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2019-02-21张玲玲李桂华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培育思政大学生

张玲玲, 李桂华

(中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0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是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这个群体文化自信的培育对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意义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阵地之一,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既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也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保障教学方向性的现实需要。

(一)必要性

1.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文化思潮在中华大地的交流愈加频繁和激烈。多元文化严重冲击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文化的自信。一些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文化渗透,向中国推销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娱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目前在校大学生总体上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他们追新求异,更易于接受相对新奇的西方文化。在这种文化浪潮的冲击下,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认知不充分,对我国革命文化不够了解,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热情不高。大学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力军,是发展经济的中坚力量。唯有让文化自信深植于他们内心,才可能让我们的文化根基深植于世界文化的丛林。面对严峻形势,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之一,责无旁贷。

2.增强教学实效性、保障教学方向性的需要

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思政课是系统性的专业知识教学,更是系统的主流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培育的重要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以其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和价值指引,不仅能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教学实效性,还能为社会主义教学的正确方向提供保障,为培养具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供服务。

(二)可行性

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符合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和教材内容设置。

1.教学目的

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和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高度契合。譬如,“基础”明确指出其教学目的之一是“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时代新人”[2]。其中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都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理”明确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3]。“纲要”指出要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增强包括文化自信在内的“四个自信”[4]。“概论”在结束语中也鼓励大学生“要坚定文化自信”[5]。“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课程根据最新国内国际形势和政策的变化发展设置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可见,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是高度契合的,这也是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合理性依据。

2.教材内容设置

从思政课教材的内容设置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的章节内容中或散布或集中蕴含着文化自信的相关内容。例如,“基础”中从“人生的青春之问”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其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守法公民培育的内容都是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概论”中文化自信的内容有机融合在多个章节,尤其是第十章第三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更是集中论述了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容。“纲要”则从历史角度讲清楚了作为我们文化自信三大重要来源之一的革命文化。“原理”教材则从人类发展规律的角度阐明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帮助大学生树立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化的自信。四门思政课之外,还有“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课,根据最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设置内容,而文化自信的内容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概言之,思政课教材的内容设置中本身就包含了文化自信的内容,这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能够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合理性依据。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尚未达到理想效果。

1.学生层面

在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以及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受多元文化的冲击,缺乏对我国主流文化的强烈认同。第一,盲目崇拜西方外来文化。当今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由于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相对较弱,部分大学生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易感人群,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第二,对我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同感不高。部分大学生沉溺于虚幻的网络游戏,表现出对现实世界中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理解、不认同。第三,缺乏文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部分大学生对参与课堂文化学习和参加课堂外文化实践活动态度冷漠甚至排斥。

2.教师层面

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体现在政治、学术、师德和专业技能4个方面。部分思政课教师政治素质不高,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化的信仰就不坚定,更有甚者,在课堂上对我国主流文化进行嘲讽;部分教师学术素养不够,尚不能客观准确的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有部分教师道德修养不足以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不能对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产生正面激励;也有部分教师专业技能不高,不能较好地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尤其是不能将其中的文化自信培育相关内容转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影响融入效果。

3.课程设置

部分高校思政课程设计存在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塑造和文化培育,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等理念和倾向,严重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思政课教学不同于知识性的专业课,更加强调塑造和培育功能。欲实现价值塑造和文化培育的功能,就必须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三、关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建议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现实的需要,应努力克服制约因素,探索具体可行的方式方法,更好推进融入工作。

1.明确教学责任

思政课历经多次改革和调整,愈发凸显其价值观培育和文化培育的责任和使命。课堂教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培育的主渠道。要从教学理念上明确价值塑造和文化培育是思政课教学担负的重要使命。同时,还需明确实践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性。“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课堂外的专题讲座、红色影视书评、实践调查和志愿服务活动中,增强大学生辨别各种文化的能力,验证、确立和坚定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2.科学把握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上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融入思政课,需要注意三点:第一,破除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厘清东西方文化的关系。东西方文化长期共存,相互间有竞争也有促进,不存在绝对的优劣或者谁取代谁的问题。第二,完整、准确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的三大文化,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三,深入理解教材,将教材内容内化于心。思政课教材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章节设计中零散或集中体现着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找好二者的融合点,避免生搬硬套,使融入工作自然、顺畅、入脑、入心。

3.创新教学方式

着力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当前大学生自我意识强、追新求异、思维活跃,新媒体使用熟练。可以引进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因素,采用视频教学、专题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模式互相配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真正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让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落到实处,取得更好实效。

4.发挥师生双主体的主动性

要做好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工作,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明确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学术素养、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深入研究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科学掌握三大文化的核心内容;研究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的规律;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特点,做好教学设计和组织。另一方面,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要主动做课外活动的践行者,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三大文化构建文化自信之基,抵制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娱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总之,在课内、课外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要积极配合,主动反馈。只有师生双方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更好推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融入工作。

思政课教学是推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途径。要不断探索,通过进一步明确教学理念、科学把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师生教与学的主动性,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引导大学生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猜你喜欢

培育思政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大学生之歌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