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创新之都的完美蝶变

2019-02-21李红兵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安徽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科教合肥市合肥

文/李红兵(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合肥,安徽省省会,一座负载千年历史的古城,有“三国故里、包拯家乡”之称。在国家区域战略布局之下,合肥扮演着“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G60科创走廊节点城市、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重要角色,承担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合肥滨湖科学城以及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排头兵等使命职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合肥崛起腾飞的70年,亦是合肥从名不见经传的“江淮小邑”到“创新之都”完美蝶变的70年。合肥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7 年,合肥科技事业扬帆起航,向科学进军,加快建立综合性科研基地

新中国诞生初期,科技战线百废待兴。刚解放时,合肥的科技事业基本是一片空白,全市仅有4所中学、17所小学,文盲比例高达全市人口的82%。全市只有一些简单手工作坊。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紧接着,合肥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科研机构陆续建立,科技队伍迅速壮大,群众性科技活动高潮迭起。1958年9月,毛泽东在安徽视察期间,亲笔给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写信。在给曾希圣的信中,毛泽东对安徽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沿途一望,生机蓬勃,肯定是有希望,有大希望的。”1960年2月19日至2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来安徽视察。在合肥期间,邓小平先后视察了安徽省博物馆、省委机关钢铁厂、省农具展览馆,合肥软木厂、砂轮厂、综合艺术模型厂,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合肥市郊区蜀山人民公社、江淮人民公社。1962—1965年间,合肥的科技事业处于平稳发展时期。1965年,国务院批准在合肥市建立一个综合性科研基地。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合肥的科技事业处于停滞阶段。但是,在这段时期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搬迁合肥,成为安徽特别是合肥科技发展历程中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机遇。1969年12月,中国科大开始自北京迁入安徽,最早落户安庆。1970年1月底,相关人员向安徽省革委会主任李德生汇报,商定学校搬迁到合肥市,至1970年10月基本完成搬迁。中国科学院于1977年8月5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科大第一次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科大既要成为教学中心,又要成为科学中心。1977年9月30日,中国科大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几个问题的报告》。此后,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大坚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大搬迁合肥后,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便把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离子物理研究所、智能机械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等也迁到合肥,奠定了合肥科技优势的基础地位。

这一阶段,合肥的科技事业从无到有,逐步成长,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抓住了科教资源集聚的大好机遇,为建立综合性科研基地和后来各阶段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这段时期,安徽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和中国第一台空调在合肥诞生。1968年4月,靠着东拼西凑的设备和各方支援的技术人员、工人,合肥造出来安徽第一台“江淮牌”2.5吨载货汽车,安徽人终于实现了造车梦。1976年底,全部国产化的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在合肥诞生,电子部命名其为DJS-050。1977年4月23日,该机演示成功,中国人第一次听到了“微型计算机”的名字。同时期,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出中国第一台空调。这段时期,安徽大学迁建合肥。作为安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学校创建于1928年当时省会安庆市,于1956年迁建合肥市,1958年全面恢复招生。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沿用至今。

第二阶段:1978—1990年,合肥科技事业迎来发展的春天,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

1978年3月,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精辟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重要论断,为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1978年12月,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真正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年10月,中科院在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离子物理研究所、智能机械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等4个科研大所的基础上组建中科院合肥分院,合肥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外的又一个重要的科研基地。1982年6月,国务院在合肥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明确提出:“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合肥与北京、西安、成都并列成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原电子工业部16所、38所、43所相继迁入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兴建,科教资源加速向合肥集聚,进一步加强了合肥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到1985年,合肥有县级以上科研院所87个,科研机构职工总数近9000人,合肥科教基地建设初具规模。1989年,合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了“教育为本,科技立市”的基本方针,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火炬计划”,推动了合肥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这一阶段,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随着一系列科教资源的迁入和集聚,奠定了合肥作为全国重要科教基地的基础。这段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率先提出在国内建设电子同步辐射加速器的建议。1983年4月,作为第一个由国家全额投资兴建并支持运行的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NSRL)由原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其拥有的同步辐射装置称为合肥光源(HLS)。至今,“合肥光源”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安徽省高校科技进步奖等奖项,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阶段:1991—2005 年,合肥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成为全国第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了科技事业的迅猛发展。合肥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和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1997年,合肥被列为全国首批3个国家技术创新试点城市之一。1998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视察中科院合肥分院时,非常赞赏董铺岛的优美环境和科研氛围,欣然题写“科学岛”。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访问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时,提出可否将合肥的“科学岛”建成“中国的科学城”,由此产生了“中国科学城”的战略构想,直接促成了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落户合肥。1999年7月,国务院在批复合肥市总体规划中,再次把合肥定位为“科教之城”。2003年5月8日,中编办正式批复中科院合肥分院、中科院安徽光机所、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中科院固体物理所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更加凸显了合肥科教城市在全国的战略地位。2004年7月,国家科技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签署了《省部会商制度议定书》,明确在“合肥科学城”的基础上,将合肥市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重点支持合肥市进行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共同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国家科技创新型示范基地。至此,建设合肥科学城延展为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经国务院同意,2004年11月,科技部批准合肥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规划建设由此拉开帷幕。“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也成为合肥的一张新名片。

