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
——以“校园报刊亭”项目为例

2019-02-21冯颍颍高慧张新宇韩颖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报刊亭报刊纸质

冯颍颍,高慧,张新宇,韩颖

(阜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安徽阜阳 236037)

1 项目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党的十八大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 一步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7年正式发布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家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高”的发展目标。2015年全国政协委员,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提交有关“将报刊亭升级为城市报刊文化亭”的提案,他认为,“报刊亭不仅不应该消失,反而应该升级发展,引领生活方式”。在2016年年初,某高校传媒联盟随机抽取了381 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大学生,针对校园报刊亭相关问题进行调查,82.24%的受访者认为校园里应该有报刊亭,91.1%的受访者依然保持着阅读纸质报纸和杂志的习惯。该项目由此受到启发,充分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并结合校园报刊文化当前的形势,为关心时政且热爱购买纸质报刊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渠道!

图1 对于建立校园报刊亭的态度

图2 是否有阅读纸质报刊的习惯

2 项目研究目标

为响应“十三五”规划,呼吁学校对纸质文化的重视,该项目通过对大学生关于校园报刊亭的反馈与意见的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信息量严重缺乏。因此,我们建设校园报刊亭,通过小报刊的形式,一方面,为大学生了解时事提供一个便利的渠道,帮助他们了解新闻动态,拓展知识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为学生的自我个性的塑造与发展提供帮助,引导大学生的主流思想,陶冶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改善学生生活文化质量,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3 项目主要内容

宣传:前期通过校及各院学生会宣传部宣传。

报刊制作:每周出版三期小报,针对不同专业和爱好的学生,分为校园生活、时政热点、就业财经、体育赛事等多个板块,以供学生阅读。

图3 大学生对校园报刊内容的兴趣统计表

场地:食堂入口(学生每天的必经之地,在入口处设立摊位出售报刊,以供学生们在打饭排队时阅读。既能减少排队时的枯燥乏味又能增加学生见识开阔视野)。操场入口(体育课休息期间以供浏览,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

项目规模:每个摊点为标准的活动铁皮亭岗,占地5m2左右。

人员培训管理: 人员可安排生活费紧缺的学生勤工俭学,或公开张贴广告在学校招聘学生。报刊亭对于工作人员无须很强的能力要求,培训管理方面可制订一些管理规定。例如: 每个报刊亭要时刻保持干净整洁,报纸杂志摆放整齐,工作人员工作期间需专一认真,对顾客要微笑相迎等。

4 可行性分析

从市场方面: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纸质文化正在渐渐消失。报刊从产生至今近两个世纪的时间,之所及能存在如此之久,必定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与现代阅读工具相比,报刊中所提供的信息大多是积极的带有正能量的,不像手机电脑那样是各类信息的混杂,其中部分消极不健康的信息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且该校作为阜阳市最高学府目前暂无正规的校园报刊亭,因此为提高该校学生的文化生活质量,该校学生需要拥有我们自己的校园报刊亭。

从专业方面:项目把统计学、经济学、社会环境学等知识相结合,在项目调查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数学,经济学,社会环境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运用了数学分析方法整理并分析了大学生对校园报刊亭的反馈意见,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双赢: 通过此项目有效解决了大学生对时政要闻的知识的匮乏问题,同时也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且有利于发扬创新创业精神,带动更多的有志青年积极投入到创新实践当中。

5 主要成果

学生们通过对校园报刊的阅读,对国内外政治经济以及就业形式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养成了阅读新闻报刊的好习惯,视野变得更加开阔,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报刊亭报刊纸质
远去的报刊亭时代
百强报刊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城市需要更加美好的报刊亭
车站的报刊亭
设计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