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丘陵山区农村土地撂荒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以双峰县青山村为例

2019-02-21赵勇俊

乡村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丘陵耕种青山

赵勇俊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快速推进,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湖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其中山地(含山原)面积占湖南省总面积的51.22%,丘陵占15.40%,岗地占13.87%,平原占13.11%,水面占6.39%。湖南省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合占总面积的66.62%。双峰县青山村地处湘中地段,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笔者于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陆续走访了青山村的21户农户,通过实地访谈的形式深入了解青山村土地撂荒的具体情况和成因,在分析土地撂荒成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能为解决类似青山村这样的湖南省其他丘陵山区农村土地撂荒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1 土地撂荒的成因

如同湖南省其他丘陵山区农村的情况一样,目前青山村的土地撂荒情况比较严重,而且土地撂荒的规模有逐年扩大的趋势。让农民把曾经视为命根子的土地资源毫不犹豫地撂荒的原因,概括来说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1 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无足够的劳动力耕种土地

青山村地处湘中地区,所属的娄底市双峰县花门镇是一个传统的外出务工人口大镇,外出务工人员以从事建筑行业为主,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由于外出务工的收入远高于耕种土地的收入,2000年以来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前往广东、浙江及上海、北京、天津等经济发达省市务工。近年来,外出务工收入的持续增加,使得务工人员收入与在农村从事耕种土地的人员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村里人口加速流出,向城镇转移。村里土地撂荒现象由2000年左右开始的个别家庭零星现象发展至现在已成为普遍现象。从走访的21户农户反馈的情况来看,全部都存在土地撂荒的情况,各户撂荒的土地约占自家土地的2/3。而且目前大部分户主未撂荒的土地中,水田一年仅耕种一次(2000年以前基本上全部种植双季稻)。而反馈的土地撂荒原因之一都有家里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农村从事耕种的都是留守农村的老人和妇女,无法且无力维持土地的正常耕种[1]。而请人进行耕种的劳务成本太高,土地上收获的农作物带来的收入无法维系请人耕种的劳务成本。经过综合权衡,大部分农户主动选择了对名下的大部分土地进行撂荒处理。

1.2 丘陵山区地貌导致耕地无法实施大规模农机化生产

青山村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耕地的分布多呈梯形,零散且不平整。虽然相对于人工耕种成本来说,农机化耕种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村里交通条件较差及土地的地形局限,大型及小型农业机械无法开进村,而且即使进了村基本上也无法在土地上实现大规模快速作业。因此,如果不经过大规模的土地改造,基本上没有可能在村里实施大规模农机化作业。而大规模土地平整改造从经济上考虑又不可能实施,所以目前也没有可能通过农机化来实现土地的耕种以解决土地大规模撂荒的条件[2]。

1.3 农业水利年久失修,农业耕种的基础条件差

经过对21户农户的访谈并实地进行查看发现,目前青山村的农业基础水利设施由于年久失修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用于保障农业灌溉及防洪用的水塘基本上没有了储水功能,池塘内的淤泥基本上已经10年以上未清理,储水量已经远不及20世纪90年代水平。农业基础水利设施的年久失修导致如果遇到极端的洪涝和干旱天气,农业耕种无法保证正常的收成。农户会在投入之后无法保证产出的顾虑下,对一些收成没有保证的土地主动选择撂荒,仅耕种少量农业耕种基础条件较好的土地[3]。

1.4 耕种农作物单一,耕种收入低

青山村基本上全部是水田种植水稻,山地用来种植少量玉米、大豆、高粱等普通经济作物,在这些土地上通过种植给农户带来的收入仅能维持温饱,如果除去农户在耕种过程中投入的人工成本、农资化肥成本,纯收入更少。种植这些农作物的年收入如果折算成货币收入基本上不足外出务工人员一个月的收入[外出务工人员收入普遍在4 500元/(月·人)以上],这样导致耕种土地的积极性的经济基础逐渐丧失。而目前农民只种植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也有其现实原因,因为目前农民只会简单种植这些容易种、好打理的农作物。对于其他高价值的经济作物,农民一是不知道自己的地块适合种什么,二是不知道高价值的经济作物该怎么种,三是种植之后不知道怎么销售,该往哪里销售。

1.5 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滞后,村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

大量适龄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村人才流失,一些有能力、有魄力、有想法的农民外出务工经商,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导致了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滞后。同时,由于村干部收入水平相对不高,导致村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因而无法有效地对目前村内土地撂荒现象向上级部门提出应对和解决的有益建议,更加无法主动引导村民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带来经济收益。

2 解决土地撂荒问题的对策

掌握了青山村土地撂荒的现实情况,也深入了解了其土地撂荒的原因,只有结合青山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可行对策,方可逐步解决目前土地撂荒日益严重的问题,才能真正把类似青山村这样的湖南省丘陵山区农村建设成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1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保证农业生产风险可控

针对青山村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的现状,必须加大建设力度,以保障具备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确保农业生产风险基本可控。在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建设工程的成效。只有基本上实现了农村干旱时有水灌溉,洪涝时水能顺利排通,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自然气候等外部因素所带来的生产风险[4]。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农民对农业种植的信心,使得农民有动力、有决心扩大土地耕种的面积和规模。

2.2 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力度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针对青山村这种以山地为主的农村,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农业,而不能生搬硬套其他省份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以青山村的现实状况而言,对土地灌溉条件较为优越、地势地形较为平整和连片的区域,可以加大力度促进土地流转,以实现种植业或者养殖业规模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因为劳动力短缺而导致这部分地块撂荒的问题;对地势不平整、区位分散的土地,可以考虑种植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提升单位面积土地的收入;对连片的林地等地块,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来发展小规模养殖业和种植业[5]。政府从政策上要给予充分的帮扶和支持,同时政府要在科研院所和从事种植、养殖的农户之间做好桥梁作用,积极牵线搭桥,有效发挥科研院所在现代农业中的智力支持和指导作用。

2.3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自20世纪90年代起,青山村担任村支两委的干部基本上都是从村内人员中产生的,学历以初中和高中水平为主,村支两委干部主要起到传达上级文件精神的作用,鲜有干部有自己的对村里经济发展的建议、想法及具体举措。部分村干部的工作多流于形式,与村民的沟通严重脱节、错位,部分担任村干部多年的干部对村里的情况知之甚少。本次访谈的21户农户中,17户反馈在他们印象中,10年内村干部没有上门做过工作调查和调研。针对这些现实情况,县镇两级政府要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选派一些年富力强、思路开阔的人员担任村级两委干部,确保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到位[6]。村里的工作在有想法、有执行力的村支两委干部的领导下,方有可能就目前村内土地撂荒现象提出应对和解决办法。

2.4 引导外出农民回乡创业,促进劳动力回流

县镇两级政府应根据国家的惠农政策,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一些在外事业有成且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想法的农民回乡创业,通过以点带面,起到一种示范作用来带动一部分劳动力回流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当前,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和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一部分外出的事业有成的农民对回乡创业跃跃欲试,但由于县镇两级政府对国家惠农政策执行进度慢,导致这部分人员还处于观望状态。因此,县镇两级政府应尽快把党和国家相关惠农政策推行和落实到位,打消有意回乡创业的人员的顾虑,吸引这部分人员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回乡创业的工作中来。

猜你喜欢

丘陵耕种青山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谁来耕种”之问真的无解?——集约经营之后,榆阳农民如同“甩手掌柜”
时尚耕种——种植自己服装的人们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青山揽胜
耕种者
适宜丘陵山区发展板栗生产的关键措施
胡丘陵《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