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我国地方高校本科生全员导师制的对策思考

2019-02-21傅明星郭慧慧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傅明星,郭慧慧

(1.陕西理工大学,陕西 汉中 723000;2.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现代意义上的导师制(Tutorial System)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由威廉·威克姆(William Wykeham)首先提出,在牛津大学的“新学院”首推[1]。20世纪初,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高校也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收效明显。当前,英美高校普遍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导师制也是随着学分制的发展而推行的。1918年,蔡元培率先在北京大学实行学分制,强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2]。在此背景下,浙江大学最早于1938年开始实行了一段时间的本科生导师制[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本科教学学分制的背景下,进入21世纪之后,北京大学率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随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扬州大学、中南大学等一些研究性大学也根据自身特点相继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4]。经过近20年的发展,本科生导师制相继在不同类型的高校逐步推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导师制的推行与发展,为此,本文结合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兴起与发展的背景,分析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新型本科生导师制的制度设计思路与对策,以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基本含义与优势

1.基本含义

一般认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含义是:本科生导师制是学校通过一定程序和标准,推选出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教师,对一定数量的本科生进行专业学习、思想修养、心理健康、科学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进行指导与帮助的一种教育模式[5]。

本科生导师职责包括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低年级学生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志向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对大类招生的学生给予专业选择指导建议;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基本类型

基于不同的学校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情况和学生实际的要求,各高校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几种类型:

(1)全程导师制。学生从大一开始,为学生指定特定的导师,导师从思想、学业、生活等方面对学生给予全面指导和帮助,学生可在课程选择、考试准备、研究方向、职业选择等方面请求导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2)科研导师制。针对有一定科研基础的优秀学生,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参与到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的课题研究中,导师通过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参与社会实践、举办学术讲座等形式,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基本的学术研究素养,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论文导师制。主要是针对要准备毕业论文的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论文选题选择合适的导师,导师对学生的论文选题、研究思路、文献资料准备、写作提纲等给予全面系统的指导,并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一直到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既规范和提高了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同时也在本科生中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6]。

(4)三方导师制。针对一些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例如师范专业,学校除了在校内配备专业导师进行专业知识指导外,同时可聘请校外教育机构导师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教学能力的指导,可聘请中小学一线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教学的现场示范与指导,以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7]。

(5)职业技能型导师制。主要是在一些应用型与职业技能型的高校,在学生职业技能学习和工作实习过程中,选配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较高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和在企业期间的生产实习进行全面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实际生产操作,同时为学生的未来职业方向给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利于其更好地就业与发展。

3.主要优势

(1)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一般导师都有教学科研工作、都有奋斗的历程和经验,他们爱岗敬业、勤奋严谨。通过师生之间的频繁、密切接触,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与长期引导督促,有益于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有利于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积极进取;有助于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学生有机会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参与严谨的科学实验、参与学术问题的讨论、科研资料的查询、完成一些有创造性的科研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科研能力。

(3)有助于提高教育引导工作的实效。由于学生与导师长期的密切接触,建立起了较为信任的师生关系,容易实现“亲其师则信其道”,使得教育引导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愿意把自己的烦恼、痛苦和迷惑向自己所信赖的教师倾诉,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面临的问题与需求,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的帮扶与引导。

(4)导师制也有益于教学相长。正因为导师制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了信任的亲密关系,学生更容易请教老师,自然能提出各种问题或疑惑,当然也期望老师能及时给予指导,这样对老师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进而促使老师更加自律,不断进取。面对知识渊博、爱岗敬业、诲人不倦还刻苦专研的教师,学生必定见贤思齐、更加努力,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互相激励,共同发展。

当然,导师制对教师和学生的各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要有良好的管理机制规范、指导师生行为,保证导师制良好运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兴起和发展的背景

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改革绝非追赶潮流、崇洋媚外,而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普遍实施本科教学学分制的背景下兴起和发展的。

