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生活元素 优化数学教学
2019-02-21徐伶伶
徐伶伶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 226000)
高中数学内涵丰富、内容众多,包括了空间、图形、数字、位置等元素项目,注重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及知识理论理解之间的相互贯通.高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理念的渗透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生活化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接触数学、亲近数学,才有可能将数学真正带入学生的课程学习及生活之中,尽快摆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瓶颈及困境.
一、借助生活实物,创设学习情境
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存在求知欲、好奇心低下的情况,许多数学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进行更多所谓重要课堂内容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课堂中的课前导引部分的重要性,仅用平铺直叙、平淡无奇的相同开场白就企图示意学生课程的开始,学生不能及时集中注意力,也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对学生更为长远的学习造成阻碍.在“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下,教师要善于借助生活实物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1.创设生活情境,优化学习导入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在课前导入时就开门见山,告诉学生本课的课程学习内容及具体要求,学生会在课堂的无限重复中感到不耐,致使其学习激情骤减.教师借用生活实物创建生活化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能使学生主动跟上课堂、融入课堂.
例如,在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这一课进行教学时,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学校操场上的旗杆的图片,让学生回忆记忆中旗杆的样貌特点,并与图片上展示的图片特征进行对比.不同的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物品评价,其关注重点也大不相同.适当运用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共鸣,既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课堂专注力,也能促进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科兴趣.在学生对学校旗杆作了详细论述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回归课本内容,完善学生特定用语的表达规范,使学生能运用所学完成课后练习,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唯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特征,关注数学课堂的课前内容导引,教师才能更好掌控课堂氛围及节奏,带领学生全身心投入更高难度的学习中去.
2.创设生活情境,感知学习内容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生活化理念的渗透,将生活化教学方法运用于实际教学之中,通过重现生活场景,以简化学生对生涩难懂的全新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从而引发学生的内心共鸣与知识探究,逐步激起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为自觉.
例如,在对“空间几何体”这一课时进行教学时,可以借用日常活动中常见的快递盒、牛奶盒、酒瓶的外包装盒等进行生活化的引导学习,让学生自行拆装物体,感受物体的相应特性特点.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加深了对物体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点及各物体间异同的相关印象,加速对不同图形、物体的整体记忆,学生的专注力、记忆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及锻炼,课程内容也由此得到巩固温习.通过生活化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数学自信,摆脱学生对困难知识点产生的不良情绪,其自主能动性及总结归纳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帮助学生后续学习的顺利开展.
二、还原生活场景,优化学习过程
将高中数学教材进行深度解读不难发现,初中数学知识与高中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巨大断层,这就导致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时,往往难以适应高中的课程难度及强度,从而引发学生逃避数学、畏惧数学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最终对学生整个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吸收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当高中数学教师在展开相关课堂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借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及方式,如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还原生活场景,以此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
1.还原生活场景,缓解学习压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还原生活场景,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以此促进他们数学学习的高效化.
例如,教师在对“集合”这一课时进行教学时,可以借用工具开展教学活动.活动开展的第一步,除了运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形式解释概念外,还要借助图片向学生展示分类完成或仍未分类的大量图片,并要求学生对所见图片进行对比探究.第二步,让学生畅谈自己对图片分类的观点看法,学生多会认为分类完成的图片较仍未分类的图片相比更为条理清晰、适于运用.第三步,在学生思维萌发的基础上引入集合的重点内容,使学生真正意识到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的书本、市场及卫生间等都属于集合的具体形式之一,如此在学生已有认知上构建与数学知识的简便桥梁.第四步,可以将工具文本应用于学生课堂展示中,让学生进行集合和非集合的判断认识,要求说明观点及理由,借助多种常见物品集合以加强学生对集合概念的实际理解、运用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将生活化理念渗透于高中数学教学之中,可以有效排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力,使数学教学活动平稳、高效开展.
2.还原生活场景,推进学习互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课堂授课中生活化理念的渗透,把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摆脱传统授课模式中内容方式枯燥乏味的不足与缺陷.教师还应将“生活化的数学”这一理念贯穿教学之中,力求将数学中晦涩难懂的定理法则化无形为有形,降低学生的知识接受难度,提升有效课堂时间,从而使教学进度得以稳步发展.
例如,在对“统计”这一课时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组织学生模拟班干选举的场景,引导学生重现投票、开票到计票的票选过程,使学生切身运用统计方法来解决常见问题.班委选举是学生学校生活中并不陌生的场景内容,教师通过这一情境的设定,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最大程度上排除心里干扰,投入百分的热情和专注来运用数学、锻炼能力.活动末尾,教师还可以对班内学生的活动效果进行归纳回顾,使统计的相关知识再次深入学生的意识之中.
三、设计生活练习,促进学习巩固
练习的主要载体及运作工具是教师布置的课后习题,教师通过课后练习的布置安排,将生活化原则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平常活动中不断练习数学,将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中的生活”这一训练效果.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理念的渗透,有利于引发学生探索热情,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改善和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自然也水涨船高.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理念的渗透尤为重要,教师借用日常课堂教学展开相关工作,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将数学知识及技能传授建立在学生兴趣爱好之上,能够更好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生活化理念的贯彻,是现代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经站点,也是学生知识理念吸收运用的最终归宿.灵活生动的教学情境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及学习诉求,可以让学生接受、掌握、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更为轻松简便.在此过程中,无形拉近了学生与数学学科的距离关系,以使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有所提升,使数学服务于学生更为长远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