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热”下古代文学教学策略初探

2019-02-21窦春蕾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国学儒家

窦春蕾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文系, 陕西西安 710100)

随着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传统文化热在90年代的继续延续和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在中国社会便自然而然地开始了“国学热”的萌芽,直至2007年央视的《百家讲坛》节目将其推上巅峰。这场伴随着传统文化思潮而强势来袭的“国学热”不仅是我们民族对自己文化之根的找寻和精神家园的回归,也是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体制转型过程中所带来的一些弊端和负面效应的一种文化上的自觉反思,同时还是对当今社会和世界再造中国文化的一种热切的期望。当前,伴随着“国学热”的国学课程早已进入中小学的课堂,整个社会也掀起了关注学习“国学”的热潮,各种讲座、报告、书籍、竞赛、访谈、研讨、展示等等,不一而足,人们普遍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只有善于维护自己文化生命本根的民族,才有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且不被世界历史潮流所淹没和淘汰。

有鉴于此,“国学”与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无法割舍的密切关系,尤其是在中国古代文史哲相辅相成、浑融一体的前提下就更是如此。因为“经典(原典)呈现的乃是整体思维的智慧:尤其经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仍能流传下来的著作乃表明其已具有超时间的永恒价值。作为传承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经典,皆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经典著作多呈现出一种混沌未开的智慧状,后人可从同一部经典著作中习得哲学、美学、文学、逻辑、历史、伦理乃至自然科学层面的东西。”[1]而目前随着国学教育走入中小学课堂,需要为中小学配备具有扎实国学基础的语文教师,还要对现有国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国学培训,然而“大部分语文教师其实并没有专业的国学素养,在国学方面也没有多少钻研的动力,中小学教师很多时候只能对着课本照本宣科,这样自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2]国学师资力量的薄弱、滞后,难以满足国学教学实际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学课程的开设及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中小学培养国学基础扎实的语文教师也就成为了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侧重点,这个新的变量则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有着尤为深刻和密切的关系。它不仅牵涉到古代文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的重新整合、教学内容的筛选取舍,也关系到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改革与新变。总之,为了深化与强化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国学”要素,彰显其“国学”色彩,需要创建新的课程体系,搭建新的课程平台,按照经史子集四个模块进行构思与设置。具体策略如下:

一、经部——儒学经典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等。

经部主要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的儒家经典。儒家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梁启超先生曾深刻地指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就在儒家”。“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中国民族之所以存在,因为中国文化存在,而中国文化,离不了儒家。”[3]至于作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就连法国启蒙时代的“百科全书”派著名学者狄德罗都高度评价说:中国的“五经”是最神圣、最权威、最可信而且备受尊崇的文彩横溢的巨著;《四书》是评论《五经》并使《五经》更加完美的最重要的文集。[4]儒家经典尤其是四书五经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文明之源,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依据,指导着我们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也教导着我们治国理家的基本原则。而且,其中还包含着普世价值和当代价值,既可以放之四海而成为全人类的共有精神财富和道德资源,也可以行于当代成为疗救当下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一味“良药”。

《周易》有言:“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5]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多了解领会先圣前贤的言论和行事,才能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道德学问,使自己成为有知识有教养的人。因此,学习儒家经典,攻读四书五经就成为古代文学及国学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它的重要性和难度均不容轻视。然而这些经典均为先秦时期的作品,历时久远,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有着语言文字和思想观念上的巨大差距和隔阂。而且它们卷帙丰浩,思想博大精深,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内涵上均让学生望而生畏。因此,结合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注重所选篇目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将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精髓纳入进来,首先就要筛选既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又与当今的国学教材有所关联的经典作品来讲授,如《周易》、《尚书》、《礼记》、《诗经》、《春秋左传》、《论语》、《孝经》、《孟子》等。尤其是作为儒家传统的孔孟之道,正如梁启超所说:“《论语》《孟子》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6],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这些内容主要围绕着孝悌礼仪、修身养性、仁政王道、家国天下、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不仅让学生学习体会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辞之美、情感之美、生活之美、礼俗之美,认识其中的文学价值,还要让学生从中学习古代历史风烟骀荡中所取得的成败得失的规律与经验,见识感受古人的哲理思辨能力和广博深刻的思想智慧,从而使其开拓眼界,增长见识,丰富思想,启迪智慧。初步理清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源流之一的儒家文化的基本脉络,寻找其思想源头,领会其思想要义,感受其思想魅力,认知其文化价值和当代意义。

