学软包装产学研基地”“双新开发区、新渡镇-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技术创新基地”;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省内外5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2017年以来,全市广泛开展院(校)企行、合作洽谈会等各类政产学研活动60余次,协调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26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达4800余万元。引导院(校)企就行业关键技术与先进成果进行合作研发,全市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产品103项,申请发明专利2046件,授权发明专利97件,全市有效发明专利259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41件,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的“节能环保型输送装备与系统”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桐城市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成果转化“活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企业存在满足于既得利益,不想应用新的科技成果,缺乏敢为人先、勇于冒险的创新精神等现象,致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力度不强,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2.政产学研合作“精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多是理论前沿性成果,往往“难接地气”,与企业、市场需求结合不紧,能够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的成果不多,能够转化并产生市场效益的成果不多。
3.科技创新企业“承接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全市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质量不高、结构不优的问题普遍存在。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占三分之一,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附加值领域企业不多、不大、不优、不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承接能力弱,难以吸纳科研成果进行中间试验并用于生产。
三、加强桐城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建议
1.加强创新氛围营造,激发成果转化活力
强化教育培训和典型带动,不断激发企业家敢闯、敢拼的精神,破除“小富即安”的思想桎梏,助力企业家拓宽发展视野、提升创新意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保护科技成果转化者的合法权益,在全社会营造优良的工作环境。建立健全符合自身实际的扶持政策,在给予企业真金白银支持的同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自主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快科技与金融结合步伐,设立创新风投基金,拓宽投融资渠道,激发企业活力。
2.加强企业主体培育,增添成果转化后劲
建立科技、经信、发改、税务等多部门联动的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培育库,筛选成长性好、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为培育对象,按照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建立培育梯队;注重本土企业培育,利用高端装备制造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创新型企业的“含金量”。
3.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提升成果转化水平
坚持需求导向,探索构建“企业出题、院校选题、政府助题”的政产学研项目组织机制,围绕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开展重点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研发和成果转化,以提升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大科技财政投入力度,探索实行“政府出题、企业院校联合破题”的科技项目实施机制,围绕解决本市产业发展的关键和重大技术问题,鼓励校企开展联合攻关和成果承接转化,使科技合作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