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体金线蛭越冬繁育要点
2019-02-21崔航
崔 航
(邳州市农业农村局,江苏 邳州 221300)
宽体金线蛭,俗称蚂蟥、水蛭,其体内含有水蛭素和抗血栓素,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宽体金线蛭主要摄食螺、蚌等软体动物,对高温不耐受,通常应避免温度超过25℃,也应避免温度过低,当温度低于10℃时会蛰伏影响交配和产卵。
当前水蛭苗种繁育主要依靠捕捞的天然亲蛭进行繁育。这种模式存在亲蛭来源不稳定、易受伤、苗种产量不高等问题。下面作者介绍一种采用人工养殖的水蛭准备越冬后进行繁育的方法,供读者参考。
1 越冬水蛭选择
进入秋季就要做好留种水蛭的安全越冬工作。当气温降至10度以下,水蛭开始停止摄食。这时就要做好留种水蛭选择工作。种蛭的选择要求个体肥大(10~20g/只或50~70只/kg,以每条12g以上为好),外表无伤,颜色鲜艳活力强。放养密度为20~25kg/667m2(2000~2500条)。
2 越冬方式
2.1 自然环境下越冬
在自然环境下,水蛭在气温低于10℃以下通常躲在底泥下越冬,不在活动、吃食。可在养殖池四周或一边的池梗上,营造水蛭的越冬条件,留出宽1~1.5m,长度不限,深15~30cm的越冬床,床底铺40目筛绢布,填入越冬土,越冬床上盖草帘子等,让亲蛭在自然条件下在越冬床上冬眠。这种方法,可避免大批水蛭死亡,花费也不高,较适合大面积商品水蛭的养殖。最大的好处:使水蛭自然进入越冬状态,自然产卵,尽量减少人为干预,避免水蛭相互挤压,减少受伤机会。
2.2 人工塑料暖棚越冬
十月中旬以后,将亲蛭移入塑料薄膜棚内越冬。在越冬床,养殖沟的顶上用钢管搭成拱形顶棚,跨度6m,高度2m,长度50~100m。用塑料薄膜覆盖一直到池边用泥将薄膜密封用于保温。棚四周要挖水沟用于雨天排水,防止雨水大量流入棚内。棚内越冬床宽100~150cm,养殖沟宽150~200cm,水深80~100cm。两条越冬床中间加一条养殖沟,配备进排水系统和充氧设施,最好用防渗膜铺低,既保水,又好定期清污,也易即将水蛭捕捞干净。
随着北方冷空气南下温度降低后,棚内密封可利用阳光取暖保温,这样有利于留种的水蛭正常生长和活动,注意通气和喂食,10~15d可喂食一次,喂食量可比平时减少15%~20%。有条件的养殖户可采用大棚温室,打破水蛭的冬眠习性,可周年进行繁殖,增加经济效益。
3 孵化
(1)温、湿度:水蛭一般在11℃以上繁殖产卵,水蛭产出卵茧数小时后茧壁开始硬化,水蛭的卵茧孵化温度要在20℃左右,经2~3周后即可孵出幼蛭。低温会加长孵化时间,如果长时间温度过低会有可能造成卵茧死亡。水蛭卵茧四周土壤的含水量即孵化湿度应保持在30%~40%之间,能保证良好的透气性同时也有利于卵茧保持水分。
(2)日常管理:水蛭产卵期时养殖池周围要保持安静避免惊动产卵的水蛭,造成空卵茧。幼蛭孵出3d后就能自行采食,饲料投放量一般为每千条水蛭投放20kg螺蛳、河蚌,每周还可投喂一次禽畜的血块,投喂时要注意清理血渣及其他剩余食物.避免造成水质污染。
4 人工养殖
(1)选址:选择面南避风处,要求阳光充足,进排水设施齐全,池塘底部要北高南低不漏水,进排水口设在池塘的对角利于排灌方便。池塘长度可依据实地大小而定。养殖方式可以用网围养殖或网箱养殖。
(2)围网养殖:无底网围养殖,网目40目,保持水深80~100cm,出水30~40cm,上端设一防逃沿宽15cm。
(3)网箱养殖:一是触地式、二是悬浮式。现主要是触地式网箱养殖,网箱为敞口式,网目40目。网宽3~4m,长以池塘长度为准,高120cm,出水40 cm,上端设一防逃沿15cm。在现有鱼塘可进行悬浮式网箱养殖,好处一是水体大,水质稳定,箱内外水体易交换。二是箱中污染物易及时清除,单产较高。
5 养殖管理要点
(1)宽体金线蛭的养殖需要有充足溶氧和清洁的水质。由于水蛭人工养殖密度较大,而且水蛭体内在浓缩食物的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残渣和粘液,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适当换水,换水的频率根据水温、养殖个体大小和密度而定,并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在夏季高温季节要注意保证水质清洁和一定的溶氧量。
(2)围网养殖养殖遇阴雨、雷电天气,容易逃跑,要做好防范工作。
(3)养殖期间的正常性死亡,无法把伤亡和腐烂的水蛭捞出,防止污染水质,产生病菌。同时要定期使用低改产品,氧化池底环境。定期使用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改善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