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贫困地区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2019-02-21杜向辉

关键词:内生贫困地区动力

杜向辉,袁 滢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成县 7425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1]。对于西部贫困地区来说,2020年之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关键环节还是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既有利于实现脱贫目标、巩固脱贫成果,也有利于为脱贫之后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奠定基础,要做好两者的有机衔接。”[2]目前在西部贫困地区实施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实践中,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但是最根本的依然是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脱贫振兴主体意识”不强,脱贫振兴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这已经成为影响脱贫攻坚绩效,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瓶颈。

一、内生动力是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源泉

贫困治理是全球性的难题,中国尤为重视贫困治理,把解决贫困问题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高度来对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的大力帮扶下,中国的减贫事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脱贫7亿多人,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全世界乃至人类历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3]但是我们依然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在我国脱贫攻坚的实践中,扶贫投资效率在不断下降。制约脱贫攻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环境恶劣、资源匮乏等客观因素,也包括贫困地区的具体状况和贫困群众的主观因素。“大量事实证明,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不足是造成扶贫投资低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4]一言以蔽之,就是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影响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最大瓶颈,严重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程。

(一)关于内生动力的理论阐释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是相对于外源帮扶动力而言的。所谓内生动力,就是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本质上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范畴,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贫困人群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身、自我与自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意识,是主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对自己思想与行为的反思。”[5]也就是说作为贫困人口,要自我觉醒,意识到自己作为“贫困”人群的存在,并有改变自身贫困状态的思想自觉。

二是贫困人群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性永远是人的主体性,但是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成为主体。主体性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主体不必依赖于外在环境和其他社会成员,而能够独立作出思考、决定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贫困人群要认识到,自身就是脱贫振兴的主人,要独立地、自觉地、理性地改变自身所处的贫困状态而不必依赖他人。

三是贫困人群的脱贫行为。因为只有将贫困人口的自觉意识和主体性转化为脱贫致富的行为时,才能使内生动力成为现实、外化为结果。因此,只有困难群众具有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内在自觉和脱贫意愿,并付诸于脱贫攻坚行动时,才能迸发出强大的驱动力量,从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必要前提和基础。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振兴的主体,是内源动力,政府主导的各方帮扶力量是外源动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依据,它规定着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基本趋势与方向,是决定力量;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二)内生动力问题是制约西部贫困地区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瓶颈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实施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乡村振兴的长远战略出发,尤为重视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多次强调内生动力对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习近平在东西扶贫协作座谈会上讲话时就指出:“对贫困地区来说,外力帮扶非常重要,但如果自身不努力、不作为,即使外力帮扶再大,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6]。但是,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并且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阶段,剩余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内生动力出现下降态势。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需要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和外源帮扶力量深度协作、形成合力,以提升脱贫实效,推进脱贫攻坚进程。在现阶段脱贫实践中,党和政府已经动员了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一切力量实施帮扶,可以说外部帮扶力量已经足够强大。但是如果忽视作为脱贫主体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这个着力点,仅仅依靠外源帮扶力量来推动,脱贫任务是很难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早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用“弱鸟先飞”来说明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要有“先飞”的意识和行动[7],以此强调内生动力的重要性。

二、西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振兴内生动力缺乏的表现

内生动力作为贫困地区脱贫振兴的内源力量,以区别于外在帮扶力量,二者发挥作用的机理也截然不同。因此,笔者把西部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整体的域内动力(以贫困县为基本单位),包括党委、政府、社会等内在蕴含的总体动力;另一方面是作为个体的贫困人口的脱贫意识、能力和行为等个体动力。本文将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两个方面分析内生动力不足的表现。

(一)西部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缺乏的表现

1.贫困地区缺乏主动作为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当前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集中连片贫困区。不可否认,这些贫困地区大都处在边远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山大沟深、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贫困地区过多地强调客观限制,主动作为意识不足,恰恰是脱贫振兴内生动力不足的一大表现。在现实中,有一些贫困地区不是主动作为、寻找出路,带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而是一味地强调客观困难,躺在精准扶贫政策的“便车”上等别人帮扶、靠国家转移支付和优惠政策、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物。更有甚者,有的地方争抢“贫困帽子”且以此为荣,陷入“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

2.区域整体发展思路不清,缺乏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推进扶贫开发首先要有一个好路子。理清思路、找准路子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很多贫困地区对自身发展只讲劣势,对区域优势和特色认识不清,对未来长远的脱贫振兴路径和方向更是把握不准,帮扶力量和扶贫资金的运用,只能“撒胡椒面”。这样是很难培育出符合地方特色、具有区域优势、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和发展模式。针对这样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许多贫困地区一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沟深偏远。其实,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些地方要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8]。这就要求贫困地区既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发展特色经济,又要着眼于乡村振兴的大战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科学的长远发展规划。

