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小麦高产施肥技术应用研究

2019-02-21杨金丽

乡村科技 2019年29期
关键词:种肥基肥钾肥

杨金丽

(周口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河南 周口 466000)

1 小麦施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肥料是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是农业生产的必要物质条件。要想使农作物长得好、产量高,必须给它供应各种营养元素。但是,目前多数农民朋友因为不具备科学的施肥知识,施肥方法不合理,使得小麦施肥中存在诸多问题。

1.1 土壤养分失衡

由于多数农民朋友缺少基本的种植常识,大量施用化肥而忽视有机肥,施肥方法不合理,使得土壤养分失衡。有的营养元素过剩,有的营养元素相对缺乏,致使小麦产量降低,质量下降。例如,微量元素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农民往往较重视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的配合施用,不重视锌、硼、铁、铜等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导致小麦出现干枯发黄、叶子变厚、矮秧、光合作用变差、绿色变淡以及不生长等问题[1]。

1.2 化肥施用结构有待改善

近年来,我国农业粮食实现了连年增长的良好局面,其中化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多数地区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坑害了农村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的身体健康。

1.2.1 偏施氮肥。一些农民习惯施用尿素、碳铵等一些纯氮肥,特别是在小麦返青期间,追施大量尿素的现象较为常见。施氮肥过多,小麦前期叶片肥大、旺长、茎秆软弱,后期则容易出现叶色浓绿、贪青、晚熟、倒伏以及易染病害等不良现象。

1.2.2 累积磷肥。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且极易被固定。多数地区连年施用较多的磷素肥料,导致土壤中磷的含量处于饱和状态,继续追施磷肥造成浪费。

1.2.3 不重视钾肥。钾肥营养充足,能够促进物质转化,提高小麦抗病、抗旱及抗冻等能力,保证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效果。但是,多数农民朋友不重视钾肥的施用,甚至不用钾肥,认为钾肥的显性效果没有氮素化肥明显,导致土壤中钾含量逐渐降低。

1.3 耕作存在问题,保肥力降低

新时代,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农业耕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农民普遍采用旋耕法种植小麦,效率较高,但是耕层较浅,一般10~15 cm,肥料的养分维持时间较短,土壤易板结,最终导致土壤保肥力降低,增加了病虫害、倒伏、发黄等问题出现的几率,影响着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小麦减产。

2 新时代小麦高产施肥技术具体分析

2.1 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

大量实验证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够提高小麦产量。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营养元素较为全面,肥效较长,但是肥效缓慢。无机肥如尿素、钾肥等养分较为单一,肥效短,但见效较快。农民在对小麦施肥过程中,应该坚持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才能为小麦生长提供最全面的营养,从而提高小麦产量与质量。经常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强土壤肥力,加快微生物繁殖,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提高土壤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能够提升化肥的利用率。因此,在给小麦施肥过程中,应该把有机肥和无机肥相互结合,才能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和土壤供肥能力,从而实现增产增质的目标。

2.2 科学合理使用氮、磷、钾

肥料作为庄稼的必需品,化肥是农民的首选。合理施肥,才能实现增产增量的效果。科学合理使用氮、磷、钾化肥,能够增加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氮肥属于农业生产中需求量最大的化肥品种,能够提升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磷肥能增强植物茎枝的坚韧度,提升植物的抗寒抗旱能力。钾肥能使谷物籽粒饱满。种子小麦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配合使用这3种化肥。一般来说,氮、磷、钾的比例配置应该保持在1∶0.7∶0.4,底肥和追肥的比例需合理设置。另外,氮肥与钾肥可以使用开沟集中施、深施等措施,磷肥则由于利用率较低,可以和有机肥结合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土壤中的磷氮钾总量符合小麦的实际需求,促进小麦健康生长。

2.3 注重基肥、种肥,适当追肥

2.3.1 基肥。基肥也叫底肥,主要指施在垄底的肥料。在小麦播种前,结合耕翻整地施入。翻地前均匀施入地表,接着翻到18~20 cm土层[2]。不同土壤应该采取不同的施肥方式。例如,干旱地块应该把肥料深施在犁底,接着再翻垡盖土;土壤粘重田地,要先撒肥再耕翻,把肥料翻入土中。高产田可以使用1/3的氮肥做基肥,每667 m2施8~11 kg的氮肥。假如土壤肥力较高,农家肥料用量也较大,基肥不能使用氮肥。中产田可以把1/2的氮肥用作为基肥,每667 m2施氮肥6~9 kg。低产田需要把2/3的氮肥用作基肥,每667 m2施5~8 kg氮肥。对于肥力较低、缺乏灌溉条件的田地,则应该将全部氮肥作为基肥。

2.3.2 种肥。播种过程中,施在种子附近的肥料叫种肥。科学合理施用种肥能够促使小麦茁壮生长。种肥应该施在种子侧面或者种子下方3~5 cm处。通常,播种时每667 m2施用复合肥4~5 kg,防止用量过大,保证一播全苗,尽可能为明年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2.3.3 追肥。在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如开返青、花期、孕穗等,补充施用的肥料叫做追肥。

①返青、起身阶段的追肥。生长较弱的小麦,应该在返青、起身阶段对其进行合理浇水和追肥,每667 m2追施高氮复合肥或氮肥15~20 kg,提高其分蘖比例,奠定足够的亩穗数。这是实现丰产的重要基础。

②拔节阶段追肥。生长比较壮的高产田,拔节阶段适当浇水和追肥能够降低无效分蘖,使小麦茎秆坚韧,提升抗倒伏能力,力争实现穗大、粒多、饱实。因此,每667 m2需要追施高氮复合肥20~30 kg。

③孕穗阶段追肥。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在小麦孕穗阶段进行浇水,每667 m2追施高氮复合肥7~10 kg,可以有效降低小花退化率,提升高结实率。

④后期追肥。小麦抽穗后仍然需要追施一定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才能延长叶片的功能期,提升光合效率,促使光合产物的转化,提升小麦产量。

3 结语

科学合理地施用肥料不但能够提升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节约肥料等。因此,要想保高质高产,必须深入研究小麦高产施肥技术,帮助农民实现良好的收成与效益。

猜你喜欢

种肥基肥钾肥
我国在境外首个百万吨级钾肥项目竣工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连续4年基肥减量对生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钾肥迎来零关税
小麦高产不可忽视种肥
荷兰创新的种肥形态实现精准施肥
姗姗来迟的钾肥大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