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对重金属镉抗性机理及利用的研究综述
2019-02-21徐金益王程亮
申 强,徐金益,张 亮,王程亮,薛 永
(1.无锡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苏无锡 214023;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 201403)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和废渣等工业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土壤Cd污染越来越严重。土壤中的Cd极易被农作物吸收,在植物体内积累,然后通过农产品进入食物链,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日本著名的“骨痛病”就是因为当地人吃了镉污染土地上种植的“镉米”。
1 土壤中镉的背景值
Cd在元素周期表中与植物必须微量元素Zn同族,位于第II B族,是一种灰色有光泽的重金属。Cd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在地壳中Cd含量为0.15~0.20mg.kg-1,在海水中为1.1×10-4mg.kg-1,在河流湖泊中为1.0×10-4~10.0×10-4mg.kg-1,在空气中为2.0×10-6~5.0×10-6mg.kg-1,在土壤中大于1mg.kg-1。在通常情况下,植物中Cd含量都很低,不超过1mg.kg-1。植物中Cd含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的pH值、植物种类及部位等。
Cd具有很强的毒性,半衰期约10~30年,甚至更长,在人体内代谢排出十分缓慢,极易在人体内积蓄。Cd污染不仅使得土壤肥力退化,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当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人体后,就会直接影响和危及动物与人类的健康。
2 镉对植物的危害
对农作物来说,有很多金属包括铜和锌,是生物生理过程必须的微量营养物质。如锌(Zn)是很多酶的辅助因子,很多蛋白质中包含锌结合结构域(Clarke and Berg,1998);铜(Cu)是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质体蓝素等蛋白介导的电子传递反应的重要组分。土壤中过量的Cd不仅与植物中蛋白质和酶活性中心的巯基结合,还能取代蛋白中的Zn、Cu等必须金属元素,造成生物大分子改变和功能性酶的失活,进而干扰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
3 植物受Cd毒害的症状
Cd在土壤-植物中的迁移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Cd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会因为不同植物的生理特性而存在较大差别,当植物组织中Cd为10-6水平时,有些植物就可能受到损害甚至死亡,如植物出现矮化、黄化以及产量、品质下降,有时甚至出现死亡绝收。对Cd敏感的作物有都可植物(Glycinemax)、菠菜(Spinacia)、萝卜(Raphanus sativas)、水稻(Oryza sativa L)、胡萝卜(Daucus carot)和燕麦(Avena sativa)等[1]。
4 Cd对植物的毒害机理
Cd对植物的毒害作用有许多方面。例如,Cd通过不可逆转地抑制质子泵,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Cd还会抑制硝酸还原酶的活力,减少氮素的吸收和传导;Cd增加H+在线粒体内膜的透性,抑制氧化磷酸化[2];Cd抑制几种抗氧化酶的活力,引发氧化胁迫;Cd干扰包围细胞中K+、Ca2+和ABA的移动,抑制气孔开度;Cd损伤光合器官,使Fe2+匮乏,增加非光化学粗灭,从而影响光合作用[3];Cd影响RNA合成,降低核糖核酸酶活性,导致核仁损伤;Cd显著减少H+/K+交换,影响质膜ATP酶的活力。Cd还通过干扰水分代谢、降低叶绿素含量、改变细胞膜透性、与蛋白质产生巯基作用、竞争代谢活性部位、代换必需营养元素、改变DNA的构象等对植物产生毒性作用[4]。
5 植物对Cd忍耐的生理基础
植物为了维持体内必须金属的浓度,减少Cd的毒害作用,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防止Cd中毒的防御机制,并通过控制Cd的吸收、积累、转运和解毒等过程,在体内形成一套复杂的控制Cd体内稳定的网络机制(Clemens,2001;Hall,2002),从而形成基本的Cd耐性。
植物对Cd的耐受机制包括避性和耐性。“避性”是指植物在环境中吸收较少的Cd来免受毒害。避性机制包括限制Cd的跨膜吸收,使Cd与根系产生的有机物质发生络合反应,降低活性Cd的含量,使植物避免受到伤害(Baker,1987)。“耐性”则是指植物能够在高浓度的Cd环境中生存,体内保持高浓度Cd而不受伤害的生理机制。Baker(1987)认为,耐性包括金属累积和金属排斥。金属积累性又包括区室化作用和钝化作用。区室化是指在植物体内某些特定的部位或细胞器将Cd隔离在其中,避免Cd对细胞造成伤害。区室化和活性钝化往往一起发挥解毒作用。金属排斥性是指Cd被植物吸收后又被排除体外,或阻碍Cd在植物体内的迁移。
6 植物对Cd毒害的消除方式
6.1 限制Cd吸收和转运
植物对Cd的耐受性与体内Cd的积累数量有关。植物对Cd的耐受性与植物体内Cd的积累数量有关。如耐Cd能力较差的玉米和小麦品种中,植株中Cd的积累量大于耐Cd性较强的植株[5]。在蝇子草属植物Silene vulgaris的耐Cd细胞系中的Cd累积量明显要低于敏感细胞系S.cucubalus的Cd累积量,应该是耐性细胞系通过降低Cd向细胞质的转移速率来解毒[6,7]。有研究表明白羽扇豆根细胞能够排除Cd[8]。
6.2 非活性部位对Cd的吸持作用