3.贫困地区对域内帮扶力量和帮扶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与统筹。自实施精准扶贫基本方略以来,形成了中央统筹、政府主导的“大扶贫”格局。在这种大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下,一个贫困地区除了作为脱贫主体的域内力量之外,还存在着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和社会力量等众多的、类型各异的帮扶主体。他们都倾注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帮扶贫困地区。但是多元帮扶主体性质各异、帮扶优势各不相同,帮扶策略和着力点也不尽相同。因此造成帮扶力量分散,不利于贫困地区走可持续的内生发展道路。这就需要贫困地区党委政府统筹各类帮扶主体的帮扶策略、有效整合帮扶资源,形成帮扶合力。进而将外在的帮扶合力转化为可持续的内生发展力量,为乡村振兴奠定动力基础。

4.贫困地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力不强,不利于贫困地区形成脱贫振兴的主体合力。一方面,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优质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在村常住人员主要是老弱妇孺,此类现象在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更为严重,致使脱贫振兴的主体力量不断减弱。另一方面,西部贫困地区的村民处于一种“原子化”的分散生活状态,耕作方式落后,生产经营基本还是以户为单位,力量分散、对接市场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要想克服贫困地区这种现实的劣势和弊端,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农村分散的人力组织起来,形成脱贫振兴的“利益共同体”[9]。如果把分散的力量组织起来,汇聚成巨大的合力形成“聚合效应”,就会在最大程度上催生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但是,大部分贫困地区基层组织正是因为凝聚力和组织力弱,并没有主动地探索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路径,只能沿着行政压力传导的链条,被动地执行上级精准脱贫政策。

(二)西部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表现

1.思想消极无为,对贫困的生活状态“无意识”。在贫困地区的农村,村民们对生活麻木、漠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处于贫困的生活状态,而是听天由命,得过且过,老守田园。在他们的观念中,生活就意味着每天的重复,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一天推着一天过;这种状况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消磨了战胜贫困生活的意志。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践中,这种“不怕穷”的思想观念才是最可怕的。前文分析过,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要素中,最原初的动力起源于人的自我意识,就是意识到自己处于贫困状态的思想自觉。如果一个人都不认为自己处在贫困的生活状态,也就失去了改变贫困的最原始的动力,只靠外力帮扶去解决他的“贫困”问题就失去了着力点和意义。

此外,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帮扶和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在农村出现了“新三汉”(老汉、傻汉、懒汉)[10]。懒汉无所事事、好吃懒做,同时又享受政策吃补贴,生活质量还比以前优越了。自从有了精准扶贫的兜底政策这把“保护伞”,更是助长了这股不正之风蔓延。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节点临近和国家惠农补贴范围扩大、补助增多,这种现象还有越来越严重的迹象。

2.对精准扶贫政策认识错位,主体意识淡漠,参与度低。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是脱贫的主体力量。贫困人口应该把握精准扶贫的政策机遇,合理利用帮扶资源,主动作为,甩掉“贫困”帽,过上好日子。但是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一些地方困难群众出现了错误的认识,认为扶贫是政府、扶贫干部的事,如果帮扶干部完不成任务就要被撤职、被处分。一些地方出现干部作用发挥有余,群众作用发挥不足现象,困难群众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参与度低,出现“干部干,群众看”。有一些贫困人口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有的贫困户,国家给其修建了大棚,还等着政府买种子买机械、供肥料供技术、连换个草帘都指望政府干。”[6]134出现争当“贫困户”的现象。更有甚者,在一些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给贫困户免费发放了扶贫鸡苗、鸭苗,希望贫困户通过养殖增收脱贫,但是最终的结果则是有的因饲养不善而大量死亡,有的被贫困户吃掉,造成大量国家扶贫资金的浪费。

3.脱贫致富信心不足。贫困不可怕,怕的是头脑空空、精神萎顿,怕的是畏首畏尾,缺乏信心。西部贫困地区群众,精准扶贫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既想通过发展生产、改善经营来脱贫致富,但是由于地处偏远,长期被贫困包围,又显得信心不足;既想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生产结构和经营模式,又害怕无法把握市场,面临风险。如此则迟迟不敢行动,坐失良机,浪费时间。常话说得好,“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说的就是要振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精神风貌,要有脱贫致富的信心。习近平早在2012年就讲:“只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树立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发扬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坚持苦干实干,就一定能改变面貌。”[11]

4.脱贫致富系统能力不足。贫困群众由于地处偏远、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制约,导致劳动力素质低。农村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平均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他们自我学习能力差,接受新理念、新工艺、新技术缓慢。这些因素最终造成贫困群众系统能力不足,包括调整生产经营结构能力不足、现代化劳动技能不足、对接市场能力不足、特色农产品的营销能力不足等等。贫困群众系统能力不足,导致贫困人口美好的脱贫致富愿望,无法有效转化为脱贫致富的行为,严重制约了脱贫致富的进程。

