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施压 勤提问
——谈问题链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创新应用

2019-02-21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活动知识点

何 月

(江苏省邗江中学 225009)

一、问题链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设计原则分析

1.目的性原则

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严格确保教学内容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次提问以及发问都应当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以及方向性,从而依托于一系列问题组组成的问题逐渐引导班级学生向着本次教学的目的以及目标进行迁移,以此为基础来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规范性以及严谨性.随着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在难度以及广度方便的大大提升,部分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无法有效地把握住本次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以至于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走失注意力.问题链的应用则是指在围绕教学目的的基础之上,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逐渐地引导学生对于本次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进行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充分地考虑到问题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来有效地确保问题链应用过程中的目的性.

2.启发性原则

当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便在于压抑的课堂氛围,究其根本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便在于教师过于强调每节课的教学重点,以至于通过一系列的强制性手段向学生源源不断地进行知识点以及数学公式的灌输,但这势必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因此数学教师在引用问题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把握的另一个重要设计原则便在于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以及问题链的牵引,需要循序渐进地给予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从而在逐渐地引导学生深入问题的核心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及难点.这不仅可以逐渐地将新的知识点与知识点进行迁移以及延伸,同时也可以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之中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

二、问题链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创新方法探究

1.层层铺设,话题引入

数学教师在应用问题链开展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问题的内容以及问题链的延伸都需要紧紧地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应当有意识地通过问题链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呼应,从而帮助学生在正式的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进行原有知识的回顾.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活动开展之前,通过提出一个与本次教学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生活话题作为牵引,从而在有效地吸引班级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注意力的同时,为接下来一系列的问题以及教学内容的逐渐展开奠定十分坚实的基础.

例如,数学教师在引导班级学生进行函数的单调性知识的学习时,倘若直接为学生引入单调性这一相对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势必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把握住函数单调性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以及重难点.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进行提问:我们都知道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温度也在不断降低.因此海拔高的地方相较于海拔低的地方而言,温度肯定是更低的.那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说,在同一座山上,海拔更高的地方的温度一定比海拔更低的地方的温度低?通过向学生抛出这样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话题,通过问题中涉及的海拔以及同一座山脉等条件,逐渐引出了函数单调性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区间以及增减性的概念,从而帮助学生在动脑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对于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进行独立思考以及辨析,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的实际难度.

2.逐渐深入,启发思考

当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尽可能地保障教学的进度以及教学的效率,以至于忽视了学生个人的独立思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盲目性地通过满堂灌以及直接告诉答案的方式来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这不仅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本身的严谨性以及科学性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也使得学生只能被迫地运用一些课本上的知识来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长此以往所形成的固化思维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实际问题的解答能力的培育以及锻炼.因此数学教师在运用问题链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有意识地通过一些逐渐深入的提问,逐渐地引导学生接触问题的核心知识点以及考查的主要内容,从而在启发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思考以及辨析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在已学得的知识框架之中寻找所需要的实际内容,以此为基础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问题解答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以经典解析几何题的解答为例.已知抛物线的方程y2=6x,直线的方程y=x+4,一个正方形的顶点A、B落在抛物线上,顶点C、D落在直线上,求正方形的边长.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进行这道问题的解答时,可以首先向学生提问:正方形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样的,本题之中又应当如何逐渐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本题之中重要的等量关系条件的构造方式,同时通过问题链的设置逐渐启发学生应当求出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坐标.这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在有效地抓住问题的关键的同时进行问题的解答.

综上所述,问题链作为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对于教师本身的教材解读能力以及问题设计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当紧紧围绕教材的核心内容进行问题的设计,在遵守问题链设计的目的性原则以及启发性原则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有效地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进而为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效率以及质量的显著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教学活动知识点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一张图知识点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