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谚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家庭观

2019-02-21

宿州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图景谚语安徽

祖 艳

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8000

语言世界图景理论源自德国洪特堡提出的“每一种语言都包含一种独特的世界观”的设想[1]。他认为,语言是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和感知的工具,语言世界图景的形成会受到语言、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俄罗斯学者杰尔米纳索娃(Тер-Минасова С.Г)认为,人的周围世界有三种不同的世界图景:现实世界图景、文化世界图景和语言世界图景。现实世界图景是人通过主观能动性认识的世界。文化世界图景,是人在对世界的认知实践过程中客观世界形象在人的大脑或意识中形成的概念。语言世界图景是语言通过文化世界图景所折射出的现实世界,阐述了语言、思维(文化)、现实世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3]。

安徽谚语是安徽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一方面反映了安徽传统家庭关系状况的现实世界图景,另一方面体现了安徽人对于家、家事以及家庭各成员之间关系的观念,展示了安徽文化世界图景。基于此,笔者尝试运用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和语言世界图景研究中常用的观念分析法,研究安徽谚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家庭观。

1 安徽谚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家庭观

安徽谚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家庭观表现在安徽人对于“家”的观念,在持家生活中的“勤俭”的观念,子辈对于长辈的“孝”观念,长辈对于子辈的“育”观念,夫妻间的“敬”观念,兄弟姐妹间的“和”观念和邻里之间的“让”观念。

1.1 “家”观念

“家”是指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安徽人对于“家”的观念一方面表现在对于家乡的爱恋和赞美,另一方面表现在对于家的居住环境的重视。

“鸟有恋巢意,人有思乡情”“马恋故主,人恋故土”“人恋家乡虎恋山”[4],可见安徽人重视家,恋家,特别是出门在外的安徽人都会思念家。“水行千里归大海,人行千里归家来”“树高万丈,落叶归根”“人老思乡,身老归家”,在异乡打拼的安徽人等到年老时都会归乡。“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月是故乡圆,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亮,酒是故乡醇”“好吃不过家乡菜,好喝不过家乡茶” ,安徽人爱家,家乡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亲切的。安徽人对于家不会嫌贫爱富,对于穷家或是小家也是爱,“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穷窝”“金家银家,不如自家穷家”“人家的金屋银屋,不如自家的草屋”“只要心宽,不怕屋窄”“不要金銮殿,只要独家院”“身安何须积钱多,心宽不嫌居室小”。安徽人还有一种固守本土的观念,“一生不出门,便是大贵人”“远是黄土近是金”“远地一块金,不如近地一块铜”“宁愿在家喝水,不愿出外讨嘴”。安徽人爱家还表现在对家的居住环境的重视,“近水有鱼吃,近山有柴烧”“住山边烧活柴,住海边吃螃蟹”“家住东海边,何愁无鱼吃”“近山多得雨,近水得鱼虾”,可见安徽人在选择家的地理位置时会考虑周围的环境是否有利于生活。

1.2 “勤俭”观念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安徽人也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勤俭”的观念,认为家庭要想发家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所得,要想持家需要靠生活的节俭。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人为万物灵,全靠双手勤”“一家之际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发家勤为先,治家从俭起”“贵从辛勤得,富从节俭来”“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可见,安徽人对于勤劳节俭的赞美和重视,勤与俭在安徽人的家庭观念中处于相同的地位。“脚手勤,不受贫”“双手是活宝,一世用不了”“靠千靠万,全靠双手吃饭”“肩膀出黄金”“扁担是条龙,一生吃不穷”“靠劳动发家,理直气壮;靠汗水致富,心安理得”“拿斧的得柴禾,张网的得鱼虾”“出门一把斧,一天两块五”“出门弯弯腰,进门有柴烧”,这些谚语强调要想摆脱贫困需要靠双手、肩膀,利用劳动工具扁担、斧头等付出辛勤的汗水。夫妻双方需要共同劳动,这样才能“男也勤,女也勤,门前泥土变成金”“夫勤无懒地,妇勤无脏衣”。如果夫妻双方有一方懒惰,就会造成“男干女不干,收成减一半”“夫懒妻也懒,做个人家垮垮散”。辛勤劳动得来的财富需要节俭不浪费,“若要生活好,勤俭、节约、储蓄三件宝”“能勤不能俭,到头没积攒”“一天省一口,一年省一斗”。如果不节约铺张浪费,最终会导致“家有万石粮,挥霍不久长”“家有万贯财,乱用不会长”“大手大脚,金山银山也要空”。

