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科学报办刊模式优化策略
——基于对中外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办刊模式的比较分析
2019-02-21陈浩凯
陈 浩 凯
(长沙理工大学 学报编辑部,湖南 长沙 410114)
当今世界正迎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借助云计算突飞猛进,直接冲击着旧有的学科体系,拷问着现有的学术机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思考题:高校社科学报如何更加符合科学传播和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律,实现从“学科综合化”向“学科专业化”办刊模式转变[1]。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学者做了许多探索,代表性的观点有:一是认为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走专业化道路是必然趋势,学校应给予充分的支持[2];二是要通过“领域专题制”[3]“学科纵向分工”[4]的办法,以及采用“出版单位+专家”[5]的办刊模式,引导综合期刊走专业化道路;三是主张“集群化”“编辑与发行相分离”[6-7]的路径等。这些研究成果形成了多元、交叉与互涉的格局,在深度、高度、广度上均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还明显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是在研究方法上采用量化实证研究不够,深入调查分析不够;二是鲜有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全面考察,忽视了体系化、整体性研究。本研究提出应从制度层面入手,实现编研合一,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建立市场机制,聚焦特色发展,将一流学报建设纳入到学校“双一流”建设之中的思路和建议。
一、数据来源与综合分析
1.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8]中的1 406种核心期刊数据;二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T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A刊评价结果;三是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发布的《CSSCI来源期刊(2017—2018年)目录》中的相关数据;四是《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第八版)中的相关数据。此外,本研究还通过学界朋友搜集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乔治敦大学、美国洛克海文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哈佛工商管理学院等大学期刊的数据样本等。
2.综合分析
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梳理既有数据,通过书信访谈的方法验证数据中显示的现象,然后加以综合分析。
(1)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学术期刊的发展经验
世界期刊的发展经验表明,无论是西方的美国、英国,还是东方的日本、印度,“除了少量顶级的综合性期刊外,大多是专业边界清晰的专业或专题期刊;在布局上,不断向科研力量强大的名校和大型出版集团集结”[9]。总体来说,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发展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第一,特色鲜明,定位明确,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学术期刊大多数定位于专题研究或专门研究,从具体问题出发,专题意识强烈,专题设置合理。
第二,期刊空间布局合理,优质资源聚合态势非常明显。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学术期刊的主办机构多以科研实力为支撑,以学科特色为背景,强调研究属性,行业协会、专门学会、学科特色突出的大学及其附属研究机构是主办期刊的主力,优质资源聚合态势非常明显。
第三,着眼于世界的学科前沿,期刊的学科布局均衡,强调学科理性和学科的发展规律,实行开放式办刊模式。
第四,“编”“研”一体的办刊模式。选题策划、内容选择、质量把握、编辑校对等都与科研活动紧密相连、有机结合,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第五,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体现了读者主导而非评价机构主导期刊市场的原则。
总体来看,专业化或专题化是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学术期刊的共同特征,专业性杂志与综合性杂志并存,以专业性杂志为主导,综合性杂志为补充,打破办刊壁垒,实行开放式办刊,使学术期刊尽可能靠近研究基地和科研人员,最大限度地避免同质化,强调个性化,把学术交流作为刊物的根本原则,团结了一大批稳定的作者和读者群体,打造出了世界级的学术声誉。
(2)我国高校社科学报的现状和问题
对比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学术期刊的发展经验,通过对我国高校社科学报的现象分析后发现,我国高校社科学报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我国高校社科学报影响力普遍低于专业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T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A刊评价结果588种(不含扩展板)核心期刊中,综合性高校学报只有78种,占比为6.69%。按照学科分布统计,有两个指标可以反映类期刊的影响力,即顶级/权威期刊数量的占比和核心期刊数占比。结果表明,两组数据均值分别为6.93%和49.1%,而综合性高校学报的比值分别为1.64%和31.97%,均低于平均值。