由于课堂教学的有限性,为追求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教师和课堂主要本着精讲的原则,大量的学习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组织学生课余有计划的读书来完成。同时,还以小组或宿舍为单位围绕读书内容进行相关的主题研讨,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而且这样也能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此外,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组织参与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活动,如历史故事串讲、礼仪习俗展示、主题思想辩论、诗文翻译竞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组织活动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更深入的体会学习的内容,巩固学到的知识。

二、史部——史学经典

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国学大师钱穆说:“若一民族对其以往历史无所了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真奋斗而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并世之力量。”[7]2“故欲知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7] 3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历史学习和研究对于凝聚民族意识、深化国家情感的重要性。曾开创了大唐盛世——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也通过自己打天下和统治天下的深切感受得出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8]的不俗见解,使人了然史籍经典对于朝政统治的重要作用。而且,作为传统文化重要典籍的史籍还蕴含着人间“大道”,贮存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灵魂,延续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血脉。故“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9]。而真正的亡国悲剧不是国破家亡,而是其史籍被焚毁,史料被湮灭,再也无从查找重整。就如晚清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所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10]

正是因为“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龟鉴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虚,均是乎在。凡文化之国,未有不重其史者也。”[11]所以,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有着重史、尊史的悠久传统,不仅很早就建立了较为严格的史官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固定不变的新朝为旧朝修史的规矩做法,也沿袭着每遇家国大事总要先向祖宗成法寻求叩问的惯例。那些被鉴定为是值得信赖的正史或良史的典籍,往往就会成为评定、裁判或者预设事物得失成败的重要依据,同时,还会成为古人学习研究治国齐家平天下的主要素材。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些丰富博杂的历史著作不断涵养着国人深沉睿智的历史观和家国观,锤炼着民族智慧,凝练着民族精神。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源源不断的丰富史实,延续了我们的民族血脉,构筑了我们的灵魂家园。因此,这一部分的经典著作也是学习研究国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同样由于该部分卷帙浩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首先需要进行内容筛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兼顾文学与史学价值的有《战国策》、《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此外,要对精选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拓展挖掘,在感受这些历史典籍的文学特色和艺术魅力之外,还要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原始样貌以及前因后果、动态趋势放在历史的平台上进行研究认知。不仅为文学的发展寻找到多样化的条件和外在因素,还能培养锻造学生丰富博大的史学视野和发展变化的历史眼光。在古与今、内与外、因与果之间搭建起一座联通的桥梁,从而深化学生的认知水平。

同样由于课堂教学的有限性,大量的历史典籍需要引导学生从课余阅读中获取,读书会和分组专题研讨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是学习的主要助力之一。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各种历史文化古迹、历史博物馆、民俗馆、山川名胜等进行实地考察和参观访问,在缅怀瞻仰历史遗迹的环境氛围中更生动更鲜活地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深邃。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听取相关的学术报告,与历史专业的同学相互沟通交流,围绕多项主题如服饰、官职、时令、民俗等进行知识竞赛。最后,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组织编排表演还原历史真实样貌的小剧,针对影视剧中历史题材作品的文学性与历史性等问题进行研讨辩论,思考其成败得失,打通历史与文学、古代与现代,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总之,“国学热”下古代文学的教学策略就是要在传统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加注国学的份额,无论是教学观念的定位、教学内容的筛选,还是教学方法的尝试都要因此而产生一些变动改革。不可否认,这样的教学策略就是要把传统的古代文学课程与国学课程尽可能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尽可能多地释放出国学要素,体现出国学特色,将文学与国学均作为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考查维度,以文学搭建平台,重点展示古代文学除了文学价值之外的史学价值和哲学价值,再现文史哲三位一体的课程特色。也就是说,我们过去是努力地想要把文学从史学和哲学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独立的存在,具有自身的发展轨迹与规律。而现在,由于国学强调融通性,我们则是要还原文学与史学和哲学彼此融合的原始状态,恢复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存在模式,使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的同时,也能领会和感受传统史学与哲学的魅力,将文学的美好与情感同史学的理性悠远、哲学的睿智深刻一同植入心灵和思想的深处,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基本的国学素养,为其在未来的某一天胜任中小学的国学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国学儒家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垂”改成“掉”,好不好?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在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