1.3 “孝”观念

“孝”是最早进入家庭观念的伦理道德范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道德行为规范。安徽人讲究孝道,认为子辈要赡养父母、恭敬父母和照顾父母。

“百善孝为先”“千金万义,孝义为先”“千孝不如一顺”“烧香求好,不如敬老”,安徽人强调晚辈对长辈应该要孝顺,在家庭中要尊敬长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言,贵如宝”“树老根须多,人老见识多”“家有老,藏活宝”,尊敬长辈表现在要尊重长辈的意见,尊重长辈的经验。 “生前不孝顺,何必清明去祭扫”“在日不孝,死了猫叫”“日久见真情,久病知孝子”“久病床前无孝子”“忤逆遭天打,一代还一代”,告诉人们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和生病的时候就要孝顺父母,照顾父母,如果在父母生前不孝顺会遭到唾弃。安徽人不仅对于自己的亲生父母要孝顺,对于公婆和丈人丈母也是一样:“婆把媳妇当娇女,媳把婆婆当亲娘”“家要和,敬公婆”“儿孝不如媳妇孝”“好太阳不见中,好媳妇不打公”“萝卜辣过姜,丈母亲过娘”“嫡不过父子,亲不过郎丈”。

1.4 “育”观念

“育”一方面指的是生育养活,另一方面指的是培养教育。父母不仅需要养育孩子,还需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安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教育,父辈对子辈的家庭教育强调要从小开始,要言传身教,不仅教育子女读书学习知识,还要教育子女学会做人。

“人受教育本领高”“养儿要教,庄稼要浇”“树不修不成材,人不教不知理”“一尺三寸生下地,好坏全靠父母心”“孩子好不好,全靠父母教”“生儿不养父母过”,这些谚语说明安徽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父母承担教育职责的认识。“除草要趁早,教儿要从小”“火从小时救,人从小时教”“育树先育条,育人先从小”“小树要砍,小孩要管”,安徽人知道教育子女要从小开始,从娃娃抓起。如果从小娇惯孩子,放任孩子,不加管教,长大后会出现“惯子不孝,肥田出瘪稻”“独子不教终身误”“望子成龙,不成龙,便是虫”“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儿生祸”。“身教重于言教,失教比添后患”“老子歪着走,儿子斜着眼”“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子不正儿胡来”,在教育子女方面,安徽人强调要父母做好榜样,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除了教育子女好好读书,学习文化,安徽人还重视教育子女做人的道理,“千教万教教子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爱子先训子,礼下出贤子”“种田靠灌水,教子靠教理”。

1.5 “敬”观念

和谐的夫妻关系是家庭幸福的关键,关系着家业的兴旺和孩子的教育。不和谐的夫妻关系,会影响家庭的幸福感,会伤害家庭中的弱势群体。夫妻关系应该是相敬如宾、互敬互爱、夫唱妇随。