第二,高校社科学报呈现“大拼盘”的公众印象,“综合性”影响高校社科学报的权威性。从《CSSCI来源期刊(2017—2018年)目录》中选取40种高校社科学报为研究样本,以栏目设置和高端作者(二级以上教授、研究院等)为分析对象,研究高校社科学报栏目设置和聚合高端作者的能力。结果表明,40种高校社科学报(C刊)样本中,栏目设置超过5个的达到76.8%。从栏目设置的雷同和相似性看,64.3%的高校社科学报(C刊)样本中设有“马克思主义”类栏目,58.2%的高校社科学报(C刊)样本中设有“经济管理”类栏目,28.9%的高校社科学报(C刊)样本中设有“教育”类栏目,而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等传统人文社会科学栏目设置较少,只有8.1%。再从吸引高端作者的能力看,在40种高校社科学报(C刊)样本中,期均聚合的高端作者只有4.35个,这种现象说明我国高校社科学报聚合高端作者的能力较弱,换言之,高端作者正在远离高校社科学报。
第三,我国高校社科学报“编”“研”分离现象普遍存在,与一流学科建设关联度不强。我们将《CSSCI来源期刊(2017—2018年)目录》中的数据与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8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名单”中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140所大学名单进行对比,发现两个现象:一是有70种高校学报进入《CSSCI来源期刊(2017—2018年)目录》,但与一流学科相关的高校社科学报只有22种;二是在这70种“C刊”中,绝大多数是985高校或者211高校。由这两个现象可以看出CSSCI来源期刊与学科建设没有多大关系,但与985或211高校头衔关系密切。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我国高校社科学报整体影响力不高,普遍存在“全、散、小、弱”的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南京大学朱剑教授把它归结到“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上,并总结了五个主要表现:一是整个期刊格局仍然是以综合性为主,学科边界不清晰;二是高校学报呈现更为分散而非聚合的样态;三是内向性的特点影响了期刊作为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四是“编”“研”分离;五是期刊发行量急剧萎缩,缺乏个人订户[9]。这些问题的叠加,不断扩大了高校社科学报的内部矛盾,导致学者和高校综合性学报的日渐远离。
笔者赞同朱剑教授的观点,如前文所述,我国高校社科学报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落下了两个病根:一是学报的学科边界模糊不清,读者难以追踪;二是形成了学报之间的校际壁垒。这两个病根既有认识上的问题,也有体制上的问题,更有结构性的矛盾。
第一,大家对高校社科学报为谁服务的问题存在认识偏差。普遍的观点认为学报是由学校投资主办,理所当然的要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本校的教师服务,人为地设置了学术壁垒,忽视了学报的学术定位。
第二,高校社科学报被高校内部边缘化。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高校社科学报地位次要、角色边缘,科研机构和高端学者不断远离高校社科学报,编辑人员也在不断更新。
第三,体制上“管”“办”分离。目前,教育部和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在对高校学报的管理上几乎没有形成默契。“教育部无法单方面主动变革高校学报体制,而新闻出版总署也无法有效介入高校学报的具体办刊事务。”[10]这种局面严重影响了高校社科学报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忽视对学术市场的占领意识。与国外同行相比,中国高校社科学报个人订单少,编辑部不太关心读者的需求,也不去研究市场的现状和细分,忽视了学术市场的引导作用。
三、高校社科学报办刊模式的优化策略
我国高校社科学报存在的问题早已引起了管理高层的注意,21世纪初,教育部就开始主导对高校社科学报的改革。2002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同志在《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的主题报告中就指出,“相当一部分高校社科学报定位不清,选题雷同,内容重复,个性、特色不够鲜明”[11]。同年,教育部便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倡导高校学报走整合之路,创办高水平专业性学报”[12],并提出三条改革发展道路:即专业化、联合发展、特色化发展,把专业化发展道路摆在改革发展的首位。对于高校社科学报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的选择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并没有达成完全的共识。学者谢鸣曾指出:“以综合性为主的高校学报又将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那就是一些完成了体制改革的著名出版集团很有可能会像国际出版集团那样挺进高校,填补高校权威专业期刊的空白,创办打破校域界限、统摄高校科研力量的一流专业期刊。到那时,高校学报在学术界将更趋边缘化。”[13]这种现象其实已经出现,诸如中国知网、超星等规模较大且实力雄厚的出版集团,他们借助自身的实力和资本走向市场,正在侵蚀着高校学报的地盘。
高校社科学报所面临的危机还来自于高校内部。本研究选取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10所“双一流”高校各自认定的一批核心期刊目录,在所认定的期刊目录中,高校社科学报只占被选期刊的9.3%。如果按照期刊的类别分析,我们发现:在A类期刊里,高校社科学报平均占比为0.7%;在B类期刊里,高校社科学报平均占比为18.5%;在C类期刊里,高校社科学报平均占比为9.1%。