1.实行学分制引发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难以落实的问题

19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普遍开始实施本科教学学分制,虽然学分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科研积极性及创新能力;有利于高校及高校内部院系之间资源共享和提高办学效率;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但是,由于现在的本科生特别是刚入学的新生,其“三观”还在发育成长期,大多数还没有“铁肩担道义,妙手做文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坚定信念,在课程选择上往往会就易避难,在学习上往往存在盲目性、随意性,从而影响其最终的学习质量和效果,不利于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学生盯着课程、奔着老师跑教室,以班为单位的党团活动及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实施,长期以往,必然引发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难以落实、学生思想工作弱化等问题,所以,学分制迫切需要导师制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帮助。

2.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尽合理,教师育人功能弱化

目前在教师的职称评聘、绩效分配、考核奖励等方面,主要是看能够量化的东西,引导教师更多地关注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奖励等级、发表的论文数量和级别、完成的教学工作量等可以量化的成果,淡化了教师对学生成人成才方面的关心和教育。甚至一些教师把学生全面成长的责任推给“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辅导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知识在讲授,较少关心和联系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这样,高校把传授知识、锻炼能力和培养道德情操完全割裂开来[8],只重视教师的可量化的学术和教学成果而弱化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难以落到实处,所以必须需要建立导师制以强化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

3.师生关系疏离淡漠,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自1998年至2010年前后,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各校生师比连年增加,加之学校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忙于课堂教学与完成科研任务已经成为教师的工作常态,几乎无暇顾及学生的主观需求与发展需要。导致现今高校普遍存在师生交流少、沟通不畅,师生之间缺乏理解互信、不常往来、情感疏离或对立等问题,教师不能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和心灵上交流[9],严重影响了教学相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所以急需要以尊重为基础、以学生主体、以真情关爱为核心的导师制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基于以上的发展背景和现实需求,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进入21世纪之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率先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随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扬州大学、中南大学等一些研究性大学也根据自身特点相继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内容是为一组学生确定一名导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等全方位的指导与帮助。导师制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突出了导师在知识传递、社会文化传承、品德塑造等教育过程中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导师制进一步从制度上规定了教师具有教书育人的责任,要求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重要一部分[10],以真正贯彻和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并形成多种类型的导师制形式,但在其发展中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导师制的进一步推进和发展。

三、我国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精力投入不足、重视不够

近20年,从扩大招生规模到本科教学合格评价,再到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再到三年一轮的更名升格,还有正在进行之中的“双一流建设”,以及民办院校的教学合格评估,高校几乎就没有安安静静地按照规划做自己的事,教师也很难专心致志地做应该做的事,总有被逼着、被推着前行的感觉。很少有高校专门研究本科生导师制的改革方案及体系化的制度设计和实施评估。

此外,就现有导师制的研究方案、建议和实践来看,改革的决心和力度都不够,充其量也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修修补补,根本不涉及管理体制、分配体制等核心制度的变革,属于可有可无、无关学校发展大局的微调或尝试,研究的系统性、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2.导师定位不明确,职责不清

目前,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多作为传统管理模式的辅助手段,是在现有的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基础上的补充。辅导员多侧重全系学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主要负责本班级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管理工作,导师主要负责对其指导的学生在学业、思想、生活、论文等全方位的指导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在职责上划分不明确,工作内容上有交叉重叠,使得出现多方都在管,但实际上谁都没有管的尴尬局面,学生真正有问题时却不知该如何处理,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各个环节老师的工作负担,从而影响导师工作的实际效果,进而导致学生对导师制的认可度也不高。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一些生活和思想上的问题更愿意找辅导员直接沟通和解决,而学习上的一些问题有时直接在课堂上找任课老师就解决了。由于导师工作都比较忙,又没有定期交流指导的机制保证,因此学生对导师的认可和接受度并不是很高,从而影响导师制的进一步发展。

3.导师运行管理机制与相关配套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

虽然我国本科导师制实施了近20年,但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在导师的遴选、考核、评价、激励等机制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1)导师的遴选机制尚不完善,缺少双向选择机制。导师制初期,由于生师比较高,一般都采取由该专业的任课老师担任本科生的导师,对导师的任职条件没有严格的规定和遴选。在运行中一般按一定的人数随机给导师安排要指导的学生,学生对导师没有自由的选择权,对导师的专业背景研究方向等并不十分了解,导师对学生的情况同样也不十分了解,这样不利于导师有效的开展工作,同样也使得学生对导师制的积极性也不高。