叶表皮和细胞壁是植物的非活性的部分。一些植物Cd可以贮存在叶片的表皮毛中,进而避免Cd对叶肉细胞的直接伤害。比如印度芥菜(Brassica juncea L.),Cd在叶片表皮毛中的积累量是叶片组织中Cd积累量的43倍,其主要的解毒机制之一就是将Cd储存在叶片表皮毛中[9]。细胞壁是植物细胞保护的第一个屏障,细胞壁的组分具有丰富的羧基、羟基、醛基等活泼基团,当Cd在穿过细胞壁的时候,会有一部分Cd与这些活泼基团沉淀,可以阻止大量Cd进入原生质内,从而降低Cd的毒害[10]。例如,Nishizono等发现Athyriumyokoscense的根所吸收的重金属中有70%~90%累积在根尖的细胞壁上。
6.3 提高抗氧化酶活性
Cd胁迫下植物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大量研究表明,随着Cd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增加,保护酶活性增加[11]。在Cd胁迫下,植物SOD、POD和CAT的活性因品种和抗性的不同而不同。杨居荣等对不同耐性的农作物开展了Cd试验,结果表明:Cd耐性最强的冬小麦SOD、POD和CAT活性均增加,Cd耐性其次的玉米POD、CAT活性增加,SOD活性变化不显著,耐性较弱的黄瓜SOD、笋SOD 和POD活性均显著降低,而由此说明在植物抗Cd胁迫中3种保护酶起了一定的作用。
6.4 提高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含量
增加植物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以间接提高细胞渗透势和增加功能蛋白的数量,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细胞代谢,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洪仁远等研究表明,小麦幼苗根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会随Cd浓度的降低而降低,随着Cd浓度提高而增多。也有研究发现,低浓度的Cd(<=20mg/L)会使小麦幼苗中的脯氨酸含量略有增加,而高浓度的Cd(50或100mg/L)则会显著增加脯氨酸含量[12]。李子芳等的研究也发现,随着Cd浓度的提高,小麦幼苗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会提高。脯氨酸积累作为植物重要的渗透调节因子,对植物适应逆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可能是植物耐Cd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6.5 Cd的区隔化及螯合作用
植物细胞质和液泡内富含谷胱甘肽(GSH)、组氨酸、柠檬酸盐、磷酸、草酸等小分子物质,通过沉淀或螯合Cd,可以避免直接细胞器与Cd接触,从而消除Cd对植物的毒性[10]。螯合作用是植物对细胞内Cd的主要解毒形式之一,植物螯合素(Phytochelatins,PCs)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重金属中,Cd诱导组成PCs的速度最快,数量也最多。PCs通过Cys上的巯基(SH)与Cd离子螯合,构成LMW和HMW两类复合物。其中,LMW复合物存在于细胞质中为主,HMW复合物存在于液泡中为主。Cd在植物中主要以HMW复合体的形式在液泡中积累。Cd和PCs的结合降低了细胞内游离的Cd浓度,有效地促使金属敏感酶避免变性失活,从而降低Cd对植物的毒害作用。Verkleij等的研究表明,植物根系吸收60%的Cd以Cd-PC的形式存在。Klapheck等研究认为,植物对Cd的积累与耐受性是由受细胞内GSH或PCs数量决定的,随着PCs产量的增加和PCs链的加长,植物对Cd的耐受性也随之增强。
7 结论
传统的Cd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如客土法、排土法、深耕法、施用非毒性改良剂法、电化学法、化学冲洗法等)都存在一些不可弥补的缺陷。例如,非毒性改良剂受环境的干扰很大;排土法对土壤的治理效率低,还容易造成土壤二次污染,并且耗资巨大;化学冲洗法要求技术高,也容易产生二次污染,且治理不彻底。植物修复则开辟一种高效、绿色治理土壤Cd污染的新途径。Cd污染的植物修复原理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植物萃取。运用超积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Cd,并将Cd转移、储存到植物地上部分,再收割植物地上部分并合理处置,通过连续多次种植、收割的方式,将土壤中的Cd带离土壤,土壤中Cd含量降至安全水平。二是根际过滤。通过改变植物根际周边环境,改变Cd的化学形态,降低Cd在土壤中的活动性,促使Cd在植物的根部周围积聚、沉淀,进而减少Cd向可食用部分的转移和积累,确保农产品中Cd的含量控制在安全水平以内。
植物修复技术的处理费用相对较低,与常规化学、理物修复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适合于在发展中国家应用;植物修复技术属于原位修复技术,具有保护表土、减少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功效,对环境影响小,可广泛应用于矿山的复垦、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是目前最清洁的污染处理技术;与其它处理方法相比,植物修复技术产生的废物量较少,并且可以回收重金属。
植物修复Cd农田应综合考虑到受污染土壤特性、污染程度、栽种习惯、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将植物修复技术与其他土壤修复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高效、低耗的治理修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