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

2019-02-21李志兴

乡村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播种量抗病性冬小麦

李志兴

(辉县市农业农村局,河南 辉县 453600)

小麦是河南省新乡市主要的粮食作物,随着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持续增加,地块小麦群体植株数量与种植密度也大幅提高。如此以来,对小麦茎秆负荷力作用增大,一旦遭遇恶劣天气,将诱发大面积倒伏问题,影响机收作业,也降低了单位面积产量。而适宜的小麦种植密度,有助于改善后期群体的光环境、光合特性,提高籽粒质量,促进稳产、高产。笔者结合新乡市地理气候特点,以冬小麦种植密度合理性研究为课题,结合辉县市优质小麦主产区实际,从适宜种植密度试验中来分析各相关因素,为提升小麦产量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地块概况

本试验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结合辉县市小麦种植示范区,以新麦30试验品种,分别采用不同种植密度来定量分析相关数据。试种地块土壤肥力数据如下:土层深度在0~20 cm,碱解氮(N)含量约为58.00 mg/kg,土壤速效磷(P)含量为0.053 g/kg,土壤速效钾(K)含量为153.22 mg/kg,有机质含量为13.200 g/kg;土层深度在20~40 cm,碱解氮(N)含量约为61.00 mg/kg,土壤速效磷(P)含量为 0.072 g/kg,土壤速效钾(K)含量为163.32 mg/kg,有机质含量13.900 g/kg。

1.2 试验设计

本研究所选新麦30为新乡市主要的冬小麦品种。在试验条件上,重点以种植密度为测算对象,播期选择在2017年9月4—9日,对试验地块进行播前整平、翻耕、除草,确保播前条件理想,田间管理均严格按照试验设计要求进行实施。在播种密度控制上分为3种,播量分别为23、25、27 kg/667 m2。在确保冬小麦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灌水量进行浇灌。施肥标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小麦田块,施肥量保持一致[1]。

1.3 测定方法

本研究中,对整个小麦生长发育期的长势情况进行调查与记录,如常见小麦病虫害锈病、赤霉病等以及抗逆性等指标,分析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收获前,对植株高度、穗粒质量、千粒重等指标进行测定。在取样方法上,采用对角线法,每次采集5个测试点,求平均值[2]。另外,对不同种植密度下冬小麦的产量进行测定。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录入Microsoft Excel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麦的抗病性

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麦植株的间距、株距不同,由此带来的植株间通风性也不同。如果通风不畅,可能会提高植株发病率。因此,根据不同种植密度来分析植株的抗病性,将其作为影响产量的重要指标。测算结果显示,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冬小麦锈病、赤霉病等的发病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呈现整体增高趋势。可见,种植密度越大,冬小麦的抗病性越差。同时,在同样的播种量下,病害类型有所不同。播种量为23 kg/667 m2时,锈病抗病性表现突出,赤霉病表现也比较显著。可见,降低播种量,选择低密度的播种模式,对冬小麦整个生育期的长势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播量为27 kg/667 m2时,发病率最高,与种植密度过大,植株通风不畅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在6月中旬,受恶劣大风天气的影响,因植株间空气受阻可能会加剧倒伏风险。

2.2 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麦的性状及产量

不同种植密度下,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具有较大差异。播种量为23 kg/667 m2时,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为592.5 kg/667 m2,较播种量为25 kg/667 m2的种植模式高出42.8 kg/667 m2,较播种量为27 kg/667 m2的种植模式高出102.3 kg/667 m2。同样,在小麦性状指标方面,播种量为23 kg/667 m2时,冬小麦穗长、穗粒质量、千粒重等表现更具优势。由此可见,在播种量为23 kg/667 m2的种植密度下,小麦植株群体结构相对良好,更有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同时,适宜的植株密度能确保冬小麦具有良好的通风性、透光性,增强群体植株抗病性,对于提高穗粒质量、提升光合作用效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从不同种植密度下冬小麦产量指标及小麦性状数据来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呈现递减趋势,种植密度越大,带来的病虫害、倒伏风险更大,影响单位面积产量指标。因此,选择适宜的播种量,对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有巨大潜力。

2.3 不同种植密度下冬小麦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下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种子成本、667 m2效益指标及增收增效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播种量为23 kg/667 m2的种植模式下,产量达592.5 kg/667 m2,种植成本约合75.9元/667 m2,667 m2增收99.2 kg,667 m2增效261.8元(按3.3元/kg计算),投入产出比达到0.30∶1.00。在播种量为25 kg/667 m2的种植模式下,产量达549.7 kg/667 m2,种植成本约合82.5元/667 m2,667 m2增收44.3 kg,667 m2增效146.1元(按3.3元/kg计算),投入产出比达到0.52∶1.00。在播种量为27 kg/667 m2的种植模式下,产量为490.2 kg/667 m2,种植成本89.1元/667 m2,难以取得增收增效效果。可见,通过对播种量的控制来合理控制种植密度,符合现代经济学效益规律,对于提升农民收益大有好处。

3 结论

着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是每个农业科研者不变的追求,在本研究中,以不同种植密度为研究方向,探析冬小麦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冬小麦植株密度指标,能直接影响小麦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固定能力,从而间接影响小麦产量。加强对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小麦种植密度的调控,选择适宜的播种量来控制种植密度,对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升小麦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在本研究中,播种量为23 kg/667 m2的种植模式,能确保冬小麦具备良好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增强小麦田块的通风透光效果,有助于促进植株健壮发育。对于25 kg/667 m2播种量的种植模式,冬小麦群体数量有所增加,势必造成群体密度有所增大,导致小麦抗病性下降,导致产量下降。对于27 kg/667 m2播种量的种植模式,冬小麦群体密度过大,直接加重病害与倒伏风险,降低667 m2产量,经济效益最低。另外,本试验所设定的播期为9月4—9日,对于冬小麦,播期的推迟也会影响单位面积产量指标。辉县市小麦种植区域要调控好播期,避免晚播造成群体发育不佳,降低单位面积产量。

选择适宜的播期、控制好播量,是确保冬小麦合理群体结构,提高冬小麦植株各项指标的先决条件。本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为23 kg/667 m2的种植模式,可以增大单位面积光能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种植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播种量抗病性冬小麦
基于Sentinel-1A数据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不误农时打好冬小麦春管“第一仗”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 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播种量与多效唑对豫麦158 产量性状的影响
弱筋小麦“杨麦15”播种量试验研究
甘肃冬小麦田
植物免疫蛋白对有机栽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