“百年修来同渡船,千年修来共枕眠”“一夜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情难分”“互敬互爱,恩情常在”。安徽人重视夫妻关系,认为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尊敬,互相爱护。“十根头发九根飞,丈夫宠爱无人欺”“一个坛罐一个盖,自己老婆自己爱”“家常饭,粗布衣,知冷知热是夫妻”“不求家有千担粮,只求夫妻好商量”“劳动夫妻感情好,天长地久同到老”,强调夫妻之间丈夫要宠爱妻子,妻子要呵护丈夫,夫妻二人要互相劳动,互相商量。“妻以夫为贵,夫好家业兴”“夫有能,妻就贵;夫无能,妻受罪”“随夫贵,随夫贱”“丈夫伶俐妻子贵,男人懦弱妻遭瘟”“嫁个神汉念符咒,嫁个讨饭的满街走”“夫到天边妻要行”,这些谚语表明在安徽传统家庭夫妻关系中丈夫往往占主要地位,是一家之主,是家庭的顶梁柱,妻子需要夫唱妇随,夫妻之间有主有辅。“夫妻没有隔夜仇”“夫妻不生隔日气”“床头争吵床头休”“夫妻吵架不记仇”,告诉夫妻间有矛盾争吵过后又会重新和好。如果夫妻之间不能互敬互爱,和谐相处,就会造成“夫妻反目家运跌”“夫妻打架,孩子受罪”“夫妻反目,自找苦受”“夫妻不睦奸人乘”。

1.6 “和”观念

兄弟姐妹是拥有同一血缘的手足,姐妹连肝胆,兄弟同骨肉,他们是家庭成员中重要的部分,是相处时间最长远的亲人,一个家庭能否和谐幸福,兄弟姐妹的关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安徽人认为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做到兄爱而友,弟敬而顺,这样才能家和万事兴。

“亲兄弟,骨肉情”“世间难得是兄弟”“同胞兄弟一娘生,千棵竹子一条根”“兄弟本是同根出,千朵桃花一树生”“亲姐妹,长江水”“鱼帮水,水帮鱼,兄弟姐妹鱼水情”,从这些谚语中可以看出安徽人重视兄弟姐妹关系。“兄弟睦,家道兴”“兄弟心齐,外人不欺”“兄弟和气家业兴”“兄弟协力山生玉,家人同心土成金”“兄弟二人一条心,田里泥土变黄金”,这些谚语鲜明地表明兄弟间应该和睦相处,齐心协力,这样才能让家业兴旺。兄弟姐妹之间要想和睦相处,要注意尊敬兄长,爱护弟妹,要“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兄弟以让为主,孔融四岁让梨”“姐姐大一岁,带着弟弟睡”“ 哥打弟,没道理;弟打哥,笑嘻嘻”。如果兄弟姐妹不和,会造成“兄弟二人心不齐,手里黄金变泥土”“弟兄三人三条心,万贯家财不够分”“弟兄分家如劫难”“弟兄分了家,隔墙如隔山”“分家三年不见天,手拎袜子沿路穿”。

1.7 “让”观念

“邻里”原指同一乡里的人,即邻居或同乡,是家庭居住环境的重要部分,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邻里关系对家庭的和谐具有重要的影响。安徽人认为邻里之间应互相谦让,以和为贵,互相帮助。

“行要好伴,居要好邻”“邻家好,无限宝”“不图光景过得好,只图处个好邻家”“处得邻居好,强似穿棉袄”,这些谚语说明安徽人居家生活希望能够与好邻居一起居住。“远水不解近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人到难处邻里亲”“亲是亲,邻是邻,救火都是本村人”“大盘大碟接远亲,风发火起要近邻”,这些谚语展示了在遇到危难时,邻里之间互助的关系图景。“让一让,六尺巷”“宰相让人三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舍不得三斗种,处不到好邻家”“长存君子心,忠直待乡邻”“邻居做官,大家喜欢”“一家中举,四邻增光”,可见邻居之间应该互相谦让,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邻里和睦相处。如果互不谦让,邻里不和,会导致“邻不和,众人欺”“邻里不和受贼欺”。