(2)在导师制的实际运行中相关的管理考核机制也不完善,对导师该如何指导学生、指导工作的内容和效果如何考核等,都没有明确的管理机制,随意性比较大,使得导师在开展工作时,也只能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学生,更多的时候是在学生需要咨询帮助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因而,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3)缺乏对导师的激励评价机制,相关的评价配套制度也不完善。在实践中,对导师指导工作的激励措施十分有限,有的学校规定导师指导的每个学生每学年只记一个学时,有的是每个学生每年给予50~75元的课时奖励[11]。同时在教师的评价制度、职称评审制度、考核制度中也都缺乏对指导学生工作的重视和认可,因而很难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四、构建地方高校本科生全员导师制的对策建议

基于目前教育体制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综合考虑人事改革、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及考核评价体制改革等背景,提出新的全员导师制改革方案——即每一位教师都是导师(此后文中的教师与导师同义),都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天职,做好立德树人工作,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1.提高对全面育人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导师制的宣传与推进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因此大学的使命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应把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紧密结合起来,要注重培养全面的人、造就合格的人,要以德为先。而本科生导师制就是强调导师在知识传递、社会文化传承、品德塑造等教育过程中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进一步从制度上规定了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要求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重要一部分,以真正贯彻和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提高对全面育人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强和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宣传和开展,使导师制的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全体师生对导师制的认可度和执行力。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导师制的重要意义,要真正落实和完善相应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真正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认可度,保障导师制和学分制一样健康有序发展,以充分发挥其全面育人的重要作用。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实施全员导师制提供师资保障

首先,现在高校的师资队伍能够胜任全员导师制的要求。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也推动着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通过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价、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正在进行中的“双一流”建设,以及教育部关于新增硕士、博士授权单位申请的条件的激励,各学校都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要务。现在看,绝大多数的高校,包括地方高校和民办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无论是数量和质量均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最好时期,一般一个年级平均每个教师指导的学生数不会超过5个,这样一个良好的师资队伍为切实实施全员导师制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其次,现有的导师制改革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实施全员导师制提供了借鉴。说到底,高校的使命就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事。按照现行的体制或改革模式,做人方面的教育更多一些是班级基础上的二级学院党团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和各类导师的工作;做事方面的工作主要有专业课教师负责。管理上有学年制、学分制、学分学年制之分。已有的经验告诉我们,不管学校管理采用哪种体制,再不能人为地把教书育人的责任按岗位区分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高校的每一位员工都应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表率,这已经成为共识,也是全员导师制改革的基础。

第三,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为全员导师制提供了师资保障。2012年之后各地高校相继成立了专门机构——教师发展中心,负责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旨在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能力,以保证“打铁须得自身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落到实处,发挥“言传身教”和“榜样的力量”的作用,保证教育教学的效果。

3.完善全员导师制的管理运行机制

(1)实行师生双向选择的方式

为了加强师生双方的了解程度,改变现在随机给学生分配导师的单项选择方式,应建立师生可以双向选择的制度。在学生进校之初,就应该明确的告诉学生可选教师的基本信息,即在各院系的平台中公开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以及在校任教等信息,以供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选择。同时在给导师的学生信息卡上也要标明学生本人的一些特长、兴趣爱好等有关资料,以增强师生双方的相互了解,促进在指导过程中的相互沟通,共同促进导师制的顺利实施。

原则是双向选择,但教师不能单方面提出换学生,学生可以单向提出换教师,一般半年后可以提出申请,两年之内可以三次选择,以确保学生权益。教师除了完成前述的导师职责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传帮带的团队意识、组织领导意识,使学生的德智体、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对个别学生不能适应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建议按学籍管理申请处理。

学生选择导师的数量最终与导师的年终绩效考核相挂钩,学生选择人数多的导师当然应有相应较多的薪酬奖励。

(2)明确教师、管理部门职责,完善工作机制

学校的工作主要可分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二是学生管理与服务。第一方面的工作容易统一量化,教学工作可以按照课程的难易程度、专业教学要求、大小班等参数统一换算成标准课时工作量;科研和社会服务以项目、论文、专利、获奖及其级别量化计分,总量记为A。第二方面的工作包括学业指导、生活指导、事业引导等,也可以用教师指导的学生数来量化,总量记为B。