三、西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及思考

在东部地区为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欢呼鼓舞之际,广大的西部地区还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还在全党全社会的“输血式”倾力帮扶之下,为努力实现全面小康而奋斗。西部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欠缺,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困境,既有客观条件限制,又有主观因素制约。此外,还有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一)西部贫困地区内生动力不足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困境

内生发展既强调挖掘区域内部资源、文化、创业精神、能力建设、社会参与、灵活的生产组织以及地理优势、生产要素等诸多内部潜力,又不排除合理有效利用外部经济、技术、智力资源提升内生发展能力。西部地区在建国后的发展进程中,受社会转型和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区域内部要素流出,国家投入不足,内部发展活力下降,内生发展动力减弱。“一五”计划期间,国家用于经济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投资总额达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12]。在以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156项为中心和我国自行设计的692项限额以上的工业建设投资中,西部建设占18.52%,其中西北占11.53%,西南占6.99%[13]。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先天不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和东部相比,西部最大的滞后在于市场化不足,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附加值低,尤其是工业化基础薄弱,制造业和服务业远远没有发展起来,在社会分工和产业布局中处于劣势,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很弱。国家在政策导向上,鼓励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先发展起来,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要求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14]。此外,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之下,西部农村优质劳动力大量流向东南沿海城市,农村逐渐地“空巢化”,使农村缺少劳动力这一最关键、活跃的内生发展要素,这也是导致西部贫困地区内生动力不足的现实困境。

(二)西部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主观因素和环境制约

西部地区由于文化、教育、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贫困人口长期生活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下,造成了自身观念落后、思想愚昧,长期陷于贫困生活而不自知,陷入了贫困文化的恶性循环。贫困文化理论是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提出的,他认为“长期处于贫困的人们形成了一整套特定的生活模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在这种‘亚文化’的保护下,贫困被维持,并且还会导致新的贫困”[15]。由于贫困人口长期在这样相同或相似的贫困环境中生活,使他们丧失了跳出贫困环境、去规划美好新生活最原始的意识和需要动力。他们普遍有着固化顺从意识,表现出愚昧、遵从天命、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如果这种消极的亚文化一旦形成,则比物质贫困、智力贫困更可怕、更深沉、更难以摆脱。因为这种“贫困文化”不光会对周围生活的人们产生巨大影响,更会进行代际传递进而影响子孙后代,使得贫困本身因此得以在这种文化的保护下不断延续。正是基于这一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才告诫全党全国,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

(三)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忽视内生动力的培养

在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帮扶主体不可谓不尽力,帮扶策略也是各显其能,给米给面给油,给钱给物给牛羊,扶贫干部叫苦连天,贫困群众悠哉游哉等小康。由于基层扶贫干部承担了巨大的扶贫工作任务和脱贫考核压力,越是临近全面建成小康之际,脱贫攻坚的任务倒逼越紧,贫困群众的依赖心理越强。甚至在脱贫退出第三方评估时,由于扶贫干部不在场,有的贫困户会胡说八道,颠倒是非,误导对扶贫工作及成效的考核。出现类似的问题,究其根本,就是各类帮扶主体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对贫困户的物质帮扶上,而没有注重去激发贫困人口脱贫意识、培养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行为等内生动力上,各类帮扶主体只看到了精准脱贫、全面小康的阶段性任务,而忽略了乡村振兴战略和未来“两个十五年”的战略安排。各类帮扶主体只是注重“输血”的方式强力推动西部贫困地区的脱贫,而忽略了激发、培育内生动力,为未来实现乡村振兴而培育“造血”功能。

西部地区和困难群众,既是精准脱贫帮扶的对象,又是脱贫振兴的主体,在未来的脱贫攻坚过程中,各类帮扶主体一定要注重培养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既为提高脱贫实效,也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不注重培养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只靠外源动力推动,精准扶贫就失去了应有的着力点,很难达到应有的目的。如果没有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支撑,即使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会面临重新返贫的风险。因此,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进程,最根本的就是要为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培育“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只有把外援帮扶建立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基础上,用好外力、激发内力,才能形成“内外融合”的动力机制,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长足动力。

因此,在今后脱贫攻坚实践中,中央政府必须在全国层面加大统筹力度,制定非均衡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的财政支出和政策支持,破除制约西部贫困地区内生发展的结构性因素,弥补西部贫困地区现代性不足的短板。在此基础上,多元帮扶主体也要创新帮扶方式,加大帮扶力度。一方面引导贫困地区认清自身发展优势,帮助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尽力挖掘域内要素活力;同时不断将外部帮扶力量转化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性力量,培育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激发贫困人口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断加强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最终为贫困地区走内生发展道路、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动力基础。

猜你喜欢

内生贫困地区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