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安徽电力:劳动和技能竞赛运用“起、承、转、合”新机制
2019-02-21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工会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工会
近年来,国网安徽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安徽电力”)工会积极探索和把握新时代劳动和技能竞赛的特点和规律,逐步建“起”上级支持指导,工会牵头协调,职工各级参与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新平台;在继“承”发展传统劳动竞赛项目的基础上,主动承接企业发展新任务,有效提升竞赛活动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转”变竞赛激励机制及组织方式方法,以实现职业价值为导向,创新竞赛形式载体,促进竞赛由“速度型”“体力型”向“效益型”“智力型”转变;充分积聚“合”力,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更好地维护职工的经济权益,实现多方受益。
新疆昌吉-安徽古泉的±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四最”工程。2016年初开工建设,参建单位22家,建设高峰期参建人数达万余人,500多个班组。面对建设工期长,参建单位多,建设技术难度高等挑战,在全国总工会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国网安徽电力与安徽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安徽省总工会联合在工程启动时同步开展了以“实施西电东送战略,建设特高压精品工程”为主题的劳动和技能竞赛。
通过“起、承、转、合”新机制,此项工程参建各方力量被紧密凝聚在一起,劳动竞赛成为了打造大国工程、推动工程建设的载体,凝聚力量、和谐劳动关系的阵地,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摇篮,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平台——工程建设期间,参建职工累计申报发明专利11项,获全国电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6项、电力建设科学进步奖5项、工法4项、QC成果7项、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4项;9项职工技术成果先后亮相全国“双创”活动周和2017年北京国际创博会和安徽省重点职工创新成果展;41名职工取得专家人才、兼职培训师资格,416名职工实现了职业技能等级、专业技术资格晋级;同步开展了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农民工3227人,43名农民工获得班组长资格,34人获得初级工以上技能证书;10名职工获省部级以上荣誉,2个班组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5个项目部获国家电网公司一流班组、先进班组称号。
起:创新引领,搭建起劳动竞赛新平台
成立竞赛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各类别考核评比领导小组,负责竞赛活动日常工作,组织各类别考核评比,并对竞赛进行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办公室设在国网安徽电力工会。
竞赛由主体竞赛、保障竞赛和基础竞赛三个层级组成,采取统一领导,分类竞赛,分级开展。工程建设中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与竞赛紧密挂钩,在挑战面前,每位职工都在竞赛平台上找到了自己的参赛“路线图”和“时间表”,实现了全员参赛。截至目前,分别按时间开展了年度目标赛3项、阶段目标赛15项、节点目标赛36项;按指标开展了单项指标赛45项、综合指标赛23项;按技术含量开展了技术比武赛33项、技术创新赛17项;按参赛对象开展了参建单位赛16项、班组赛19项、个人赛31项。形成了大赛促小赛,小赛保大赛的工作格局。
承:与时俱进,承接企业发展新任务
新任务带来新课题。昌吉-古泉特高压输电工程作为世界电网建设前所未有的“登顶之作”,建设过程面临大量的“第一次”——从关键设备到安装技术,从试验调试到系统互联,几乎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和技术标准。
新课题需要新尝试。一是把关键技术、前沿技术、高端技术和解决生产难题、关键问题当作竞赛内容,以“技术创新赛”“攻关悬赏榜”引导广大职工“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当作课题来做”。二是开展“项目部论坛”“班组微讲堂”活动,搭建知识共享、技术交流、经验传授的平台,并纳入竞赛考核评比。以“人人上讲台,个个当专家”的理念,要求每一位参建职工参与其中,立足岗位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创造新工艺、掌握新本领。三是结合建设单位流动性特点,设立“流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并开展创建评比,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人才积聚、集智创新、技术传承和示范引领作用,吸引了大批参建职工尤其是青年职工投身创新创效、开展技术攻关。
转:转变观念,创新激励机制和竞赛方式
由单一激励转向多维度激励。结合《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建立多维度劳动竞赛激励机制,由传统的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向人才培养、考核、使用、绩效相统一的多维度激励机制转变,在职级职位晋升、专家人才选拔、收入待遇各方面给予充分体现,拓展职工职业发展和成长通道。
由集中大型赛转向分级分类赛。由集中大型赛向分级分类结合赛转变,按竞赛时间、指标、协作程度、技术含量、参赛对象等分层级、分类别开展不同规模、形式的竞赛,既有大型主体竞赛,又有小型分类赛,满足不同参建单位和职工多样化需求。
由实体赛转向实体加 “互联网+”竞赛。基于工程建设战线长、工作现场分散的实际情况,在实体赛基础上拓展了“互联网竞赛”,利有“网络大学”建立网上培训、考试、阅卷和数据共享竞赛平台,职工参与率和竞赛时效性显著提升,“智力型”“智能型”竞赛数量明显增加。赛后的竞赛大数据统计和分析为竞赛组织管理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档案和决策依据。
合:相辅相成,充分积聚合力多方受益
以“联合工会”凝聚参建单位同频共振。鉴于建设类单位工作的流动性,为将工程现场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职工紧密团结在一起,推动工程建设高效进行,成立了多个工地“联合工会”。各“联合工会”在节点赛、指标赛、目标赛中互动联动,为每一项竞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把握工程建设与职工成长成才汇合点。把开展竞赛活动,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与促进职工成长成才、共享发展成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机结合,推动了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环保、文明施工、科技创新等各项指标高质量完成,职工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一大批劳模工匠脱颖而出,企业、职工“双赢”受益。
定性定量相结合深化竞赛绩效评估。科学合理地制定竞赛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将竞赛全过程的组织领导、推进举措、竞赛绩效、激励机制、竞赛特色等内容全部纳入评估体系,并定性定量开展全方位评价,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改进,在不断完善中确保竞赛活动取得实效,现已分步开展阶段评估4次、节点评估3次、项目评估9次。
目前,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已进入送电验收阶段,在历时三年的建设过程中,劳动竞赛全程融入,全力助推,为铸就大国工程,培育大国工匠,培育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劳动竞赛活动及其成果已成为这项在世界电网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浓墨重彩的一笔。
(摘自《中国工运》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