这一阶段,合肥创新力度不断加大,科教资源活力不断被激发,合肥作为全国科教城市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这段时期,国家大科学装置开始在合肥建设。1994年底,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成功建成我国第一台大型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T-7,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聚变界的广泛关注。它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俄、日、法之后第四个拥有该类装置的国家,从此为中国的聚变事业全面走向国际舞台开拓了一条创新之路。这段时期,世界第一台VCD和世界第一台仿生洗衣机在合肥诞生。1993年9月,姜万劲和孙燕生合作在合肥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万燕”牌VCD影碟机,结束了“磁带录像机”的历史,开创光盘记录的全新时代。1998年,合肥荣事达集团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台仿生搓洗式全自动洗衣机。

第四阶段:2006—2015年,合肥围绕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

2006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做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2006年6月,合肥市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选择6个行业制定《合肥市科技创新型企业行业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合肥市集聚创新资源,加大科技投入,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新型工业化资金、应用技术研发资金等对创新型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把产学研合作机制、成果研发与转化能力建设作为创新型企业评价认定的重要指标,按企业规模大小分类,引导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为了深入推进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工作,2007年,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合肥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以科技部为组长单位,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中科院为成员单位的部际协调小组会议。经过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合肥在创新体制机制、探索产学研结合有效模式、培育创新型企业、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安徽奋力崛起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2008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合肥科学岛视察,对科学岛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大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增添发展的新优势。2008年10月17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全省推进自主创新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动员大会”,此举标志着安徽省力图通过体制机制的突破,探索依靠自主创新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建立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成为中西部乃至全国创新型人才、企业和产业高地。从此,合肥和芜湖、蚌埠等3个城市联袂探索一条“产业转移+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的全新路径。2010年1月,科技部又将合肥市确定为首批2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2010年6月,科技部正式批复合肥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十五”时期,合肥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安徽省和合肥市按照“围绕产业需求、突出成果转化、整合创新资源、实现共享服务”的原则,共同加快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合肥创新平台——“一中心三基地”建设,即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科研集群基地、科研孵化基地、产业化基地。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全面展开,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逐步形成,产学研结合能力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

“十一五”时期,合肥提出创新推动战略,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大提高。以科技创新推动城市创新,把合肥建成全国重要的创新城市。这一时期,合肥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R&D)占地区生产总值2.13%,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教优势获得极大发展。生产出中国第一个基因工程重组药物、中国第一台C波段全相参移动式多普勒天气雷达,拥有领先世界的中文语音平台、光电色选机、大型电力保护设备、电源转换设备、干扰素的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胶、基因重组葡激酶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广泛应用到全国重大的科技活动中。全球首个46节点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在合肥成功应用,全国首条纯电动公交线路在合肥开通。

“十二五”时期,合肥提出围绕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这一时期,合肥市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作用更加凸显。到“十二五”末,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R&D)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1%提高到3.2%,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分别超16431件、3413件。智能语音、量子通信、新型显示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56户,新增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279个。中科院合肥大科学中心获批筹建,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

这一阶段,合肥坚持以创新转型升级为主线,不断解放思想,大胆试验,科技创新迈出坚实步伐。这段时期,2007年元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磁场实验装置”的项目建议书。2008年5月,项目开工建设。历经5年,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可为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强磁场极端实验环境和实验手段的大型综合科学实验装置。至此,合肥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

第五阶段:2016年开始,合肥被赋予为全国科技创新探路示范的重大使命,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亲临合肥,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期望,称赞“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合肥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全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科技创新“一号工程”,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着力打造新动能,新型平板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新突破,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改造升级实现新进展。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明确提出,合肥是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2016年6月,国务院先后批复安徽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赋予了合肥为全国科技创新探路的重大使命。2017年1月,国家批准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是继上海之后国家批准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获批,标志着合肥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7年12月18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合肥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合肥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肥篇章的决定》。在世人关注的目光中,合肥满怀信心,迈开坚定的步伐,奔向下一个目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2018年6月,合肥又成为G60科创走廊节点城市。同年10月9日,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肥滨湖新区)正式揭牌,成为安徽全面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整体布局、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大支撑,成为集聚安徽高端创新资源、推进“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建设、打造创新型省份的重大抓手。同日,中国工程院和安徽省人民政府签约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安徽研究院,成为全国首批省院共建的区域性工程科技智库之一。同年12月14日,国家大科学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在合肥启动建设,该装置也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建设内容之一,将建成国际磁约束聚变领域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平台。

“十三五”以来,合肥正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问世,“墨子号”实现千公里量级量子纠缠分发,“人造太阳”首次实现1亿度运行,科大讯飞独占语音技术鳌头……如今,合肥正充分发挥国家创新战略平台叠加效应,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把合肥打造成为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策源地。合肥不仅要在科技创新上继续突破,还要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产业、文化等方面的竞争与合作,建设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文化创新等相协调的升级版创新型城市,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猜你喜欢

科教合肥市合肥
《科教导刊》征稿函
合肥的春节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合肥的春节
醒狮
送你一盆小多肉
“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生态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