此外,新一轮的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我国正在实施的“双创”战略、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复兴等,都为高校社科学报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助力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的内生力量。因此,高校社科学报在这种压力和形势下,一定要以建设世界一流期刊为目标,协调推进,全面优化办刊模式。
1.做好顶层设计,引导“学科专业化”道路
顶层设计要从管理体制入手,以供给侧改革为手段,彻底解决结构性缺失的问题。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两种趋势:即全球范围内的大合作和全球范围内的大分工,科学和技术的边界越来越清晰,需要学界和业界对科学技术的社会维度、自然维度、伦理维度以及生态维度有全面关照和深入研究,这导致专门人才在专业领域里的聚集越来越明显。作为学科建设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高校社科学报在科学传播的主流渠道上,一定要建立适应现代化的新的传播体系,从科学传播的策略出发,探讨科学传播如何从边界模糊的粗放传播,向“专业化”的精细传播转变,以“兼顾客观性、公正性和人类未来可接受性的”[14]科学传播策略。在学科分化的潮流面前,要求高校社科学报及其管理者要适应新的形势,引领科学发展。但是,实践证明,目前的期刊管理体制以及高校社科学报的办刊模式还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顺势而为,因此,从顶层设计开始做好体制上的改革就成了当务之急。
高校社科学报改革的要义就是解决“综合性”和“专业化”结构布局不均衡的矛盾。目前,我国高校学报大多数是综合性学报,结构布局不均衡的现象非常严重,这种不均衡是导致高校社科学报学科雷同、边界不清、资源争夺激烈、刊物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而解决这个矛盾唯一正确的办法就是鼓励和引导大部分高校社科学报走学科专业化道路。在这方面,有些高校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尝试,就是采取“XX学报+学科方向”的办刊模式,既考虑了主办单位的利益,又走出了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的办刊困境。
我们强调高校学报的“学科专业化”,并不应该完全排除“综合性”。即便学科的发展趋势是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但终究还是需要有些综合性强的学科,还要有人去做综合性的研究工作,所以,应该要保留一些综合性期刊,朱剑教授也是这一观点的赞同者,他认为,“在数量关系上,专业研究要远远超过综合研究。反映在为科研服务的学术期刊上,专业期刊应该占据学术期刊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才能适应和满足科研的需要”[9]。所以,行政主管部门应该要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在引导大多数的高校学报走“学科专业化”转型升级之路的同时,适当保留少数综合性社科学报,以实现合理的结构布局。
2.坚持政府主导,力推“编”“研”合一
解决高校社科学报供需矛盾,教育部等主管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行业协会要发挥协调作用。一是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等是高校社科学报的主管机构,应从“双一流”高校、合并后刊号资源富余的高校开始试点工作,制定政策,设立专门基金,以强强联合的办法,引导高校学报以“学科专业化”为目标的聚合与融合;二是采取“关、停、并、转”的办法扶优扶精,集约化发展,形成强势集团,培育市场竞争力;三是鼓励科研力量雄厚的科研机构、专门学会、行业学会、学科团队等主办专业性社科学报,淡化学校属性,强化研究特性,使高校学报出现专业分工明晰,聚合态势明显的良好局面;四是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在科学评价、成果评价、人才评价、平台评价等方面,提高高校社科学报文章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保证优质稿源最大限度地向高校学报聚集;五是协助高校社科学报与国家顶尖的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的合作,走国际化办刊道路,参与世界竞争。在开展试点工作中切忌一刀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鼓励在学科特色优势明显的高校先行先试;各行业协会可以发挥地方行业协会的优势,充分利用地方高校合并后富余的刊号资源,以专业“教授协会”“学科联盟”以及专业化的“编辑学会”等形式开展合作,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等创办专业性或专题性社科学报,真正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的特色之路。
工作的关键点是教育部等主管部门要做好总体规划,加强宏观调控,要在“同类学报归口同类学会”的创办原则下,注重期刊结构合理布局的宏观调控,引导高校社科学报进行有序竞争。同时还要做好学科的合理布局,同等重视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在学报中均衡分布,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各级期刊行业协会是重要依靠。政府要赋予各级期刊协会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充分利用各级期刊协会在高校社科学报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区域规划,协助政府部门在地方高校开展区域试点工作:一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本级协会内优质资源的摸底排查等基础性工作;二要做好本级协会内专业性社科学报的布局规划工作;三要促进本级协会内社科学报的强强联合,做好联姻工作;四要做好本级协会内社科学报的评估考核工作,指导新成立的专业性社科学报健康发展。此外,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期刊行业协会要力促社科学报编辑部和科研机构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将学报的主办权交给科研机构,让编辑工作紧贴科研人员,破解科研和编辑“两张皮”的难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报作为学术交流平台的本位作用。