2 安徽谚语语言世界图景中家庭观的基础

安徽谚语语言世界图景中家庭观的形成是建立在安徽的传统经济基础之上的,在安徽悠久的历史中可以寻找到渊源,其不仅受到安徽三大区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精神的影响,而且受到在安徽境内传播的佛教道教思想的影响。

2.1 经济基础

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传统的生产方式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安徽传统农业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共同参加生产劳动并进行家庭内部分工。因此在农耕社会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土地、水和人力是重要因素。安徽谚语中就有强调土地和水的重要性,“土能生万物,百物土中生”“人凭土地虎凭山”“有土自有财”“土中生白玉,地里出黄金”“土是摇钱树,地是聚宝盆” “水是庄稼命”“水是地的娘”“水是粮的命”“水是地的血”,这就是安徽谚语“家”的观念里恋土地和赞美家乡水美、水甜的原因。没有农民,农业生产也无法进行,“天大地大,农人为大”“十年汗水淋,熬出个庄稼汉”。在从事农业生产时家庭成员之间需要互相分工,团结合作,才能获得好的收成,这就是“和”观念存在的原因。

由于安徽各地区的经济基础不同,在安徽各地的谚语中所体现的家庭观念也有所差异。如安徽徽州地区由于山多地少,水资源缺乏,徽州米价高,徽民不得不出门经商,徽商在从商时讲究勤劳和诚信,徽州的女人们则在家敬老育子。因此在徽州地区的家庭观中更侧重于“勤俭”观念、“孝”观念和“育”观念。安徽皖江地区由于经济较为富裕,皖民衣食无忧,故崇尚读书任教求仕,因此在皖江地区的家庭观中更侧重于“育”观念。

2.2 历史基础

安徽谚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家庭观在悠久的历史中可以找到渊源。安徽历史人物包拯不仅是一位大清官,更是一位大孝子。包拯去世后仁宗皇帝封他为“孝肃公”,其中“孝”就代表了包拯的孝道。包拯为了尽孝道,做到了“父母在,不远游”,当父母健在时,应该多陪伴父母,与父母一起生活,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为此他辞去官职在家陪伴父母十年,在做官和尽孝方面,他选择的是先尽孝。因此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评价包拯“少有孝行,闻于千里”[5]。

“六尺巷”的故事讲述的是清代康熙年间桐城境内发生的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宰相张英不以权势欺压人,主动退让三尺,使得邻居感动,也退让三尺,最终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所以才有“让一让,六尺巷”“宰相让人三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谚语。

安徽人家庭观中重视教育也与安徽古代的书院有关。书院是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组织,安徽书院在北宋时期处于创始阶段,数量较少,发展缓慢。南宋时期安徽书院开始兴盛,迅速发展[6]。在元明两个朝代,安徽书院得到了曲折发展,在清朝发展到巅峰,数量上不断增加,在安徽的区域分布范围更加广泛,皖北、皖中、皖南都有书院,这些书院促进了安徽人对于教育的重视[7]。

2.3 文化基础

安徽位于华东地区,分为江南、江淮和淮北三个自然区域,因此形成了三大区域文化:徽州文化、淮河文化和皖江文化。这三种文化的核心都是儒家文化的精神,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不过不同的区域文化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徽州文化崇理重信,一方面徽州文化重视礼教,也就是重视血缘宗亲和纲常伦理,这些体现于徽州的祠堂和牌坊。徽州是二程和朱熹的祖籍,程朱理学思想在徽州传播,以儒家思想为本的朱子学盛行。徽州重视教育,徽州书院的成立也促进了儒家思想在徽州的传播。另一方面,徽州文化重视诚信,因为徽州有许多徽民外出经商,他们信奉在经商时要讲究诚信[8]。淮河文化具有尚武重义的特征。由于远古时期淮河流域是华夏、东夷和江汉三大集团争夺与汇聚之地,战争融合,形成道家和儒家为代表的学术流派,重视和合,尚德轻智,强调做人的品德。淮河文化中具有道家的思想,认为人应该控制自己的物质欲望,根据实际需要来利用万物,提倡“无为”“无欲”等节俭思想[9]。皖江文化兴学重智,尤其是以桐城派为代表,具有浓厚的儒家文化传统,重视儒学,以读书求仕为追求,如果求仕不成功就会从教。他们创办很多书院,弘扬桐城的道统和文统,传承家法。皖江文化的灵魂是和谐,崇尚的是“和合”的人文精神,传播“五教”,即教父以义、教母以慈、教兄以友、教弟以恭、教子以孝[10]。

