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日语专业本科生中国故事输出能力自我效能感调查

2019-02-21陈妍李秀珍康传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储量平均分本科生

陈妍,李秀珍,康传金

(惠州学院,广东惠州 516000)

新时代下,如果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国的伟大复兴。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中国故事有利于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实施场所,不仅需要培养较好的专业人才,而且还必须培养具备较强跨文化能力的人才[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专业生应具备文化素养,即“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熟悉中国文化传统”[2]。《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也强调了学生应该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3]。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利于中国故事的输出; 文化自信与文化知识储备也是影响输出效果的主客观因素。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问题

(1)英日语专业生输出中国故事自我效能感情况如何?

(2)通过访谈和调查,影响英日语专业生输出中国故事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1.2 研究对象

本研究受试对象为广东省普通地方院校的英日语专业本科生,随机抽样院校各20 名英日语专业生,共120 人。其中,106 人通过了日本语N2 级能力测试或英语专业四级考试,14 人未参加或通过上述语言能力等级考试。男女比例1:5。

1.3 测量工具

该研究的测量工具为英日语专业本科生中国故事输出能力现状及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英日语本科生输出中国故事自我效能感问卷。该部分从中国故事自身储量自信和中国故事输出能力自信两个子部分对受试者进行测试。每个子部分包含中国故事的衣冠服饰、诸子百家等18 个方面。该部分采用Likert 量表,包含36 个问题。第三部分为中国故事选择题,问题涵盖中国故事的18 个方面。

1.4 数据收集与处理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受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答。问卷采取无记名形式,共发放问卷120 份,收回120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无效问卷18 份,有效回收率85%,并使用SPSS 20.0 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1)由英日语专业本科生中国故事自身储量自信描述统计表(见表1)可知,受试对自身中国故事储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从受试对自身中国故事的18 方面储量自信平均分看,受试在诸子百家方面储量表现最为自信,为4.267 4 ;传统哲学方面最低,为1.152 2;受试对自身中国故事18 个方面储量自信程度为诸子百家>传统节日>传说神话>传统文学>名山大川>中国建筑>衣冠服饰>饮食厨艺>中国对联>汉字汉语>琴棋书画>传统中医>传统音乐>民间工艺>古玩器物>中国戏剧>中华武术>传统哲学。

受试中国故事各方面的自身储量总体自信程度平均分为2.368 8,说明受试中国故事储量较为不自信,总体仅处于“基本不自信”状态。

(2)为了探讨受试中国故事输出能力自我效能感情况,笔者在表1基础上进一步测试受试中国故事各子方面的输出能力自信(见表2),从中国故事18 个方面的平均分看,受试在传统节日方面的平均分最高,为4.215 4;传统哲学方面最低,为1.420 9;受试对自身中国故事18 个方面输出能力自信程度为传统节日>诸子百家>传统文学>传说神话>中国建筑>名山大川>衣冠服饰>汉字汉语>饮食厨艺>琴棋书画>传统中医>中国对联>传统音乐>古玩器物>民间工艺>中华武术>中国戏剧>传统哲学。

对比表1和表2发现,受试中国故事输出能力自信与中国故事储量自信呈现一定相关关系,总体表现为在最高值、平均分上,受试在输出能力自信比储量自信方面低,体现了语言学习、文化交际规律,即输入是第一性,输入是输出的基础[4]。没有足够的文化输入,没有丰富的文化储量,文化输出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国故事储量不足,储量不自信,要求中国故事输出能力自信、输出能力高便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 成因分析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如下几点成因。

(1)英日语专业本科生的外语语言能力、中国故事储量自信以及输出能力自信三者存在相关关系,三者相互影响。

为考察外语语言能力、中国故事储量自信以及输出能力自信三者之间是否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笔者将收集的受试者日本语N2 级能力测试或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相应折合为五分制。受试在中国故事各方面储量自信的平均分代表该受试的“中国故事储量自信”,在中国故事各方面输出能力自信的平均分代表该受试的“中国故事输出能力自信”,采用皮尔逊r 相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见表3),外语语言能力、中国故事储量自信以及输出能力自信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高度正相关关系(r 语言能力-输出能力自信=0.834,P<0.05;r 语言能力-储量自信=0.819,P<0.05;r 储量自信-输出能力自信=0.816,P<0.05)

表1 英日语专业本科生中国故事自身储量自信描述统计表

表2 英日语专业本科生中国故事输出能力自信描述统计表

(2)语文、历史教材对英日语专业本科生丰富中国故事储量有显著贡献,教材涉及中国故事文化系统深刻。然而,英日语专业本科生在本科阶段所接触的教材以及课程主要以外语为主,内容主要与关所学语言相关国家民族文化相关,侧重外语国家文化的渗透、输入,忽略使用外语对中国故事或者本土文化输出能力的培养,造成“文化逆差”。

表3 皮尔逊r相关分析表

4 结语

新时代我们要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以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讲好中国故事,讲中国好故事需要学校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支持;需要教师重视输入、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习对象国文化,还应提升学生本国文化知识水平。需要外语专业生提高对中国文化自觉与自信,通过丰富文化知识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在实践交际中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唯有通过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讲好故事,输出故事,扭转“文化逆差”。

猜你喜欢

储量平均分本科生
GRACE下的青海省水储量时空变化与降水相关性
俄标储量与SPE-PRMS储量对标分析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13.22亿吨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资源量储量转换规律
这样做合理吗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平均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