3.体现学术风格,聚焦特色发展
教育部社科司长刘贵芹同志在2018年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研究会成立30年大会上讲话指出:“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质量。”高校社科学报绝对不能走栏目雷同化、办刊同质化、水平一般化的老路,要在构建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学术体系上体现特色,要在展现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优势学科上体现特色,要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体现特色,使高校学报真正做到有特色、高质量发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就是高校社科学报最大的特色。传承中华文明、传播中国文化是高校学报的重要特色。传承中华文明最关键的要做到“文化自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学报要责无旁贷的肩负起传承中华文明,传播中国文化,宣传中国价值的重任,并且要为构架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资源。
4.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
解决高校学报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缺失问题,一定要引入市场机制,将市场机制引入高校社科学报的建设,通过学术市场来实现优胜劣汰。
引入市场机制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遵循市场主导配置资源的原则,充分激活学术市场的激励作用,促使学术市场生产力各要素的充分流动,优胜劣汰,推进战略重组,实现良性竞争;二是依照集团化发展模式,改变目前“粗放式”“全民化”办学报的现状,向注重学科引领、创新驱动的 “集约型”“专业化”转变;三是建立强制标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迫质量低劣的高校社科学报退出或者整改;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增加资金投入,鼓励顶尖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五是多方式的约束机制,包括行政约束、合同约束、绩效约束、经济处罚乃至法律追责等。
引入市场机制,关键要推进市场评价体系建设,突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社科学报评价体系。目前,我国高校社科学报的评价体系基本上沿用西方的评价体系,没有体现中国特色。笔者认为,中国高校社科学报评价体系一定要在三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中国特色的政治标准;二是中国特色的学术标准;三是学术市场的评价标准。学术市场的评价标准在以前是一个薄弱环节,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中国特色的高校社科学报评价体系一定要把市场占有率纳入其中,不但要关注机构的订阅量,更要关注个人的订阅量。
5.服务教育改革,助推“双一流”建设
一流的社科学报建设是助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等学校要在一流社科学报的建设当中发挥主导和关键作用:一是要把一流学报的建设纳入到“双一流”建设的体系之中,全盘规划,全程指导,全面管理;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办刊方向,在立足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上,明晰学报的学科边沿,凝练学科方向,形成研究热点,聚合学术人才,稳定阅读队伍,创办边界清晰的专业性精品期刊;三是要以学科体系建设为纽带,把一流高校社科学报建设作为助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独特力量;四是邀请世界著名专家参与高校社科学报编辑出版工作;五是组建专业型的学报编辑队伍,将学者型的年轻编辑充实到编辑队伍之中。
同时,高校社科学报要主动为“双一流”建设服务,一要充分发挥学报交流平台的作用,做好学术思想的推介和交流工作,把中国化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体系推介到世界,力争学术话语权;二要主动做好国外科技情报的收集工作,及时回馈国外重要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推动学科建设;三要吸引世界尖端社会科学学者的优质稿源,不断造成学术热点,吸引更多学者的聚合;四要合作承办世界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促成所在学科与世界高水平的学者“握手”,达成所在学科与世界高水平研究机构和个人交流合作的目的。
四、结语
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语境下,高校社科学报改革发展的价值指向就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学科专业化”转型是提高高校社科学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政府要适应新形势,在制度上做好顶层设计,行业协会要在期刊布局中发挥协调作用,学报自身要定位于专业知识体系和学术问题,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把办刊的重点锁定于专门学术领域、专业学术人才,让高校社科学报回归于学科化,进而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