2.4 宗教基础

安徽谚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家庭观与安徽境内佛教和道教的传播有关。佛教在安徽的传播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发展,中唐以后至两宋时期快速发展,明清时期进入发展的黄金期,清末以后安徽地域佛教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安徽境内的佛教寺庙众多,如九华山的化城寺、黄山的大中祥符寺和翠微寺、潜山的天柱寺、芜湖的广济寺、宣城敬亭山的广教寺、含山县的褒禅寺、安庆的迎江寺、寿县的报恩寺、蒙城的慈氏寺、阜阳的资福寺等,大小寺庙遍布江淮大地,许多高僧来寺庙讲经著述、传播佛法,佛教思想深入人心。特别是农村中的规模不大、数量多、分布广的小寺庵,对于文化落后和精神贫乏的农民产生很大的影响。“凤阳虽穷,七十八庙供神”“采石虽小,七十二庙”“古邑桐城香火旺,寺庙一百一十八”“望江自古十三寺”“大小九华山,八方金地藏”,这些谚语向人们展示了安徽众多佛教寺庙的图景。佛教的核心思想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佛法栽培,修行养性”“出家有道是忠厚,处世无奇要率真”“善田广种,佛家根本”“情真佛来应,心敬佛显灵”,通过这些谚语可见佛教思想对安徽人的影响[11]。

自三国以后,道教在安徽不断发展。唐宋时期是安徽道教的兴盛时期。道教大大小小的宫观祠庙几万所,有含山县三元观、巢县金庭山紫薇宫、和县淳熙观、蚌埠涂山禹王宫、淮南凤台县茅仙洞清天观等,最有名的道教名山是徽州休宁县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这里是道教宫观阁院的集中之处,兴建了宫、观、道院、祠、殿和神仙洞百余处,有太素宫、三元宫、静乐宫、道德院、添书院、三清殿、文昌阁、功德堂、真仙洞府等等[12]。道教的核心思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要以自然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处世的态度要平和、宽容、自然,去除心中的念想和心事就是快乐。“老子一气化三清,留下三座道德宫”“城隍之上有玉皇,三仙之外有八仙”“茅山道士门路广”“佛讲善,道讲真”“和尚重修行,道士重养生”,从这些谚语中可以看出道教在安徽的传播和安徽人对道教思想的认识。

3 结 语

安徽谚语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安徽人家庭生活的客观世界图景,而且体现了安徽人对于家、家事和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文化世界图景。通过对安徽谚语语言世界图景中家庭观的研究,发现在安徽谚语中存在“家”观念、 “勤俭”观念、“孝”观念、“育”观念、“敬”观念、“和”观念和“让”观念。这些观念源于安徽农耕社会中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悠久的历史因素、儒家文化精神和佛教道教思想。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人对于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淡漠,夫妻关系不和导致离婚率上升,由于居住离散导致出现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由于人口流动和居住环境的改变导致邻里关系渐行渐远,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独生子女教育等问题日益明显。安徽谚语中的家庭观给予现代人的启示是人们要有回归家庭的意识,要追求家庭和睦、寻求家庭幸福,注意处理好家庭中的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和邻里关系等,在管理家事时要注意勤俭持家。

猜你喜欢

图景谚语安徽
黄河口的小康图景
在沙碱地绘出幸福图景
艾家河描绘新图景
青岛新图景
说说谚语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谚语趣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