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番茄斑萎病毒病在陕西流行
2019-02-21李英梅张伟兵王周平陈志杰
李英梅 刘 晨 张伟兵 王周平 陈志杰
李英梅,刘晨,陈志杰,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邮编710043;张伟兵,王周平,陕西省园艺工作站。
番茄斑萎病毒 (Tomatospottedwiltvirus,TSWV)最早于1915年在澳大利亚被发现,目前已成为全世界10种危害性最大的植物病毒之一。其寄主范围非常广泛,能够侵染84个科1090种植物,烟草、花生、辣椒、莴苣、茄子等经济作物均可被感染。番茄斑萎病毒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南美、亚洲和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均有发生。自1989年在广州出现以来,已在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宁夏等番茄主产区大面积发生,成为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之后的又一种灾害性病毒病。该病毒属于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检疫性有害生物,同时也是中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陕西局部番茄种植区已有发生,其防治难度大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一旦在陕西大规模流行,将给番茄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务必高度重视,防止该病毒大面积流行。
1 症状识别
番茄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苗期染病,生长点和幼叶变为铜色上卷,后形成许多小黑斑,叶背面沿叶脉呈紫色,有的生长点坏死。定植后感染,茎部形成褐色坏死条斑,病株仅半边生长或完全矮化或落叶呈萎蔫状,发病早的不结果。坐果后染病,果实上出现褪绿环斑,果实表面有瘤状突起及褐色坏死斑,果实易脱落。典型特征是在成熟红色果实上有明显的亮黄色环纹或古铜色斑点,脐部症状与脐腐病相似,但该病果实表皮变褐坏死症状是区别于脐腐病的重要特点。
2 病原及传播特点
番茄斑萎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 粗汁液钝化温度为40~46℃,10分钟;稀释限点为2×10-3~2×10-2,在室温条件下,离体病毒活期为2~5小时。该病毒传毒介体主要有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番 茄 蓟 马 (F.schultzei)、褐花蓟马(F.fusca)、禾花蓟马( F.tenuicornis)、台湾花蓟马(F.intonsa)、佛罗里达花蓟马(F.bispinosa)、首花蓟马(F.cephalica)、烟蓟马(Thripstabaci),在田间由蓟马以循环增殖型传播方式传播,其中西花蓟马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
番茄斑萎病毒还可以通过机械传播,普通的农事操作均会造成病毒的株间传播,但不会通过种子传毒。蓟马只能在若虫期获得病毒,获毒期5~30分钟,成虫不能获毒,带毒若虫通过蜕皮、蛹化后传给成虫。蓟马一旦带毒,具终生传毒能力,但不会经卵传给后代。若虫获取病毒后,并不立即传播,而一般需要在蓟马体内经过72小时以上时间复制增殖后才能有效传播。此外,寄主植物、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对蓟马的生长发育也有较大影响,蓟马的雌雄虫体对病毒的传毒能力也不相同,一般高温干旱天气、施用氮肥较多的田块有利用蓟马的附着寄生,同时也利于番茄斑萎病毒的发生。
3 防控措施
3.1 加强植物检疫 番茄斑萎病毒是中国禁止进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是农业生产上最具危险性的植物病毒。国际、国内种苗调运是番茄斑萎病毒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应严格加强对带毒种子及番茄种苗的入境检疫,严禁带毒种子、种苗进入市场流通。带毒的西花蓟马病毒是传播的另一个主要方式,西花蓟马在1997年已被列入中国《潜在的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单》,因此在苗木运输过程中,应加强对西花蓟马的检疫,有效防止带毒昆虫对病毒的扩散。
3.2 避免田间人为传播 由于番茄斑萎病毒可以汁液传播,打杈、整枝、绑蔓或嫁接等田间农事操作产生的汁液摩擦、接触等均可造成病毒的侵染传播。因此,田间整枝、打杈、嫁接等作务时,应按照先健株后病株的顺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病毒的传播。另外,注意合理密植,减少番茄植株间枝叶摩察,引起传播。
3.3 清洁田园环境,恶化传毒昆虫的栖息环境,切断毒源 在栽培过程中发现TSWV病株,应立即清除。此外,由于蓟马的发生数量与杂草多寡有密切关系,很多杂草也是TSWV的寄主,杂草种类与数量与蓟马的发生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对番茄田及其周围可采取喷施除草剂或人工铲除杂草,减少杂草数量,恶化蓟马的栖息环境,减少蓟马数量,减轻番茄田蓟马防治压力。
3.4 防治传毒昆虫
1)药剂防治。蓟马是番茄斑萎病毒的重要传播介体,由于蓟马获毒后需经一定时间才传毒,因此及时使用杀虫剂防控蓟马能够有效防治番茄斑萎病毒病,喷施杀虫剂时需注意药液应喷到番茄茎基部,能够有效杀灭根际部的蓟马蛹。还可在番茄定植前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灌根,定植后叶面喷施20%吡虫啉可溶液剂 1500~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10%赛乐收乳油800~1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定植后一般间隔7天左右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2)蓝板诱杀。利用传毒昆虫蓟马的趋蓝性,在棚室内悬挂大小为20cm×25cm的蓝色诱虫板,悬挂密度为每10m2悬挂1.5张,悬挂高度为诱虫板下缘与番茄植株冠层持平,诱虫板的板面与番茄种植行平行,诱虫板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或降低迁入棚室内的蓟马附着在番茄植株上。
3.5 药剂防治
1)种子消毒。斑萎病毒病种子带毒,是远距离传播重要途径之一,做好种子消毒,可以有效控制病毒的传播。消毒方法是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催芽播种。也可将干燥种子在70℃下干热消毒数小时。但该方法存在一定风险,需先进行预试验确定最适处理温度和时间,以免种子失活或消毒不彻底。
2)叶面喷雾。叶面喷施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0.5%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83增抗剂100倍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