教师按照职级分担学校的上述工作,即教师的工作内容就是两块:一是完成一定的标准课时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另一块是负责一定数量的各年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保证学生教育管理不断线。一般高级职称教师承担更多科研和学生管理工作,低职称教师承担更多教学任务。

全员导师制给予教师更多责任,替代了目前班主任、辅导员的大部分工作,自然要缩减上述机构、编制,调整工作的重点。党、团、班级等组织,重点主要安排形势报告、励志报告、学业竞赛、兴趣特长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总之,教师和党团组织应分工配合,保证教育、关爱无死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构建配套的薪酬激励机制

学校的薪酬按照教师承担的两部分工作量对应切为A’和B’两块,其比例视各学校的情况而定。

几十年来,高校对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及社会服务工作量的计算及分配已经相当成熟,所以对A’的计算及分配这里不再赘述。

对学生管理部分的薪酬切块B’可按学生数均分,即每生指导费为学生管理薪酬总量B’除以学生数,全校教师按职称级别分配指导全校学生,一个教师多指导一名学生,必定有教师少指导一位学生。教师完成应指导的学生数则为合格,获得相应酬劳。

实际获得的酬劳与实际指导的学生数有关,多指导一位学生就多得一份生均指导酬劳,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同时,少指导一位学生就少的一份薪酬。为控制收入差距,也为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成长保留改变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原则不能超过应指导人数的两倍。从而激励全体教师关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自觉加强修养,提高为师为范的人格魅力。

5.健全导师考核评价机制

首先,减少对教师指导学生工作的检查。放宽对教师指导学生工作的检查评比,只对教师的指导工作职责和内容进行原则规定,给予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的充分自由,给予教师更多的尊重、更多的信任,激发教师传递爱心、传授知识、传承优秀文化的潜能,培养教师立德树人的自觉。

其次,考评的主体应逐步转向学生,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职能部门对教师指导学生的工作计划、与学生开展的学术讨论和科研活动等方面的要求与检查仅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关键是看被指导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特别是连续几年学生的满意度,以及毕业的校友的满意度,并按年度公布。

第三,学校考核学生对二级学院教学及管理服务的满意度,二级学院考核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分级管理。真正把教师指导学生的工作作为教师工作的重要部分,把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情况、成绩的提升、社会实践、学业论文的情况作为考核指标。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学生评价好、学术水平高、人格修养高、认真负责的教师自然就会受到更多的学生欢迎和选择。

第四,充分发挥考评结果的激励作用。在职称评审、评奖评优、课题申报、外出培训学习等方面给予学生满意度高的教师优先权,以促进教师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全面育人的神圣使命,在行动上自觉履行其教师应有的职责,激励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自我修养与人格魅力,更加关心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全员导师制的特点是把教师的收入与劳动的质量直接挂钩,教书育人的境界、能力与他们的荣誉、尊严直接挂钩。如果教师不努力钻研教学,不从事相关研究,不能深入浅出地教会学生,学生就不会选你做导师。时间一久,收入降低倒在其次,关键会逐渐降低教师本人在师生中的形象。因此,相信教师会把讲课和科研(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点点滴滴作为宣传自己的机会,推介、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会发自内心地爱学生、教学生。这样的制度设计能够把导师的爱岗敬业精神、爱心奉献的行动激发出来,他们教学科研的成就也会变成学生赞誉的口碑,他们也将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假以时日,我们的教师都会逐渐成为名师,也会在不同阶段自然而然地显示出名师的风采,自然而然地形成教学团队、优秀团队。这样,一可以节省专职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二能减少检查、考评的工作量,能够提高办学的效益。当然,也可能存在个别不能与绝大多数同学一起进退的、需要特别照顾的学生,可由党团组织及志愿服务队接管,就像行军中的收容队一样,给予掉队的学生更多关照,帮助他们“康复”,及时归队。

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发展实际和学生的整体水平,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不同发展阶段,选择适合本校发展的本科生教师制模式,以促进整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调动起、发挥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将是高校改革不竭的动力。本文提出的高校全员导师制改革方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通过管理制度的深度调整,能够激发教师自身的积极性,激发教师自觉追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从业境界,自愿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