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理论探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辨治中风特色
2019-02-21李家劼郭锦晨张佩文综述审校
李家劼,郭锦晨,张佩文 综述,黄 莉 审校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安徽合肥 230038)
叶桂,字天士,清代著名新安医家,祖辈皆精医。叶氏作为温病学派的奠基人,医术精湛,学识渊博,在诊治内伤杂病方面也颇有建树[1]。风为百病之长,中风为现代社会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脑血管疾病,是中医内科四大顽疾风、痨、臌、膈之一[2]。对于中风一证,叶天士采经典之粹,又结合临床实践,创新地提出一些精辟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临证指南医案》中将中风列于首门,记载了叶氏治疗中风的32例医案,具体记述了叶天士辨治中风的思路。笔者就叶氏辨治中风病过程中对内经“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的疾病治则的运用做一探讨。
1 中风之因
有关中风的记述始见于《黄帝内经》,《内经》分别从五脏、六淫归纳中风的病机。《素问·病机十九条》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肝属风木,主藏血,主身之筋膜,开窍于目,肝血虚则肝木化风,出现肢体震颤、动摇等中风症状;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风气通于肝,风邪内袭,伤肝及筋,则出现突然肢体关节强直、屈伸受限,或肢体拘急等中风症状。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首先提出“中风”病名[3],《金匮要略》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张仲景认为正气虚在中风的发生中起着根本作用[4]。至宋金元时代,医家开始提出了“内风”的概念,刘河间立论烦劳则五志过极,动火而卒中;李东垣提出气虚中风;朱丹溪主张湿痰化热、热甚生风。明代张介宾主张“中风非风”,五脏之阴的损伤被认为是中风的病因[5]。而叶天士在前医对中风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明确提出了“阳化内风”理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临证指南医案》中载有叶氏治疗中风的医案32例,亦有许多关于内风动越原因的论述[6]。如“血虚不荣筋骨,内风袭络”;“肝血肾液内枯,阳扰风旋乘窍”;“肾液虚耗,肝风鸱张,身肢麻木,内风暗袭,多有痱中之累”;“肾虚液少,肝风内动,为病偏枯,非外来之邪”;“木火体质,复加郁勃,肝阴愈耗,厥阳升腾”。结合以上论述,可见叶氏将中风的根本原因责于肝肾阴虚,阳化内风则认为是中风主要病机[7]。同时中医思想中认为五脏间存在病变相传,他脏的盛衰及其他多种原因均可导致肝风,所以中风临床表现复杂,且涉及五脏,出现相关的症状。故临床上治疗中风,要从五脏、阴阳、气血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2 治风之法
《素问·藏气法时论》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其意为结合人体五脏之气的具体情况,取法四时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作为救治疾病的法则。叶氏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中将此理论与中风的临床辨治相结合,立法用药皆有所体现。历代医家对内经的解读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合人形”,叶氏理解为应结合人体五脏之气的具体情况选用方药,即从人体五脏气血、阴阳入手辨治疾病。叶天士勤求古训,深谙内经理论,依据“肝者,将军之官”,“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形成了独特的辨治中风的思路。叶天士在医案中明言“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调和也”,“刚脏”之论结合中风病因病机,叶氏提出“缓肝之急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热”,即以益肝补肾、潜阳熄风为治疗大法[8]。叶氏治疗中风,视人体正气为重,但并未一味滋补,从治病求本的思想出发,又根据中风的标本缓急、阴阳之别,其确立了不同的治法,遣用不同的方药。临床上针对阴虚、血虚、阳升、脉虚、阳虚、气虚、热邪阻窍等多种中风病因[9],提出了滋阴熄风、养血熄风、和阳熄风、镇阳熄风、潜阳熄风、缓肝熄风、甘温益气、辛凉清火、芳香开窍等九种熄风方法[10]。
3 叶氏治疗中风的辨证用药特色
叶氏辨治中风,以治法益肝补肾、潜阳熄风为基础,依据“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理论,遣方用药,形成自己独特的合人形、法四时、循五行的用药特色。
3.1 合人形,察五脏气血阴阳之变
叶氏分析中风,其虽然以阴虚阳亢为根本病因,但阴虚日久,必然会导致阴损及阳,最终出现阴阳并损的症状[11],故选用水制熟地、女贞子、阿胶、淡苁蓉、茯神、川斛等性柔不刚之品,在滋阴养精的同时,配以温柔之品;叶天士四诊合参,从左血右气[12]辨证看待中风,《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记述其诊治陈某“脉左数,右弦缓,有年形盛气衰。冬春之交,真气不相维续,内风日炽。左肢麻木不仁,舌歪言謇,此属中络。调理百日,戒酒肉,可望向愈。”复诊“丹溪云:麻为气虚,木是湿痰败血”,“方书每称左属血虚,右属气虚,未必尽然”。陈某为气血皆虚,痰火阻络而发中风,治疗上遂选用当归、白芍补血养血,人参大补元气,橘皮、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利水渗湿。
叶氏认为“合人形”即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具体情况,察五脏气血阴阳之盛衰,因人制宜,辨证论治,选用方药[13]。如叶天士医案中卢某与胡某(五六),卢某因嗔怒动阳,恰值春木司升,厥阴内风乘阳脉虚而发中风,胡某因阳明脉虚,厥阴阳气逆上而中风,两者病因不同,却同有阳明脉虚的表现[14],故治疗上同用羚羊角、丹皮、玄参、连翘,以上诊治过程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称为异病同治。叶天士所治疗的病案中还有同病异治的例子,如钱某(五八)与龚某(五七)同为肾虚液少,但钱某是阴阳两虚,肝风鸱张,故选用熟地、枸杞、石菖蒲、当归、远志等温柔之品[15],以滋液熄风,涵养肝肾;龚某是肾阴虚肝风动,遂选用制首乌补益精血、生地滋阴凉血、菊花疏风清热、川斛滋阴除热等。叶氏因人立方,辨治中风时重视病人个体因素间的差异,体现出高超的临床水平。
3.2 法四时,遣方用药遵四气之动
在辨治中风的过程中,叶天士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结合人体五脏六腑变化与四季气候变化、阴阳变化、寒热温凉的密切联系来用药,充分体现了内经中“法四时”的学术理论[16]。叶氏医案中记载:“当夏四月,阳气大泄主令,忽然右肢麻木,如堕不举,汗出麻冷,心中卒痛,而呵欠不已,大便不通。”治用桂枝温经通阳、附子温经止痛、生黄芪补气升阳、炒远志宁心安神、片姜黄通经止痛、羌活祛风止痛。又:“今年风木司天,春夏阳升之候,兼因平昔怒劳忧思,以致五志气火交并于上,肝胆内风鼓动盘旋,上盛则下虚,故足膝无力。”治用金石斛、化橘红、白蒺藜、真北秦皮、草决明、冬桑叶、嫩钩藤、生白芍,草决明平肝潜阳,冬桑叶、秦皮平肝风热,钩藤平肝熄风[17]。后又“近交秋令,燥气加临,先伤于上,是为肺燥之咳。”再如“今春三月,阳气正升,肝木主乎气候。肝为风脏,风亦属阳,卦变为巽,两阳相合……脂液暗耗而麻痹不已。”此风淫于内,治以甘寒,甘寒生津,痰火风兼治。故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